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刘翼翔

浅谈诗写的优劣不在新韵旧韵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7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429
贡献
203220
金钱
2415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9 06:26
《中华通韵》也确实有缺陷。可以参考,但有些地方不能依据。写诗,还是跟着感觉走吧。 ...

我看了《中华通韵》,基本可以满足写新韵者需求,就目前而言,还是最好韵谱。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能求全责备。诗还应看意境,看文采,看哲理。不应也不该死磕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7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429
贡献
203220
金钱
2415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2: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翼翔 于 2020-3-9 13:09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3-7 21:02
本坛就应该向其它论坛学习,叫停无聊的新旧韵之争,个见

中华诗词学会的态度还是比较可取的,知古倡新, ...

老师说的太对了,写诗易,写好难,写出精品难于上青天。古人为什么能写出千古不朽名篇。除了天赋外,主要是大多数人都是经过科举考试,古文功底深厚。今人几人通读二十四史,几人晓诗经,楚辞,汉赋?大都是用白话文去写古体诗。因此,多标语口号,陈词滥调,粗制滥造。因为古诗词没有市场,没有地位,大家不可能专心致志去学,到了晚年写点诗愉悦一下心情,想从头再来,晚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9 1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翼翔 发表于 2020-3-9 11:45
我看了《中华通韵》,基本可以满足写新韵者需求,就目前而言,还是最好韵谱。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不 ...

诗是灵性写作,因此,作为诗人而言,就是跟着感觉走。
同时,诗是大众食品。既是大众食品,就要有大众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9 1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翼翔 发表于 2020-3-9 11:45
我看了《中华通韵》,基本可以满足写新韵者需求,就目前而言,还是最好韵谱。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不 ...

诗是灵性写作,因此,作为诗人而言,就是跟着感觉走。
同时,诗是大众食品。既是大众食品,就要有大众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7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429
贡献
203220
金钱
2415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3: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9 12:16
诗是灵性写作,因此,作为诗人而言,就是跟着感觉走。
同时,诗是大众食品。既是大众食品,就要有大众品 ...

诗是大众食品不错,写诗人尽量写得通俗一些,但是,赋比兴必须有,且不可直话直说,标语口号绝不是诗,诗是高雅的文学体裁,不同于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9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翼翔 发表于 2020-3-9 13:32
诗是大众食品不错,写诗人尽量写得通俗一些,但是,赋比兴必须有,且不可直话直说,标语口号绝不是诗,诗 ...

这个没有问题也不是问题.诗是面条,煮着吃就是了,不用去蒸/去炸.民众并没有这样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3-12 08: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类比一下市场上其他产品,所谓古法工艺制造,未必一定比新工艺质量更好,但多数会被判定态度较为认真,甚至贴上有灵魂的标签。
用旧工艺,很多时候也是为了体验那种仪式感,更好的带入前人状态。不可否认的是,选择用新韵写作,区别的往往不仅仅是那一点平仄。而更多的是整体风格。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7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429
贡献
203220
金钱
2415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3 08: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2 14:15
用新韵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原先也用旧韵,后改用新韵;一种是一开始就用新韵。 ...

问好老师,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3 14: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2 14:15
用新韵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原先也用旧韵,后改用新韵;一种是一开始就用新韵。 ...

我也用过几天旧韵(时间很短),因为感觉别扭,就改用新韵.
不仅是改,而且是坚决改,干脆是与旧韵彻底决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3 17: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3 16:19
先用旧韵再改用新韵的,因有一定基础,其作品相对来说还略好些;一开始就用新韵的就不敢恭维了。 ...

这也是先入为主之见。新韵诗,你可能看得不多,未必没有好诗。
我是一直看旧韵诗的。我到是觉得,用旧韵写诗的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好作品。
有些本来可以写好的诗,也因为想显摆古气,想摆高人一等的架子,或被平水绑架,而没有写好。
当然,诗之好坏,本来就不取决于用什么韵。而取决于有无计思、诗气。
但若刻意,韵却可以把诗弄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3 2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3 17:11
我个人感觉您对诗词用韵的理解有误差,误以为现代方言是对旧韵的一个归并,是符合汉语语音发展的规律的。 ...

你的很多具体观点我都赞同,但基本观点我却不敢苟同。
黄河上游,支流很多,但入海时,却是主流一条。
诗经是北方音,基本可以代表北方音。那时,北方文化主体已经实现基本融合。诗经本身就是北方主体文化单元的地方诗的合集。楚辞是南方主音,但不能代表南方各音。因为那时,南方没有实现文化整合。楚辞音,其实只是湘鄂音。
诗经音与楚辞音,在秦统一后实行了一次整合。结果是南音,混入北音;南音消失,北音丰富。说南音消失,其实不是在地方上消失,而是在文化上消失。
秦汉统一,使各地方文化均有了相当发展。方言、方音,浮出水面,进入文化。这是所谓切韵的基础。
中国地域太大,地方众多,各说其话,自成其音。
据说三国时,就有了第一部韵书。韵书是干什么的?是统一语音的。有的韵书。统一的是一个地域,有的韵书是统一全国。前者地域音特色明显,后者不免会粗些。不粗则无容也。
切韵当时就有声母、韵母吗?它不是一种以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吗?声母、韵母应该是后来回头看的结果吧?切韵这种注音方法,确实可以把各种方音注出来。但注出来的还是方音。方音的意思就是缺乏通行性。切韵,可以反映时音、方音,这是其优点,但缺点不也天然存在吗?
平水是对切韵的综合。这个综合,使其具有了通行性。这个通行性是怎么来的?是通过牺牲细致来实现的。大通行就必须牺牲小细致。平水有功勋,一千年来规范了中国格律诗。然而这是历史,不是现实。现实是语音和一千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情况变化了怎么办?适应是唯一的办法。
普通话作为国语、国音,粗不粗?当然粗,可是不粗行吗?粗才能通行嘛。通行与粗,如果只能二选一,当然是选通行。六十年的实践证明,确实可以通行。能不能写诗?汉字未变,字形在、字义在、语法在,只是一些字的语音与原来(平水)不同,怎么就不能写诗?写出来的味道是不是原来的?虽不全是,未必不是。诗是意境,不过是这个意境以另外一个韵律表达出来罢了。这个韵律与原来的韵律,是有差别,但差别也不是太大,怎么就不行了?
“北京话由于自身的缺陷,作为诗词用韵是不足取的”,这是你的话。一、北京话不能说没有缺陷,二、用作诗词之韵没有问题。
黄河之源是一条小河,中游是百川汇流,入海还是一条河,不过是一条大河罢了。自然就是如此,历史就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4 0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3 21:02
你的很多具体观点我都赞同,但基本观点我却不敢苟同。
黄河上游,支流很多,但入海时,却是主流一条。
诗 ...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汉语不叫北音。分支于长江流域的楚词也又不叫南音。诗经楚词起源于一家。
现代汉语称为北方音者为五胡乱华时新产生的胡人说汉语的新语音,其特点是入派三声,变平上去入四声为阴阳上去四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7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429
贡献
203220
金钱
2415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4 09:09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汉语不叫北音。分支于长江流域的楚词也又不叫南音。诗经楚词起源于一家。
现代汉语称为 ...

问好金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4 10:04: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4 09:09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汉语不叫北音。分支于长江流域的楚词也又不叫南音。诗经楚词起源于一家。
现代汉语称为 ...

可能正是汉族同胞的汉藏语系被当时一部分“胡”族的阿尔泰语系入侵的时期了。当然,讲汉族同胞的汉藏语系吸收了当时一部分“胡”族的阿尔泰语系的发音也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4 09:09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汉语不叫北音。分支于长江流域的楚词也又不叫南音。诗经楚词起源于一家。
现代汉语称为 ...

"诗经楚词起源于一家"---此言也,依据何在?
战国七雄,除了楚,其余六家,文化同源,或终于同流。楚是一个别支。它是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交汇的产物,但以南方地方文化为主。
你研究一下楚辞和诗经,不难发现其诸多不同,说它们起源于一家,是主观臆测。
楚辞表现为离骚等诗作。其实,它是巫词的改造升级版。原版来源于祭祀、傩戏等民间巫行。这类歌词与北方文化没有任何关联。因为北方早已过了那个阶段。
楚音确实不是南音。南音还应该包括越音、苗音。
古代汉语是纯粹的北方话。现代汉语,既包涵南音,也包括胡音,是融汇后形成的语言。这个融汇主要发生在晋之后,直到清都是其融汇过程。融汇的过程,既是改造的过程,也是丰富的过程。你们好说切韵,其实切韵也不是纯汉语,其中已有胡音。因为它产生于南北朝的融汇之后。融汇,是一个不能否定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会出现入派三声的问题?因为北方古汉语经过改造之后,没有了入声存在的基础。入声是一种发声方式。诗经中有,楚辞中有,南方方言中有,客家话中有。因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所以入声只好退出主流文化。作为方言存在。其实,入声在北方也没有完全消失。比如,在我们县就依然保留入声。为什么?山区,自成小文化气候。然而在整个北方却基本上消失了。消失了就消失了,既不影响交流,也不影响写诗,不用每天耿耿于怀。有点留恋情结,也不是坏事,但若以此改变现代语言、语音,恐怕终究是螳臂挡车。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现代汉语可以很好的承担一切政治、经济、文化任务。提倡普通话及其教育的意思是,全国共用之,保留地方文化的意思是,地方可用之。这民就是说,国家性文化用普通话,地方性交流可以用方言。诗词在中国不是地方性文化,因此应该用普通话:即现代汉语和汉语拼音。
别老说什么现代汉语是胡音,不是正统中华古音之类的无聊话。孙中山为什么后来不提驱除鞑虏了?因为他认识到满清其实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4 11: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4 11:41
"诗经楚词起源于一家"---此言也,依据何在?
战国七雄,除了楚,其余六家,文化同源,或终于同流。楚是一 ...

但胡人语言不是汉语的组成部份。只有当胡人说汉语的变音才是汉语的新成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4 12:1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人原是中原人的一支,懂是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4 12:4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4 12:40
诗词用韵属于音韵学范畴,你似把音韵学与现代语音学给弄混淆了。根据音位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语音应用在语 ...

早就搞混了,还把来喻成南下大军。黄河入海湾的,要入洋的长江去伴它,死命地把韵书往普通话的地位上去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7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429
贡献
203220
金钱
2415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15: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4 12:58
不知你有没发现,新旧韵的争论,本来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音韵学专家,但他们一直保持沉默,这难道不奇怪吗 ...

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6: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4 12:58
不知你有没发现,新旧韵的争论,本来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音韵学专家,但他们一直保持沉默,这难道不奇怪吗 ...

奇怪吗?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成果,保持沉默不是很好的办法吗?人家是明哲嘛.明哲,高工资,为什么出来自曝其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6: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4 12:50
金老指出北京话里没有入声的历史由来,是有史料支撑的。就现代汉语方言来看,没有入声的仅有北京以及它周 ...

没有入声缺失掉了什么?
没有入声,什么也表达得清清楚楚.中文广播没有夹杂外语或方言不是毛病.
说清楚是语音的基本要求,听明白是交流的基本标准.
国语为什么要迁就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6: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14 11:56
但胡人语言不是汉语的组成部份。只有当胡人说汉语的变音才是汉语的新成份。
...

胡语和汉语是同等概念;汉音和胡音是同等概念.胡语基本没有改造汉语,但胡音却注入了汉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6: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3-14 12:10
楚人原是中原人的一支,懂是不懂?

楚人是一个概念,楚王是一个概念.
无非两种情况:一,南方有人,楚王来管;二,南方无人,楚人西来或北来.如果是后者,那也发生得太早太早.还是楚文化与北方文化几乎没有瓜葛.是两根藤上的两个瓜.
反正是到战国时,北方早就发达,南方依旧蛮荒.因此是两种文化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3-14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3 14:17
我也用过几天旧韵(时间很短),因为感觉别扭,就改用新韵.
不仅是改,而且是坚决改,干脆是与旧韵彻底决裂. ...


说得好!我也用过几天旧韵(时间很短),因为感觉别扭,就改用新韵.
不仅是改,而且是坚决改,干脆是与旧韵彻底决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7: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4 12:40
诗词用韵属于音韵学范畴,你似把音韵学与现代语音学给弄混淆了。根据音位学的理论和方法讨论语音应用在语 ...

诗词用韵属于音韵学范畴----非也,诗词用韵属于语言学范畴.语言由语文,语义.语音共同构成.是一个整体.因此语音学属语言学范畴.语音不是声乐.
中华通韵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诗词学会那些人胡闹的结果.
他们以为比着猫就能画成虎,结果却画成了狗,外行胡闹---诚如你所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4 18:2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4 16:46
楚人是一个概念,楚王是一个概念.
无非两种情况:一,南方有人,楚王来管;二,南方无人,楚人西来或北来.如果是 ...

你这人的奇思异想有些怪,既然楚只是一个王,不是一群“蛮子”,那么,其他国的王,下面的人群是谁?早期,不都是被周征服的殷商的黎民?有“文化”对有“文化”这岂不是商、周文化冲撞对碰得更利害?
  周室二次分封(成王)有楚,春秋五霸有楚,战国七雄有楚,连续几百年的国祚,他们之间的文化是“北对南”?

  作“论”就靠“我认为”、“反正”。记得论叙文“三要素”是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课程,你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20-3-14 19: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1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3-14 18:29
你这人的奇思异想有些怪,既然楚只是一个王,不是一群“蛮子”,那么,其他国的王,下面的人群是谁?早期 ...

文化融合就是文化征服.人类早期尤其如此.夏之前是小部落兼并,夏之后是大落兼并.兼并就是征服.初看是军事征服,实际是文化征服和兼并.不懂这个,就是不知道树和果的关系.那还说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4 20: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3-14 18:49
明哲保身,一语中的!我浏览对《中华通韵》的批评,几乎全是在承认以普通话发音为准的情况下提些轻描淡写 ...

明哲是马后炮也不放的.放马后炮的都是些没有什么特殊利益必须保护的人.反正也不怕说,反正说了也不顶事.
北京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都嫌不够格?是吗?电视台里的新闻/故事,南方人听不懂吗?论据何在?统计数字何在?
我不过是想让大家写诗用普通话,你比我疯狂多了,你是要把国家语言推倒,重新来过.我是到处碰壁,你可能不碰壁?如果你说的实现了,你就是中国唯一且真正的大师.
另外,国家有真正的通用语言吗?如果没有,难不成引进一个,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官到民,从老到幼,一切男女同时学习?
我觉得我已经站得很高了,但在你面前只得甘拜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4 20:1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4 19:55
文化融合就是文化征服.人类早期尤其如此.夏之前是小部落兼并,夏之后是大落兼并.兼并就是征服.初看是军事 ...

别撑脸皮了。相信这里大多数人都知道,重返中原是楚们初衷。“不懂这个”,天天上来乱吹,扮有深度,还“树和果的关系”。弄清楚再说话吧,一味地“我认为”,  辩证唯物主义可从来没有教你这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