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许多许多

诗词的形式与内容

[复制链接]

9

主题

186

帖子

9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46
金钱
364
发表于 2020-2-29 17: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江黎庶 于 2020-2-29 17:42 编辑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2-29 17:24
记得我回复你的第一个帖子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惜你不是法官.难定我罪!不过是说得自己痛快点罢了. ...

不是加你什么罪,只是说你否定不了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如果能用阴阳上去代替平上去入传承于世,那从元代就开始了,因为金元时期用的就是阴阳上去。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办不到的事,你们三个也办不到。如此而已!

点评

他们两个如何我不知道,我肯定不行.虽然不行也会反对到底.因为我认为我是正确的. 你一语定千秋,判定普通话不能传承唐诗宋词,不知你从那里来的底气?是领到了上帝的秘旨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9 1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29 1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黎庶 发表于 2020-2-29 17:36
不是加你什么罪,只是说你否定不了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如果能用阴阳上去代替平上去入传承于世,那从元代就 ...

他们两个如何我不知道,我肯定不行.虽然不行也会反对到底.因为我认为我是正确的.
你一语定千秋,判定普通话不能传承唐诗宋词,不知你从那里来的底气?是领到了上帝的秘旨吗?

点评

这不需要什么底气,常识而已,是普通话的发音性质不能传承唐诗宋词。要说谁领到了上帝的秘旨,那就是你自称代表全国人民,吟者代表太阳宇宙,新韵使者代表时代的方向。但好像全国人民、太阳宇宙、时代方向并没有进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9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86

帖子

9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46
金钱
364
发表于 2020-2-29 1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2-29 18:41
他们两个如何我不知道,我肯定不行.虽然不行也会反对到底.因为我认为我是正确的.
你一语定千秋,判定普通话 ...

这不需要什么底气,常识而已,是普通话的发音性质不能传承唐诗宋词。要说谁领到了上帝的秘旨,那就是你自称代表全国人民,吟者代表太阳宇宙,新韵使者代表时代的方向。但好像全国人民、太阳宇宙、时代方向并没有进行过投票选举。

点评

事情刚开始就常识常识的,还是把常识改为旧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9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9:1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的根源不过三百年,出世不出百年,是国破后出现的语音,能同正宗划上等号吗?普通话连个出处都无。普通话只是一种法定的通用语言,与古典诗词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不信,去找找普通话的根。

点评

南方方言是楚语、越语、苗语,碰撞、融合的结果,是北方方言参与有结果。 北方方言是从炎黄、尧舜、夏商,流传下来的华语、汉语,和胡语,南音碰撞、融合的结果。 诗经是北方语言的结果,楚辞是南方语言的结果。诗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0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语音根深无限,别说唐宋,春秋都可越过,直指上古。上古诗就留下两首,其用词,音韵与今完全无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算是今日,工作还是作工,吃饭还是叫食饭。《诗三百》的风依然是弦歌,《阳关三叠》古典还在,村妇还可上电视上唱。很多很多唐诗张口就唱,不信,网上多的是,要优美,没有,但已经开始了。

点评

上古时中国文化中心在北方。南方不毛之地而已,未开化之地而已。如果不懂这个就无法讨论问题了。说南音保留了一些古音,不如说客家话保留了不更多 古音。客家话是北方话。实际上,客家话也不是较早的北方话,而是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05: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29 20: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黎庶 发表于 2020-2-29 19:00
这不需要什么底气,常识而已,是普通话的发音性质不能传承唐诗宋词。要说谁领到了上帝的秘旨,那就是你自 ...

事情刚开始就常识常识的,还是把常识改为旧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 05: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2-29 19:40
南方语音根深无限,别说唐宋,春秋都可越过,直指上古。上古诗就留下两首,其用词,音韵与今完全无二,日出 ...

上古时中国文化中心在北方。南方不毛之地而已,未开化之地而已。如果不懂这个就无法讨论问题了。说南音保留了一些古音,不如说客家话保留了不更多 古音。客家话是北方话。实际上,客家话也不是较早的北方话,而是较晚的北方话。南音是楚语、越语、苗语碰撞、融合的结果,也是北音参与的结果。南方语言实际上多是地域性方言。缺乏流通性。你举的诗例,是北方诗,与南音无关。很多东西你根本不懂。不懂强说,势必瞎说。

点评

君的认知太少。也不敢面对现实,五胡乱华,元人,满人,中国算什么。论证要讲事实,南方人是怎样来的,全部都是中原人,秦前有,秦始皇开始迁入,华夏文明一直向南迁。灭国先灭文化,元朝立马诗词无踪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 05: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2-29 19:11
普通话的根源不过三百年,出世不出百年,是国破后出现的语音,能同正宗划上等号吗?普通话连个出处都无。普 ...

南方方言是楚语、越语、苗语,碰撞、融合的结果,是北方方言参与有结果。
北方方言是从炎黄、尧舜、夏商,流传下来的华语、汉语,和胡语,南音碰撞、融合的结果。
诗经是北方语言的结果,楚辞是南方语言的结果。诗经比楚辞早。古代汉语中虽然也有南方语言的影子,却以北方语言为主体。对于汉语而言,主流是诗经,支流是楚辞。
李白是四川人,杜甫是河南人,他们能很好的交往、交流,说明唐朝时,北方言语就是中国语言之主流或主体。看看唐以前的诗人吧,除了楚辞语系,多少诗人是南方人,就明白了。
贬低北方方言,是不懂中国历史的表现,是不懂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表现。

点评

四百年前北京还没有普通话,三百年后才有现在的北京话,北京话也不是普通话,这是共识。普通话在北京外很小的地方。这就是现实,说多无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2:5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 05:33
上古时中国文化中心在北方。南方不毛之地而已,未开化之地而已。如果不懂这个就无法讨论问题了。说南音保 ...

君的认知太少。也不敢面对现实,五胡乱华,元人,满人,中国算什么。论证要讲事实,南方人是怎样来的,全部都是中原人,秦前有,秦始皇开始迁入,华夏文明一直向南迁。灭国先灭文化,元朝立马诗词无踪影。

点评

南水北调,调出来的几何? 北人南徙,徙去又几何? 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敢说! 唐之前,南方文化,不过支流而已. 后来经北人改造,南人才文雅了一点. 元朝也有诗,还创造出了元曲. 朱元璋,好不容易站了南京,朱棣又马上迁北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3:0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 05:55
南方方言是楚语、越语、苗语,碰撞、融合的结果,是北方方言参与有结果。
北方方言是从炎黄、尧舜、夏商 ...

四百年前北京还没有普通话,三百年后才有现在的北京话,北京话也不是普通话,这是共识。普通话在北京外很小的地方。这就是现实,说多无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3: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一些语词当地极少使用则在其它地方采音)。1953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

点评

因为滦平县当时有62%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在这里作语音采集声音比北京衚衕腔纯正得多,尤其是滦平县的金沟屯,是当时首要的语音采集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 1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1 12:52
君的认知太少。也不敢面对现实,五胡乱华,元人,满人,中国算什么。论证要讲事实,南方人是怎样来的,全 ...

南水北调,调出来的几何?
北人南徙,徙去又几何?
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敢说!
唐之前,南方文化,不过支流而已.
后来经北人改造,南人才文雅了一点.
元朝也有诗,还创造出了元曲.
朱元璋,好不容易站了南京,朱棣又马上迁北方?
为什么?文化根子在北方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肯定不是唐诗宋词所用语音,普通话只是当今公共语。

既然诗词的根源是口头文学,为什么要用普通话话写哑巴诗词。

用新韵诗词连最起码韵脚音都押不上,写鬼诗呀。

点评

我国的公共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是56个民族加强沟通的语言。以普通话编成的韵书,是汉民族为汉诗而为,并不能代表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通用。除非少数民族同胞以及外国人愿学愿写汉诗而遵循汉编的韵书,不然的话,汉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3:36
这不是说平水吗?它确实"连最起码韵脚音都押不上".那还占着茅坑干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 13:1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1 13:02
转: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 ...

因为滦平县当时有62%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在这里作语音采集声音比北京衚衕腔纯正得多,尤其是滦平县的金沟屯,是当时首要的语音采集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 1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1 13:08
普通话肯定不是唐诗宋词所用语音,普通话只是当今公共语。

既然诗词的根源是口头文学,为什么要用普通话话 ...

这不是说平水吗?它确实"连最起码韵脚音都押不上".那还占着茅坑干什么?

点评

到今日止,还没有人用普通话吟唱古典诗词的,这是事实。当今世界,古歌歌词在,曲在,数《阳关三叠》最全,能合曲而歌方为正统,别的免谈。 清和节当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3-1 13:3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1 13:08
普通话肯定不是唐诗宋词所用语音,普通话只是当今公共语。

既然诗词的根源是口头文学,为什么要用普通话话 ...

我国的公共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是56个民族加强沟通的语言。以普通话编成的韵书,是汉民族为汉诗而为,并不能代表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通用。除非少数民族同胞以及外国人愿学愿写汉诗而遵循汉编的韵书,不然的话,汉编韵书只能为汉诗爱好者服务。至于这种韵书该怎样编,怎么编,让各路新韵编书人统一意见后再说。新韵书越认为未编成,越没有资格扯上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3:5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1 13:17
这不是说平水吗?它确实"连最起码韵脚音都押不上".那还占着茅坑干什么?

到今日止,还没有人用普通话吟唱古典诗词的,这是事实。当今世界,古歌歌词在,曲在,数《阳关三叠》最全,能合曲而歌方为正统,别的免谈。

清和节当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
长途越度关津,
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
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
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分,
泪滴沾巾
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
思君十二时辰。
商参各一垠。
谁相因,
谁相因,
谁可相因日驰神,
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芳草遍如茵。
旨酒,旨酒,
未饮心已先醇。
载驰骃,
载驰骃。
何日言旋轩辚?
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
寸衷难泯。
无穷的伤感,
楚天湘水隔远滨。
期早托鸿鳞,
尺素申,尺素申,
尺素频申如相亲,
如相亲。

噫!
从今一别,
两地相思入梦频。
闻雁来宾

点评

这首是和中古音唱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4: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是何物,我们记住了那些诗词,都有什么特点。

诗词于我是歌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4: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旧韵都可以表现同一内容,但新旧韵的形式不可能相同,新韵不是近体律绝的固有形式,标注律绝,又不作标明的,是其人不知礼数,与国人之德相去甚远。

新韵填宋词己失却宋词的本义,只是无知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1 17: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1 13:51
到今日止,还没有人用普通话吟唱古典诗词的,这是事实。当今世界,古歌歌词在,曲在,数《阳关三叠》最全 ...

这首是和中古音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20:2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不知你们依据什么断定中古音消失了。时间?

点评

从来就不是个消失不消失的问题。上古音流传到中古时,也没有消失,只是有了许多改变。变得残缺不全,于是中古音即当时的时音成了主体、主流。上古音只是参杂其中罢了。中古音与现代语音的关系也是如此。现代语音中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0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2 07: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1 20:22
我真不知你们依据什么断定中古音消失了。时间?

从来就不是个消失不消失的问题。上古音流传到中古时,也没有消失,只是有了许多改变。变得残缺不全,于是中古音即当时的时音成了主体、主流。上古音只是参杂其中罢了。中古音与现代语音的关系也是如此。现代语音中未必没有上古音,也许还有不少中古音,这些上古、中古音,因为没有变,所以也是现代语音。凡现在听起来别扭的语音,都是中古甚至上古音。地方方言中,保留了一些中古、上古音,这是其别扭的根源。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语或官话。时语或官话是时代交流语包括文学创作语。在唐朝李白不用四川话写诗,杜甫不用河南话写诗,他们才能交流。他们都是用官话写诗的,因此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语言才能交流。现代有了自己的官话,而且是普及到人的官话,为什么不能用于诗词创作?如果是与古人沟通,自然是古语最好,如果是与现代人沟通,当然是时语或官话最好。诗是写给当代人和下代人的,不是写给前人的,为什么不用现代语音反而要用非现代语音?
从欣赏古诗的角度讲,懂点平水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从创作的角度讲,平水是一定要放弃的。否则,我们的孙子读我们诗的时候,就像我们诗古诗一样别扭。我们觉得十三元分裂、别扭,不要让我们的孙子也觉得我们别扭好不好?十三元在当时是不别扭的。今天所以觉得别扭,是因为在时间中,an与en走得远了,由相近相邻,走到不相近、不相邻。谁有本事把an与en拉回到相近、相邻?接受改变就是接受历史、接受规律,就是与时俱进。传承不是促守。发展则是改变。传承传承的是精神、精华,而不是全部和过时的形式。历史被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们搞得乱七八糟。

点评

汇江向来就是想当然胡说一气。王力的书此人一无所知。所谓中古音,是以切韵语音为代表说的。把中古音称为古代汉语。 所谓普通话,则是指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一种语言,以这种语言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现代汉语决不是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0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2 08: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3-2 07:08
从来就不是个消失不消失的问题。上古音流传到中古时,也没有消失,只是有了许多改变。变得残缺不全,于是 ...

汇江向来就是想当然胡说一气。王力的书此人一无所知。所谓中古音,是以切韵语音为代表说的。把中古音称为古代汉语。
所谓普通话,则是指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一种语言,以这种语言为现代汉语的代表。
现代汉语决不是古代汉语的发展!因为中古音时代就有阴阳上去这种语音存在,只是这种语音在当时不为全国人使用而已!

点评

你们言必称切韵.能把切韵的优点总结出几条来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3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09:3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汉字的发音不来自其字形,来自言传,来自拼音,言传是母言,即祖上留下来的语音,这种语音不受外部影响是不会改变的,山,永远是那个音,月永远是月。拼音谁都知道一个声母,一个韵母,普通话的声母同韵母的音是固定的,所以拼出来的音是一致的,统一的,公共的。而中古音声母同韵母的音是不固定的,不但声母韵母的音不固定,并且声母同韵母还可以改变,变成多音字,这就是切韵,中古韵。普通话音系极简单,只有四声调,而中古音有六到十一个声调,普通话理解不了切韵音系,在没有曲谱的条件下,普通话吟唱不了古诗词。我们可以标准地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却连我们一个壹字也永远发不准音,不然偷偷试下。别同我说不知我们的发音。中古音从在就没有残缺,他的音系一直留,就在各本韵书中,在康熙字典上,在平水韵表上。平水韵不但是一张韵,还是一张定音表。汉字的语音是可以变的,不定式的,有普通话,粤语,温州话等各种不同的语音。消灭汉字是华夏的罪人,消灭语音亦罪大恶极,无论他是谁,都是民族的罪人。

点评

你们言必称切韵.能把切韵的优点总结出几条来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3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3 2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2 09:34
每个汉字的发音不来自其字形,来自言传,来自拼音,言传是母言,即祖上留下来的语音,这种语音不受外部影响 ...

你们言必称切韵.能把切韵的优点总结出几条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3 2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3-2 08:17
汇江向来就是想当然胡说一气。王力的书此人一无所知。所谓中古音,是以切韵语音为代表说的。把中古音称为 ...

你们言必称切韵.能把切韵的优点总结出几条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1:5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韵一条优点都没有,反切出来的音没一个字是标准的,永不如拼音拼的准,所以不学反切,学拼音。但不知切韵就别谈汉字语音,更不要谈古汉语。反切注音没有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2:4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法言的《切韵》书已经残缺不全,其实也就是一本自家书,留给自家人用,陆法言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甚至最后连工作都没有,在世时所著之书连世有未出。但,一面世就把之前的韵书,讲语音的书全作废了,上接古音,下启唐宋,拼音出来前,汉语语音全部是继承承《切韵》音系的,这就是切韵,这就是陆法言,一个平民却支承起汉语语音音系的正统,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普通话是什么,只是千百个汉语音中的一个,而切韵是全部。普通话拼音不能拼粤语,广西土白话,客家话,闽南话,等等等等,却又偏偏读诗唱诗,唱曲都是用方言的。新韵只能开普通话的叶,却离开了中国古典诗词这棵树,好自为之。那些要赶走平水韵的人,同鲁迅一样,乱尻七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5: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韵不是一时一地之音。一个中国汉字有多少音,谁也说不清,五里不同音,一点不夸张。但来古时不懂音韵休想做官,诗写不了,文写不了,奈何,诗文既要考试,必须有个准则,这就是音韵的重要性,陆法言的切韵,上可通古(上呆)下可通今(唐宋),切韵成于隋,而盛于唐宋,(广韵)(集韵)继承了它的全部。反切注音是由两个汉字反切定被切字之音,如普通话拼音,一个声母,一个韵母,不同的是一个汉字普通话话的声母韵母的音是固定的,标准并且不变的,而切韵的声母韵母因人而异是变的,更无标准,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变。切韵无须统一语音,无论南北皆可通用,在各方言语系中其音韵在本语系同,别的语系不同,但切韵可通用于各个方言语系中。而普通话拼音只代表普通话语系中汉字的发音。中国人吟诗,唱诗,唱曲是用其本身(母语)语言的,普通话只是汉语语音这棵大树无限条根须中的一根,并且还不是主根,只是这树根下的杈上杈。汉语各种语音其声调由三至十一(有人说十三),普通话仅四,吟诗唱歌字的声调极不明显。

点评

许多语录: 一个中国汉字有多少音,谁也说不清,五里不同音,一点不夸张。 诗文既要考试,必须有个准则,这就是音韵的重要性. 切韵无须统一语音,无论南北皆可通用. 一个中国汉字有多少音,谁也说不清,五里不同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5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3-5 1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20-3-4 15:09
切韵不是一时一地之音。一个中国汉字有多少音,谁也说不清,五里不同音,一点不夸张。但来古时不懂音韵休想 ...

许多语录:

一个中国汉字有多少音,谁也说不清,五里不同音,一点不夸张。
诗文既要考试,必须有个准则,这就是音韵的重要性.
切韵无须统一语音,无论南北皆可通用.
一个中国汉字有多少音,谁也说不清,五里不同音,一点不夸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