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金筑子

请看一个理论版主的阴阳怪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11 12: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入声的思考

从感情上说,我对入声并不反感。为什么?因为我的家乡就是入声区。入声并非南方专利,北方也有入声,只是范围很小罢了。我是北方人,但我们县是入声区。我说的是我们县的纯粹土话,也就是入声话。入声自有其特点。
从国家语言发展的大势上说,我觉得取消入声是可以而且应该的。国家语言不统一,害多利少。国家语音统一,方言就得让位。八大方言,各不让位,如何统一?
语音有必要统一吗?有。统一语音也是统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统一,形成统一的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国家才是一个国家、民族才是一个民族。中国的民族是什么?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者,五十六个民族之结合体、共同体也。中华民族既是一个民族,自然就要有自己共同的语言、语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过去,中国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语音,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严格说,过去的中国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更像是一个被征服者捆绑起来、并生活在一个共同地域里的民族联盟。民族自在自立,好处是保留了很好或较多的民族特色;坏处是隐存在着独立、分离的基因。在国家凝聚力、控制力强时,独立、分离倾向转入地下;一旦国家凝聚力、控制力弱了,独立、分离倾向就浮出水面。有时在外力的作用下,甚至可能造成国家分裂。蒙古不是这样出走的吗?美国不是现在还在推动台独、藏独、疆独、港独吗?他怎么不推动河南独、湖北独?文化独立性体内包含着一定独性。因此,国家必须统一文化。疆域好统一、政权好统一,但文化不好统一。
统一文化,首先是统一文字。这在两千多年前就实现了。秦始皇统一文字,给华夏两千年不散提供了一个绑带。欧洲为什么那么多国家?没有一个绑带是其基本原因。文字是秦统一的,但却叫汉字。叫汉字是因为是汉朝使它真正成为中国的国家文字的。大中华两千年不散,靠的就是这一条绑带。后来中国也乱过,但没有切断这一条秦汉绑带,因此,每次还是从乱回治,还是大一统。那么又为什么也经常乱呢?乱,虽然表现为政治乱、经济乱、军事乱,实际上却是文化乱。文化不统一、具有独立性、分离性是乱的基因。文字已经统一,文字不是乱源。语言、语音不统一,各自为政,是乱源或乱的基因。回头看看,多数乱都是某个文化单元先乱起来,然后扩散开来,播及周围甚至全国的。我的结论是:统一的文字是一统的根源,而语言、语音不统一则是分裂或乱的根源。这也就是说,统一文化,不仅要统一文字,还要统一语言、语音。过去由于条件不济,所以语言、语音一直没有统一。这是中国一个巨大且长期的缺憾。建国之后,不论简化汉字,还是推广普通话,都是在搞文化统一。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当时的决策无比英明。秦始皇是中国统一文化基础的杰出构建者,毛泽东是中国统一文化基础更加杰出的构建者。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大英雄。据说在文革之前毛泽东就考虑过制定普通话韵书的事,后来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实现。如果当时实现了,就没有了诗界后来的纷争了。毛泽东死了,这事就没有人管了。相对于语言、语音来说,诗韵是小事,它影响的只是诗。因为相当一段时间文化只是配角,诗连配角的配角也不算上。经济第一嘛,一手硬一手软嘛。现在提出复兴中华文化,难道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文化,是要有载体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最重要的分枝,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解决诗问题,在形式上就是解决体裁问题、韵律问题。诗形式是以新体诗为主,还是以旧体诗为主,还是双轨制?国家得有个说法,不能让诗人定。让诗人定,其实就是不管、放任。我的观点是以旧体诗为主的双轨制。新体诗有新体诗的好处,一是容易写,二是在宣传效果方面突出,但其缺点也是致命的,就是审美价值严重不足。如果从诗是艺术这个角度看,它大大逊色于旧体诗。旧体诗在艺术性上、在民族性上是大大优于新体诗的。那就让新体诗为时势服务,让旧体诗为构建民族艺术大厦服务嘛。真不知道那么多文化机构及其头头脑脑们每天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本来不是多难的问题,却迟迟解决不了。繁荣文化,振兴文化,复兴文化需要政策措施,需要实际手段。
我说以旧体诗为主的双轨制,既考虑了当前,也考虑了长远,是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我说以旧体诗为主,绝不是说诗韵以平水为主,平水应该废除。也不是以现行通韵为主,通韵应该改造。平水应该废除的理由是,它和普通话语音相悖。和国语相悖,不废除不但影响诗,还影响语音统一。平水已经成为阻碍诗词发展和语音统一的最大障碍。通韵及其它新韵漏洞百出,也与普通话语音相悖,急需完善。国家要出面管这事,绝不能让立场偏颇的机构来管。
返回来说入声。我和别人交流,别人会说,你说得慢一点儿,其实我说得并不快。原因就在于北方其它地方没有入声,他们需要反映时间。从这个角度说,入声是个障碍。这是语言交流。诗是书面交流。最好不保留入声,如果想保留也非绝对不可,但要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依据,不能各自为政。否则就还是是取消好。另外就是对格律也要有一个国家标准。现在是学者标准、个人标准,很不规范。适合普通话语音的韵书出来之后,国家也要有邻韵、出韵等有关诗格律的具体说法。如果国家有了这样一个规范性的东西,诗词发展就有了轨道,就会快速发展。
不说了,非肉食者之谋,笑话而已。

点评

汇江还是汇江 先生 不知你要说到哪里去了。 入声是我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适应自然生活环境,在劳动过程中,在互相交流协力中产生的。 而非是为台独、藏独、疆独、港独分裂国家统一而产生的。 中华民族语言的多样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781

帖子

46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1
贡献
941
金钱
1762
发表于 2020-2-11 12: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不懂诗,你再怎么教他也枉然。等他的艺术境界高了,自然会看到自己不足,就象吃饼一样,吃了第六个也不会饱,要吃够六个才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20-2-11 13: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0-2-11 13:36 编辑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2-11 12:25
关于入声的思考

从感情上说,我对入声并不反感。为什么?因为我的家乡就是入声区。入声并非南方专利,北方 ...

汇江还是汇江 先生   不知你要说到哪里去了。

入声是我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适应自然生活环境,在劳动过程中,在互相交流协力中产生的。 而非是为台独、藏独、疆独、港独分裂国家统一而产生的。
中华民族语言的多样性,是地大物博的原因,方言的多样性,各尽其能,各显其长,哪里不好?为何非要取消入声去统一不可?

作为各民族的共同交流语言--普通话,当然是必要和应大力推广,但这并非是要消灭方言。  这和学好英文并非是取消中文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看,汇江还是汇江 当面之急是加几倍的努力去学好作新韵诗,让新韵诗有一个比唐诗还有影响力的让人信服的基础。到那时,现在有入声的语言或是诗,自然会消失。

点评

说实话,相较于其他平水匠人以及匠人型诗词理论家,我对苏先生还是高看一眼的。但苏先生如此偷换概念就没意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苏先生第n次玩弄此等把戏了。 1)入声的确是历史上的客观实在,迄今仍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8:02
看我的文章,也许有点吃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11 1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2-11 13:33
汇江还是汇江 先生   不知你要说到哪里去了。

入声是我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适应自然生活环境,在劳动过程 ...

看我的文章,也许有点吃力.

点评

汇江还是汇江 语录 从国家语言发展的大势上说,我觉得取消入声是可以而且应该的。国家语言不统一,害多利少。国家语音统一,方言就得让位。八大方言,各不让位,如何统一?  "乱,虽然表现为政治乱、经济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8

主题

475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3
贡献
4436
金钱
8057
发表于 2020-2-11 17: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 发表于 2020-2-11 09:07
何至于此呀!你没见这帖吗?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层理当集体辞职以谢天下
       闹出了这样三大笑话,此际不 ...

赞成“  二、强推粗制滥造、硬伤累累、不伦不类的所谓中华通韵为国标;”这一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20-2-11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2-11 17:20
看我的文章,也许有点吃力.

汇江还是汇江  语录
     从国家语言发展的大势上说,我觉得取消入声可以而且应该的。国家语言不统一,害多利少。国家语音统一,方言就得让位。八大方言,各不让位,如何统一?
 "乱,虽然表现为政治乱、经济乱、军事乱,实际上却是文化乱。文化不统一、具有独立性、分离性是乱的基因。"
    "我的结论是:统一的文字是一统的根源,而语言、语音不统一则是分裂或乱的根源。"


点评

吃饭 没事干 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7: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629

帖子

58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83
贡献
1236
金钱
2257
发表于 2020-2-11 17: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2-11 17:56
汇江还是汇江  语录
     从国家语言发展的大势上说,我觉得取消入声是可以而且应该的。国家语言不统一, ...

吃饭 没事干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78

帖子

22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
贡献
701
金钱
767
发表于 2020-2-11 18: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0-2-11 13:33
汇江还是汇江 先生   不知你要说到哪里去了。

入声是我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适应自然生活环境,在劳动过程 ...

说实话,相较于其他平水匠人以及匠人型诗词理论家,我对苏先生还是高看一眼的。但苏先生如此偷换概念就没意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苏先生第n次玩弄此等把戏了。
1)入声的确是历史上的客观实在,迄今仍活跃于东南一带方言之中,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排斥诗词中的现代读书音,污蔑当今普通话为胡语,进而死死抱住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能够读得出听得懂的中古平水韵粗腿不放,此等行径本身就有助于族群分裂、妨碍国家一统。
2)国家通语采用现代普通话乃历史之必然,是民国和新中国面对现实、维护国家一统的产物。入声读法在晚清官话中消失那是百年前的事情,不是民国国语硬生生抹去的,更不是新中国普通话厘定过程中才人为剔除的。对此,真要论起来,你应该去找晚清统治者说理才是,当然,也可去问你的宋代祖先和元代祖先,问问他们和他们那一代缘何如彼不争。
3)谁也无意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与保户方言本可并行不悖,别把什么都归罪于推广普通话。
4)吟者等人说过多少遍了:泛而言之,诗之优劣与新声旧韵无涉,但格律诗不然。新声韵再怎么普及,方言土语也不应消失。那是两回事,别瞎煽动。
在此顺便提请所有反批评者注意端正态度,别欺侮汇江先生是新来的,早被吟者等新韵同仁驳得体无完肤的陈词滥调就别再絮叨了罢!

点评

上接历史长河,横联海峡两岸。 这个你的新韵去做来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8:06
救诗必先救韵;救韵必先救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2-11 18:0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心者 发表于 2020-2-11 18:02
说实话,相较于其他平水匠人以及匠人型诗词理论家,我对苏先生还是高看一眼的。但苏先生如此偷换概念就没 ...

上接历史长河,横联海峡两岸。

  这个你的新韵去做来看看?

点评

历史上很多绝唱都是不以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韶》乐如此,三寸金莲文化如此,依托唐宋正音的舌间耳畔的中古平水韵亦然。假的就是假的,冒称有违诚信。如果一个人连基本诚信都不讲了,他/她又有什么资格与脸面混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8:17
这是“分裂”?这是“妨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2-11 18:0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2-11 18:06
上接历史长河,横联海峡两岸。

  这个你的新韵去做来看看?

这是“分裂”?这是“妨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78

帖子

22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
贡献
701
金钱
767
发表于 2020-2-11 18: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2-11 18:06
上接历史长河,横联海峡两岸。

  这个你的新韵去做来看看?

历史上很多绝唱都是不以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韶》乐如此,三寸金莲文化如此,依托唐宋正音的舌间耳畔的中古平水韵亦然。假的就是假的,冒称有违诚信。如果一个人连基本诚信都不讲了,他/她又有什么资格与脸面混迹于诗者队伍呢?
海峡对岸的所谓国语也是脱胎于晚清官话,比大陆的普通话资格还老呢~

点评

不要转移话题!谁“分裂”、谁“妨碍”? 你们的新韵还在分裂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8:36
救诗必先救韵;救韵必先救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2-11 18:3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心者 发表于 2020-2-11 18:17
历史上很多绝唱都是不以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韶》乐如此,三寸金莲文化如此,依托唐宋正音的舌间耳畔的 ...

不要转移话题!谁“分裂”、谁“妨碍”?

  你们的新韵还在分裂中!

点评

吟者跳梁十年,终于招收了一个徒弟汇江,于是就更加得意忘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1 1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8: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2-11 18:36
不要转移话题!谁“分裂”、谁“妨碍”?

  你们的新韵还在分裂中!

吟者跳梁十年,终于招收了一个徒弟汇江,于是就更加得意忘形了!

点评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如此怕和恨这个吟者?是被打过吗?是败是很惨吗? 我不知道情况,不过我推理是这样. 如果你们胜得很光彩,你们不会念念不忘一个不起眼的对手的. 刘邦在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关注项羽.一旦胜利之后,就不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2 0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的几大问题:
一是不合理的分韵。一个声音分散入几个韵部,如一个eng声却分散入一东二冬八庚十蒸四个韵部。后果是什么?学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韵被颠覆。一般老百姓摸不着头脑。
二是不合理的并韵。如,风中并韵(一东),言门并韵(十三元),数不胜数。后果是什么?导致一些诗人写出了散文律诗。导致一些诗词音韵不谐,失去美感。
三是有些字的声调与现代声调不同。今平昔仄,今仄昔平。导致许多初学者无所适从。
四是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代读音不同。
五是其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
这些问题,在一千年前根本不是问题。一千年前不是问题,不等于现在不是问题。问题的根源在语音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平水韵在当时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但现在已经没有了存在基础。在一千年给皇帝磕头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再去给皇帝磕头就显得荒诞不经。尊重历史不等于否定发展,无视变化。
坚持保护一个没有存在基础的东西,坚持使用一个让人感觉十分别扭的工具,迂腐。
它曾经是一个宝剑,曾经是一件好武器;但现在是应该挂在墙上了。没事了看一眼,也很有趣,但想拿上它去战斗,不过是找死。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大炮、机枪、步枪、手枪,那就拿上也行,似也聊用于空手。
有论者说,它影响不了诗词高手,这是可能的。但影响低手就是应该的吗?
影响普通话推广、影响诗词继续发展,是其现在存在的唯一作用。
----------
汇江阴阳怪气论存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12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2-11 18:59
吟者跳梁十年,终于招收了一个徒弟汇江,于是就更加得意忘形了!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如此怕和恨这个吟者?是被打过吗?是败是很惨吗?
我不知道情况,不过我推理是这样.
如果你们胜得很光彩,你们不会念念不忘一个不起眼的对手的.
刘邦在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关注项羽.一旦胜利之后,就不批判项羽了.
刘邦不会在一个死人身上跳来跳去,他没有那么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12 07: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这是你最近写的一首诗吧?
感  怀
楼下垂杨枯复荫,楼中紧闭各家门。蜗居已过元宵日,行路依然寂寞津。
电视关心驱病毒,手机总看健生民。白衣战士多辛苦,危难之时情更真。
我觉得还不错.于是就步韵和了一首:
七律    记事
登山树自未成荫,几户农家各闭门。往岁喧嚣热正月,今年寂寞冷荒津。
蜗居总欲听官讯,抗疫还须警庶民。莫道遥遥离武汉,查究便可再失真。
我反复对比之后,觉得也没有差到那里去.
原来平水也不比所谓新韵强呀.

点评

汇江先生,非常欢迎先生此种讨论问题的态度。先生提倡的新韵优点,从写诗人的角度上是存在的,写旧体,一些人好比我,入声字是要死记的,如学堂窝人就不用死记,他的湖南口音对入声字就分的很清楚。用新韵,会普通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2 0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07: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2-12 07:57 编辑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0-2-12 07:07
老先生,这是你最近写的一首诗吧?
感  怀
楼下垂杨枯复荫,楼中紧闭各家门。蜗居已过元宵日,行路依然寂寞津 ...

汇江先生,非常欢迎先生此种讨论问题的态度。先生提倡的新韵优点,从写诗人的角度上是存在的,写旧体,一些人好比我,入声字是要死记的,如学堂窝人就不用死记,他的湖南口音对入声字就分的很清楚。用新韵,会普通话者凭语音就可分平仄,这优点在全国推行普通话的形势下,将会赿来越显其优势。但是,这个优点是非常局限的,可以略去不计的,我将用专文另发,先生可以批驳。
至于这两首诗,我的好像也可以是新韵,而先生的则不能是旧韵。我们只讨论格律,不从内容的表达上争论谁优谁劣。

点评

你说得不错.我生活在北方入声区,我也不用去记入声. 需要记入声的北方地区其它人,将为此付出不必要的劳动. 至于诗,我也不是要和你比内容,我只是说声韵和谐问题. 新韵,还是汉字,并不像你说的那样音韵不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2 0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12 08: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0-2-12 07:55
汇江先生,非常欢迎先生此种讨论问题的态度。先生提倡的新韵优点,从写诗人的角度上是存在的,写旧体,一 ...

你说得不错.我生活在北方入声区,我也不用去记入声.
需要记入声的北方地区其它人,将为此付出不必要的劳动.
至于诗,我也不是要和你比内容,我只是说声韵和谐问题.
新韵,还是汉字,并不像你说的那样音韵不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25

帖子

12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258
金钱
539
发表于 2020-2-12 16: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把入声字取消了,这是中华文化最大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25

帖子

12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258
金钱
539
发表于 2020-2-12 16: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只要稍作修改,把十四寒十五删,一东二冬,三江七阳一部分字合并一下,十三元一些字分出去,不取消入声字就好了。
支持平水韵!!

点评

原来我也是这样想的,在诗域保留入声,多一种选择或形态。 可是那么多没有入声的地方,那么多人没有入声,发不出入声,怎么办? 其实平水也不是个打倒的问题,就是调整,就是修改,就是以新的面目出现并立世。 其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2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2-12 2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烧太行 发表于 2020-2-12 16:45
平水韵只要稍作修改,把十四寒十五删,一东二冬,三江七阳一部分字合并一下,十三元一些字分出去,不取消入 ...

原来我也是这样想的,在诗域保留入声,多一种选择或形态。
可是那么多没有入声的地方,那么多人没有入声,发不出入声,怎么办?
其实平水也不是个打倒的问题,就是调整,就是修改,就是以新的面目出现并立世。
其实不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76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7
贡献
185
金钱
251
发表于 2020-2-13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20-2-11 17:25
赞成“  二、强推粗制滥造、硬伤累累、不伦不类的所谓中华通韵为国标;”这一条! ...

恭喜你及格了!
赞成一个,及格;
赞成两个,良好;
赞成三个,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76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7
贡献
185
金钱
251
发表于 2020-2-13 1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2-11 12:04
闹了多年(雷【屁】声大),就见尔等脱裤洒尿,也想冒称下雨了,来不及脱,屁竞把尔等裤子捣塌了!{:1_100 ...

你这小孩型老匠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76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7
贡献
185
金钱
251
发表于 2020-2-13 1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0-2-11 12:00
我懂你新韵得打上决赛上才来说话。去吧,由初赛开始。

连教育部、国家语委、诗词学会联合炮制的《中华通韵》都成中国当代诗词界三大笑话之一了,夫复何言!

点评

可怜,你们弹性烙制的未出门就如软脚蟹般倒下了。看来,可以笑作一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3 1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76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7
贡献
185
金钱
251
发表于 2020-2-13 1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2-11 11:59
这样的诗就是自己掌脸!闹翻平仄天。但期平仄乖。平仄新旧韵都讲,你瞎闹个毛!? ...

少来扯淡!
说平仄,道平仄,这才是真平仄。

点评

新有新平仄,旧有旧平仄。诗词无平仄,实实一贫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13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2-13 11: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 发表于 2020-2-13 10:30
少来扯淡!
说平仄,道平仄,这才是真平仄。

新有新平仄,旧有旧平仄。诗词无平仄,实实一贫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2-13 11:5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岛 发表于 2020-2-13 10:29
连教育部、国家语委、诗词学会联合炮制的《中华通韵》都成中国当代诗词界三大笑话之一了,夫复何言! ...

可怜,你们弹性烙制的未出门就如软脚蟹般倒下了。看来,可以笑作一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