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8-23 13:35 编辑
诗歌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产物,所以诗韵本与官韵是不分离的。那么后来为什么分离了?因为诗歌创作需要的韵部较宽,太窄会影响创作,因此在官韵的基础上进行了韵部的合并。这种韵部合并随着诗入科考逐渐被官方认可。一开始还只是在韵书中用“同用”与“独用”表示,直到宋末的刘渊才编撰了真正意义上的诗韵。
这部诗韵俗称《平水韵》,它依托于《切韵》体系。而《切韵》当初是主要参照金陵雅音与洛阳雅音而编撰的,因此能够广泛被南北的各方言族群所认同,在进行有效传承上获得了成功。
金陵雅音与洛阳雅音在中华的不同时代被定为中原雅言的标准音。
所以,东晋以前一直是洛阳雅音占主导地位,东晋至南北朝是视金陵雅音为正统。隋以后,视吸收了金陵雅音与洛阳雅音的《切韵》系列韵书为正统。
明代欲重立单一的金陵雅音为标准音,但因永乐帝北迁帝都而未果。迁都后带去大量金陵人口又与中原雅言的一支北京音再次发生历史上的碰撞,逐渐揉合与发展为现代普通话的雏形。
为了实现诗韵的向官韵的回归,并与官韵完全契合,从民国至今有许多语言学者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因残留入声,或是某些韵部合并的不合理性而导致始终不被时人所认同,在推广上遇到了障碍。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如观此前特编制了《中华复合二十六韵》供诗友们参考与研讨:
平韵(现代汉语的一声、二声)
一ɑ 啊 、二o 喔 、三e 鹅 、四i 衣 、五u乌、六 ü 迂 七、ai 挨、 八ei 欸、九 ao 熬 十、ou 欧 、十一 ie 耶、十二 üe 约、十三er 儿、 十四iu 优、十五ui 威、十六un 温、十七an 安、十八 en 恩 、十九in 因、 二十ün晕、 二十一ang 昂、二十二 eng 鞥、二十三 ing 英、 二十四ong 轰、二十五、知(zhi(织) chi(吃) shi(狮)三韵合并)、二十六滋(zi(滋) ci(呲) si(丝) ri(日),四韵合并)
仄韵(现代汉语的三声、四声)
一ɑ 啊、二o渥、三e 饿、四i意、五u务、六 ü 宇、七、ai 爱 八、ei 欸、九 ao 傲、十ou 偶 十一 ie 业、十二 üe 越、十三er 尔、 十四iu 优、十五ui 威、十六un 温、十七an 案、十八 en 摁 、十九in 引、二十ün运、 二十一ang 盎、二十二 eng 鞥二十三 ing 硬 二十四ong 轰、二十五、(zhi(织) chi(吃) shi(狮)三韵合并)、二十六(zi(滋) ci(呲) si(丝) ri(日),四韵合并)
整体认读音节(7个)zhi(织) chi(吃) shi(狮) zi(滋) ci(呲) si(丝) ri(日)的字比较少,可以考虑合并归为如上的平仄共四部。
举例:比如一ɑ 啊,凡是韵母带ɑ 的一声、二声全部归入此韵部中。比如搭(dɑ)、爬( pɑ)、发( f ɑ)、乏( f ɑ),它们就可以归入这个韵部中。韵母都带有ɑ,并且是一声、二声的平韵。
这样分下来就是52个韵部,平声韵与仄声部相对应,各26个韵部。
这种韵部分布与当今的普通话发音完全契合,学完汉语拼音,并记住韵母的排序后就能同时知道诗韵的排序。只需小学毕业就可以掌握。韵部分布以汉语拼音的单一韵母排序为依据,完全避免了因一些韵部及双韵母的合并所产生的分歧而造成的难以推广。
如观认为依据此方案编制出来的韵书才是最与当今官韵相契合,可以递传千秋而不易的究竟终极韵典。
iu、ui、un等因是属于隐含双韵母,故待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