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云闲风静

中华诗歌变迁【待续】

  [复制链接]

79

主题

194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25
贡献
3121
金钱
4549
发表于 2019-6-17 10:2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读音有二:近为汉(仄),远为刊(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史上又迎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尤其是诗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声律韵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大量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诗人。除了前面所说的诗人以外,最具影响力的应该就是沈约(441-513年)了。他对诗的声韵作了大量研究,撰《四声谱》一书,另外他在阅读前人创作的诗中,发现了对偶句,例如:
            诗经《采薇》中有: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两汉乐府《白头吟》  中有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这样的对偶句在前面所说的诗人作品中比比皆是。沈约把这些对偶句以及他的声音理论都集中的运用在刘公干体中,写出了最初的
  格律诗----五律,现举一例:
             《登北固楼诗》
            作者:沈约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风柳色天。伤时为怀古。垂泪国门前。
可以说这相当于一首五律,当时称为永明体。永明体诗的声律是按沈约的平上去入四声来作,沈约曾经说:“前有浮声,后有切响。”  具体的应用规律现在不是很清楚了。诗以至此,诗的黄金时代已经呼之欲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5-28 07:02
在没有文字之前,就有了诗歌。
-----这是合理的推测。就像某些至今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情况。最早的诗歌是 ...

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09: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5-26 17:37
行舟平水已临冬,景象萧条尽眼中。
  谁染诗园芳草绿,也期新韵作东风。

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6-27 2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5-26 17:50
试看新韵作东风。----普通话“看”作瞧见,读仄声。看妇、看门才读平声。

谢谢先生点评,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6-28 16: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发言人 发表于 2019-5-26 19:58
对于诗人、准诗人、真正有所追求的诗词爱好者,自当规范;对于匠人,由之可也。 ...


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4: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黄金时代就是泱泱大唐,如果说在通向中华民族诗词高峰的历程中,魏晋南北朝诗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那么大唐诗歌就是这座高峰。大唐是诗的国度,文人写诗,官员写诗,皇帝也写诗。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能来首打油诗。乐天吟诗,老妪能解是史实。而乐人则以诗谱曲,竞相传唱。从实用角度讲,以诗言情,以诗言志,以诗进谏,以诗记事,以诗自荐,以诗代信。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这期间出现了,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诗豪 刘禹锡; 诗魔 白居易; 诗鬼 李贺; 诗佛 王维; 诗囚 孟郊; 七绝圣手 王昌龄。就这些诗冠就足以说明诗峰之高。
  如果细心地去读这些人的作品,你会发现,其语言还是易懂的。有的诗句读给现代的老百姓听也还能明白一二。例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然,这一时期,也有一批诗人继承了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绮丽辞藻,婉约诗歌之花随之而绽。我说这不是诗歌的主流。
  唐初诗人继承和发展了南北朝的永明体,唐人的把沈约的平上去入四声划为两个部分,称之为平仄,即平声仍为平,上去入三声都归为仄声。后来的学者将此称之为四声二元化。并按照平仄声交错变化确立了格律诗,当时称为近体或格律体。与永明体不同的是,它保留了永明体的五言八句,又将五言八句发展成七言八句,称之为五,七律。另外还产生了绝句。
  七言律诗一般认为是产生于初唐高宗武则天时代。这时期的诗人宋之问(约656 - 约712),沈佺期(约656 - 约715),杜审言(约645-约708),苏味道(648—705),崔融(653-706),李峤(644年-713年),韦元旦(生卒不详)等都写过七律。到底谁是第一人,不能确定。
  从诗作看,韦元旦存诗不多,但七言八句诗所占比例很大。而杜审言的诗,五言八句多。而且韦元旦多写的是应制诗。例如;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 · 韦元旦
    九重楼阁半山霞,四望韶阳春未赊。侍跸妍歌临灞涘,留觞艳舞出京华。
    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景色欢娱长若此,承恩不醉不还家。
不过一般认为,七律定型于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之中。如果这种说法是准确的,三人中杜审言年龄最大,也许第一首七律就是杜审言写的。因为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又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可这样说近体诗的确立是他们中间某几个人讨论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2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9-5-26 20:27
语言创造了人。汉字是真正的文字。

先生说得是,谢谢光临,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05
贡献
14673
金钱
21316
发表于 2019-7-3 16: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9-7-4 11:02 编辑
云闲风静 发表于 2019-7-2 20:14
先生说得是,谢谢光临,敬茶。

汉语汉字不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唯一的语言。汉语汉字是秦始皇武力(武化文明)统一六国后逐渐取得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风吹老洞庭波 发表于 2019-6-9 10:28
这个题目 程千帆 他们 才能 做的。

程千帆是什么人,不知道,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05
贡献
14673
金钱
21316
发表于 2019-7-4 23: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闲风静 发表于 2019-7-4 19:43
程千帆是什么人,不知道,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不管他什么人,你做你的,他做他的。应该没有承包给什么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9-6-9 20:09
文字有二类,一是拼音,从语言到文字;二是刻划,是先有意,后有音,再合语言。大题目出发点得先理清。 ...

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16: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基本流派:
   1 山水田园诗
     以孟浩然(公元689年——公元740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为代表,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
     活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2 盛唐边塞诗
     以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岑参(约715-770年)、王昌龄(698年— 756年)、王之涣(688年—742年)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后来的豪放派就由此衍生】
   3 新乐府运动
     以白居易(772年—846年)、元稹(779年-831年)为代表。学习汉乐府诗的优点,提倡关注社会,“缘事而发”,言辞通俗流畅.
   4 韩孟派
     以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孟郊(751年—815年)、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等为代表。追求立意奇绝,文字新巧。
  以上四派,花间婉约不在其列,但在晚唐悄然兴起,其代表人物有温庭筠)(约812 - 约866)、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和 杜牧(803年-852年)等。
  将盛唐诗歌推向巅峰的诗人也不归属于其中的任一流派,他们就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李白(701年-762年)和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非任何一个诗派所能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6-17 06:37
这是篇大文章,静待后文。

谢谢先生鼓励,真正了解诗史的人还不多,有些人不知诗的发展脉络及韵的由来,却争来争去。祝先生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2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9-6-17 10:23
看的读音有二:近为汉(仄),远为刊(平)

谢谢先生点评,祝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0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在唐后于质量上没有新的突破,但是词却异军突起。
  词和诗一样来自民间,在诗经里有句式一致和句式不一致的两种诗体,这些句式不一致的诗就是后来词的鼻祖。
  词有四种别称  1.曲子,曲子词。 2.长短句。 3.诗余。 4.乐府。
  1.说明词就是歌词。  2.说明词的句式不一致。 3.说明词不是正道的诗【早期的看法】。4.说明词与汉乐府有关,也源于宫庭音乐。
  汉代有一首乐府民歌大家都熟悉。叫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如果有位音乐家把它谱曲,肯定能唱。如果文人按这里的平仄声韵来填一个歌,不也可以成为词吗?
  一般认为,词起于隋,成于唐,盛于宋。
第一个把曲写得象词的人应该是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例:
        《上云乐 凤台曲》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萧衍
         小序题解古今乐录曰。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一曰凤台。二曰桐柏。三曰方丈。四曰方诸。五曰玉龟。六曰金丹。七曰金陵。
     凤台上。两悠悠。云之际。神光朝天极。华盖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复留。
  如果说他的【上云乐】句式不固定而视为曲话,那么他写的七首【江南弄】就更接近词了。即:前三句是七言句,后四句是三言句,现录两首为例:
        《江南弄 采莲曲》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萧衍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江南弄 龙笛曲》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萧衍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婉爱寥亮绕红梁。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精通声韵学的沈约写了四首六忆诗。现录如下:
        《六忆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按理六忆应该是六首,大概有两首丢失了吧!
  曲和词的区别是;1 散曲的句子长短更为不齐——是个发展的趋势
                2 散曲可加衬字
                3 用韵较自由
                4 不避子句的重复和重韵
  所以说萧衍和沈约写的是带有曲味的词,不能算真正的词,但却为后来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1: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点诗词发展史有好处,学习了才知道新韵必然要取代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5: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者都是客,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0: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咏芜湖十景【新韵】


芜湖十景之一 赭塔晴岚

巅峰一塔向天空,斗拱飞檐傲绿丛。

烟雨空蒙迷赭色,晴岚梦幻醉花明。

凭栏最喜幽香绕,观景长宜双眼穷。

好韵如泉流不尽,无边夕照满江红。


芜湖十景之二 镜湖细柳

秀色天姿碧玉妆,东君巧剪绿丝长。

含烟飞瀑廊桥醉,凝露润花幽径香。

照镜临湖留倩影,舞风降暑洒阴凉。

消魂惹得黄莺妒,直把娇声荫里扬。


芜湖十景之三 赤铸青峰

赤山自古隐传奇,浓荫萦怀淬剑池。

一刃破天无敌手,繁花缀绿有神思。

雨声淅沥层林响,画卷风流万象驰。

翠柏摩云峰拔地,教人岂不梦当时。


芜湖十景之四 玩鞭春色

春色宜人春满园,楼台倒戏水中天。

鲜花每被轻阴掩,朱阁长依翠柏环。

壁画千秋存典故,史书老妪弄王鞭。

游人指点江山秀,哪个思飞忆祖先。


芜湖十景之五 双江塔影

芜城谁敢镇双江,塔影巍然水一方。

势压琼楼头顶月,桥飞玉带夜流光。

彩毫蘸墨随心画,妙曲临空着意扬。

此去蓬莱招旧客,同来举酒乐仙乡。


芜湖十景之六 天门烟浪

天门自古楚江开,红日东升照碧来。

二虎临空相对峙,千舟破浪亦成排。【1】

波光滟滟沙州绿,雾霭蒙蒙石壁怀。

试看蛾眉凝黛色,东流转北费疑猜。【2】


注:【1】天门山又称二虎山。【2】东西梁山远望又像妙龄女子的两道细眉,故又名蛾眉山。


芜湖十景之七 西山灵石

生在西山佛故乡,日光阴处闪灵光。

南陵聚宝云烟绕,丫字成峰花气扬。

石秀千姿迷慧眼,路旋百态隐幽篁。

天流活水涌泉水,泽润天香满地香。。


芜湖十景之八 马仁云壁

地生九子立江南,一柱能擎一片天。

只许石人临赤壁,哪容妖马吼青山。

瑶池自有仙人渡,溶洞还将红日含。

连理繁荣昌百木,香云绕寺好参禅。


芜湖十景之九 陶辛水韵

鸠兹生处是仙乡,绿海无边绿浪狂。

元皓爱莲描水韵,陶公筑岛种湖香。

芙蓉各样竞争色,杨柳深情助送凉。

青弋江波怜客意,倾心映照好风光。


注:元皓即周敦颐,著【爱莲说】,陶公系筑圩之人,属陶渊明后人。


芜湖十景之十 褐山揽胜

揽胜褐山登顶峰,来收眼底美江城。

琼楼林立溢光彩,铁道桥悬飞纵横。

青弋碧波扬子纳,曹姑芳草绿洲生。

葱茏千里韵无限,醉了游人醉了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2
贡献
948
金钱
1815
发表于 2019-7-31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山自古隐传奇,浓荫萦怀淬剑池。一刃破天无敌手,繁花缀绿有神思。
雨声淅沥层林响,画卷风流万象驰。翠柏摩云峰拔地,教人岂不梦当时。

好像分明在表示,楼主用的是旧韵而不是新韵。因为按新韵: 敌是平韵,拔也是平韵。这两句都出律了。只有按旧韵,敌拔都是入声韵。也很奇怪。为什么楼主一边说新韵一边用旧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2
贡献
948
金钱
1815
发表于 2019-7-31 13: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阁长依翠柏环。


芜城谁敢镇双江,塔影巍然水一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7-31 19: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7-31 13:49
赤山自古隐传奇,浓荫萦怀淬剑池。一刃破天无敌手,繁花缀绿有神思。
雨声淅沥层林响,画卷风流万象驰。翠 ...

大概对新韵不是太熟悉。
可改用对,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0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7-31 13:49
赤山自古隐传奇,浓荫萦怀淬剑池。一刃破天无敌手,繁花缀绿有神思。
雨声淅沥层林响,画卷风流万象驰。翠 ...

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先生指出几处用韵的错误,我接受,这并非是新旧韵混用。你就视为出律,古人出律的诗也不少。一首诗以意境和思想境界为主,以气韵和谐通畅为上。只要尾韵合,中间的平仄偶尔有出入是正常情况。我对此并不十分讲究。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有对的极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节选自《红楼梦》)


最后我坦诚地说,对于古入声字,派到新韵何部,我正在努力的学习,安铜川先生的话我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2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7-31 13:56
,朱阁长依翠柏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8-3 22: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闲风静 发表于 2019-8-3 09:24
谢谢先生光临,敬茶。

先生指出几处用韵的错误,我接受,这并非是新旧韵混用。你就视为出律,古人出律的 ...

先生指出几处用韵的错误,我接受,这并非是新旧韵混用。你就视为出律,古人出律的诗也不少。一首诗以意境和思想境界为主,以气韵和谐通畅为上。只要尾韵合,中间的平仄偶尔有出入是正常情况。我对此并不十分讲究。

   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8-4 1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7-31 19:13
大概对新韵不是太熟悉。
可改用对,立。

谢谢先生指点,这一改,是合韵了,但认真读一读,总觉得不如原来的字,味也变了一些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8-4 2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闲风静 发表于 2019-8-4 18:22
谢谢先生指点,这一改,是合韵了,但认真读一读,总觉得不如原来的字,味也变了一些儿。 ...

说的也是,至少,用立,不如用拨有气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8-7 08: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朝只有几十年,且处于动荡年代,诗人寥寥无几。但是昏君隋炀帝杨广却留下一首好诗:
         《春江花月夜二首》
        年代: 隋 作者: 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能受到此诗的启示。
  隋朝存诗最多的要算诗人江总,他写了九首《释奠诗应令》,这里首次中用了词牌中的“令”字。
         《释奠诗应令》
        年代: 隋 作者: 江总
    敬逊三德。厥修六艺。师圣发蒙。尊儒启滞。
    若括资羽。如金待砺。雅道聿兴。教学无替。
  九首都是固定句式,但是韵还是不统一。另外有佚名作者一首小诗更接近词。现录于下:
       《舞曲歌辞·柘枝词》
      年代: 隋 作者:
    将军奉命即须行,塞外领强兵。
    闻道烽烟动,腰间宝剑匣中鸣。
  这题中首次出现了“词”字。故学者们认为:词起于隋、成于唐、盛于宋。这两首从比较角度看与萧衍的《江南弄》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说词应该起于南北朝。
初唐诗人王勃(649—676)有《相和歌辞 江南弄》、《杂曲歌辞 秋夜长》;
         卢照邻(632—695)有《明月引 洞庭波兮鸿雁翔》《横吹曲辞》;
         宋之问(656—712)有《相和杂辞 江南曲》;......
  这些诗也不是真正的词,但都接近于词。从有文字记载且署名的词作来看,真正的词最早出现在盛唐时期的诗仙的诗集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有人说是后人伪托】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忆秦娥
作者:李白 (唐代)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到底是不是李白写了第一首真正的词呢?这已经是个谜了,因为那时还有许多诗人写的诗词没有流传下来,而词是“诗余”,当时专业诗人写得少,那些怀才不遇,无钱出集的底层诗人兴许比李杜更早写出词来。
可喜的是在二十世纪,敦煌石窟被世人发现,这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在诗词方面也收获了宝藏——敦煌曲子词。其中记录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曲子词,里面就有定格的和当今词谱里一模一样的词牌。如:《菩萨蛮》、《西江月》《定风波》《浣溪沙》等,不过有些词体与后来定格的词略有不同。例如: 鱼歌子 【敦煌曲子词】
      睹颜多。思梦误。花枝一见恨无路。声哽噎。泪如雨。见便不能移步。
      五陵儿。恋娇态女。莫阻两情从过与。畅平生。两风醋。若得丘山不负。
  还有敦煌曲子词《浣溪沙》词体,就是后来的《摊破浣溪沙》。
  敦煌石窟建于前秦,是为南北朝时期,这里的作品肯定包括那时期民间词人所写的词,故此我认为词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我在浏览魏晋南北朝及初唐诗人大量作品中,发现有一类被称作“辞”的诗,“辞”从楚辞而来,但这些辞与楚辞又有区别,词可能就是由这个时期的词辞演化而来的,“辞”体诗可能是曲和词之间的过渡的诗歌体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4

主题

9575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雪苑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04
贡献
10880
金钱
17066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谒项王跨马铜像【新韵】

   序:过项王故里,谒项王跨马铜像,有歌。        作者:孙根超


自幼仰君名,今朝谒君像。
白云千里觅梧桐,(1)我自高歌为君唱。
乌骓昂首越时空,马背雄姿依旧握青锋。
来往游人忙拍摄,我行肃立敬英雄。
重瞳凝视我,(2)如电闪威风。
烈日蓝天照,铜像无言豪气贯长虹。

当年巨鹿草,一战尽飞蓬。
百二秦关地,合当筑楚城。
鸿门一曲唱千秋,地动山河天泪流。
欲画鸿沟皆不见,霸王剑气黯然收。

只为江山止血殇,英雄不肯过东江。
头颅自断顺天意,不失孤名楚霸王。

秦时明月犹照今,梧桐巷里谁知音。
力拔山兮气盖世,(3)为君翻唱虞美人。

战神霸气今犹在,
不以兴亡改。
故居日日客如云,
景色诱人忘却杏花村。

为人当作真豪杰,
甘洒英雄血。
汉家功业亦荒丘,(4)
唯有楚歌一曲在幽楼。(5)

注:(1)即项王故里梧桐巷
    (2)传说项羽生重瞳
    (3)项羽垓下歌
    (4)宋  周彥国诗句
    (5)项王故里有楚歌舞表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5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