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5-27 11:10 编辑
启功:“仄韵律诗”仍应列为古体诗 启功(1912——2005,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先生在他的《诗文声律论稿》中,明确讲了律诗的“条件”: 律诗的条件 律诗的条件,还没见古人详细提过。但从历代注明作品看,约有四项: 1,一句之中和句与句之间的平仄,都有特定的规格; 2,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都是单数仄脚不入韵,双句平脚入韵; 3,以每首八句为基本形式; 4,全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中间各联必须对偶。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应该略加说明: 古代作品中,也有一首八句,中间对偶,但是仄声韵脚的,有人称之为仄韵律诗。它们显然与一般律诗不同,在各种按体裁分类的选本上,也少列为律诗,所以仍应列为古体诗。
王力:“仄韵律诗”是古风
第一章 近体诗
4.12 仄韵律诗和绝句可以说是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交界处。近体诗和固体诗的界限相当分明,只有仄韵律绝往往也可认为是入律的古风(参看下文第三十一节)。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王力 汉语诗律学,P.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