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5

[七绝]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发表于 2018-1-28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针叶林先生
譗言几度失伦次,料是无言以对时。
自诩牡丹花下客,奈何镇日抱松枝。
【附有关交流背景
针叶林于“吟者说韵——兼谈王了一先生有关韵说”下屏间交流原帖: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说明了什么?韵乃书韵!而不是“韵乃声韵”!
  按照你的韵乃声韵是什么?就是金筑子所谓“自己觉得顺口就行”---所谓按照“时音”或方言口语押韵。这是押韵吗?当然不是,而是个人的顺口溜!
  所以,押韵就是押韵书。押韵是一个被社会认可的标准。原因在于人人口音不同,对合不合韵的认知并不同。要想统一认识并不容易,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方言土语不计其数,没有统一标准岂不乱套?所以押韵要有统一的韵书。一千多年来着统一的韵书就是平水韵,尽管很多人甚至人人都认为不合理,却也无可替代。

吟者诘之曰:
我们先来看针叶林第一句:“(王了一先生那段话)说明了什么?韵乃书韵!而不是“韵乃声韵”!”说实话,看到这句后真是哭笑不得,王老先生原话里分明有“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这样的大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保证下,才敢说“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针叶林怎能理解成“韵乃书韵”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针叶林先生实属吟者曾经多次批评过的“唯书、唯上”那类诗者,自然也就没什么学术可言了。事实上,如果没有韵书在唐代和口语基本一致这样的前提条件,王老先生则断然不会说出依照韵书押韵比较合理那样的话;如果韵书在唐代与口语出入甚大——就像当下一样,王老先生甚至会得出“依照韵书押韵根本不合理”的结论;反之,如果韵书在唐代与口语高度一致,王老先生又会得出“依照韵书押韵是很合理的”之类结论。请注意,王老先生此处立论的前提便是韵书与口语的一致程度。如果二者基本一致甚或高度一致,那么隐身在韵书背后的那套现实语音系统就是活的,就是有其本来应有之声的,就是能在读书人阶层和官场人士中大面积读得出、听得懂的。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针叶林答曰 :
押韵就要“唯书、唯上”!这有什么错?书,就是韵书,公认的押韵标准;上,就是上级规定,可以理解为权威部门的认定。何错之有?
不要总跟个愤青似的反这反那。你还是个小孩子吗?

针叶林一条道走到黑:
随后,针叶林先生又将前帖整理成文,并冠以 之题发成主帖: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28 06:54 编辑



吟者先生又提出王力的一段话企图证明他的“韵乃声韵”说法的正确性,对古韵掀起新一轮进攻,毫无道理,不得不说几句。
吟者引用的王力的话宣布了“韵乃声韵”理论的破产!请看: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说明了什么?韵乃书韵!而不是“韵乃声韵”!
  按照你的韵乃声韵是什么?就是金筑子所谓“自己觉得顺口就行”---所谓按照“时音”或方言口语押韵。这是押韵吗?当然不是,而是个人的顺口溜!
  所以,押韵就是押韵书。押韵是一个被社会认可的标准。原因在于人人口音不同,对合不合韵的认知并不同。要想统一认识并不容易,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方言土语不计其数,没有统一标准岂不乱套?所以押韵要有统一的韵书。一千多年来着统一的韵书就是平水韵,尽管很多人甚至人人都认为不合理,却也无可替代。
  新华字典不能代替韵书。韵母相同不能保证押韵。普通话推行之后,中华诗词学会推出了新韵书“中华新十四韵”(2004),开始了诗词用韵双轨制。新韵一轨就要遵守新十四韵而不是新华字典。新十四韵同样存在不合理现象。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8-1-28 13: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3: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8-1-28 13:10
吟者兄的诗,多半服务于一己新韵事业,多有主观,读读或可,意义不大。诗句不好读:) ...

那不是诗,莫作诗看哈。不过,这几句里还真蕴含着几分哲理呢,怕是博文先生未及细读吧?再
品品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8-1-28 1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1604

帖子

55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578
金钱
19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文 发表于 2018-1-28 13:21
有机会,理论版还会与兄互动的。诗么,对身边的有异见的同道,少些主观的提名摘姓与明显地人事针贬。在诗 ...

嗯,此话大致不错。不过,针叶林先生已经偏离了学术轨道,开始以双轨制之类行政命令压人了,这就不妥嘛。那位吾闽先生也没好到哪里去,居然在鸡蛋里挑骨头了。若是在诗词中央常会或站长办公会议之类场合,那样说法自是无可厚非,可毕竟在诗词理论版呀,大家都应在学术范畴内研讨才是哈。
热诚欢迎博文先生移步到“吟者说韵——兼谈王了一先生有关韵说”帖下赐教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8-1-28 1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13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