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似是而非的拗救理论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0:21
你摘自的这段文字,不是元兢的!
这是托名王昌龄而效颦元兢的!

呵呵。谁最先讲的重要吗?我们作为后人,如果认为对的就继承,如果错了就修正吧。遥握。

点评

你这是又在抬杠啊! 重要不重要与对与不对,是格格不入的两码事。 你看看元兢的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0: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1 10:3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0:27
呵呵。谁最先讲的重要吗?我们作为后人,如果认为对的就继承,如果错了就修正吧。遥握。 ...

你这是又在抬杠啊!
重要不重要与对与不对,是格格不入的两码事。
你看看元兢的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错了,要修正?唐朝人错了还要咱们去修正吗?
退一步讲,即便可以穿越时空去修改,咱俩也没有资格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0:33
你这是又在抬杠啊!
重要不重要与对与不对,是格格不入的两码事。
你看看元兢的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

呵呵。我只接受从比较唐宋律诗中总结出来的结论。不会为了一个你口中的元兢,来推翻整个诗词格律理论体系。想要推翻已经成熟的格律理论体系,除非是疯了!遥握。

点评

【从比较唐宋律诗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只是假说而已,有了假说,要拿假说到官方认定的试律诗里去验证。通过验证才能确定假说的正确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1 10:47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0:38
呵呵。我只接受从比较唐宋律诗中总结出来的结论。不会为了一个你口中的元兢,来推翻整个诗词格律理论体系 ...

【从比较唐宋律诗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只是假说而已,有了假说,要拿假说到官方认定的试律诗里去验证。通过验证才能确定假说的正确性!
你不要老是【推翻古人、反对王力、修改格律】的来吓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1 10:57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0:46
【从比较唐宋律诗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只是假说而已,有了假说,要拿假说到官方认定的试律诗里去验证。通 ...

呵呵。只要这个假说,是与实际相合的,那么这个假说也就得到了验证。一个被验证了假说,不就是理论吗?!我们何必去推翻它。只要对其不严谨之处,进行否定或修正即可。我不是已经否定了拗救说了吗?!在这个上,无论是谁都不能否定我所摆出的事实:对句救并没有解决出句拗这个事实,无论救与不救,只要是律句多,都是认可为律诗的。在不能否定我所例举的事实时,那些坚持拗教论的,还不是与我殊途同归了吗?我们既已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又何必死打烂緾的非要否定他人的救呢。救或不救,毕竟是作者的权力,我们有权力去否定吗?好好想想吧。多理解他人的看法,自己的理论也容易让人接受些。遥握。

点评

出律也好,出韵也罢,没有你这样一说! 一处失律或失韵,就落榜或停科,没有你的所谓【容忍度】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1:14
因为他没有验证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1: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0:54
呵呵。只要这个假说,是与实际相合的,那么这个假说也就得到了验证。一个被验证了假说,不就是理论吗?! ...

因为他没有验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0:54
呵呵。只要这个假说,是与实际相合的,那么这个假说也就得到了验证。一个被验证了假说,不就是理论吗?! ...

出律也好,出韵也罢,没有你这样一说!
一处失律或失韵,就落榜或停科,没有你的所谓【容忍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1: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1:12
因为他没有验证啊!

已经验证了啊。不然哪有“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之说啊。所以我才说,否定拗救论,正是拗救论自己——一个不严谨的理论,是要被否定的。

点评

验证的参照,唯有唐朝科举省试贴。应制帖也要相差一个档次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1:17
已经验证了啊。不然哪有“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之说啊。所以我才说,否定拗救论,正是拗救论 ...

验证的参照,唯有唐朝科举省试贴。应制帖也要相差一个档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1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1:14
出律也好,出韵也罢,没有你这样一说!
一处失律或失韵,就落榜或停科,没有你的所谓【容忍度】的! ...

呵呵。我有此说吗。 你何时给我加上的。我是说救也好,不救也罢吧。一首律诗中,偶有拗句,因律句多,被认可为律诗,这是唐宋律诗的事实。不承认有用吗?再者,不要总是拿排律来说事,毕竟近体律诗只是八句的,四句为绝句。律诗增联便是排律了。

点评

律诗有律诗格律,平常的诗篇,还有古风呢? 试律诗是经过官方认定的。平常诗篇,并不具备探索大唐声律的依据!不管李白杜甫白居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举没有容忍度!
考官容忍考生,主考不容忍考官;主考容忍考官,皇上不容忍主考。
你大概没见北山搜集的,考官与主考被罚俸禄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1: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1 11:24
呵呵。我有此说吗。 你何时给我加上的。我是说救也好,不救也罢吧。一首律诗中,偶有拗句,因律句多,被 ...

律诗有律诗格律,平常的诗篇,还有古风呢?
试律诗是经过官方认定的。平常诗篇,并不具备探索大唐声律的依据!不管李白杜甫白居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1: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北山钓者,转载过的文章:

这件事发生在后唐天成五年庚寅(930),即唐代灭亡之后的第二十四年的事,但是五代的科举考试基本承袭唐代,所以还是可以用它来说明唐代科举考试的用韵标准的。《册府元龟》卷六四二云:
    六月壬子,中书门下奏:敕新及第进士所试新文,委中书门下览详覆,方具奏闻,不得辄徇人情,有隳事体。中书于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帖贡院,准元敕指挥,中书量重具详覆者。李飞赋内三处犯韵,李榖一处犯韵,兼诗内错书“青”字为“清”字;并以词翰可嘉,望特恕此误。今后举人,词赋属对并须要切,或有犯韵及诸杂违格,不得放及第。仍望付翰林,别撰律诗赋各一首,具体式一一晓示。将来举人合作者,即与及第。其李飞、樊吉、夏侯珙、吴沺、王德柔、李榖等六人,望放及第。卢价赋内“薄伐”字合使平声字,今使侧声字,犯格。孙澄赋内“御”字韵使“宇”字,已落韵;又使“膂”字,是上声。“有”字韵中押“售”字,是去声,又有“朽”字犯韵;诗内“田”字犯韵。李象赋内一句“六石庆兮”,并合使此“奚”字;“道之以礼”,合使此“导”字;及错下事。“尝”字韵内使“方”字。计中言“十千”,“十”字处合使平声字;“偏”字犯韵。杨文龟赋内“均”字韵内使“民”字;以君上为骖骈之士,失奉上之体。兼“善”字是上声,合押“遍”字是去声。“如”字内使“舆”字;诗中“遍”字犯韵。师均赋内“仁”字犯韵,“晏如”书“宴”。又“河清海晏”,“晏”不合韵,又无理;“晏”字即落韵。杨仁远赋内“赏罚”字书“法”字,“衔勒”字书“针”字。诗内“莲蒲”字合着平声字,兼“黍梁”不律。王谷赋内“御”字韵押“处”字,上声则落韵,去声则失理。“善”字韵内使“显”字,犯韵。“如”字韵押“殊”字,落韵。其卢价等七人,望许令将来就试,仍放再取文解。高策赋内于“口”字韵内使“依”字,疑其海外音讹;文意稍可,望特恕此。其郑朴赋内言“肱股”,诗中“十千”字犯韵,又言“玉珠”。其宾贡郑朴许令将来就试,亦放取解。

    这则数据主要记载了中书门下复核新及第进士诗赋的三个音韵问题。一、犯格:指在诗赋中违犯平仄格律,宜平而仄或宜仄而平。卢价赋内“薄伐”的位置应是平声,而“薄伐”为仄声中的入声,故犯格。二、犯韵:指在诗赋中用了跟韵脚同韵的字。如李象赋内“尝”字使用“方”字,而“尝”、“方”都属平声阳韵。三、落韵:指诗赋在押韵时,将韵书上没有规定“同用”的几个韵押在一起,或者主要元音韵尾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押在一起。如王谷赋内“如”字韵押“殊”字。“殊”字和“如”字分属平声“虞”韵和“鱼”韵,而“鱼”独用,故“如”字不能跟“殊”字同用。李澄赋内本来限押去声“虞”韵中的“御”字,但他却将上声“语”韵中的“宇”、“膂”与“御”字混押,故落韵。在这段史料中,卢价等人因没按限韵字押韵,在中书门下详覆时被查出除名,只被允许将来就试。知贡举张文宝因负责阅卷不严,被罚一季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