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唾雨落经年,多少诗朋面未干。
闭口行吟风渐弱,倚声成诵水犹寒。
嗔无小鬼推新磨,恨有大神出老千。
史账终须秋后算,届时只恐子孙还。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针对少数“平水韵”诗友的规劝之作。记者走南闯北,见过的劝友类作品很多,唯独这首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不是说作者写的多好,而是劝的角度与众不同。窃以为,这首《劝友》的独到之处在于:
1)劝者本人即为“平水韵”拥趸,角度特别。众所周知,随大溜先生乃资深“平水韵”诗友,由幡然悔悟的“平水韵”诗友规劝执迷不悟的“平水韵”诗友,无疑更具说服力。
2)被劝者位居高端,都是神鬼级别的大腕儿。这样就把普通的所谓“平水韵”爱好者区别开来了,正所谓团结一大片,孤立一小撮,策略对头。
3)劝说理由独辟蹊径——为神鬼级别的“平水韵”诗友子孙计。说白了,坚持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高端“平水韵”诗友纵然不顾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不顾现代读书人乃至全体国民的切身感受,总得为她(她)自己的子孙后代想一想吧?一旦有人被牢牢地钉在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历史的耻辱柱上,然则其子孙后代将情何以堪?
说白了,位居蜃楼高层、继续强行误导者的子孙后代因乃父乃祖不着调——甚或被归类为大骗子,而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终究是难免的,纵观历史,难倒不是这样吗?干系如此之大,有关当事者若非草木,谁又能无动于衷,不对此有所顾忌呢?如果连这个都不管不顾了,那他(她)还有一点儿起码的人性吗?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啊!
见过从韵理、情理、法理等角度规劝的,还真没见过从这个角度规劝“平水韵”高端诗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若称此帖为天下第一劝,好像一点儿都不为过。瞧瞧,都劝导这个份上了,难道只为一己之私而仍在强行误导的各大诗词中央旧韵要员们不该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保全晚节吗?
反正我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我是被劝之当事人,百分百应觉无地自容,羞愧难当,理当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顺应潮流,反戈一击,以全晚节。
马上还要开会,暂且交流到此。欢迎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