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如观

《挽曹雪芹》与《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两首解析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9 0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9-1-29 00:08
敦敏的《懋斋诗钞》里在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癸未春天作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说:
东风吹杏雨, ...

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1-29 01:0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物候学-表9.北京的自然历》
      (1950年——1972年期间)

                    仲春
四月
杏树始花:
        平均日期(月/日)4/4
        最早的日期(月/日)3/25
        最晚的日期(月/日)4/13
        多年的变幅(天数)19

表中“四月″为公历

可参见一九七五年6月版的竺可桢  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6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7: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9-1-29 10:02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1-29 01:05
《物候学-表9.北京的自然历》
      (1950年——1972年期间)

“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

已经吹杏雨了,落花就三天,他怎么把信送到呢?最快的方法就是作者已经到曹雪芹家门口了,人不在,留下这个简函,曹公第二天就得赶紧来,这封信才有实际意义。现在同一城市寄信也要一到二天呢,古代效率肯定比现代更低。

所以这首诗有实际信函意义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作为凭吊诗就不同了,你一写曹公灵“泉下有知”马上就可以来。

据此也可推断这诗是凭吊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9-1-29 09: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8 23:57
敦敏的《懋斋诗钞》里在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癸未春天作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说:
东风吹杏雨,又 ...

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有脂批记录,不能轻易否定: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点评

脂砚斎批,我亦不信书未成之说。那有不写完而批阅十载之可能?后四十回高仅是整理残篇而已,非续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9 1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9 11: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1-29 09:43
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有脂批记录,不能轻易否定: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

脂砚斎批,我亦不信书未成之说。那有不写完而批阅十载之可能?后四十回高仅是整理残篇而已,非续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9-1-29 11: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1-29 11:07
脂砚斎批,我亦不信书未成之说。那有不写完而批阅十载之可能?后四十回高仅是整理残篇而已,非续写。 ...

梦老头曾发帖说《红楼梦》是吴梅村之作,非曹雪芹所作,甚至怀疑历史上有没有曹雪芹其人。现在怎么又改口了?

点评

转载而已。 雨梦只疑《红楼梦》非曹雪芹所作,何时怀疑历史上有没有曹雪芹其人?野叟兽口胡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9 1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29 1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1-29 11:26
梦老头曾发帖说《红楼梦》是吴梅村之作,非曹雪芹所作,甚至怀疑历史上有没有曹雪芹其人。现在怎么又改口 ...

转载而已。
雨梦只疑《红楼梦》非曹雪芹所作,何时怀疑历史上有没有曹雪芹其人?野叟兽口胡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1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次溪藏《鹪鹩庵杂诗》诗文

张次溪藏《鹪鹩庵杂诗》中有敦诚曹雪芹诗两首,内容如下:

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回故垅孤儿泣(前数月,伊子殇,雪芹因感伤成疾),泪迸荒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


开箧犹存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宿革寒烟对落曛。

敦诚《四松堂集》诗文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杉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
《鹪鹩庵杂诗》版本的应是原创,从句意也可看出离曹公逝世不久,应为1763年所作。

而《四松堂集》版本的应是郭诚在1764年清明吊祭曹公时最后定稿的,所以才有了“旧坰”字样出现。

所以不用纠结“旧坰”二字,正是因为有了“旧坰”才更能证明这个版本是时隔一年后在原稿的基础上修改后定稿的。

在可考证的与有关曹雪芹之间唱和的诗集中,1763年(癸未)以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1763年(癸未)一整年及以后能有可能证明曹雪芹还健在的就只有《懋斋诗钞》中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一首,并且这唯一一首也无下文。并且《鹪鹩庵杂诗》版的《挽曹雪芹》可以证明郭氏兄弟得知曹公去世的时间应是很早。所以如观认定这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应视为凭吊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2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诚《挽曹雪芹》的底稿其实很杂,应是想起一句就赶紧在纸上记录一句。所以在1763年只是在“朋友圈”中发表了一下。

挽诗有时效性,仅限人去世后很短的那段时间,隔年再写就应叫作凭吊诗了。

但是第二年(1764年),郭诚在清明时节凭吊曹公的时候却没了诗兴,故只好把前一年写的挽诗底稿拿了出来,胡乱拼凑了一首。因为毕竟1763年在“朋友圈”中发表过,故不好意思再改诗题,好在时间也不太长,仍沿用《挽曹雪芹》这一诗题。但是编者一看诗题中有个“挽”字,便以为此诗是写于1764年,便自作主张帮郭诚加注了“甲申”二字。郭诚本人本是改的前一年原挽诗拼凑为凭吊诗而成,心中有愧,故不愿说破,便将错就错。

后纪晓岚慧眼,校注时发现此破绽。虽如此也不愿意道破,便把“甲申”二字删除了事。

此诗中的“旧坰”明显与首联的“哀旌一片阿谁铭”不谐,按古人规矩,哀旌在停尸时悬挂,出殡后便扔入棺木之上。故此句是描写出殡时的情景,而尾联“故人惟有青杉泪,絮酒生刍上旧坰”是描写上坟情景,旧坰,至少隔年才能称之为旧。故,此诗改痕明显,便可证明是如上所述的真实性。

此后郭诚对此事一直难以放下、耿耿于怀。便在他的另外一本诗集《鹪鹩庵诗集》中,把他《挽曹雪芹》的另外一个备选底稿稍加整理,编入此本诗集中,成为了真正的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