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刚刚

再谈入声派入三声

[复制链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26 00: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12-26 00:5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5 22:53
请列出须删除的楼层和目录。

这厮,脑袋浆糊一团,书都读到屁股沟里去了
---------
就是这话让许传刚的脸上挂不住了,这是句俗话,但对于许传刚来说也是切中要害的大实话,用文雅点的话来说是许传刚惯于自诩读书多,又喜欢吹嘘出了多少书,可惜脑袋浆糊一团【思维不清,不知分辨】,书都读到屁股沟里去了【枉读了哪么多书,白瞎了】

一个连入声都不会读的货色怎么证明塞音尾的脱落,一是想当然,二是套用小姨子也是老婆的惯伎混淆,词曲是古代的唱辞,唱辞是可变腔的,但说话在一定的时空上是不变腔的,字书音、韵书音的变音也只有通过字书、韵书的注音去寻找踪迹,历史上入声在官话中直至新国语才被人为地取消,但在新国语及后来的普通话未强力推广的年代,全国大部方言均保留有入声读

入声之音简而言之是非常短促的塞音,有成阻和持阻阶段而无除阻,不论在读者和听者而言因其音极短均难于分辨其韵尾,辩其韵尾音是需要一定的音韵学基础才能‘赏知音’,入声在一些地区是分阴阳的,阴入音低,听来似平声,如约、壳、洽等,阳入音高,听来似仄音,如药、学等,象这样的阴阳现象在唱腔中稍加拉长变其调于唱者来说是无碍其腔其板的,于听众之听觉而言则无碍其声之抑扬顿挫。。。

许传刚之以词曲的叶音、腔变去证明入声的演变的所谓理论,最多只能说词曲之腔变由来于何时,根本就不足以说明入声在白读层、文读层的变化,小姨子也等于老婆的理论除了是笑话外还是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26 0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北江南 发表于 2018-12-25 14:32
词在宋代是依谱填词的,词是可以唱的。然而入声音一入唱腔即发生音变,因而根据谱之需要可“入作平”、“ ...

老金这话说到了点上,入声在词曲的唱腔中一经拉长则再无阻塞音,其音已非文、白读之原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08: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26 06:45
到处都在出书,出了又没人看,比垃圾都不如。垃圾还有点利用价值,但这些破书实在无益,毁坏森林,破坏环 ...

过瘾,当然是“自我满足一下而已”。但你要知道,中国的出版是世界一绝。古代和外国的出版制度与我们现在是不同的。
虽然是“自我满足一下而已”,但也会出意外。我的第一本书还真的是过出书瘾,没有正式出版,只是送人,但想不到看见标价20元的书在网上卖到62元,还一书难求,看来也不是“毁坏森林,破坏环境”那么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0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2-26 08:5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5 22:53
请列出须删除的楼层和目录。


这厮还老实,就把他自己列的这些删了。把肉麻当有趣,把下流当幽默,就是某些人的素质,我很不喜欢这些人。删9/4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6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12-26 09:20 编辑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26 06:40
入声是上古音的一种遗存,实质上不是一种声调,而是一种音节类型,一般与舒声对应。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个特 ...

不应该是你说的这样。汉语从远古到隋代,都是四声并存的,什么到十四世纪北京话完成了入声字的消失,难道汉语是要不断去完成什么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1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26 10:11
注意:黄侃的“只有平入二声”就是无声调。

你说的这些是值得注意的,我都看过,但都是一家之言,要支持谁,都得拿出证据来,凭口说谁对谁错没用。外国人研究汉语语音走在我们前面,但毕竟是外国人,当中国自己有人参与研究,就远胜于外国人了。所以早期外国人的研究仅仅是参考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11: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2-26 09:15
不应该是你说的这样。汉语从远古到隋代,都是四声并存的,什么到十四世纪北京话完成了入声字的消失,难道 ...

上古已有四声存在,而且平上两声是大家公认的。只是去、入有争论,入声与后代入声区别比较大。去声是争论最大的。我们不是内行,看看而已,说不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26 12: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12-26 12:37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12-26 08:46
这厮还老实,就把他自己列的这些删了。把肉麻当有趣,把下流当幽默,就是某些人的素质,我很不喜欢这些人 ...

你本来就是步吟者后尘已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一来原港诗就大放厥词要人们大胆抛弃平水韵,在前一个入声的帖子上又夹带私货‘到了清朝虽然确立了平水韵的地位,但已经成为可看不可读的脱离实际的书面语言了。’,这不是吟者的平水韵是哑巴韵的翻版么
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thread-926768-1-1.html
怎么抵赖,要删就先删你的厥词,恶意贬损古韵,其心可诛

点评

删的是你的流氓语言,至于你的观点如何,我理也不理你  发表于 2018-12-26 15:24
你算什么,个人的观点要你管干什么?我就这样主张又怎么的  发表于 2018-12-26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6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骂语就删,你们还能剩几个帖子?再说谁有时间逐帖审查?所以文明用语,全靠自觉。

点评

很奇怪,为什么有的版很文明,像我们对联版,就没有不文明的。  发表于 2018-12-26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19: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6 16:08
要是有骂语就删,你们还能剩几个帖子?再说谁有时间逐帖审查?所以文明用语,全靠自觉。 ...

那不自觉怎么办?怪不得两个理论版都只有几个人,管理不周呀,人家怕,有多少人愿进来。所以一个好版全靠版主管理。有骂语就得删,毫不客气,虽然一时可能会冷场,但后来绝对会好起来。如果还是原样,我都厌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4 05: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2-26 19:44
那不自觉怎么办?怪不得两个理论版都只有几个人,管理不周呀,人家怕,有多少人愿进来。所以一个好版全靠 ...

有骂语就删,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4 12: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厮,是调侃
‘脑袋浆糊一团,书都读到屁股沟里去了’是讽刺,与骂何涉
怕人讽刺就少乱张大嘴胡说一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9-4-8 1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先生遁迹山林了吗?我还等你评书呢?若偶然出山,请联系我。邮箱是:
zaixingzhang43@sina.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0 06: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刚刚的认真研究。
是否可以将现在的北方话(普通话)看成是入变三声的结果?
我认为现在入变三声的过程已经结束。那是宋元明朝的事了。
所以现在照谱填词不可以随意入变三声---如果你用古音的话。最好还是规规矩矩地按照词谱的平仄规定。因为你不是在宋元明朝----处在入变三声的历史过程中,现在今古音界限已经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