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60|回复: 91

格律诗中概率的意义

[复制链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20 07: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18-12-20 07:56 编辑

                                格律诗中概率的意义
       一、概率与统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一不小心就会混淆。因为概率和统计都是计算,有时都会使用比例、百分数。
       概率亦称“或然率”。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汉语中的“统计”有合计、总计的意思。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的活动。
       统计是基础、是微观、是实际数字
       概率是拟测、是宏观、是估计数字
       二、概率与统计是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
       统计反映了某种现象,某种趋向,概率研究在统计的基础,拟测出这种现象的频率,研究出某种趋向的原因。
       通过随机的淘汰和选拔,测出的概率,只有需要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它是否正确。
       三、概率在格律诗研究中的意义
       格律诗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是统计,统计来源于收集,它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只能反映个体或局部情况,概率却像航拍,可以反映整体。格律诗到底形成于唐朝,还是唐朝之前,争论较激烈。格律诗的句子是律句,对律句的研究人们进行得非常久也非常广,以永明体为例,有人收集了广泛的例子,以之来证明格律诗形成于永明体时期。争论胶着,谁也说服不了谁。如何打破僵局?刚刚的概率出笼,算出律句的自然形成占30%,就是说只要按四声自然选择,不需要什么永明体的任何规定,24平仄分明的句子都有30%的概率,30%在诗中是大比例,诗例一般要大于它,以此随机抽查魏晋有名诗人的五言诗,果然有40%以上。永明又分前期与后期,后期蜂腰24律出台后,律句的概率就为50%了,随机抽查永明体前后期的诗人的五言诗,果然律句的比例不一样。这说明光凭律句的多少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于是刚刚的结论是律句只是格律诗的充分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三相原则和对仗的规定。这样格律诗形成的时期就可确定了。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我用人体胚胎的形成来打比方,精子是胚胎形成的充分条件,卵子也是胚胎形成的充分条件,没有它们,不可能有胚胎,这就叫充分条件。但它们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光有任何一方胚胎并不会形成,充分必要条件是只有精子卵子结合才能形成胚胎。
      同样,格律诗为什么有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忌,人们原来也是用统计来说话,各说各有理,争辩不下,而用概率,都能说清楚。
也就是说,在格律诗的研究中,统计能说明存在与趋向,却不能说明为什么,概率可解决为什么问题,格律诗中的许多问题可通过概率研究得到解决。这样,相间、相对、相粘、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刚刚针叶林们贡献甚大。
      希望格律诗的概率研究能扩大到诗词的其他方面,突破缺口,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排列与组合的选择
       诗中的概率计算要用到排列组合,到底是用排列还是组合呢,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搞清了一句当中用组合,因为在24分明中,24位现平后仄与先仄后平都是一仄一平。两句之间则要用排列。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0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概率看相间
在五言句的2、4位置上,四声a(平)b(上)c(去)d(入)的组合有:
ab/ac/ad/aa/bc/bd/bb/cd/cc/dd十种,ab/ac/ad三种是符合唐朝平仄要求的,出现的概率是30%。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诗词中似乎概率大于25%的,实例数量一般都扩大,小于25%的,实例数量一般都被压缩,因此古体诗中五言句的律句例子的数量要大于30%。从永明以前的统计,大约在40%左右。
永明后期蜂腰改为24分明,于是2、4的四声组合便只有ab/ac/ad/ bc/bd/ cd/六种,ab/ac/ad三种都有平声,是符合唐朝平仄要求的,出现的概率便是50%了。从统计来看,在70%以上。这个比例已相当大了,比其它组合大多了。按择优的原则,格律诗义无反顾的选择这种模式,称之为相间,能相间的句子后人便称之为律句。当四声分为两组,ab/ac/ad便成为平仄,而bc/bd/ cd便不属于律句了,于是2、4字的平仄成为唯一的组合(平仄或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08: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概率看相对
永明时假如五言诗全部句子都是符合后代24平仄分明的律句,那么一联之间相对与失对的概率怎么样呢?用字母a(平)b(上)c(去)d(入)表示句子的第二字,通过它们的排列,来推测概率。
上下句第二字的排列共有ab/ac/ad/aa/ba/bc/bd/bb/ca/cb/cd/cc/da/db/dc/dd 16项,其中符合后来相对要求的有ab/ac/ad/ ba/ ca/ da 6项,相对概率是37.5%,失对概率是62.5%。概率能达到25%以上的,都属于高概率,它的概率比律句的概率还大,所以我们看到的这时期相对的律句比较多。
当律句确立为24分明的平仄律后,一联中上下两句都是律句时,排列就只有a(平)e(仄)参加了,于是上下句第二字的排列简化为ae/ea/aa/ee,相对的概率为50%,比37.5%又高多了。因为比例高,所以格律诗就选择一联中上下句要相对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08: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18-12-20 08:04 编辑

从概率看相粘
永明时假如五言全诗句子都是符合后代24平仄分明的律句,那么两联之间相粘与失粘的概率怎么样呢?用字母a(平)b(上)c(去)d(入)表示句子的第二字,通过它们的排列,来推测概率。
排列共有ab/ac/ad/aa/ba/bc/bd/bb/ca/cb/cd/cc/da/db/dc/dd 16项,其中符合后来相粘要求的有 aa/ bc/bd/bb /cb/cd/cc/db/dc/dd 10项,相粘概率是62.5%,失粘概率是37.5%。这也说明永明体后期因为蜂腰改为24律,律句的比例由30%提高到50%后,实际写作中律句高达70%以上,因此出现全诗都是律句的比例也相应提高,而在全诗律句的诗中,相粘的比例这么高,怪不得永明体后期的五言四句诗中能相粘的诗那么多。
假如都只是四句诗,那么相粘就可以与相间相对一起确定了,但格律诗除了绝句还有律诗,律诗不只是两联之间的相粘,它有三个两联之间的相粘,这个排列很复杂,所以一直拖到沈宋才人为的定下来了。
那么在五言八句诗中相粘的概率又怎么样呢?当然先决条件仍然是全诗都是律句。相粘的地方有三处,因此都能相粘的是62.5%×62.5%×62.5%=24.41%。这个比例低于25%,实例便不会很多,更重要的是相间的概率虽然很高但那是指单个的句子,因此要八句都是律句的诗则非常少,这在永明体的诗中可以得到证明,而在这么少的诗中,又只有24.41%的概率相粘,所以永明时这种诗数量极少。唐朝诗格律诗已能保证八句全是律句了,在绝句相粘的概率高的影响下,就很容易通过人为的规定来做到八句诗的相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20 09: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意答案

carmen84
采纳率:45%12级 2013.06.27
保证率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1.645,其它公路沥青路面取1.5
雨季的话可适当降低,各省经公路部门测算有建议值,楼主有兴趣看一下公路面设计规范,有说明和参考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2-20 1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证率系数,是说代表弯沉值乘以保证率系数,代表弯沉值不是平均数,是平均数加均方差,均方差是每一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之和再开方,保证率系数乘以这个均方差,乘以1.5系数,对应的是保证率85%,乘以1.65对应的是保证率90%以上。一个诗人的诗应该85%以上是格律诗词,才能算古典诗人,92%以上的诗词合乎格律,才能算好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2-20 1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刚刚针叶林们贡献甚大。: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发表于 2018-12-20 1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0 17:0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格律诗中谈概率没有意义,因格律诗的用词用语,是经过作者的思维写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1 05: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20 17:03
在格律诗中谈概率没有意义,因格律诗的用词用语,是经过作者的思维写成的。 ...

概率也是思维。概率是一门科学,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研究。诗词也是大数据。诗词格律,韵律的总结实际都离不开统计和概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06: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1 05:44
概率也是思维。概率是一门科学,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研究。诗词也是大数据。诗词格律,韵律的总结实际都离 ...

格律,与概率何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1 08:1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概率可以判断某时期某形式是否是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09: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小时前 用概率可以判断某时期某形式是否是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1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1 08:15
用概率可以判断某时期某形式是否是格律。

概率可以判断某时期某形式是否是格律?
你说说,如何用概率来判断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1 1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21 11:22
概率可以判断某时期某形式是否是格律?
你说说,如何用概率来判断格律? ...

教你一手。比如避孤平,是否大忌?方法之一,概率法。按照孤平定义,是出现于平声落脚的押韵句中,且不是第一字。那么在五言句中,若随意写不考虑孤平,出现的几率(概率)是1/8.这意味对于平脚句每八句会有一句是孤平句。对于首句不入韵的五律来说,每2首就会有1句孤平。但实际孤平比例连1%都不到,说明诗人们已自觉避孤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1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2-21 13:0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1 12:36
教你一手。比如避孤平,是否大忌?方法之一,概率法。按照孤平定义,是出现于平声落脚的押韵句中,且不是第一字。那么在五言句中,若随意写不考虑孤平,出现的几率(概率)是1/8.这意味对于平脚句每八句会有一句是孤平句。对于首句不入韵的五律来说,每2首就会有1句孤平。但实际孤平比例连1%都不到,说明诗人们已自觉避孤平。
你用概率来制定声律规则呢?还是用概率来探讨声律,还是用概率来说明格律?还是用概率来说明是否符合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15: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就不要多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1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格律诗押韵的首句押韵来说,其押韵与不押韵的概率,都是1/2。
根据1/2的概率,如何判断是首句押韵合律,还是首句不押韵符合韵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15: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的首句声调,又分为【平起】和【仄起】两种,其概率也各为1/2。
根据1/2的概率,是平起】合律,还是【仄起式】的合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1 18:5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1 12:36
教你一手。比如避孤平,是否大忌?方法之一,概率法。按照孤平定义,是出现于平声落脚的押韵句中,且不是 ...

“若随意写不考虑孤平,出现的几率(概率)是1/8.”
这可不是能算出来的,这得实际写,写出诗句,再统计比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19: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21 18:53
“若随意写不考虑孤平,出现的几率(概率)是1/8.”
这可不是能算出来的,这得实际写,写出诗句,再统计 ...

使用不使用孤平句的统计数据,与孤平是否合律一点关系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2-21 1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1 12:36
教你一手。比如避孤平,是否大忌?方法之一,概率法。按照孤平定义,是出现于平声落脚的押韵句中,且不是 ...

这说明完全是一塌糊涂。首先未指明是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平起平收诗,绝句都有可能二犯孤平。
对于首句不入韵的五律来说,每2首就会有1句孤平。//
是吗!?每首五律都有2次出现孤平的可能。
拿实际统计比例孤平不足0.2%,正证明概率计算荒谬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1 20: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2-21 20:57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12-21 19:27
使用不使用孤平句的统计数据,与孤平是否合律一点关系也没有!


使用不使用孤平句的统计数据,与孤平是否合律一点关系也没有! -----说得没错。我用孤平的概率不是说明它不合律,而是通过几率(出现的频率)说明它少,因为少,人们就干脆回避它,这便叫忌。科学中叫做优选法。用梦兄说的统计当然也可以,但说服力不强,一是收集不完全,比如我收的是100例,总句是万句,你收到的是80例,总句是9500句,那得出的比率大不一样。其次例子很难收齐,其三对收集的是不是格律诗也会有争论,其四是工作量极大。而概率是几个基本句式的排列组合,得出的数据很科学,也更有说服力。
      另外,孤平的研究,往往都会从声律角度纠缠不清,谁也说服不了谁,比如没有人能从不合律的角度说服你。而概率不从声律角度,只是从数量太少角度,人们都是从众的,越多见的句式越喜欢用,极难见的干脆不用。三平收三仄收都是如此,少则为忌。格律诗为什么选用律句做基础,也是律句出现的频率最高,从众,便选用了它。
概率使用方向对不对,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慢慢摸索,细想,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2 0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律句,与声律规则有关。
概率比数,与是否律句无关;
实用比数,与是否律句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2 04: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2-21 19:34
这说明完全是一塌糊涂。首先未指明是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平起平收诗,绝句都有可能二犯孤平。
对于首句 ...

概率说明在自然情况下某种事件出现的频率,即可能性。例如从等量红白双色球中每次拿一个拿到红球的频率是1/2.
用平仄随意写句五言句子,出现“仄平仄仄平”这种排列的频率是1/64.也就是说你随意写64句五言句,有可能出现一句这种句型。64句相当于8首五律,所以按首数计算孤平诗出现的几率是1/8即12.5%。这是自然的可能。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自然的,是人为的,可控的,人们遵守格律,所以孤平出现的极少(比如你说0.2%),远远小于12.5%。这证明了这种孤平句是人们有意避忌的。不知你明白我的意思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2 0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2-22 05:20 编辑

再例如我对于永明体中出现完全符合唐代格律五律诗的解释。
金筑子认为五律的格律在唐前南北朝时已经形成,所以出现了少量格律诗。我认为这是偶然的,因为永明体没有“粘律”,即各联之间接续是随意的,这种情况直到沈佺期宋之问定型五律时期(公元710年)才改变。
证明方法就是概率。只选择五言八句的诗,看每首四联之间的接续情况,联联相接处有3处,每处只有“粘”“对”2种情况,所以一首五言八句诗的联间接续处的粘对情况共有8种,其中之一是“粘粘粘”符合格律的情况。所以在大量的不讲粘对的诗中出现“粘式律”的几率是1/8(12.5%).这已经被统计数基本证实。说明沈宋之前五言诗是不讲联间粘对的。而从沈宋时期起,五律粘式律诗突然达到80%以上。说明粘式律是沈宋定型的格律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2 08: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2 04:30
概率说明在自然情况下某种事件出现的频率,即可能性。例如从等量红白双色球中每次拿一个拿到红球的频率是 ...

【用平仄随意写句五言句子,出现“仄平仄仄平”这种排列的频率是1/64】,只管胡说八道,不管人情世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2 09:2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遵守格律出现的(极)少了,和忌孤平应是两个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2 1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22 09:26
一首五言八句诗的联间接续处的粘对情况共有8种,其中之一是“粘粘粘”符合格律的情况。所以在大量的不讲 ...

学中医的逻辑思维能力咋这么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2-22 12: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东南飞,古诗也,平仄随意,即五言32种句式均有出现的可能。
其诗共有357句,平平仄仄平系列有51句
357/32=11句为平均数,

而仄平仄仄平/平收单平句(王力诗论中的孤平句)仅 2句 【不图子自归。手巾掩口啼。】
。。。
而按概率应为:1/8=12.5
而实际:其占该句式的比率为: 2/51=3.9%。
光以此诗看,作者亦不喜仄平仄仄平句。
。。。
从所有句式来分析,每种句式应占比率为:1/32=0.3125
而实际:其占所有句式的比率为: 2/357=0.14%。
也远小于概率20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