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莹莹 于 2018-12-20 07:56 编辑
格律诗中概率的意义 一、概率与统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一不小心就会混淆。因为概率和统计都是计算,有时都会使用比例、百分数。 概率亦称“或然率”。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汉语中的“统计”有合计、总计的意思。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的活动。 统计是基础、是微观、是实际数字 概率是拟测、是宏观、是估计数字 二、概率与统计是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 统计反映了某种现象,某种趋向,概率研究在统计的基础,拟测出这种现象的频率,研究出某种趋向的原因。 通过随机的淘汰和选拔,测出的概率,只有需要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它是否正确。 三、概率在格律诗研究中的意义 格律诗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是统计,统计来源于收集,它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只能反映个体或局部情况,概率却像航拍,可以反映整体。格律诗到底形成于唐朝,还是唐朝之前,争论较激烈。格律诗的句子是律句,对律句的研究人们进行得非常久也非常广,以永明体为例,有人收集了广泛的例子,以之来证明格律诗形成于永明体时期。争论胶着,谁也说服不了谁。如何打破僵局?刚刚的概率出笼,算出律句的自然形成占30%,就是说只要按四声自然选择,不需要什么永明体的任何规定,24平仄分明的句子都有30%的概率,30%在诗中是大比例,诗例一般要大于它,以此随机抽查魏晋有名诗人的五言诗,果然有40%以上。永明又分前期与后期,后期蜂腰24律出台后,律句的概率就为50%了,随机抽查永明体前后期的诗人的五言诗,果然律句的比例不一样。这说明光凭律句的多少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于是刚刚的结论是律句只是格律诗的充分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三相原则和对仗的规定。这样格律诗形成的时期就可确定了。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我用人体胚胎的形成来打比方,精子是胚胎形成的充分条件,卵子也是胚胎形成的充分条件,没有它们,不可能有胚胎,这就叫充分条件。但它们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光有任何一方胚胎并不会形成,充分必要条件是只有精子卵子结合才能形成胚胎。 同样,格律诗为什么有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忌,人们原来也是用统计来说话,各说各有理,争辩不下,而用概率,都能说清楚。 也就是说,在格律诗的研究中,统计能说明存在与趋向,却不能说明为什么,概率可解决为什么问题,格律诗中的许多问题可通过概率研究得到解决。这样,相间、相对、相粘、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刚刚针叶林们贡献甚大。 希望格律诗的概率研究能扩大到诗词的其他方面,突破缺口,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排列与组合的选择 诗中的概率计算要用到排列组合,到底是用排列还是组合呢,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搞清了一句当中用组合,因为在24分明中,24位现平后仄与先仄后平都是一仄一平。两句之间则要用排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