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2|回复: 99

明代真空《贯珠集》中平仄律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1: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20181216_115536.jpg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0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三羊找到的,明代并无诗律研究,而该谱附于《贯珠集》书末,可见是作诗口诀,证明近体平仄律起于唐代,历代相传,但很少见诸文献记载,也不是有些人说的平仄律是后人总结的。同时说明至少明代就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作诗的。

点评

支持!还唐近体诗律本来面貌,诗友们仍需努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1216_1207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1216_12074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1216_1208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2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还有七言仄韵律诗平仄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16 12:3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2:03
这是三羊找到的,明代并无诗律研究,而该谱附于《贯珠集》书末,可见是作诗口诀,证明近体平仄律起于唐代, ...

支持!还唐近体诗律本来面貌,诗友们仍需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6 13: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释真空撰。真空号清泉,万历中京师慈仁寺僧也。是书分为八门,编成歌诀。一曰《五音篇首歌诀》,二曰《五音借部免疑海底金》,三曰《检五音篇海捷法总目》,四曰《贴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捷法》、五曰《订四声集韵卷数并韵头总例》,六曰《贴五音四声集韵捷法总目》,七曰《创安玉钥匙捷径门法歌诀》,八曰《类聚杂法歌诀》。大旨以《五音集韵》、《篇海》为本。二书卷帙稍繁,门目亦碎,故立捷法检寻之,无所发明考证。又俗僧不知文义,而强作韵语,读之十九不可晓。注中语助之词亦多误用,其难通更甚於《篇》、《韵》也。

词条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3:5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声调谱》,《律诗定体》等并非平仄谱,而是为说明近体一三五不可不论,并对古体平仄规律进行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6 14: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反戾式”吗? 搜狗截图18年12月16日1408_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16 14:4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诗友有四库全书中的貫珠集,请发上来,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2:03
这是三羊找到的,明代并无诗律研究,而该谱附于《贯珠集》书末,可见是作诗口诀,证明近体平仄律起于唐代, ...

北山啊:你这是猜谜语还是理论研究?你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你从哪里证明【证明近体平仄律起于唐代】?
又从哪里证明【历代相传】??
再有哪里证明【但很少见诸文献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3:54
清代《声调谱》,《律诗定体》等并非平仄谱,而是为说明近体一三五不可不论,并对古体平仄规律进行探索。 ...

同样,你又在猜谜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2-19 22:21 编辑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16 12:39
支持!还唐近体诗律本来面貌,诗友们仍需努力。

你支持是对的,大概又是马甲!
你将三羊的帖子提上来,就是为了你北山的这个帖子吗?

点评

三羊,就你这智商,这辈子也搞不清诗律是怎么回事了,你看我和银海针是同一人吗?我已下载到《贯珠集》,银海针还在找,这么明显你都看不出来,那诗律史你更不用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16 12:39
支持!还唐近体诗律本来面貌,诗友们仍需努力。

既然入北山所说,根本无须【诗友们仍需努力】吧!
照本宣科不就得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5:3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16 15:13
你支持是对的,大概又是马甲!
你讲三羊的帖子提上来,就是为了你北山的这个帖子吗? ...


三羊,就你这智商,这辈子也搞不清诗律是怎么回事,你看我和银海针是同一人吗?我已下载到《贯珠集》,银海针还在找,这么明显你都看不出来,那诗律史你更不用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5:31
三羊,就你这智商,这辈子也搞不清诗律是怎么回事了,你看我和银海针是同一人吗?我已下载到《贯珠集》, ...

北山,你能回答12楼三羊对你的质疑吗?!

点评

你先回答《贯珠集》这个平仄谱怎么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5:4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16 15:36
北山,你能回答12楼三羊对你的质疑吗?!

你先回答《贯珠集》这个平仄谱怎么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3:54
清代《声调谱》,《律诗定体》等并非平仄谱,而是为说明近体一三五不可不论,并对古体平仄规律进行探索。 ...

北山啊:三羊清你说说,《声调谱》与《律诗定体》,从出版时间来说,谁早的谁晚的?从辨别真假来说,谁真的谁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5: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5:42
你先回答《贯珠集》这个平仄谱怎么来的?

【你先回答《贯珠集》这个平仄谱怎么来的】,关于北山你问的这个问题,三羊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一条可以肯定,并不是你的猜想?假定是唐朝的,三羊同样问你北山,【唐朝这个平仄谱】是怎么来的?!难道你北山依据三羊不知道【《贯珠集》这个平仄谱怎么来的】,就认定是唐朝的吗?!

点评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想,明代有这个平仄谱,而唐代宋代诗话里又说律诗平仄有定体,唐宋不见有平仄谱,明代有了,那这个就是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个平仄谱与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平他谱相同,这说明这个谱历代私塾口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16 15:5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从网上下载的《貫珠集》影印版67页,四库全书中的《貫珠集》,便于打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6: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5:31
三羊,就你这智商,这辈子也搞不清诗律是怎么回事,你看我和银海针是同一人吗?我已下载到《贯珠集》,银 ...

【这辈子也搞不清诗律是怎么回事】,看来你也就是这个最终目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6: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16 15:57
我有从网上下载的《貫珠集》影印版67页,四库全书中的《貫珠集》,便于打印。 ...

你下载,是对的。但是你不能一口咬定就是唐朝的平仄谱!

点评

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我说,诗友们仍需努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16 16:1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三羊和北山两位先生的对话,提出一个新问题,就是说《貫珠集》中的七言平仄式,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用的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6:1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16 15:48
【你先回答《贯珠集》这个平仄谱怎么来的】,关于北山你问的这个问题,三羊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一条可以肯 ...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想,明代有这个平仄谱,而唐代宋代诗话里又说律诗平仄有定体,唐宋不见有平仄谱,明代有了,那这个就是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个平仄谱与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平他谱相同,这说明这个谱历代私塾口耳相传。
    如果这个平仄谱不是唐代的,那必然另有发明人,文献一定会记载,但现在这个平仄谱历代相传是沈宋确定的,那应该没错。

点评

唐宋可以有平仄谱的自觉,不一定有平仄的实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8 18:5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16 16:1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16 16:04
你下载,是对的。但是你不能一口咬定就是唐朝的平仄谱!

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我说,诗友们仍需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6: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6:15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想,明代有这个平仄谱,而唐代宋代诗话里又说律诗平仄有定体,唐宋不见有平仄谱,明代有 ...

北山啊!你这不是捕风捉影吗?唐代宋代诗话里【又说律诗平仄有定体】,你有依据吗?唐朝还是宋代,谁说的?

点评

你搞诗律研究,连这也不知道?我说过多次了吧?诗律研究要综合各种文献分析,你不可能叫醒沈宋来回答这些问题。 唐代炙毂子诗格说: ○背律体 《咏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裹低含雨,宋玉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6:15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想,明代有这个平仄谱,而唐代宋代诗话里又说律诗平仄有定体,唐宋不见有平仄谱,明代有 ...

【口耳相传】?口耳相传就不应该有平仄谱,有平仄谱就不是口耳相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6:3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2-16 16:24
北山啊!你这不是捕风捉影吗?唐代宋代诗话里【又说律诗平仄有定体】,你有依据吗?唐朝还是宋代,谁说的 ...

你搞诗律研究,连这也不知道?我说过多次了吧?诗律研究要综合各种文献分析,你不可能叫醒沈宋来回答这些问题。
  唐代炙毂子诗格说:
○背律体
《咏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裹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此后第五句第二字合用侧声带起,却用平声,是背律也。“不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此是大才,不拘常格之体。
    这里说的常格,就是平仄常格。
宋代苕溪渔隐丛话说:“律诗之作,用字平仄,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
    这说明宋代有平仄定体,这个定体就是《贯珠集》所载的平仄格式。这也是诗词界常识,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16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2-16 16:4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2-16 16:33
你搞诗律研究,连这也不知道?我说过多次了吧?诗律研究要综合各种文献分析,你不可能叫醒沈宋来回答这些 ...

前头你否认【总结】,现在你有承认【综合】,即便是叫醒沈宋,沈宋也并非如你所猜测的!再说,沈宋两人虽去,但是沈宋的作品仍然健在,依据沈宋的作品,你难道钩稽不出近体诗的声律吗?依据元兢或王昌龄的近体诗范例,你难道钩稽不出近体诗的声律吗?
至于炙毂子的说法,先不说只言片语不成为系统。记得使用于你讨论过,炙毂子的说法,能等于明朝真空的说法吗?
再退一步讲,即便宋代有平仄谱,难道就等于唐朝有平仄谱吗?

点评

制定交通规则的是不是一定严守交通规则?你这种思路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6 1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