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马英

概率编集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3 11: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13 11:12
至于这个马莹莹,喏,看看这个,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啦。

我用格老耶来注册,我是不是就是格老也?若这样缠不清,我去注几个格老野、格老爷、格老冶、格老噎、格老拽、格老晔,那你不要气死了??还是就事论事,别把自己弯弯绕绕进去了不得出来好么,这是好心好意的劝你,别把好心当驴肝肺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0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250
金钱
401
发表于 2018-12-13 12:0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13 11:20
跨学科研究才有意思啊~

进来乍一看这么多概率的帖子吓我一跳啊

点评

看来达到目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3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3 12: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山外孙 发表于 2018-12-13 12:01
进来乍一看这么多概率的帖子吓我一跳啊

看来达到目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3 1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12-13 11:33
重点打击的十二种“黑恶势力”是什么?
(十)组织或雇佣网络“水军”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 ...

什么时候你在牛栏中办整改学习班抓我去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20 08: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中概率的意义
       一、概率与统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一不小心就会混淆。因为概率和统计都是计算,有时都会使用比例、百分数。
       概率亦称“或然率”。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
       汉语中的“统计”有合计、总计的意思。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的活动。
       统计是基础、是微观、是实际数字
       概率是拟测、是宏观、是估计数字
       二、概率与统计是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
       统计反映了某种现象,某种趋向,概率研究在统计的基础,拟测出这种现象的频率,研究出某种趋向的原因。
       通过随机的淘汰和选拔,测出的概率,只有需要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它是否正确。
       三、概率在格律诗研究中的意义
       格律诗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是统计,统计来源于收集,它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只能反映个体或局部情况,概率却像航拍,可以反映整体。格律诗到底形成于唐朝,还是唐朝之前,争论较激烈。格律诗的句子是律句,对律句的研究人们进行得非常久也非常广,以永明体为例,有人收集了广泛的例子,以之来证明格律诗形成于永明体时期。争论胶着,谁也说服不了谁。如何打破僵局?刚刚的概率出笼,算出律句的自然形成占30%,就是说只要按四声自然选择,不需要什么永明体的任何规定,24平仄分明的句子都有30%的概率,30%在诗中是大比例,诗例一般要大于它,以此随机抽查魏晋有名诗人的五言诗,果然有40%以上。永明又分前期与后期,后期蜂腰24律出台后,律句的概率就为50%了,随机抽查永明体前后期的诗人的五言诗,果然律句的比例不一样。这说明光凭律句的多少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于是刚刚的结论是律句只是格律诗的充分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三相原则和对仗的规定。这样格律诗形成的时期就可确定了。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我用人体胚胎的形成来打比方,精子是胚胎形成的充分条件,卵子也是胚胎形成的充分条件,没有它们,不可能有胚胎,这就叫充分条件。但它们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光有任何一方胚胎并不会形成,充分必要条件是只有精子卵子结合才能形成胚胎。
      同样,格律诗为什么有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忌,人们原来也是用统计来说话,各说各有理,争辩不下,而用概率,都能说清楚。
也就是说,在格律诗的研究中,统计能说明存在与趋向,却不能说明为什么,概率可解决为什么问题,格律诗中的许多问题可通过概率研究得到解决。这样,相间、相对、相粘、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刚刚针叶林们贡献甚大。
      希望格律诗的概率研究能扩大到诗词的其他方面,突破缺口,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排列与组合的选择
       诗中的概率计算要用到排列组合,到底是用排列还是组合呢,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搞清了一句当中用组合,因为在24分明中,24位现平后仄与先仄后平都是一仄一平。两句之间则要用排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20 08: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概率看相间
在五言句的2、4位置上,四声a(平)b(上)c(去)d(入)的组合有:
ab/ac/ad/aa/bc/bd/bb/cd/cc/dd十种,ab/ac/ad三种是符合唐朝平仄要求的,出现的概率是30%。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诗词中似乎概率大于25%的,实例数量一般都扩大,小于25%的,实例数量一般都被压缩,因此古体诗中五言句的律句例子的数量要大于30%。从永明以前的统计,大约在40%左右。
永明后期蜂腰改为24分明,于是2、4的四声组合便只有ab/ac/ad/ bc/bd/ cd/六种,ab/ac/ad三种都有平声,是符合唐朝平仄要求的,出现的概率便是50%了。从统计来看,在70%以上。这个比例已相当大了,比其它组合大多了。按择优的原则,格律诗义无反顾的选择这种模式,称之为相间,能相间的句子后人便称之为律句。当四声分为两组,ab/ac/ad便成为平仄,而bc/bd/ cd便不属于律句了,于是2、4字的平仄成为唯一的组合(平仄或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20 0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概率看相对
永明时假如五言诗全部句子都是符合后代24平仄分明的律句,那么一联之间相对与失对的概率怎么样呢?用字母a(平)b(上)c(去)d(入)表示句子的第二字,通过它们的排列,来推测概率。
上下句第二字的排列共有ab/ac/ad/aa/ba/bc/bd/bb/ca/cb/cd/cc/da/db/dc/dd 16项,其中符合后来相对要求的有ab/ac/ad/ ba/ ca/ da 6项,相对概率是37.5%,失对概率是62.5%。概率能达到25%以上的,都属于高概率,它的概率比律句的概率还大,所以我们看到的这时期相对的律句比较多。
当律句确立为24分明的平仄律后,一联中上下两句都是律句时,排列就只有a(平)e(仄)参加了,于是上下句第二字的排列简化为ae/ea/aa/ee,相对的概率为50%,比37.5%又高多了。因为比例高,所以格律诗就选择一联中上下句要相对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20 08: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概率看相粘
永明时假如五言全诗句子都是符合后代24平仄分明的律句,那么两联之间相粘与失粘的概率怎么样呢?用字母a(平)b(上)c(去)d(入)表示句子的第二字,通过它们的排列,来推测概率。
排列共有ab/ac/ad/aa/ba/bc/bd/bb/ca/cb/cd/cc/da/db/dc/dd 16项,其中符合后来相粘要求的有 aa/ bc/bd/bb /cb/cd/cc/db/dc/dd 10项,相粘概率是62.5%,失粘概率是37.5%。这也说明永明体后期因为蜂腰改为24律,律句的比例由30%提高到50%后,实际写作中律句高达70%以上,因此出现全诗都是律句的比例也相应提高,而在全诗律句的诗中,相粘的比例这么高,怪不得永明体后期的五言四句诗中能相粘的诗那么多。
假如都只是四句诗,那么相粘就可以与相间相对一起确定了,但格律诗除了绝句还有律诗,律诗不只是两联之间的相粘,它有三个两联之间的相粘,这个排列很复杂,所以一直拖到沈宋才人为的定下来了。
那么在五言八句诗中相粘的概率又怎么样呢?当然先决条件仍然是全诗都是律句。相粘的地方有三处,因此都能相粘的是62.5%×62.5%×62.5%=24.41%。这个比例低于25%,实例便不会很多,更重要的是相间的概率虽然很高但那是指单个的句子,因此要八句都是律句的诗则非常少,这在永明体的诗中可以得到证明,而在这么少的诗中,又只有24.41%的概率相粘,所以永明时这种诗数量极少。唐朝诗格律诗已能保证八句全是律句了,在绝句相粘的概率高的影响下,就很容易通过人为的规定来做到八句诗的相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18-12-20 0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走了,不再来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364

帖子

1271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40
贡献
390
金钱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3: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0 17: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10 11:24
五律由混合律向粘式律的突变
发表于 2017-3-4 07:52:26
五律由混合律向粘式律的突变

一个人可以突变,文学艺术形式整体突变的变原不可能产生。

点评

因为某些人的集体作用使某一文风短期内产生突变的可能是存在的。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0 19:27
可以的  发表于 2018-12-20 1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0 1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20 17:12
一个人可以突变,文学艺术形式整体突变的变原不可能产生。

因为某些人的集体作用使某一文风短期内产生突变的可能是存在的。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0 20: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0 19:27
因为某些人的集体作用使某一文风短期内产生突变的可能是存在的。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后主的亡国之恨使词逆转,王国维使元曲成为正体,永明体在古体与近体之间划出深沟,文天祥使文字游戏的集句诗也像词一样的发生逆转。汉朝个人柏梁体的出现,使联句的不成文体的文字游戏成为有汉一代重要的诗体。许多诗体的出现都是一人之功,比如苏轼本为戏弄辽国使者的神智体竟成为一种圖体诗。这些都是突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0 20:4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种突变,变以前是啥,变以后是啥。变在何处,突在何时!

点评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1 05:34
这要你自己去看资料,我只负责提示一下。这种突变非常多,上面的只是我随意列举的  发表于 2018-12-20 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0 21:1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先生,知多见广,提到的这些变例有专题论述吧,我表示愿意拜读。我们只是对词意理解有不同,不影响交流学习。

点评

有专题论述,但都长,写要时间的。你很诚恳,好吧。慢慢来,你发个这方面的主题帖,有空我便在后面发帖,这样不凌乱。帖子会很多,不能求速  发表于 2018-12-20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0
贡献
91
金钱
121
发表于 2018-12-20 21:1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你总结出来,我认为是有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1 05: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海针 发表于 2018-12-20 20:46
说一种突变,变以前是啥,变以后是啥。变在何处,突在何时!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2-21 0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2-21 05:34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查的。

对你针叶林来说,查与不查有何用?

点评

别总是这样针锋相对,友好交往多好  发表于 2018-12-21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