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7|回复: 51

大唐声律蜂腰法(强词夺理,擂台争辩公开赛)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3 19: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4 08:22 编辑

大唐声律蜂腰法(强词夺理,擂台争辩公开赛)

在下三羊是正方:
唐朝的律句理论,应该是【四声二五蜂腰法】,不该是【平仄二四分明法】。


诸位网友是反方:
唐朝的律句理论,应该是【平仄二四分明法】,不该是【四声二五蜂腰法】。



在下三羊,热切恭候,诸位网友的大驾光临!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2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中期·真空《贯珠集》大道至简的声律理论: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元兢即便嫌弃【四声二五蜂腰法】,也没有能力穿越时空,梦游明朝抢鲜【平仄二四分明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4 05: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中生有的羊论,祥林嫂的口头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7: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4 22:5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4 05:14
无中生有的羊论,祥林嫂的口头禅。

恭喜斑竹叶林针,获得擂台抢答权!

非常可惜,除却你对擂主的冷嘲热讽,等于废帖一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4 08:0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8: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08:04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 ...

北管的一个【恐】字,怕是犹豫不定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8: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4 08:17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08:04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 ...

北管早先为三羊提供的可见史料:

宋朝司马光奏折《起请科场札》: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
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不问其贤不肖。

别说唐朝,就是宋朝依旧念念不忘声律【蜂腰法】!

点评

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 …… 看次序,知轻重,落韵第一病,失平侧第二病,偏枯,不对排第三,这三者与今天王力所讲的近体格律内容是一样的。然后才是蜂腰病,鹤膝病。你再看看民国刘坡公的《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6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08:04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 ...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1、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一个【恐】字说明你的不定因素!
2、你如何证明:【二四不同】,就是平仄的不同,而不是四声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08:04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 ...

北山啊;在下三羊忠告你,管理员的理论,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三羊不客气的说,针叶林应该闭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08:04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 ...

北山啊!你能解释日本鬼子的《作文大全》吗?
《作文大全》: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
【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鹤膝病者,五言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九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九对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5: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杀回马枪是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14 18: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4 08:15
北管早先为三羊提供的可见史料:

宋朝司马光奏折《起请科场札》: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 ...

此是废话,也当真?王安石相位,不再以诗取士,直至有清,这不过是读书人揶揄。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4 18:04
此是废话,也当真?王安石相位,不再以诗取士,直至有清,这不过是读书人揶揄。 ...

这是司马光对宋朝改革科举时期的看法或不满,何来废话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9: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4 08:04
蜂腰病在唐代恐已由二五同声变为二四同声了,见五代时期,日本《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 ...





空海《文镜秘府论》五言近体格律诗范例10首中的【平平仄平仄】,能是平仄24分明句吗?

1
元兢《蓬州野望》: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平平仄平去,去去入平平;上去平平上,平平去入平。
平平平去入,入去上平平;入去平平入,平平上去平。
飘飖宕渠域,平平仄平去】1
2
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3
钱起《献岁归山》: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求仲时应见,残阳且掩关。
4
陈润《罢官后却归旧居》: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干。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鱼竿。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5
五言绝句诗曰:
胡风迎马首,汉月送娥眉。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五言侧头正律势尖头】
6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平平?
终期圣明代,平平仄平仄】2


【齐梁调诗】
7
张谓《题故人别业》: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坟。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画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8
何逊《伤徐主簿·其一》: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迳笃周旋。

9
何逊《伤徐主簿·其二》: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10
何逊《伤徐主簿·其三》: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2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所谓平平仄平仄的使用百分比:

于《文镜秘府》的 10首范例近体诗为:12.5%
于《文苑英华》的458首的近体诗则为: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6 07:0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三羊要出书,兹帖事关重大,附三羊来信,以引起大家重视:

恭请北山将《大唐声律蜂腰法(强词夺理,擂台争辩公开赛)》的帖子移到主版来,此文的观点,凝聚着三羊三十多年以来的心血,大唐声律蜂腰法的声律观点,三羊自认为是无人能够驳倒的!
顺便告知,三羊准备出书,书名就是《大唐声律蜂腰法》。大唐声律蜂腰法的声律观点,既得益于网络师友的辩论,有得益于网络史料的搜集,尤其是你为三羊提供的司马光奏折,证明了蜂腰法的延续性。三羊大致统计了一下,《钦定词谱》,依据蜂腰法来考证,大约是平仄律的四到六倍!依据《念奴娇》为例,12首没有1首完全符合平仄律的,但是,12首完全符合蜂腰法。蜂腰法,并不单单说的是上二下三的五言句,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常用句式,可见于《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
正反双方的争辩,对于大唐声律蜂腰法的成长,是有益无害的!在下认为,经不起方方面面的质疑的理论,永远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6 07:3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的口号与金筑子的诗一样,都很有特色,但理论上却不敢恭维,而金筑子的书已出到《续集》了,三羊步金筑子后尘,也准备出《初集》,金筑子的理论是将古声古韵改为古声新韵,而三羊的理论是将蜂腰病改为蜂腰法,加上前一段红学会秘书长的康熙帝著红楼梦,共同特点是拥权自重,著书立说。
     ——所以书店的书我是从来不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6 08:3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1-16 08:43 编辑

三羊说,(蜂腰法)並不单单说的上二下三的五言句,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所有句式一一一这话说的好随意。上二下三句式只是五言律句,唐宋以来诗词曲赋都是五言句吗?词句"望长城内外"也是这种律句吗?曲句"民听了民怕"也是?三羊这蜂腰大唐律也出书,笑话一桩,书的下场不会比《月子》更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09: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6 07:08
据说三羊要出书,兹帖事关重大,附三羊来信,以引起大家重视:

恭请北山将《大唐声律蜂腰法(强词夺理,擂 ...

热切谢谢北山对三羊的特别关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09: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6 07:37
三羊的口号与金筑子的诗一样,都很有特色,但理论上却不敢恭维,而金筑子的书已出到《续集》了,三羊步金筑 ...

再次谢谢北山,在下三羊送你一副诗联,以作回复,与主题无关的,三羊也就不便多说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大清中。(大清者,清朝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6 10:1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6 08:33
三羊说,(蜂腰法)並不单单说的上二下三的五言句,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所有句式一一一这话说的好随意。上二下三句式只是五言律句,唐宋以来诗词曲赋都是五言句吗?词句“望长城内外”也是这种律句吗?曲句“民听了民怕”也是?三羊这蜂腰大唐律也出书,笑话一桩,书的下场不会比《月子》更強。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在下三羊,首先对于踊跃打雷者表示欢迎并谢谢捧场!
按说,引用三羊的原话,应该是复制,你所复制的三羊原话,先复制后粘贴。三羊的帖子被篡改,在下三羊不禁要问:
是【复制】出错?还是【粘贴】出错???
是【电脑】出错?还是【斑竹】出错???

三羊原话【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所有句式】
针版改为【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常用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6 08:33
三羊说,(蜂腰法)並不单单说的上二下三的五言句,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所有句式 ...

诗的句子,不但有【上三下二】五字句,还有【上三下三】的六字句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去】——古人【平】,
后不见【去】——来者【上】。
念天地【去】之悠悠【平】,
独怆然【平】而涕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6 10:3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所有句式"更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0: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6 10:38
你的"所有句式"更错!

三羊说的是【常用句式】,三羊没说【所有句式】!
三羊原话【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所有句式】
针版改为【蜂腰法的使用范围,几乎涵盖着格律文体诗词曲赋的常用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6 10:38
你的"所有句式"更错!

你自己去看看文镜秘府论的《文笔十病得失》蜂腰例句,就不会抬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6 10:5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先说说什么叫蜂腰"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6 11:0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4 08:15
北管早先为三羊提供的可见史料:

宋朝司马光奏折《起请科场札》: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 ...

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

……
看次序,知轻重,落韵第一病,失平侧第二病,偏枯,不对排第三,这三者与今天王力所讲的近体格律内容是一样的。然后才是蜂腰病,鹤膝病。你再看看民国刘坡公的《学诗百法》,也是这个次序,说明一千年来近体格律并无变化。
     退一步说,八病的蜂腰二五异声变为王力平仄二四分明,如果不是唐代沈宋确定的,那应该是那个朝代确定的?为何文献没有记载下来?这么重要的诗律变更,会没有记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6 11:1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6 10:54
你先说说什么叫蜂腰"法"吧~

唐朝·李延寿《南史·陆厥传》云:
齐永明九年(491),诏百官举士,同郡司徒左西曹掾顾暠之表荐厥,州举秀才。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平头: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
上尾: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
鹤膝:第五字不与第十五字同声。
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史书的以此制】,决然不是以此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6 11:01
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

……

稍等片刻,今天三羊为北山【为何文献没有记载下来】释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