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羊

【粘】与【失粘】,古今涵义正相反

[复制链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21 2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20 23:37
三羊大意了,三羊未能及时回复!谅解为盼。
失粘的用法,的确在两个时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依据赵执信为 ...

你收集的资料很不少,好好整理,可以编纂一本《格律发展史》!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2: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21 20:15
你收集的资料很不少,好好整理,可以编纂一本《格律发展史》!

○调声
  或曰: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检。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弦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摘抄《文镜秘府论》


出句平声,对句上去入;出句上去入,对句平声。
将王昌龄的【上句/下句】,改为【出句/对句】,原文意义不变。
赵执信的【不粘上句】,则成了【不粘出句】!与此同时,传统说法黏黏糊糊的笑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