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32

【粘】与【失粘】,古今涵义正相反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12 0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粘】与【失粘】,古今涵义正相反
   
    古人的说法:平仄的相同,是失粘。
    今人的说法:平仄的不同,是失粘。


1、宋朝陈  鹄(1174-1224)《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粘”。


2、南宋蔡正孙(1239— ?)《诗林广记》的说法: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营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琼营”,营字失粘,疑当作“岛”。


3、宋人魏庆之(1237-1240)《诗人玉屑》的说法:
    江左体
  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拘声律;然其对偶特精,则谓之骨含苏李体。“浣流水水西头,主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杜子美卜居


    折腰体
  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渭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赠别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云:“摇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严武云:“漫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韦应物云:“来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此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同上)


4、清初王夫之(1619—1692)的说法:
    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拖沓便不成响。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5、清人赵执信((1662—1744)《声调谱》的说法: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兴(案:疑是与之误)古诗相入】


《宿东亭晓兴》白居易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折腰】。窓声度残漏【此句却粘不折腰正调】,帘影浮初旭。头痒晓梳多,眼昏春睡足。负暄檐宇下【第五字用仄】,散歩池塘曲。南雁去未回,东风采何速。雪依瓦沟白【第五字仄】,草绕云根緑。何言【不粘上句】万户州,太守常幽独。


《边笳曲》温庭筠
  朔管迎秋动【末字仄】,雕阴鴈来早。上郡【不粘】隠黄云,天山吹白草。嘶马【不粘】渡寒碛【末字仄】,朝阳照雪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望岳》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峯罗立如儿孙【拗句】。安得仙人九节杖【安得二字不粘】,拄到玉女洗头盆【拗句】。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髙寻白帝问真源。


王力《诗词格律》的说法: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 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 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 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 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执信的生卒为界,
赵执信生前的失粘用法,是李逵!
赵执信死后的失粘用法,是李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2 09:1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宋朝陈  鹄(1174-1224)《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粘”。

——
古人定义清清楚楚,失粘有广义,狭义两个含意,不要纠缠不清,发这些危言耸听了。

点评

赞同。不是不同,是广义狭义之别  发表于 2018-11-12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0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2 09:13
1、宋朝陈  鹄(1174-1224)《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 ...

赵执信生前的失粘或不粘,都是平仄的不同,这可是不争的事实吧!
声律的【粘对替】。也即:两联之间相粘,两句之间相对,两顿之间相替。
1、用途的不同
古人的【不粘】,可以通解【粘对替】。
今人的【不粘】,不可通解【粘对替】。
2、参照不同
古人的两联之间粘与不粘,所指的是13句
今人的两联之间粘与不粘,所指的是23句
3、含义不同
古人的不粘,是平仄的相同,
今人的不粘,是平仄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赞同。不是不同,是广义狭义之别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广义狭义之别】
广义是【平仄的不同】,还是【平仄的相同】?
狭义是【平仄的相同】,还是【平仄的不同】?

广义的是【黑】,狭义的是【白】?
广义的是【白】,狭义的是【黑】?

这不成了【黑白不分/广狭无别】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12 13: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2 09:13
1、宋朝陈  鹄(1174-1224)《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 ...

言之在理!其实,古人也是糊涂冥暗,王力也讲不清楚。简单的很!
诗篇有联,联分内外。联内出对,声调相应,是为失对。联外相粘,声调相异,则为失粘。哪需要王力那么多的废话?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2 13: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魏庆之(1237-1240)《诗人玉屑》的说法:
    江左体
  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拘声律;然其对偶特精,则谓之骨含苏李体。“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杜子美卜居

------三羊看不懂这段古文,就说古意不同。自己看不懂还不虚心请教,在此故弄玄虚,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耸人听闻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3: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2 13:5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2 13:31
宋人魏庆之(1237-1240)《诗人玉屑》的说法:
    江左体
  引韵便失粘,既失粘,则若不拘声律;然其对偶特精,则谓之骨含苏李体。“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杜子美卜居

------三羊看不懂这段古文,就说古意不同。自己看不懂还不虚心请教,在此故弄玄虚,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耸人听闻也~
三羊不懂并不害怕,不是还有你吗?你讲讲你是如何的【懂】,在下拜托了!

点评

对你这种不虚心之人,懒得教你。明明希望别人帮你,却喜欢用激将法。为了面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2 1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4: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2 14:06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3:21
言之在理!其实,古人也是糊涂冥暗,王力也讲不清楚。简单的很!
诗篇有联,联分内外。联内出对,声调相应,是为失对。联外相粘,声调相异,则为失粘。哪需要王力那么多的废话?

实话实说,在下没看明白你的意思,能否详细具体一点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41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12 14: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2 13:52
三羊不懂并不害怕,不是还有你吗?你讲讲你是如何的【懂】,在下拜托了!
...

对你这种不虚心之人,懒得教你。明明希望别人帮你,却喜欢用激将法。为了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4: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12 14:06
对你这种不虚心之人,懒得教你。明明希望别人帮你,却喜欢用激将法。为了面子? ...

算了,不说就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12 14: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2 14:05
实话实说,在下没看明白你的意思,能否详细具体一点吗?谢谢!

诗篇有联,联分内外。联内出对,声调相应,是为失对。联外相粘,声调相异,则为失粘。

——如绝四句两联,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关系,是联内出对。若如例: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平平仄仄平

注意,两句的第二字声调相同,就叫失对。若两句的第二字相异但第四字相应(相同)也叫失对。两句第六字也是这个道理,失对都是出律,简称“出”。

如果是
第二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两句是联间关系,第三句如果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可看出虽都是律句,但和第二句声调相异,就为失粘。整首作品,就可能折腰体。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4: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4:26
诗篇有联,联分内外。联内出对,声调相应,是为失对。联外相粘,声调相异,则为失粘。

——如绝四句两联 ...


律句2式:
平齐:〇平〇仄〇平〇。
仄起:〇仄〇平〇仄〇。

律联2式:
平起:〇平〇仄〇平〇,〇仄〇平〇仄〇。
仄起:〇仄〇平〇仄〇,〇平〇仄〇平〇。

律诗的整篇,依据律联来说,不就是:平起仄起平起仄起……的延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4: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4:26
诗篇有联,联分内外。联内出对,声调相应,是为失对。联外相粘,声调相异,则为失粘。

——如绝四句两联 ...

如果是
第二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两句是联间关系,第三句如果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可看出虽都是律句,但和第二句声调相异,就为失粘。整首作品,就可能折腰体。
========================
古人【失粘】的参照是第一、三句,而不是第二三句。也即,声调相同叫【失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1-12 16: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大詞典》:失黏  拼音:shī nián
亦作“ 失粘 ”。
(1).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四声分韵,始於 沈约 。至 唐 以来,乃以声律取士,则今之律赋是也。凡表、啟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 俞樾 《茶香室续钞·经史释音有首释末释之别》引 清 王士祯 《居易录》:“ 徐凤 少监代嗣王谢赐玉带表,用《礼记》孚、尹二字,以尹为平声,乃用第二音,有司谓其失粘。”
(2).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拗体》:“按律诗平顺稳帖者,每句皆以第二字为主,如首句第二字用平声,则二句、三句当用仄声,四句、五句当用平声,六句、七句当用仄声,八句当用平声;用仄反是。若一失粘,皆为拗体。”
(3).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 失严 ”。 杜甫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 清 仇兆鳌 注:“ 刘逴 曰:‘律诗自有定体,不可失粘……’ 刘氏 作失粘,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 陶开虞 作失严,谓声谓平仄失其谨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1-12 16: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失粘者,谓平仄弄错了。与现代的对粘观点不是一回事。如今失粘,失对,失替均可谓之失粘。失粘,失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12 17:3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完成了律诗的最后一个阶段——“粘”,失粘在唐代诗人来说看得很重,故用“失粘”泛指一切平仄失误的毛病,失粘的广义等同于失律,失粘的狭义才是指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7: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2 17:43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2 17:34
唐代完成了律诗的最后一个阶段——“粘”,失粘在唐代诗人来说看得很重,故用“失粘”泛指一切平仄失误的毛病,失粘的广义等同于失律,失粘的狭义才是指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不同。

【唐代完成了律诗的最后一个阶段——“粘”,失粘在唐代诗人来说看得很重,故用“失粘”泛指一切平仄失误的毛病,失粘的广义等同于失律,】,上面的说法,没有任何文体。下面的就没有依据了!
【失粘的狭义才是指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不同】,这句话就不对了!古人的【不粘】,都是平仄的相同,而不是平仄的不同!北山之【失粘的狭义】说,在下不知依据的什么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8: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2 18:07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12 16:05
失粘者,谓平仄弄错了。与现代的对粘观点不是一回事。如今失粘,失对,失替均可谓之失粘。失粘,失严也。 ...

失粘者,平仄相同了!
声律,就是声调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12 18: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2 14:53
如果是
第二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同理,在理!所以我才有,舍近求远,古人也是糊涂冥暗,王力也讲不清楚。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12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1-12 17:34
唐代完成了律诗的最后一个阶段——“粘”,失粘在唐代诗人来说看得很重,故用“失粘”泛指一切平仄失误的毛 ...

失粘就是出律,今天如是!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8: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8:19
失粘就是出律,今天如是!

【失粘就是出律】,正理是这样。但是,从唐朝科举试律诗看,在《文苑英华》记载的458省试帖有12首失粘(也即,折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15 11: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2 18:29
【失粘就是出律】,正理是这样。但是,从唐朝科举试律诗看,在《文苑英华》记载的458省试帖有12首失粘( ...

失粘就是出律,联内如无失对,则为折腰体。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5 11:48
失粘就是出律,联内如无失对,则为折腰体。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云:“摇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严武云:“漫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韦应物云:“来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此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同上)
=============================
以上三首是失粘,是否属于【出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15 1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5 12:11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 ...

时人视为折腰体的一种,三例皆为“折腰·垂肩体”。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5 12:54 编辑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5 12:20
时人视为折腰体的一种,三例皆为“折腰·垂肩体”。

做个通俗是说法,折腰,是正房;换头。是偏房。失粘,既是不换头。不换头,也即失粘。失粘,还不至于是【小三】吧!殷璠《河岳英灵集》论曰:
昔伶伦造律,盖为文章之本也。是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焉。宁预于词场,不可不知音律焉。孔圣删《诗》,非代议所及。自汉魏至于晋宋,高唱者十有馀人,然观其乐府,犹有小失。齐梁陈隋,下品实繁,专事拘忌,弥损厥道。夫能文者匪谓四声尽要流美,八病或须避之,纵不拈二,未为深缺。即“罗衣何飘飘,长裾随风还”,雅调仍在,况其它句乎?故词有刚柔,调有高下,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而沈生虽怪曹王曾无先觉,隐侯言之更远。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娴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将来秀士,无致深憾。

元兢的换头,包括五言诗的两个内容,一是【十字一管,即生其意】的换句头,一是【十字一管,即生其意】的换句头。不换句头的,既是【失粘】。殷璠的【纵不拈二,未为深缺】,应该所指的是【十字一管,即生其意】的换句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09
贡献
1639
金钱
1995
发表于 2018-11-20 0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5 12:34
做个通俗是说法,折腰,是正房;换头。是偏房。失粘,既是不换头。不换头,也即失粘。失粘,还不至于是【 ...

折腰,即为出律!只是可以视为另一体而已!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07: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20 06:13
折腰,即为出律!只是可以视为另一体而已!

这要看那个时期,
唐朝科举:既允许【换头】,也允许【折腰】。
清朝科举:只允许【换头】,不允许【折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23: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8:17
同理,在理!所以我才有,舍近求远,古人也是糊涂冥暗,王力也讲不清楚。 ...

三羊大意了,三羊未能及时回复!谅解为盼。
失粘的用法,的确在两个时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依据赵执信为界:
赵执信生前,【失粘】所指的是第一句与第三句的【声调的相同】!
赵执信死后,【失粘】所指的是第二句与第三句的【声调的不同】!

为什么依据赵执信为界呢?皆因赵执信的《声调谱》里,有【不粘上句】的说法。赵执信的【不粘】,等于失粘。这个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上句】。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又叫上句和下句。赵执信的【上句】,所指的应为第一句,而不是第二句。假如赵执信用【出句】,就不会叫人错误的理解成第二句了!据三羊所知,将【上句】理解为第二句的始作俑者,是赵执信之后的李锳。
从赵执信的举例: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再次证明,相粘,是声调的相同,而不是声调的不同。

5、清人赵执信(1662—1744)《声调谱》的说法: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兴(案:疑是与之误)古诗相入】

6、清人李锳
(1719—1768)《诗法易简录》的说法: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起句第二字用仄谓之仄起。第二字仄第四字必平。此二四定式也。起句二四用仄平,对句二四必用平仄,此一联之定式也。次联出句第二字,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相粘,故首联用仄起,次联必用平起。三联又用仄起,末联又用平起,乃一定之粘联也。否则谓之失粘。

七言律诗《奉和杜相公发益州》岑参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后四句与前四句不粘,尚沿初唐余习,学者当以粘为正,不得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5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