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1-6 22:01 编辑
评老樵斗诗帖2018.11.05 老樵斗诗帖于下: 车祸感赋(潭州雨梦) 只因错站错今生,连带车人入鬼城。 做事休为缺脑事,出行尤重安全行。 应知冲动常沽禍,莫以无关则看轻。 尓后谁如逢旧景,挥拳痛斥此愚氓。
绝谷简评: 1)此诗第二联三仄尾对三平尾,潭州认为互救,但诗界一直存有争议(三平救三仄,无异雪上加霜)。 2)辞典上无“沽祸”一词,宜改“招祸”。 3)末句“挥拳痛斥此愚氓”系以暴制暴,有违法律,只需拉住双方即可,打人(尤其是打老年人)是有违公德的。 4)议论太多,说教味太浓,近宋远唐也。
下面老朽也步庚韵来一首,虽有三仄尾,但绝不用三平尾救,是好是坏,欢迎拍砖:
闻重庆万州公交车祸有感(绝谷野樵)
乘车错站喊车停,无奈此车依旧行。 老妇心凉已发怒,司机气壮不通情。 二人扭打飞灾祸,一众惊呼下鬼城。 细究皆因小不忍,山坳还看起坟茔。 ...... 雨梦评曰: 斗诗,已在心理上自认技不如人,谁会去找比自己差的人去斗呢?比如叫我去和尧尧斗诗,打死我都不干,太掉价了。当然,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 老樵在此文中指责我:三平救三仄,无异雪上加霜。那我们就须引经据典来明辨是非 1.三仄尾与三平尾并称皆病,是不分高低的。见《作文大体》:“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 此文是讲正格,故平平仄仄及仄仄平平演变为五言,只能写成: 1.1.221句式:只能记作:平平/仄仄/平及仄仄/平平/仄; 1.2.212句式:只能记作:平平/平/仄仄及仄仄/仄/平平; 也就是说212句式只能记作上三连平三连仄,而下三连皆病也。 病者拗也。故宜避。 ... 2.联写成三仄对三平,符合古法也。 孤平、三仄尾、三平尾历来诗界认定为大忌,但现在在典籍及诗作中证明均非大忌。三仄尾及三平尾可算难兄难弟,它们均为单音节改变而定为拗句,但若称大忌实为言过其实,且无典可证。 从律句要求来说,它们一未犯失替,二未破坏平仄两两相替之原则,故不宜称作大忌。 三平尾雨梦认为无典籍可证(望知者赐教),相反倒有些反证,证明三平尾可以入律诗。 【护腰术】:护腰术出于释空海【文镜秘府论】之调声术: 其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 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气”是第三字,上句之腰也;“帐”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 雨梦按:护腰的腰指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亦言上下句的第三字同平可,同仄不可。 庾信诗: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上句的第三字为仄,而下句的第三字也是仄声,即没有护腰,这种现象不符合护腰的调声术。 为护腰则不能同仄,则下句第三字应改为平声。晨起帐中歌为中仄仄平平,一改就成中仄平平平,为三平尾句了。这表明元竞不把三平尾视作大忌。 【相承术】:相承术出于释空海【文镜秘府论】之调声术: 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即“仄”)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雨梦按:相承者言上句仄声较常规多的情况,下句改用三连平承之。用三连平来相承,有向上和向下两种方法,其道理是相同的。 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雨梦按:相承者言上句仄声较常规多的情况,需三平向上承,即用三连平句相承。 (即把平平仄仄平改为平平平仄平) 三平向下承者,如王中书诗曰: 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上句唯有一字是平,四去上入,故下句末“双双飞”三平承之,故曰三平向下承也。 此例清楚点明三仄尾应由三平尾来拗救。 三仄尾属出句,律对此要求较宽松,即可救可不救。但反思,下句若犯三平尾,上句则可以用三仄尾救之。 所有的拗句均是出现了平仄不合正格,而所有的救即在本句或下句适当位置改动平仄来补救,称之为拗救也。 反对者可引典证明其非,不要步王力先生后尘,信口开河也。 ... 3.沽禍有诗为证: 沈忠悯鍊(清·严遂成) 七言律诗 无关国事不须争,东阁郎君尚世情。酒沐元衡何遽怒,草为林甫俨如生。 战场痛哭文沽祸,鼓吏清狂擅骂名。至竟覆巢完卵少,九泉二子亦从行。 ... 4.老樵引文以为沽祸不通,应采用贾祸或罹祸。这是一不懂诗二不懂文理的“齐梁小儿语”。 4.1.沽贾通义,但贾多作卖解,沽多作买解。但贾为仄声,其句将成大拗句,是不懂诗之小儿语也; 4.2.罹祸,因无过错的受害者也。车上人均有过错,不过首恶为泼妇。次恶为司机,众人为从犯,共酿大错也。 4.3.招祸是我自己提出的,老樵也好意思来据为己见。 ... 5.末句“挥拳痛斥此愚氓”系以暴制暴,有违法律,只需拉住双方即可,打人(尤其是打老年人)是有违公德的。// 无知极也!以暴制暴乃常见手段,击斃绑架者屡见报道,电视台就有一脚踹飞闹事者,台湾老司机痛扁小泼皮之报道.有乘车者感言: 以后坐公交车,司机旁边有位置我就坐司机旁边,没位置我就站司机旁边,谁和司机吵架我就打谁!综合万州公交车掉江事件,我决定:以后坐公交车不管遇到哪个狗日的跟司机杠起了,先把那狗日的锤翻再说,即使法律不撑腰,也宁愿被拘留,不愿丢老命!打赢请律师,打输进医院,因为,事实证明:不打就只有进长江。
6.只需拉住双方即可// 此句更是文理不通的大笑话!车子变成无人驾驶,老樵若拉住双方者就将变成主要事故责任人了.不过结果为坠江死亡,法律不予追究你罢了.而逝者家属,包括泼妇家属除骂你老流氓外,还要骂你十八代祖宗. ... 7.打人(尤其是打老年人)是有违公德的。// 人要危及你生命,你不自卫,哪怕她这个四十八岁的老人,照打不误. 因为,事实证明:不打就只有进长江。 ... 声明:雨梦不与反对拗救者,及新韵者讨论。 ...... 再看老樵斗诗存在的格律问题:先引其诗如下: 闻重庆万州公交车祸有感(绝谷野樵)
乘车错站喊车停,无奈此车依旧行。 老妇心凉已发怒,司机气壮不通情。 二人扭打飞灾祸,一众惊呼下鬼城。 细究皆因小不忍,山坳还看起坟茔。 ... 1.老妇心凉已发怒,细究皆因小不忍 1.1诗两句用三仄尾,不救为病。 1.2.二人为仄平,一众为仄仄,未双换头也; 1.3.既未双换头,则扭字又未救,首音节犯单平也。 若以第一字可不论,启蒙者作品也; 1.4.五韵脚皆阳平,不知变化,启蒙者作品也; ... 2.再看老樵斗诗存在的修辞问题: 2.1.句式合掌: 老妇心凉已发怒,司机气壮不通情。 二人扭打飞灾祸,一众惊呼下鬼城。 句式是否合掌,只看后三字是否均为21句式,或均为12句式。 此二联已发怒,不通情。飞灾祸,下鬼城。典型的摞眼病,皆为12句式也。 2.2.重字: 2.2.1,首联连用三个车字,尚可归有意重字的修辞手法. 2.2.2.不通情和小不忍则是肚内欠货也,尚须努力. 你也可以用此高标准检查我诗,看是否有犯类式或其它病否? 说明: 1.我诗单句脚未四声全递,且五七句同声,犯王力先生诗论中的上尾病. 2.雨梦诗不持挤韵撞韵诗论. ...... 遣词不确或悖理: 1.闹事妇不到五十岁,岂可称老妇! 2.乘车错站喊车停,无奈此车依旧行。 此泼妇与老樵同是交通法盲,车出站后,不准随意停车,乃为共识。 3.老妇心凉已发怒,司机气壮不通情。 泼妇无理,竞怪司机不通情。老樵不辨是非,一愚至此!法盲一个; 4.二人扭打飞灾祸,一众惊呼下鬼城。 老樵不明究理,信口开河。有录相证明:此泼妇因己错误站,司机循法不予停车,则老羞成怒,上前用手机击打司机头部。司机为防卫才用右手遮挡。二人并非扭打,胡编滥造也; 5.一众惊呼下鬼城。 一车人皆漠视,任泼妇纠缠长达五分钟。明知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也不上前制止,共酿悲剧也。惊呼晚矣; 6.细究皆因小不忍: 泼妇秉性如此,何曾想过小不忍则成大祸?而一众恰以为小事而不为,眼睁睁看小事演成车毁人亡的惨祸。 且看律师评论: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灾难! 一个满腹怨毒,没有丝毫公德和安全常识的泼妇;一个脾气火爆,职业素养缺失的司机;一车“不管闲事”,置生死于度外的漠然乘客;一个没有大力保护公众安全的法律社会。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演绎了这次悲惨的“谋杀”! 司机之误仅为职业素养缺失。近日连续有视屏报道,还有人似乎根本不知早几天发生万州公交坠江事件,而司机遵循公司规定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并加強职业素养培训,手脚刹并用,关紧车门,打电话报警,直待犯人被绳之以法。 难道司机为乘客服务,就该忍气吞声吗?近日传台湾一公交车,一青年无理取闹,并动手攻打司机。司机劝他仍不听。这位司机把车靠边停好,接着猛揍闹事青年。打开门后将其一脚踹到车外。国內电视台主持人感叹,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二)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三)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四)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五)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
(六)城市公共汽车不得在站点以外的路段停车上下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