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三羊

王文郁的《平水韵》,纯属金朝人伙同平水人的托名造假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公绍于1297年成书107韵《古今韵会举要》
阴时夫于1307年成书106韵《韵府群玉》
------
元成立于1271年,三十年后的这两部书改变了反切字音不奇怪,但这两部书并不用于写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0:27
黄公绍于1297年成书107韵《古今韵会举要》
阴时夫于1307年成书106韵《韵府群玉》
------

信口雌黄的金筑子又来较劲!在下三羊借用《辞源》来回复你荒谬绝伦!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如此看来,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在中国音韵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著作。但为什么现在却很少有人提到它?这是由于清康熙年间张廷玉等人奉旨修撰了《佩文韵府》,而《佩文韵府》却是以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为蓝本增补而成的。《佩文》一行世,《群玉》《五车》便被并吞了。

点评

“信口雌黄”用得很不当。请注意尊重人  发表于 2018-11-7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0: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8-11-5 21:08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20:20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 ...


七岁登宋宝祐九经童科。宋灭后,入元不仕。

本 名阴时夫所处时代元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
阴时夫(生卒年不详)名幼遇,亦作时遇,字时夫,元初江西奉新人。
生平
居聚德楼三十年,在父亲阴应梦(1224—1314)的指导下编撰《韵府群玉》,为类书以韵隶事之始。其兄幼达,为之作注。阴时夫定“平水韵”,原韵有107个韵,后并了一个韵,成为106个韵,自元以来皆因袭之。凌稚隆仿《韵府群玉》作《五车韵瑞》一书,清康熙年间张廷玉等人奉旨修撰了《佩文韵府》,大量参考《韵府群玉》及《五车韵瑞》。
---------------------------------------------------------------------------------------------------------
阴时夫编的那部,原韵部是107部,因此可见是依据刘渊的那部,所以与王文郁没有任何关联。满清入关,为了安抚汉人,把《洪文正韵》又改回《平水韵》,但又想表明他们也是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所以把他们先祖女真人的金国统治下的王文郁搬出来,编修《佩文诗韵》。所以他们那样做一举两得。但是诗韵正脉一直是大宋传承下来的,同王文郁与金国根本就没有一点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11-5 20:47 编辑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这里没说、三羊也没证据阴时夫的“平水韵”的反切字音与切韵的反切字音本质差别在何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11        三十一洽狎同用三十二狎        108
--------三羊列的表为108,我说的也是108呀?谁在信口雌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8-11-5 20:38
七岁登宋宝祐九经童科。宋灭后,入元不仕。

本 名阴时夫所处时代元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

艺林之珍品,大辂之椎轮——简述《韵府群玉》的性质、体例及价值
任晓彤
http://bianke.cnki.net/Web/Article/F084_22/CSYA201401015.html

    《韵府群玉》的成书及版本《韵府群玉》二十卷,是宋末阴幼遇(字时夫)在他父亲阴应梦(字谦甫,号竹埜)指导下编纂而成的,由幼遇之兄幼达作注。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阴幼遇一作阴时遇,字时夫,奉新人。数世同居。登宋宝祐九经科,入元不仕。”而据谢先模考证,幼遇的生年应为1267年或1268年,其登九经童科时间为1275年或1276年,即宋恭宗德祐年间,而非黄虞稷所说宋宝祐年间,疑“宝祐”为“德祐”之误。其父阴应梦在为该书所作“序”中提到《韵府群玉》“垂三十载告成”,“序”末写明是“大德丁未春前进士竹埜倦翁八十四岁书于聚德楼”。元大德丁未,即公元1307年,这当是该书的成书时间。既然《韵府群玉》在这年告成时已“垂三十载”的修撰时间,那么这部书的动手编写时间应是1277年,其时阴幼遇的年龄是九或十岁,即他登九经童科后的一两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07
111        三十一洽狎同用三十二狎        108
--------三羊列的表为108,我说的也是108呀?谁在信口雌黄? ...

你的说法在哪里?

点评

26楼: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2、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 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17:11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礼部韵略》成书后三年《集韵》才成书。 ...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你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点评

《礼部韵略》成书时只有广韵,集韵并不存在,它如何去简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0:04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 ...


【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你的【144部】在哪里?!
【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144—13===121,请注意【121】,并不等于【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21:12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你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礼部韵略》成书时只有广韵,集韵并不存在,它如何去简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0:41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 ...

这里没说、三羊也没证据阴时夫的“平水韵”的反切字音与切韵的反切字音本质差别在何处。】,证明这个与【106韵】有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20
《礼部韵略》成书时只有广韵,集韵并不存在,它如何去简编?

【详/略】两书,并非必须【详在先/略在后】?
【略在前/详在后】,也并非绝对不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20
《礼部韵略》成书时只有广韵,集韵并不存在,它如何去简编?

108韵的《礼部韵略》,是对112韵的景德《韵略》的修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1: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21:11
你的说法在哪里?

26楼: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2、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
3、《礼部韵略》本身同《广韵》一样,都是206部,只是《礼部韵略》在《广韵》同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同用而已。
4、王文郁、刘渊等只是把《礼部韵略》的同用合并为106或107部字表而已。(他俩再合并了一处或两处)。至于每个字的反切注音,在以后是用《集韵》反切字还是用《广韵》反切字,好像由诗人自由选择。比如“探”这个字,宋以后的诗人就有用于两读的,而《广韵》是不能两读的。只是到了清代才用《佩文韵府》规定平水韵只能用《广韵》反切字音。
-----------
这只能说明你三羊辩论只自顾自说。我说的都是我的藏书,不像你靠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25
26楼: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 ...

三羊统计的《广韵》112韵,《集韵》108韵,依据的是搜韵网的古籍书影,而不是你金筑子信口雌黄的【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0:04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 ...

【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金筑子杜撰的【144部】,到底藏在哪里?!

点评

信口雌黄、较劲、荒谬绝伦、杜撰,三羊呀,你小时候读书就专学这种文化?改改吧  发表于 2018-11-7 1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5 21:34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0:04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景德《韵略》的修改版,《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108韵!你要明白啊!
----------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
2、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
3、《礼部韵略》本身同《广韵》一样,都是206部,只是《礼部韵略》在《广韵》同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同用而已。
4、王文郁、刘渊等只是把《礼部韵略》的同用合并为106或107部字表而已。(他俩再合并了一处或两处)。至于每个字的反切注音,在以后是用《集韵》反切字还是用《广韵》反切字,好像由诗人自由选择。比如“探”这个字,宋以后的诗人就有用于两读的,而《广韵》是不能两读的。只是到了清代才用《佩文韵府》规定平水韵只能用《广韵》反切字音。

【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金筑子杜撰的【144部】,到底藏在哪里?!

点评

二十八楼的那个表不是你听贴的?你只顾贴连内容也不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1: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21:33
【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金筑子杜撰的【144部】,到底藏在哪里?! ...

二十八楼的那个表不是你贴的?你只顾贴连内容也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35
二十八楼的那个表不是你贴的?你只顾贴连内容也不看?

【二十八楼的那个表】,是三羊贴的。
【你只顾贴连内容也不看】,这一句三羊看不懂你要说啥?!

点评

你帖的那个表广韵同用后合并为108部。你自己贴的你自看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21:38
【二十八楼的那个表】,是三羊贴的。
【你只顾贴连内容也不看】,这一句三羊看不懂你要说啥?!
...

你帖的那个表广韵同用后合并为108部。你自己贴的你自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1: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44
你帖的那个表广韵同用后合并为108部。你自己贴的你自看不懂?!

你是花眼了吧!回车再去【瞄准】!
广韵:独用+通用=112
集韵:独用+通用=108


哪里是你杜撰的【广韵同用后合并为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3: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6 07:52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8-11-5 20:38
七岁登宋宝祐九经童科。宋灭后,入元不仕。

本 名阴时夫所处时代元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

对于丁度的《集韵》和《礼部韵略》之108韵来说:
只合并去声【径·证】,不合并上声【迥·拯】的,是《平水》107韵。
既合并去声【径·证】,又合并上声【迥·拯】的,是《平水》106韵。


假定真有王文郁106韵《平水韵》的话,刘渊107韵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壬子年:
就不是:南宋·理宗淳祐壬子(1252)年。应该是:南宋·光宗绍熙壬子(1192)年。
也即:刘渊早于王文郁37年,而不是刘渊晚于王文郁23年。

也就是说,六十年一个甲子年,刘渊(壬子年)与王文郁(乙丑年),分别处在前后两个【甲子】里:
0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0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0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0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0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06己巳        16己卯        26己丑        36己亥        46己酉        56己未
0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0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0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0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0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0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0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0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06己巳        16己卯        26己丑        36己亥        46己酉        56己未
0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0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0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8: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17:11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礼部韵略》成书后三年《集韵》才成书。 ...

112韵的景德《韵略》,是《广韵》的略要版。
108韵的《礼部韵略》,是《集韵》的略要版。

《广韵》与《集韵》,两者详略版的不同:
《广韵》的略要版,是由详细版简化而来!
《集韵》的详细版,是由略要版扩充而来!

点评

112韵的景德《韵略》,是《广韵》的略要版。 108韵的《礼部韵略》,是《集韵》的略要版。 《广韵》与《集韵》,两者详略版的不同: 《广韵》的略要版,是由详细版简化而来! 《集韵》的详细版,是由略要版扩充而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7: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07: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7 08:0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1:25
26楼: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2、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
3、《礼部韵略》本身同《广韵》一样,都是206部,只是《礼部韵略》在《广韵》同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同用而已。
已经第三天了!
金筑子的这三条,不知依据来自哪里?

点评

你自己去查礼部是不是也为206韵不就明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7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7 11: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7 07:59
已经第三天了!
金筑子的这三条,不知依据来自哪里?

你自己去查礼部是不是也为206韵不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3: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7 11:39
你自己去查礼部是不是也为206韵不就明白了?


《广韵》、《景德韵略》、《集韵》、《礼部韵略》,都是206韵。所不同的是:
《广韵》和《景德韵略》:独用38+通用74=112韵
《集韵》和《礼部韵略》:独用35+通用73=108韵

哪里有【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的说法?
哪里有【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09:26
三羊不要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王文郁1229年、刘渊1252年、张天锡1231年、阴时夫1292年、黄公略1292年、 ...

看看你的排列,就知道你的随意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7 17: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8-11-7 18:04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11-6 08:15
112韵的景德《韵略》,是《广韵》的略要版。
108韵的《礼部韵略》,是《集韵》的略要版。

112韵的景德《韵略》,是《广韵》的略要版。
108韵的《礼部韵略》,是《集韵》的略要版。

《广韵》与《集韵》,两者详略版的不同:
《广韵》的略要版,是由详细版简化而来!
《集韵》的详细版,是由略要版扩充而来!
------------
三羊53楼的这些根据在哪里?《礼部韵略》成书于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较《集韵》早两年,《礼部韵略》只有一部,哪来“112韵的景德《韵略》、108韵的《礼部韵略》”两书?更荒唐的是:“《广韵》的略要版,是由详细版简化而来!《集韵》的详细版,是由略要版扩充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27
贡献
2008
金钱
2972
发表于 2018-11-7 19: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知识量很大,眼都读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2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7 17:58
112韵的景德《韵略》,是《广韵》的略要版。
108韵的《礼部韵略》,是《集韵》的略要版。

三羊考证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