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4|回复: 69

王文郁的《平水韵》,纯属金朝人伙同平水人的托名造假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5 0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5 08:31 编辑

王文郁的《平水韵》,纯属金朝人或平水人的托名造假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如此看来,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在中国音韵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著作。但为什么现在却很少有人提到它?这是由于清康熙年间张廷玉等人奉旨修撰了《佩文韵府》,而《佩文韵府》却是以阴时夫的《韵府群玉》和凌稚隆的《五车韵瑞》为蓝本增补而成的。《佩文》一行世,《群玉》《五车》便被并吞了。

毛  晃于1162年成书108韵《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刘  渊于1252年成书107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黄公绍于1297年成书107韵《古今韵会举要》
阴时夫于1307年成书106韵《韵府群玉》

    由钱大昕“黄公绍《韵会叙例》并举江南毛晃、江北刘渊两家”的说法可知,公元1297年以前,并不存在的《平水新刊韵略》。名为《古今韵会》,岂有不知【1】王文郁、不知【2】《平水新刊韵略》之理?

    仅凭黄公绍的【两不知】,三羊就完全可以断定:王文郁的《平水韵》,纯属金朝人伙同平水人的托名造假。

=============================================

三羊搜集网文:《钱大昕佚文及异文三则·之三·书》

一、土风录序
二、《皇清诰封奉直大夫竹坡杨君墓志铭》
三、书
    大制《小学考》搜罗博奥而评论又公且当,较之竹垞书,精博实有过之。盖竹垞当日异书犹多伏而未出,研精小学者亦至今日而极盛。阁下以硕学通儒为斯文领袖,是以择之精而语之详允,为艺林必不可少之业也。前承委序言,俾贱名得附大著作以传,不任荣幸。只以学殖荒落兼值病后,率尔操觚,殊未能赞扬旨趣之万一。伏希大方削正,庶免佛头著粪之诮。兹并原书奉缴,其中偶有钞写鱼豕之讹,随笔辄为校改,间有管穴所及,附签一二,以备采择耳。大昕向有所疑,兹愿闻于典谒者。近儒论韵学(者)皆谓今韵二百六部并为一百七部始于平水刘渊。今按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不见于《钦定四库书目》,唯邵苌衡《古今韵略》卷首叙所见韵书曾载之。然大昕(某)五十年来遍访南北藏书家,俱无有著录者。独吴门黄孝廉家有《平水新刊韵略》,系元大德(1297—1307)刊本。前载河间许古序,乃知为平水王文都所撰。序末题“正大六年己丑” ,则金哀宗年号也,于宋为绍定二年(1229),其时金犹未亡,至淳佑壬子(1252),则金亡已久矣。己丑在壬子前廿有四年,渊所著者殆即文郁之本,或失其序而读者误以为渊所作耳。黄公绍《韵会叙例》并举江南毛晃、江北刘渊两家,而每部增字,于毛则云毛氏韵增,于刘则云平水韵增。然则渊乃刊平水韵之人,而后人乃以平水属之刘渊,毋乃误耶!且使渊而果宋人也,在稍通古今者,岂有慕于元海之名而效之者!唯镌字之工未尝学问,乃无足怪耳。大昕蓄疑有年,究以未见刘书,不敢决其然否。淹洽之彦,多在幕府,试一为咨访,顺风之呼,或可得此书下落,以订向来沿习之误,岂非大快事哉!唯阁下留意焉。邵苌衡诸人皆谓上声拯韵为阴时夫并,今据王文郁书则拯等之并,不特非时夫,亦非渊也。此段于韵学颇有关系。春间晤陈君仲鱼时曾将拙跋《文郁韵略》一首就正,已蒙采入,唯未得刘本一为印证,终有遗憾。然文郁实在刘渊之前,则并韵不始于渊较然明白。惜乎亭林、竹垞、西河诸君未见文郁书,遂集矢于刘,所希阁下为雪此冤耳。大昕顿首。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1-5 08:3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条蹭名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0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号称【蹭名狗】,为何【不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09: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不要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王文郁1229年、刘渊1252年、张天锡1231年、阴时夫1292年、黄公略1292年、熊忠1297年,他们都根据宋《礼部韵略》各自独立著有“平水”107或106韵韵表。这些韵表只有韵部而没有字声,其字声皆以《广韵》反切为准。

点评

那些侠义韵书的语音系统都依托正音,对读书人而言,一般只列韵部足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1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0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09:26
三羊不要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王文郁1229年、刘渊1252年、张天锡1231年、阴时夫1292年、黄公略1292年、 ...

你才是【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0:2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不管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0: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5 10:26
三羊不管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三羊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09:26
三羊不要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王文郁1229年、刘渊1252年、张天锡1231年、阴时夫1292年、黄公略1292年、 ...

《广韵》,岂敢与《礼部韵略》相提并论?
《礼部韵略》的入声第8是【勿韵】,《广韵》的入声第8是【物韵】!
360截图20181105103013598.jpg


360截图201811051032314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韵八物第二个字就是勿,用同音字作韵部字头这有什么区别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2:0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11:16
广韵八物第二个字就是勿,用同音字作韵部字头这有什么区别吗?

这充分说明礼部韵略与广韵的不同!

点评

韵略当然与广韵有别,一个略,一个广,也不知你要考证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2: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12:02
这充分说明礼部韵略与广韵的不同!

韵略当然与广韵有别,一个略,一个广,也不知你要考证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5 12: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12:02
这充分说明礼部韵略与广韵的不同!

然则渊乃刊平水韵之人,而后人乃以平水属之刘渊,毋乃误耶!且使渊而果宋人也,在稍通古今者,岂有慕于元海之名而效之者!——只怕,刘渊这人都不存在!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3:0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5 12:44
然则渊乃刊平水韵之人,而后人乃以平水属之刘渊,毋乃误耶!且使渊而果宋人也,在稍通古今者,岂有慕于元 ...

然则渊乃刊平水韵之人,而后人乃以平水属之刘渊,毋乃误耶!且使渊而果宋人也,在稍通古今者,岂有慕于元海之名而效之者!——只怕,刘渊这人都不存在!

如此说太离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8-11-5 13: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09:26
三羊不要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王文郁1229年、刘渊1252年、张天锡1231年、阴时夫1292年、黄公略1292年、 ...

那些侠义韵书的语音系统都依托正音,对读书人而言,一般只列韵部足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4: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8-11-5 14:45 编辑

万物皆存真与假,难追真假问原因。
是真是假何须辨,假胜真时假变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6:4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12:39
韵略当然与广韵有别,一个略,一个广,也不知你要考证什么?

《广韵》的简版是景德《韵略》,
《集韵》哟简版是《礼部韵略》。
金筑子,你不要张冠李戴啊!

点评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礼部韵略》成书后三年《集韵》才成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7: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16:41
《广韵》的简版是景德《韵略》,
《集韵》哟简版是《礼部韵略》。
金筑子,你不要张冠李戴啊! ...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礼部韵略》成书后三年《集韵》才成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7: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11-5 17:56 编辑

《广韵》:         宋代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景德)韵略》
与审定《切韵》改撰《广韵》的差不多同时,为适应科举应试的需要。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就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这部《韵略》,由于撰于宋景德年间(1004~1007)般称之为《景德韵略》。它事实上是《广韵》的略本。

《集韵》: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编纂的《广韵》多用旧文。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 ,举人误用”。 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7: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礼部韵略》:

到了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即在《集韵》成书当年,宋仁宗命《集韵》的者丁度等人“刊定窄韵十三处”,对《景德韵略》再加刊定,改名为《礼部韵略》。可见它与《集韵》又是同时的作品。《礼部韵略》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较《广韵》少了许多。收字少的原因,是为了便于应试士人的记诵和掌握。但韵部方面,仍与《广韵》一样,分为二百零六部。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此书行世以后,历代时有增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丶毛晃向皇帝进献其所撰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这部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六百多字。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到淳熙(宋孝宗年号)年间,又有所谓淳熙《礼部韵略》出现,通行的本子题名为《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中仍分二百零六个韵部。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
    到了宋淳祐(宋理宗年号)十二年(公元1252年),山西平水人刘渊将其修编为《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这部书比原来《礼部韵略》增加了四百三十六字。同时,它把原书的二百零六个韵部归井为一百零七部。此书后代亡佚,不过,元人黄公绍所作的《韵会》所分的一百零七部,就是依据此书而来的。

从北宋至南宋期间,士人作诗用韵,特别是科举考试,就是以《礼部韵略》作为依据的。不过,《礼部韵略》原书今已不存,现在所能见到的,是《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1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以上韵书变迁可知最早的韵书就是《切韵》。现在所见到的平水韵表实际是清朝的佩文韵府。韵书的变异不过是增字和韵部归并有变化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5 1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13:09
然则渊乃刊平水韵之人,而后人乃以平水属之刘渊,毋乃误耶!且使渊而果宋人也,在稍通古今者,岂有慕于元 ...

只怕,刘渊这人真都不存在!刘渊,字元海,两晋的人。清朝人说的,比我们说的可信度该大点。

点评

说你度量狭窄,你还非坚持!  发表于 2018-11-5 19:36
张冠李戴。那是另一个人,是皇帝呢。  发表于 2018-11-5 18:31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17:11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编。《礼部韵略》成书后三年《集韵》才成书。 ...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景德《韵略》的修改版,《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108韵!你要明白啊!

点评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景德《韵略》的修改版,《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108韵!你要明白啊! ----------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8: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5 17:56
《礼部韵略》:

到了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即在《集韵》成书当年,宋仁宗命《集韵》的者丁度等人“刊定 ...

108韵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是毛晃的;

108韵《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是丁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5 19:2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09:26
三羊不要凭网上资料就妄乎所以:
王文郁1229年、刘渊1252年、张天锡1231年、阴时夫1292年、黄公略1292年、熊忠1297年,他们都根据宋《礼部韵略》各自独立著有“平水”107或106韵韵表。这些韵表只有韵部而没有字声,其字声皆以《广韵》反切为准
哪里是【皆以《广韵》反切为准】?

[url=]360截图20181105185917655.j[/url]
[url=][/url]
[url=][url=]360截图20181105185729143.jpg[/url]pg[/url]
360截图20181105185729143.jpg
360截图2018110518591765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公绍于1297年成书107韵《古今韵会举要》
阴时夫于1307年成书106韵《韵府群玉》


[url=]360截图20181105193741432.jpg[/url]

[url=][url=]360截图20181105194112034.jpg[/url][/url]
360截图20181105193741432.jpg
360截图201811051941120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5 18:39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 ...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景德《韵略》的修改版,《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108韵!你要明白啊!
----------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2、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
3、《礼部韵略》本身同《广韵》一样,都是206部,只是《礼部韵略》在《广韵》同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同用而已。
4、王文郁、刘渊等只是把《礼部韵略》的同用合并为106或107部字表而已。(他俩再合并了一处或两处)。至于每个字的反切注音,在以后是用《集韵》反切字还是用《广韵》反切字,好像由诗人自由选择。比如“探”这个字,宋以后的诗人就有用于两读的,而《广韵》是不能两读的。只是到了清代才用《佩文韵府》规定平水韵只能用《广韵》反切字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5 20:16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12:39
韵略当然与广韵有别,一个略,一个广,也不知你要考证什么?

三羊考证的是:

《广韵》和景德《韵略》详略两书,都是206韵,独用韵+通用韵====112韵。
《集韵》和《礼部韵略》详略两书,也是206韵,独用韵+通用韵====108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5 22:5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11-5 20:04
《广韵》的简编是《韵略》,俗称景德《韵略》。《广韵》和景德《韵略》,都是112个韵部!
《礼部韵略》是景德《韵略》的修改版,《礼部韵略》和《集韵》,都是108韵!你要明白啊!
----------
看不懂三羊从网上弄的这些论调。现在用最大的耐心给予解释:
1、宋《广韵》为206部。其中同用归并后为144部。
2、丁度的《礼部韵略》在144部的基础上再增加13处窄韵为同用,将这些同用再归并后为108部。
3、《礼部韵略》本身同《广韵》一样,都是206部,只是《礼部韵略》在《广韵》同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同用而已。
4、王文郁、刘渊等只是把《礼部韵略》的同用合并为106或107部字表而已。(他俩再合并了一处或两处)。至于每个字的反切注音,在以后是用《集韵》反切字还是用《广韵》反切字,好像由诗人自由选择。比如“探”这个字,宋以后的诗人就有用于两读的,而《广韵》是不能两读的。只是到了清代才用《佩文韵府》规定平水韵只能用《广韵》反切字音。

金筑子,你这是信口雌黄!三羊依据《广韵》和《集韵》详细统计如下:

广韵:独用38+通用74=112韵

集韵:独用35+通用73=108韵
王力平水表
1一东独用1一东独用1【上平】一东
2二冬钟同用三钟2二冬钟通用三钟2二冬、钟
3四江独用3四江独用3三江
4五支脂之同用六脂、七之4五支脂之通用六脂七之4四支、脂、之
5八微独用5八微独用5五微
6九鱼独用6九鱼独用6六鱼
7十虞模同用十一模7十虞模通用十一模7七虞、模
8十二齐独用8十二齐独用8八齐
9十三佳皆同用十四皆9十三佳皆通用十四皆9九佳、皆
10十五灰咍同用十六咍10十五灰咍通用十六咍10十灰、咍
11十七真谆臻同用十八谆、十九臻11十七真谆臻通用十八谆十九臻11十一真、谆、臻
12二十文欣同用二十一欣12二十文欣通用二十一欣12十二文、欣
13二十二元魂痕同用二十三魂、二十四痕13二十二元魂痕通用二十三魂二十四痕13十三元、魂、痕
14二十五寒桓同用二十六桓14二十五寒桓通用二十六桓14十四寒、桓
15二十七删山同用二十八山15二十七删山通用二十八山15十五删、山
16一先仙同用二仙16一先仙通用二仙16【下平】一先、仙
17三萧宵同用四宵17三萧宵通用四宵17二萧、宵
18五肴独用18五肴独用18三肴
19六豪独用19六豪独用19四豪
20七歌戈同用八戈20七歌戈通用八戈20五歌、戈
21九麻独用21九麻独用21六麻
22十阳唐同用十一唐22十阳唐通用十一唐22七阳、唐
23十二庚耕清同用十三耕、十四清23十二庚耕清通用十三耕十四清23八庚、耕、清
24十五青独用24十五青独用24九青
25十六蒸登同用十七登25十六蒸登通用十七登25十蒸、登
26十八尤侯幽同用十九侯、二十幽26十八尤侯幽通用十九侯二十幽26十一尤、侯、幽
27二十一侵独用27二十一侵独用27十二侵
28二十二覃谈同用二十三谈28二十二覃谈通用二十三谈28十三覃、谈
29二十四盐添同用二十五添29二十四盐添严通用二十五添二十六严29十四盐、添、严
30二十六咸衔同用二十七衔30二十七咸衔凡通用二十八衔二十九凡30十五咸、衔、凡
31二十八严凡同用二十九凡
32一董独用31一董独用31【上声】一董
33二肿独用32二肿独用32二肿
34三讲独用33三讲独用33三讲
35四纸旨止同用五旨、六止34四纸旨止通用五旨六止34四纸、旨、止
36七尾独用35七尾独用35五尾
37八语独用36八语独用36六语
38九麌姥同用十姥37九麌姥通用十姥37七麌、姥
39十一荠独用38十一荠独用38八荠
40十二蟹骇同用十三骇39十二蟹骇通用十三骇39九蟹、骇
41十四贿海同用十五海40十四贿海通用十五海40十贿、海
42十六轸准同用十七准41十六轸准通用十七准41十一轸、准
43十八吻隐同用十九隐42十八吻隐通用吻十九隐42十二吻、隐
44二十阮混很同用二十一混、二十二很43二十阮混很通用二十一混二十二很43十三阮、混、很
45二十三旱缓同用二十四缓44二十三旱缓通用二十四缓44十四旱、缓
46二十五潸产同用二十六产45二十五潸产通用二十六产45十五潸、产
47二十七铣狝同用二十八狝46二十七铣狝通用二十八狝46十六铣、狝
48二十九篠小同用三十小47二十九篠小通用三十小47十七篠、小
49三十一巧独用48三十一巧独用48十八巧
50三十二皓独用49三十二皓独用49十九皓
51三十三哿果同用三十四果50三十三哿果通用三十四果50二十哿、果
52三十五马独用51三十五马独用51廿一马
53三十六养荡同用三十七荡52三十六养荡通用三十七荡52廿二养、荡
54三十八梗耿静同用三十九耿、四十静53三十八梗耿静通用三十九耿四十静53廿三梗、耿、静
55四十一迥独用54四十一迥独用
56四十二拯等同用四十三等55四十二拯等通用四十三等54廿四迥、拯、等
57四十四有厚黝同用四十五厚、四十六黝56四十四有厚黝通用四十五厚四十六黝55廿五有、厚、黝
58四十七寝独用57四十七寝独用56廿六寝
59四十八感敢同用四十九敢58四十八感敢通用四十九敢57廿七感、敢
60五十琰忝俨同用五十一忝、五十二俨59五十琰忝俨通用五十一忝五十二俨58廿八俭、忝、俨
61五十三豏槛范同用五十四槛、五十五范60五十三豏槛范通用五十四槛五十五范59廿九豏、槛、范
62一送独用61一送独用60【去声】一送
63二宋用同用三用62二宋用通用三用61二宋、用
64四绛独用63四绛独用62三绛
65五寘至志同用六至、七志64五寘至志通用六至七志63四寘、至、志
66八未独用65八未独用64五未
67九御独用66九御独用65六御
68十遇暮同用十一暮67十遇暮通用十一暮66七遇、暮
69十二霁祭同用十三祭68十二霁【未标与祭通用】十三祭67八霁、祭
70十四泰独用69十四泰独用68九泰
71十五卦怪夬同用十六怪、十七夬70十五卦怪夬通用十六怪十七夬69十卦、怪、夬
72十八队代同用十九代71十八队代废通用十九代二十废70十一队、代、废
73二十废独用
74二十一震稕同用二十二稕72二十一震稕通用二十二稕71十二震、稕
75二十三问独用73二十三问焮通用二十四焮72十三问、焮
76二十四焮独用
77二十五愿慁恨同用二十六慁、二十七恨74二十五愿慁恨通用二十六慁二十七恨73十四愿、慁、恨
78二十八翰换同用二十九换75二十八翰换通用二十九换74十五翰、换
79三十谏裥同用三十一裥76三十谏裥通用三十一裥75十六谏、裥
80三十二霰线同用三十三线77三十二霰线通用三十三线76十七霰、线
81三十四啸笑同用三十五笑78三十四啸笑通用三十五笑77十八啸、笑
82三十六效独用79三十六效独用78十九效
83三十七号独用80三十七号独用79二十号
84三十八个过同用三十九过81三十八个过通用三十九过80二十一个、过
85四十祃独用82四十祃独用81二十二祃
86四十一漾宕同用四十二宕83四十一漾宕通用四十二宕82二十三漾、宕
87四十三映诤劲同用四十四诤、四十五劲84四十三映诤劲通用四十四诤四十五劲83二十四映、诤、劲
88四十六径独用85四十六径独用
89四十七证嶝同用四十八嶝86四十七证嶝通用四十八嶝84二十五径、证、嶝
90四十九宥候幼同用五十候、五十一幼87四十九宥候幼通用五十候五十一幼85二十六宥、候、幼
91五十二沁独用88五十二沁独用86二十七沁
92五十三勘阚同用五十四阚89五十三勘阚通用五十四阚87二十八勘、阚
93五十五艳忝酽同用五十六忝、五十七酽90五十五艳忝酽通用五十六忝掭五十七酽88二十九艳、忝、酽
94五十八陷鉴梵同用五十九鉴、六十梵91五十八陷鉴梵通用五十九八鉴六十梵89三十陷、鉴、梵
95一屋独用92一屋独用90【入声】一屋
96二沃烛同用三烛93二沃烛通用三烛91二沃、烛
97四觉独用94四觉独用92三觉
98五质术栉同用六术、七栉95五质术栉通用六术七栉93四质、术、栉
99八物迄同用九迄96八物迄通用九迄94五物、迄
100十月没同用十一没97十月没通用十一没95六月、没
101十二曷末同用十三末98十二曷末通用十三末96七曷、末
102十四黠辖同用十五辖99十四黠辖通用十五辖97八黠、辖
103十六屑薛同用十七薛100十六屑薛通用十七薛98九屑、薛
104十八药铎同用十九铎101十八药铎通用十九铎99十药、铎
105二十陌麦昔同用二十一麦、二十二昔102二十陌麦昔通用二十一麦二十二昔100十一陌、麦、昔
106二十三锡独用103二十三锡独用101十二锡
107二十四职德同用二十五德104二十四职德通用二十五德102十三职、德
108二十六缉独用105二十六缉独用103十四缉
109二十七合盍同用二十八盍106二十七合盍通用二十八盍104十五合、盍
110二十九叶帖同用三十帖107二十九叶帖业通用三十帖三十一业105十六叶、帖、业
111三十一洽狎同用三十二狎108三十二洽狎乏通用三十三狎三十四乏106十七洽、狎、乏
112三十三业乏同用三十四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1-5 2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8-11-5 22:15 编辑

王文郁所编那部《平水新刊韵略》无“礼部”字样,是何人擅加应究其责。我大宋依《切韵》而修《广韵》、《集韵》乃至历代《韵略》,由此可见我大宋国实为承继官韵与诗韵之大统者。而蛮邦金国兴于边地,对华夏之浩瀚文化垂涎三尺,欲篡其诗韵正统之位,因蒙元攻城拔寨迅猛致其亡国而未遂。

我大宋识破金人此计,在国家处于危亡之时,不敢辜负中华先祖,不忘增修礼制,乃遣礼部官员刘渊编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而恩泽后人。此后中原民间士子吟诗皆以此韵书为据。满清入关融入中华,才假借金国王文郁所编《平水新刊韵略》为据,编《佩文诗韵》予以刊行。此韵本虽与刘渊编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微有出入,然因改动不大,为世人所接受。

传承为主、创新为辅,万不可本末倒置,方不负中华先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8-11-5 20:13
王文郁所编那部《平水新刊韵略》无“礼部”字样,是何人擅加应究其责。我大宋依《切韵》而修《广韵》、《集 ...

《辞源》“阴韵”条记云:“宋淳佑间平水人刘渊增修《礼部韵略》,归并同用各韵为一百七部;元初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六部。元以来诗韵多沿用之,通称为平水韵,也称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