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10
金钱28615
贡献2185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10 点
贡献- 21856 次
金钱- 28615 枚
 
|
发表于 2018-11-6 15: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个国家《诗词中国》网站,北大教授敲着鼓,那诵读变得和念经一样,实际啥也不懂!根本不知道诵读的路数!这都是五四的副产品,没办法!”你这说法不符合事实,当然不怪你,你一说就知你是年轻人,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吟诵诗与朗读诗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五四以前,那是吟诵法。一是五四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那是拖拉腔。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叫朗诵法。
五四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是拖拉腔,我小时候学的就是这种,读了9年。那就是每句的收尾拖得长长的。但是因为五四离建国只三十年,私塾中吟诵法没废,直至解放后还可听到吟诵法,我住的厅堂里就有个老先生常在似唱似读的读书,小时候的我听了感到古怪。读初一时,有个老先生给我们讲,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么,于是他给我们读了两首毛主席的诗,我便把这种方法记下来了。后来以为除了我们少数人知道外估计古代的吟诵法已经绝迹了。前两年去旅游,游庙时听到道士们齐声诵经,我大吃一惊,道士念经,我以前常常听到,但不是他们这样念的,这些道士念的与我学的一模一样,于是我知道,古代吟诵法并没有绝迹,原来完整无缺的保留在道士的某种念经法中。
这段叙述,对你有些作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