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刚刚

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刚刚

 关闭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9 15: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是人类古代对大自然崇拜的产物,即图腾式的幻想中的能力无比的动物。在现在看来古代皇帝将自己比作龙凤实在是可笑的,包括袁世凯这等蠢人。

点评

人家才不蠢呢,把个朝鲜管的服服帖帖的。现在的聪明人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19 2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9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是没有见过恐龙的。见过的只是恐龙的化石。但鸟是恐龙进化而来的。可以将鸟看作恐龙的后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10-19 16: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0-19 15:39
34年的坠龙有相片和报道为证,现在出土的化石,你可以去看。100元的门票,在贵州。日本庙里的龙标本你也 ...

那些所谓照片和报道,和当年炒作UFO、尼斯湖怪兽等差不多,至于标本,现代科技造点假还不容易?看到几根标本骨头,谁知道活物是否就是传说中那种龙的形象?鬼才信

点评

虚无主义者\(^o^)/~  发表于 2018-10-19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0-19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0-20 02:49 编辑

我认为龙是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很可能在恐龙之前存世。因为地球上的动物一般从(形体)大到小逐级消亡,而龙应比恐龙还要大?所以比恐龙早灭绝。但龙的形貌同现在传说的不尽相同。龙的能力是神化了的,不可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2091

帖子

9140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89
贡献
2553
金钱
3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19 2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19 15:55
龙是人类古代对大自然崇拜的产物,即图腾式的幻想中的能力无比的动物。在现在看来古代皇帝将自己比作龙凤实 ...

人家才不蠢呢,把个朝鲜管的服服帖帖的。现在的聪明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19 21: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8-10-19 21:56 编辑

不可能真实存在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龙”,如果真的有,怎么连自己的后代也传不下来?
但有可能存在过好几种具有传说中“龙”的样子或具有传说中“龙”某些功能的,至今没被人类发现的动物。
反正谁也没见过龙!说某种刚发现的动物就是“龙”有何不可?就如把熊猫说成“貔貅”一样!有谁见过古代的“貔貅”?说熊猫就是貔貅又有何不可呢?

点评

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龙”,不存在  发表于 2018-10-19 2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9 2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0-19 22:08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8-10-19 20:54
我认为龙是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很可能在恐龙之前存世。因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从大到小逐级消亡,而龙应比恐龙 ...


化石龙2亿年,比恐龙小多了。与画上的龙很相似。把整块的石头搬进展馆。科学家们说,得更新思想,龙可能是真有的啦。去参观的人很多,门票100元。展览馆在贵州省安顺市。我明年准备去旅游
恐龙不是发现化石,谁知道有恐龙?后来发现就越来越多了。但龙的化石极难发现,因为它是水生生物。西方也已发现西方龙(不是恐龙)化石,但与中国龙大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0-19 22: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解释《周易.乾》里的“龙”,本人也作过研究,有《龙的含义变迁》一文,只要搜索“龙的含义变迁”,都能搜索到。《大中华诗词论坛》反对甲骨文登陆,凡是甲骨文,都变成乱码,所以不能在这里发帖以享各位。再就是,没有甲骨文,就不直观。特别是“文字‘龙’,乃驯化如奴隶一样的家畜”,更需要对甲骨文“龙”字以直观研究。若有兴趣、有研究欲望的朋友,不妨搜索“龙的含义变迁”,那里有甲骨文。

内容提要:
龙的涵义是与时俱进、变动不拘的。在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时代,它是牢笼;而后是网捕物和家畜的泛称(以工具名动物),再后为鼍鳄之专称;鼍鳄与时令作息,为客观上的气象显示,所以龙(鼍鳄)为农神;天上的苍龙星比地上的龙(鼍鳄)更准确,所以苍龙星取代鼍鳄而为农神;文字“龙”,其实就是驯化如奴隶一样的家畜;至于现代神格龙,它的肉身为牲畜图像之总汇,是民族融合之象征。但当皇权灵魂附体以后,就成了皇帝的图腾,失去了它应有的祥和;《周易》中的龙就是苍龙星,以苍龙星的“在渊、在田、在天”表示一年的气候时令。我们在解释广泛意义的“龙”时,要分清它是哪一时段、哪一概念上的龙,不能以“皇家图腾龙”概念解释一切龙、解释《周易》之龙。

关于龙,何新先生有专著——《龙,神话与真相》。他主张鳄鱼就是龙。王大有将“龙”字的“辛”,是“尺山”,大约他心中的龙,和现代神格龙没有两样。

以下是本人《龙的含义变迁》节录

回过头来论“龙”。它的甲骨文是野兽头上带“辛”,既有“辛”的意义成分、又有兽的成分。这样两相组合,成为一个会意字,表示驯养成家畜了的兽,就像俘虏来的奴隶融和为部落人一样。

其实,“龙”的下部是象形的,取象于野兽的巨口与长尾,这是人类所没有的,这就将龙界定为野兽界。加上“辛”符,就把一样有巨口与长尾的豺狼、老虎、豹子等野兽排斥在外,只将狗、猪、羊、牛、马等驯化如奴隶制驯服一样的家畜称为龙。造字原理非常清晰,语义也不含糊。所以,“龙”就是“奴隶兽”,猪牛羊狗马的便是。

我们以往都是将“龙”看成是象形字的,这可能就是总是不能说清楚龙是什么、为什么在自然界没有与之相似的动物存在的主要根源。

《说文解字》收录有“豙”字,《说文》曰:“豕怒毛竖。一曰:残艾也”。《段注》:“艾当作乂,乂或作刈,芟草也。残乂者,删夷之也”。

再看删字。《说文》曰:“zhuo(叕加利刀)也。从刀册”。就是像从简册中删削掉部分简册文章一样,从猪身上删除部分东西的意思。在畜牧业进步后,将猪去势,这是常识。去了势的猪性格和顺,善肥。豙之从辛,表意豕之温顺犹如归化了的奴隶一样。虽然豕变得温顺是删节的结果,但“辛”符不是“剞屈刂(jijue曲刀)”。豙之“豕怒毛竖”与“温顺和驯”相对,正合古文字正反两义寓于一字之例,如“乱”有治义一样。

豙之从辛与龙之从辛相互比较,豙是专指,指驯化之豕;龙则是泛指,乃一切驯化之畜。
从“辛”的动物还有凤,其本义当是驯化了的家禽。突出羽毛,特像公鸡。头上的“辛”所表意的正是家禽的驯化如奴隶一样的归化,而不是其他什么特殊含义。而孔雀头上的冠毛正与甲骨文凤字的辛符巧合,在人们忘记了凤是驯化了的家禽以后,就认孔雀作凤了。

龙,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鼎龙>》(P218):“甲骨文借(龙)为宠,宠乃后起之分别字”(于省吾释“鼎龙”为“方宠”)。说明名“龙”是动物、是有宠的动物。没有宠,也进不到房间内。能进房间的动物,大约是猫狗之类;

宠,《伯宠父鼎》之“宠”为“竜旁加丮(ji)”成字(见《皕明楼金文考说》p44)。丮,林义光《文源》曰:“象人伸两手持物形”。宠之由竜加“丮”成字,表示人以两手玩弄“龙”于鼓掌之象。所玩的“龙”,自然不是很凶恶的动物,更不是神物,是驯化了的动物,受宠之象甚是明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如何理解“豢龙”、“御龙”、“豕韦”呢?如果对“豙”的训释没有异议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豢,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豢)从身(按:原文的“身”字为甲骨文,象怀孕的母猪(要倒转看才像。见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P1299)从卄(gong),故从卄、豕。腹有子,象孕豕”。这就是说,豢就是饲养母猪,以求繁殖。豢龙,就是养猪或者繁殖猪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0-19 2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解释《周易.乾》篇的“龙”是什么,着意对“龙”作了研究,并写成《龙的含义变迁》一文,在四川大学“中国儒学网”、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来搞照登”登载,全国各大网站、博客有十多家转载,也红极一时。若有深度研究的朋友,不妨搜索“龙的含义变迁”,就能搜索到。因《大中华诗词论坛》反对甲骨文登陆,凡是甲骨文的地方都变成乱码,所以不能在此发帖,以享朋友。再则,少了甲骨文,研究就不直观,特别是在说明“龙就是驯化如奴隶归化一样的家畜”,更需要甲骨文。所以,大家只能在其他网站上能见到。

内容提要:
龙的涵义是与时俱进、变动不拘的。在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时代,它是牢笼;而后是网捕物和家畜的泛称,再后为鼍鳄之专称;鼍鳄与时令作息,为客观上的气象显示,所以龙(鼍鳄)为农神;天上的苍龙星比地上的龙(鼍鳄)更准确,所以苍龙星取代鼍鳄而为农神;文字“龙”,其实就是驯化如奴隶一样的家畜;至于现代神格龙,它的肉身为牲畜图像之总汇,是民族融合之象征。但当皇权灵魂附体以后,就成了皇帝的图腾,失去了它应有的祥和;《周易》中的龙就是苍龙星,以苍龙星的“在渊、在田、在天”表示一年的气候时令。我们在解释广泛意义的“龙”时,要分清它是哪一时段、哪一概念上的龙,不能以“皇家图腾龙”概念解释一切龙、解释《周易》之龙。

对于“龙”,何新先生有专著,洋洋三十万言,特得出结论就是鳄鱼。王大有也支持。我觉得这是“龙”字的最后附体,其实最先是一切网捕物的泛称,当所有动物都有名字后,就将这个“龙”,作为稀见动物的名字了。

以下是《龙的含义变迁》节录

所以,“辛”是臣服、是主仆双方对“二等公民”地位的认可。这与自由人相比,肯定是没有政治地位、没有人权的人。但与被砍去脑壳的奴隶相比,肯定是幸福、幸运、侥幸的。这样来理解辛,就比“辛是剞屈刂(jijue,曲刀)”要合理、自然得多。

回过头来论“龙”。它的甲骨文是野兽头上带“辛”,既有“辛”的意义成分、又有兽的成分。这样两相组合,成为一个会意字,表示驯养成家畜了的兽,就像俘虏来的奴隶融和为部落人一样。

其实,“龙”的下部是象形的,取象于野兽的巨口与长尾,这是人类所没有的,这就将龙界定为野兽界。加上“辛”符,就把一样有巨口与长尾的豺狼、老虎、豹子等野兽排斥在外,只将狗、猪、羊、牛、马等驯化如奴隶制驯服一样的家畜称为龙。造字原理非常清晰,语义也不含糊。所以,“龙”就是“奴隶兽”,猪牛羊狗马的便是。

我们以往都是将“龙”看成是象形字的,这可能就是总是不能说清楚龙是什么、为什么在自然界没有与之相似的动物存在的主要根源。

《说文解字》收录有“豙”字,《说文》曰:“豕怒毛竖。一曰:残艾也”。《段注》:“艾当作乂,乂或作刈,芟草也。残乂者,删夷之也”。
再看删字。《说文》曰:“zhuo(叕加利刀)也。从刀册”。就是像从简册中删削掉部分简册文章一样,从猪身上删除部分东西的意思。在畜牧业进步后,将猪去势,这是常识。去了势的猪性格和顺,善肥。豙之从辛,表意豕之温顺犹如归化了的奴隶一样。虽然豕变得温顺是删节的结果,但“辛”符不是“剞屈刂(jijue曲刀)”。豙之“豕怒毛竖”与“温顺和驯”相对,正合古文字正反两义寓于一字之例,如“乱”有治义一样。

豙之从辛与龙之从辛相互比较,豙是专指,指驯化之豕;龙则是泛指,乃一切驯化之畜。

从“辛”的动物还有凤,其本义当是驯化了的家禽。突出羽毛,特像公鸡。头上的“辛”所表意的正是家禽的驯化如奴隶一样的归化,而不是其他什么特殊含义。而孔雀头上的冠毛正与甲骨文凤字的辛符巧合,在人们忘记了凤是驯化了的家禽以后,就认孔雀作凤了。

龙,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鼎龙>》(P218):“甲骨文借(龙)为宠,宠乃后起之分别字”(于省吾释“鼎龙”为“方宠”)。说明名“龙”是动物、是有宠的动物。没有宠,也进不到房间内。能进房间的动物,大约是猫狗之类;
宠,《伯宠父鼎》之“宠”为“竜旁加丮(ji)”成字(见《皕明楼金文考说》p44)。丮,林义光《文源》曰:“象人伸两手持物形”。宠之由竜加“丮”成字,表示人以两手玩弄“龙”于鼓掌之象。所玩的“龙”,自然不是很凶恶的动物,更不是神物,是驯化了的动物,受宠之象甚是明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如何理解“豢龙”、“御龙”、“豕韦”呢?如果对“豙”的训释没有异议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豢,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豢)从身(按:原文的“身”字为甲骨文,象怀孕的母猪(要倒转看才像。见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P1299)从卄( ,gong),故从卄、豕。腹有子,象孕豕”。这就是说,豢就是饲养母猪,以求繁殖。豢龙,就是养猪或者繁殖猪仔;

韦,《甲金字典》:“甲骨文象保卫(城囗)之形。‘ ’象城邑,止为足迹,以示巡逻保卫城邑之意”。“豕韦”就是“豕卫”,古时以官职命姓氏,所以豕韦氏就是猪场保卫部长。
以“御龙氏”代“豕韦氏”,说明龙就是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8-10-19 23:09
为了解释《周易.乾》篇的“龙”是什么,着意对“龙”作了研究,并写成《龙的含义变迁》一文,在四川大学“ ...

你这些解释,都是在不承认龙是真实存在的前提下。当它是真实存在的,这些解释便不击自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2
贡献
2013
金钱
2982
发表于 2018-10-20 12: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感是刚刚疯了吗?现在感觉是这群人疯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0-20 12:59 编辑

龙字     龙应当是一种身体较长、能像蛇那样弯曲扭动、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的爬虫类动物,它的头部比较大,头上有角,身上时或还画有鳞片和背鳍。东汉时已看不到龙,所以许慎的说文小篆居然把龙身与龙头砍断了。但背上的鳍却标出来了
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8-10-20 12: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2
贡献
2013
金钱
2982
发表于 2018-10-20 13: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8-10-20 12:58
不疯不疯,打铁老先生没见过,他们可能,只是可能都见过,现在不是有大蟒蛇吗,头上按角,身上披鳞,颔下 ...

叶公好龙,唔,叶公好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0-20 13:23 编辑

1934年坠龙的当年报纸

8月8日,在营口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极相似的骨骼,而且在这个神秘生物未死之前,当地的居民曾经两次见到它,并有很多人抢救过它,与其有过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寺庙还为它办过法事以抢救。
营口市史志办编辑、史志办主任周丛一主编、韩晓东等参编的《营口龙之谜》一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营口市史志办主办的“营口春秋网”之影像营口—“营口龙之谜”界面里存有央视等电视台录制的几个视频。
1934年轰动一时
1934年8月8日,在营口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极相似(特征一致)的尸体,
营口市(2张)



并且此前有附近居民见过、接触过其活体。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的《盛京时报》还派人采访,称之为“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同时还配以照片,图文并茂,轰动一时。
在《营口市志》第一卷中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度紧张并涨价。(脊骨共29节?是否谁写错了字?专题片《龙影遗骨》说《盛京时报》报道是28节)





体貌1、长条形,十来米长。
2、有杈角。
有双角(普通的水生动物无角)且是鹿角那样的杈角,这在动物界非常罕见,真是传说和正史记载里龙的特征。
3、有鳞片:运尸体时,鳞片装了两大筐。
4、嘴上两个长须。
5、有四爪,爪印子清晰存在,有报道。
6、大眼睛凸出。

营川坠龙事件骨节
7、脊骨28节。专题片《龙影遗骨》说《盛京时报》报道是28节。

营川坠龙事件声音
8、声如牛嚎,它死亡前,人们听到过。古代文献里龙声如牛。

营川坠龙事件气味
9、腥味极浓,弥漫很远,体气参天。传说文献和正史记载里,龙腥味极浓。

1934年坠龙.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0-20 13:18 编辑

日本庙中保存的370年前中国的小龙
这条经过防腐处理制成的龙长约1米,头有角,嘴有须,眼形巨大,但只有三只爪,后脚因为退化变得短而小,全身附有鳞片(已被涂上金漆),与传说中的龙几乎一样,只是体形小了一点,应该尚未成年。
这条龙是在明治四年送来的。据记载,发现这条龙的是一位中国农民,当时他正沿着一条河走,忽然看见了草丛中奄奄一息的这条龙,他便用木棍将它打昏后带回了家。
后来他将龙带到码头出售,一个日本商人见后便买走了。他将龙运回了日本,砍断了尾巴,制成了标本。
一位名叫“万代藤兵卫”的著名收藏家见到龙后爱不释手,便出高价买来,并于天和二年九月将龙捐赠给了日本富山县浪速区的瑞龙寺。此后,该寺便将此“龙”视为镇寺之宝,收藏至今。
日本瑞龙寺的中国小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10-20 13:44 编辑

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两栖于海滨环境,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它的特点是头小,眼孔大,头与尾较长,身体宽扁,四肢细短。可知,这是一具完整的贵州龙骨骼化石,其龙头呈三角形,肋骨根根清晰,脊椎、骨骼完整无损,体态自然,栩栩如生。头部与龙尾呈近90度曲折,不妨意料,贵州龙是在爬行中被瞬间埋葬的,才会泛起云云形态。这是大自然造就的杰作,是古生物演化的实物佐证,记载了古脊椎动物进化的史实,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目前已发现的新中国龙类化石全部产自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它向人们展示了龙首长角的原形,弥足珍贵。

经专家精心剥离石头,龙首上的“龙角”完整保留,与神话中的中国龙相差无几,引起古生物学家的关注和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看。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远古神话中一种神奇的动物,为民族始祖黄帝氏族崇拜的图腾,后世的中国人因此被称为“龙的传人”。过去,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长角的中国龙是华人祖先虚构的形象,只存于神话传说之中。

贵州省这条龙化石属于“新中国龙”,于1996年出土于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角、爪子
该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总长七点六米,其中头部长七十六厘米,颈长五十四厘米,身长二点七米,尾长三点七米,身宽约六十八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嘴长四十三厘米,头部最宽处大约三十二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肋骨细节
龙角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长出,双角对称,长约二十七厘米,略显弧形,这对“龙角”在龙头上翘出,酷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 出土于贵州关岭新铺的“新中国龙”化石头上的两只“龙角”,为我国首次发现,为古代传说中长角的神龙提供了实物佐证,将为中华民族关于龙的形象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贵州龙化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10-20 12:38
第一感是刚刚疯了吗?现在感觉是这群人疯了吗?

接下来你也会动摇你的固有想法
科学就是不断推翻以前的结论,最后露出的才是事物的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总长七点六米,其中头部长七十六厘米,颈长五十四厘米,身长二点七米,尾长三点七米,身宽约六十八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嘴长四十三厘米,头部最宽处大约三十二厘米。

龙角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长出,双角对称,长约二十七厘米,略显弧形,这对“龙角”在龙头上翘出,酷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 出土于贵州关岭新铺的“新中国龙”化石头上的两只“龙角”,为我国首次发现,为古代传说中长角的神龙提供了实物佐证。

这些描写根本不是恐龙,而是标准的古代画中的中国龙。
古代的龙的画像不是随便画出来的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和《宋书•符瑞志中》记载,太和七年(233年)正月,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的一口大井中发现青龙,浮现了十多天,魏明帝曹睿亲自率领群臣前去观看,并叫画工当场绘图,但尚未画完,龙就下潜消失了。
虽没画完,大致的总画下来了,尤其是头部。因此我们不能说龙是想象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4: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马小星1994年写的《龙,一种未明的动物》一百多页,其中有专门围绕1944年的坠龙事件的调查,我反复看了,感到事件是真实的。
还有
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长1.78 米高067米的蚌龙置于墓主人尸骨的右侧,龙昂首,曲颈,弓身,前爪扒, 后爪蹬,状似腾飞。蚌虎位于尸骨的左侧,虎首微低,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状如行走。龙为鳞虫之长,虎是百兽之王。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历来以龙虎并举象征着威武和权力。这一文化特征,竟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确属前所未有的大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蚌龙的形态同后代常见的画龙非常相似,也是马首、鼍身、鹰爪,而蚌虎的形貌则跟现实生活中的老虎完全相同,并无任何夸张之处。这就不能不使人深长思之:既然左侧的蚌虎是对一种动物的真实模拟,那么,有什么根据断言右侧的蚌龙仅仅是一种作为崇拜物的抽象的图腾呢? 第二组有龙、虎、鹿和蜘蛛等。第三组有人骑龙和虎等……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有一人,也是用蚌壳摆成,两足跨在龙的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面部微侧,好像在回首观望。(见于《文物》1988年第3期与《考古》1989年12期的《发掘简报》)。
这些都值得人们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22楼是我看完古今所有的龙的记录后整理出来的龙的形象。纠正了画中的许多错误,比如不是蛇身,有蛇身的不是龙,是蛟,即一种特异的大蟒。龙身更像蜥蜴,与恐龙应该有亲缘关系。分析了龙鳞与蛇鳞的区别,群鱼随龙的原因,龙腥的原因,龙爪有蹼。大家仔细看看22楼,会有收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3
贡献
13786
金钱
16788
发表于 2018-10-20 15:4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边清末民初的文人,不似姓孔计较“回"字有多少种写法,只计较“读书读到老,唔(不)识鼋鼍龟鱉灶。”(讲的是繁体)     鼍,不就是龙么?猪婆龙,扬子鳄。

点评

古时候龙和鼍人们就分得非常清楚,不混淆的  发表于 2018-10-20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6: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0-20 15:45
我们这边清末民初的文人,不似姓孔计较“回"字有多少种写法,只计较“读书读到老,唔(不)识鼋鼍龟鱉灶。”( ...

龙与猪婆龙,扬子鳄大不一样。最主要是一对龙角。龙甲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16: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0-20 15:45
我们这边清末民初的文人,不似姓孔计较“回"字有多少种写法,只计较“读书读到老,唔(不)识鼋鼍龟鱉灶。”( ...

你看看贵州龙化石、日本保存的龙,会像鼍吗

点评

但三十年代那案,十多年前央视“走近科学"播过了。有人自称拥有当年的龙骨,后经科学测试,说是马骨。奇怪的是,又说是远古的一种马的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0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3
贡献
13786
金钱
16788
发表于 2018-10-20 17:16: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10-20 16:11
你看看贵州龙化石、日本保存的龙,会像鼍吗

但三十年代那案,十多年前央视“走近科学"播过了。有人自称拥有当年的龙骨,后经科学测试,说是马骨。奇怪的是,又说是远古的一种马的骨。

点评

这不正好说明这伙人碰到了矛与盾,无法解释--------伪科学  发表于 2018-10-20 20:59
猪骨叫猪龙,牛骨叫牛龙,狗骨叫狗龙,羊骨叫杨龙……马骨就叫马龙吧! 定不下是什么骨的就叫恐龙、喜龙、愁龙、悲龙、巨龙……龙子龙孙无穷尽也! “龙”之名有何种动物而起?谁能肯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0 1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0 1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8-10-20 20:05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0-20 17:16
但三十年代那案,十多年前央视“走近科学"播过了。有人自称拥有当年的龙骨,后经科学测试,说是马骨。奇 ...

猪骨叫猪龙,牛骨叫牛龙,狗骨叫狗龙,羊骨叫羊龙……马骨就叫马龙吧!

定不下是什么骨的就叫恐龙、喜龙、愁龙、悲龙……巨龙、长龙、肥龙、……贵州龙、安徽龙……东方龙、西方龙……龙子龙孙无穷尽也!
“龙”之名由何而起?谁能肯定?

点评

学海长孺 叫长孺龙  发表于 2018-10-20 20:58
谢谢学海长孺先生为我解读。 其实我也喜欢叶公所喜欢的中国龙,不太喜欢恐龙,那怕也说是中国的。至于龙来了,跑不跑是另一回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20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3
贡献
13786
金钱
16788
发表于 2018-10-20 20:2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8-10-20 19:53
猪骨叫猪龙,牛骨叫牛龙,狗骨叫狗龙,羊骨叫羊龙……马骨就叫马龙吧!

定不下是什么骨的就叫恐龙、喜龙 ...

谢谢学海长孺先生为我解读。
其实我也喜欢叶公所喜欢的中国龙,不太喜欢恐龙,那怕也说是中国的。至于龙来了,跑不跑是另一回事了。

点评

你是山水龙\(^o^)/~  发表于 2018-10-20 2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0-20 2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龙是真是存在的动物”,但是,不是现代神格龙的那个样子。

我的结论是,龙,在渔猎时代,它是网、络、牢、笼之类的狩猎工具,以及狩猎动作;后来将所获称之为龙;称为动物的泛称;当所有动物都命有名字后,“龙”就称为某种稀奇动物的名字。按何新(此人有三十万字的专著——《龙,神话与真相》)认为鳄鱼是龙,就是所谓的“猪婆龙”。

至于文字龙,正如刚刚先生所录一样(见前),甲骨文的构架如现代简化字一样,由动物的巨口、长尾,加上“辛”符——就是所谓的“龙角”者成字,这是个会意字,下部象形(象巨口、长尾之形),上部的“龙角”(辛)乃奴隶的专用符号。全文为“野兽驯化辱奴隶之归化一样的野兽”,简称“奴隶兽”,猪牛羊狗马的便是。

而龙的篆书,则是“龙”的神格化描述。增加“背鳍”,看来,战国时代就在开始造神格龙了。

将奴隶专用符号的“辛”看成龙角,这是制造神格龙的原始样板。神格龙是汉朝制造的。马王堆汉墓就有神格龙的样子。刚刚先生转发的《龙是真是存在的动物》,一切描绘没有超出神格龙的式样,这就将普通动物泛称的“龙”,描绘成神物了。

化石式样,是某种动物的骨架,这种动物,现在还是能找到的,就是大鲵,可能就是安顺龙的亲戚吧。要说是“真是存在的动物”,命题是正确的,但不是如文描述的那样成神龙。

我同意“龙是曾经存在国的动物”,但不是万能的神物,不能比照神格龙来描绘“龙”的式样。

点评

鼍:是猪婆龙,即扬子鳄,文革前出版的《新华字典》就有,小学生的年代就知道。若等你研究,又要对照何先生的著作才能确定下来?蚊子都睡觉了。 怎么,教授级高工不知道质量管理的“管″是怎回事?那你得回炉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3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8-10-20 2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濮阳水西龙,也可以看成是马的,本人认为是马,人骑马,也相当于今天的人乘上飞机,也是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2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龙的观点,我是三部曲,第一部,我与你们一样,铁杆的相信,龙没有的干活,都是古人编造出来的,实际就是夏朝前的图腾崇拜。几年前突然看到了1934年的坠龙帖子,我震动了。然后看到了马小星的《龙,——————》,心情实在如大海翻腾。我是个不以人们观点轻易转移的人,这个大家一年多接触都知道了,但一朝我认定的,我就非弄个水落石出,因此我大量收集,写成这篇文章。希望能感化一批人,为我们中国龙的真实存在的研究贡献菲薄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