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0|回复: 113

坦承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是匠人重塑诚信的不二选择

[复制链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发表于 2018-10-3 1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0-3 16:25 编辑

坦承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是匠人重塑诚信的不二选择
      有个唤作如观的诗词门外汉问二〇一九五四:你凭什么把诗人分成入流与不入流?难道就凭你前面那些关于新韵的祥林嫂式的唠叨?二〇一九五四未予回答,不知是出于不屑,还是没有工夫。
      如观先生无疑属于匠人一类,而且尚未入流。他这句问话本身就概念不清,一是普通学写诗者并不能与诗人划等号,二是哪怕较诸最高级别的匠人,诗人也要至少高出不只一个档次,当然都是入流的,而且向来属于名流。
      之所以断定如观先生属于匠人一类,是因为如观严重有违诗者基本诚信。与大眼怪、程溪钓叟等人一样,他分明既读不出又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却执意以其家乡土话或道听途说的其它某地方言冒称之,非但如此,而且想方设法阻挠热心诗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诗者的作为。
      其实,就绝大多数普通匠人朋友而言,坦率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并不丢人,反而可令人们肃然起敬。比如,格那丁先生即属最接近诗人的一类匠人,只因坦率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便得以与众多匠人朋友区别开来,并受到吟者、二〇一九五四、谁知我心诸位先生的由衷褒扬。
      吟者等人曾经说过:诗乃心声。又说:诚信乃是当下诗者最重要的品质。此话的确在理,一点儿也不错。试想,在新声旧韵正在进行实质性更迭的历史时期,一个连基本诚信都不讲的人,谁又能相信他舞文弄墨拼凑出来的所谓诗句是由衷的呢?
      值此新声旧韵并行过渡期已进尾声之际,笔者不得不郑重建议真正有志于成为诗人的匠人朋友们:死要面子活受罪绝非明智之举,坦率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才是重塑尔等基本诚信的不二选择,别无他途。伏乞匠人朋友们三思!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旧韵朋友均属匠人,其中也有诗人,只是不多罢了。多数匠人朋友其实只是轻信,而并非不讲诚信。请临帖交流的朋友也务必认清这一点为盼!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3 1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常谈肯定又是吟者的新马甲。。。

点评

坦率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是重塑诚信的不二选择 这一论断适用于所有人,也包括版主,请针叶林先生三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12:51
建议副首版先生多些正面切磋交流,少扯点闲篇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1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3 10:16
老生常谈肯定又是吟者的新马甲。。。

建议副首版先生多些正面切磋交流,少扯点闲篇儿。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1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3 10:16
老生常谈肯定又是吟者的新马甲。。。

坦率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是重塑诚信的不二选择

这一论断适用于所有人,也包括版主,请针叶林先生三思~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14: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0-3 14:32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3 12:53
问题不在当代古典诗词爱好者身上,对古典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人们有足够理由爱好它,也有义务和责任传承 ...

请林先生紧密围绕主题交流为盼!

问题的原因及后处理措施姑且不论,单说时人还能不能读得出听得懂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这一根本性问题。

如果林先生也读不出听不懂,那么何妨像格那丁先生一样大大方方地承认呢?

友情提示一下,此事关乎诚信,干系重大,林先生确认想好了再答不迟哈。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3 16: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上路扯老生废话

点评

认清形势,是双轨并行。小至家庭,尚推陈“新生活,各探各。大至国家,尚一国两治,况诗韵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20:10
关乎诚信,兹事体大。请潭州雨梦先生认清形势,明辨是非,谨言慎行为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1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16: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3 16:01
新手上路扯老生废话

关乎诚信,兹事体大。请潭州雨梦先生认清形势,明辨是非,谨言慎行为盼!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3 16: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上路
众车遭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 16: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3 13:16
古音与古典诗词是一有机整体,两者关系就跟血与肉一样割裂不得。没能保存好古音而只保存古典诗词不管怎么说 ...

中古平水韵与中古正音又是什么关系?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与韶乐又是什么关系?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3 17: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上路航标,马路杀手;
众车遭殃吟者,殃及平民。

点评

有欠工稳,回去接着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902

帖子

44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17
贡献
1078
金钱
164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3 19: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硝烟味,容易伤感情。今人皆是在新中国一统的普通话汉语教育下学习长成,古代各朝制定的韵书都是为各朝文化交流所用,并没有要求我们现代汉语学习者应用。我们应该是以古代韵书为参考,研学古代的文化之作,尽量不要固执循旧,古代的文体模式也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新韵,入声尽量避之。论坛不小,既然懂中古音韵有众,不妨另辟版块,专做这一块,岂不快是。

点评

这位朋友持论倒是蛮公允的,点赞,奉茶!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人拿着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并強行误导,严重伤害包括现代读书人在内的国民感情在先,又为一己之私,无视现代和未来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企图顽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1:17
倡新韵者,自可上【新韵吟坛】,那里如农村有广阔天地,自可施展拳脚,想欢呼雀跃者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20:14
目前各论坛诗词板块一般默认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按中华诗词学会规定:新韵要注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3 1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18-10-3 19:12
有硝烟味,容易伤感情。今人皆是在新中国一统的普通话汉语教育下学习长成,古代各朝制定的韵书都是为各朝文 ...

目前各论坛诗词板块一般默认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按中华诗词学会规定:新韵要注明。

点评

这个理由不能成立,那是强行误导。 你就知唯书唯上,你自己的认知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23:32
如今,各地作诗者都喜欢自己习惯用韵,任人自由,我就爱用《诗韵新编》,当然也有入声部,写作时也尽量顾忌用韵,以免有好事者批我,哈哈哈——其实,古韵也好,今韵也好,各展其材,不用相互争执,也用不着标明什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20:40
我辈人启蒙学习于新中国文化,也开始接纳国外的诗歌,拜伦雪莱等诗通过翻译曾影响过新青年,国内的一些自由诗体也领袖过主文化,而格律诗基本出于上世纪初文化人之笔,尤其是毛泽东诗词引领了广大年轻人的诗词爱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3 20: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8-10-3 20:15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3 16:01
新手上路扯老生废话

认清形势,是双轨并行。小至家庭,尚推陈“新生活,各操各。大至国家,尚一国两治,况诗韵乎?!

点评

在声韵问题上,吟者先生也曾提出过一国两制。当然只能就地域而言,比如港澳台,顶多再加上东南一带,而绝不是通行全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3 20: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18-10-3 19:12
有硝烟味,容易伤感情。今人皆是在新中国一统的普通话汉语教育下学习长成,古代各朝制定的韵书都是为各朝文 ...

倡新韵者,自可上【新韵吟坛】,那里如农村有广阔天地,自可施展拳脚,想欢呼雀跃者众。

点评

学堂窝人主政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时,曾发专帖将百家论坛限定为″格律诗词论坛″,你只是个顾问,莫非也想越俎代庖,欲将本版限定为″平水韵诗词理论″版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3 2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0-3 20:48
通韵,明显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扯淡

点评

你也敢藐视诗词中央?刮目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2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10-3 21:4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问题是:普通话继承不了中国的古典诗词。元后连诗经第一首《关雎》都无人能超越。关雎是什么,关雎是民谣,是当时的流行曲,是人人能唱,节日喜庆围住火堆和着五弦琴又唱又跳的歌,当今有这种歌吗,没有,这就是无谱而人人会歌的诗,今人有吗,没有,《关雎》从创作出来,到即刻的现在,她的音乐性就从未断过,那怕一分钟。今人做得到么,无谱之歌,依曲之词。今人只会说:平水韵过时,要创新,要用普通话韵,要用通韵,要用东南韵,离开平水韵你们将什么都不是,在古典诗词面前只是一个怪胎。唐宋以前的诗词是口头文学,不承认这一点不配言古典诗词。既是口头文学必以语音为诗词的灵魂,否则不如散文。古典诗词是声音的艺术,主要表现诗人的情感,非文字文学,不作教化工具。元明清的诗词己变成文字文学,非作曲不能歌唱。当代诗词更变为教化工具,服务工具,作为表露情感的诗词无权展现光天之下。中国诗词从诗经到宋词都一直在语音和情感之中,汉字的语音不但有声调的变化,还内藏着人的情感,在声调和情感中中国古典诗词能歌能唱。今人还可以如古人一样把诗词当歌来唱吗,我的回答是肯的。因为这歌,这曲没有消失。中国古典诗词的吟唱艺术只消失在普通话中。唐音宋语存在于有入声语言的地区中。如何正明,只要还能用反切定音的语言都是切韵时代的语言,阳关三叠有古曲,有古词,凡能合律唱出来语言都是当时的语言。凡能通晓诗经韵音的语音都是秦前的语言。普通话与古典诗词无关。

点评

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提炼出一二三后再来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4:24
我对语言学不甚了解。请问中国什么时候出现普通话的?用外文字母注音是谁发明的?入声是发明洋文字母注音的人忽略了还是那时已经消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3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2091

帖子

9140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89
贡献
2553
金钱
3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0-3 2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10-3 21:48
最大的问题是:普通话继承不了中国的古典诗词。元后连诗经第一首《关雎》都无人能超越。关雎是什么,关雎是 ...

我对语言学不甚了解。请问中国什么时候出现普通话的?用外文字母注音是谁发明的?入声是发明洋文字母注音的人忽略了还是那时已经消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10-3 23:0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开始入派三声,普通话是小范围的语言,不知是何时开始有的,反正不是主流语言。拼音民国时就开始了。我只听不讲不理。

点评

那不算本事,你若连听都不听,那才叫高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7:29
你怎什么都不知道呀?那还瞎犟个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3 20:14
倡新韵者,自可上【新韵吟坛】,那里如农村有广阔天地,自可施展拳脚,想欢呼雀跃者众。 ...

学堂窝人主政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时,曾发专帖将百家论坛限定为″格律诗词论坛″,你只是个顾问,莫非也想越俎代庖,欲将本版限定为″平水韵诗词理论″版块?

点评

也不过是建议,不忍见过街之鼠,遍体鳞伤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0:54
顾问,岂能顾而不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0:52
顾问,岂能顾而不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0:52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0: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谁呀?好狰狞的面目!
就凭这两个字,你已输了!

点评

支持,凡新旧韵之争,-概拍死  发表于 2018-10-4 18:41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3 17:08
新手上路航标,马路杀手;
众车遭殃吟者,殃及平民。

有欠工稳,回去接着练。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4 10: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标 发表于 2018-10-4 10:21
学堂窝人主政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时,曾发专帖将百家论坛限定为″格律诗词论坛″,你只是个顾问,莫非也 ...

顾问,岂能顾而不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4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标 发表于 2018-10-4 10:21
学堂窝人主政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时,曾发专帖将百家论坛限定为″格律诗词论坛″,你只是个顾问,莫非也 ...

顾问,岂能顾而不问。

点评

我老眼昏花看错了毕竟情有可原,你自己是什么身份难道你也不清楚?请找准自己位置好不好? 方才注意到,原来本版顾问只有易不问先生一人,你潭州雨梦不过嘉宾而已,呵呵,哼哼,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4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航标 发表于 2018-10-4 10:21
学堂窝人主政中华诗词论坛百家论坛时,曾发专帖将百家论坛限定为″格律诗词论坛″,你只是个顾问,莫非也 ...

也不过是建议,不忍见过街之鼠,遍体鳞伤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4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档出容易,马甲费布。这不二0一九五四和塞外秋来未逝,航标又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朝阳 发表于 2018-10-3 19:12
有硝烟味,容易伤感情。今人皆是在新中国一统的普通话汉语教育下学习长成,古代各朝制定的韵书都是为各朝文 ...

这位朋友持论倒是蛮公允的,点赞,奉茶!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人拿着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并強行误导,严重伤害包括现代读书人在内的国民感情在先,又为一己之私,无视现代和未来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企图顽抗到底,不惜铤而走险,继续剥夺数以千万计的广大青少年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力于后,万般无奈之下,我等同仁才揭竿而起的。
请上海朝阳先生明察!

点评

不用愤慨,不必动气。我们在论坛上的所有爱好者都是业余所好,做一点文字都是自己的,旁人愿意浏览阅读,或者给予点赞,这是交流互动。至于将来的诗歌趋向,任由社会文化衍生和奠定,就像现代很多怪词怪句都被新闻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20:18
万般无奈之下, 哈哈,看来四处碰壁,人皆喊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8:44
听不懂读不出无关宏旨, 写得诗填得词有利传承。 ------平水长流,污蔑无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7:55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10-3 23:05
元朝开始入派三声,普通话是小范围的语言,不知是何时开始有的,反正不是主流语言。拼音民国时就开始了。我 ...

你怎什么都不知道呀?那还瞎犟个啥!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2: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3 20:10
认清形势,是双轨并行。小至家庭,尚推陈“新生活,各操各。大至国家,尚一国两治,况诗韵乎?! ...

在声韵问题上,吟者先生也曾提出过一国两制。当然只能就地域而言,比如港澳台,顶多再加上东南一带,而绝不是通行全国。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552

帖子

21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1
贡献
531
金钱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13: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4 10:52
顾问,岂能顾而不问。

我老眼昏花看错了毕竟情有可原,你自己是什么身份难道你也不清楚?请找准自己位置好不好?
方才注意到,原来本版顾问只有易不问先生一人,你潭州雨梦不过嘉宾而已,呵呵,哼哼,哈哈~

点评

老服昏花之人才混个注册会贠,一头碰死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8:38
北山早有邀请,我均婉言谢绝。嘉宾什么的,也是北山安排的,上网十余年,包括首版,首席顾问也不知当过多少,现一概推辞,乐得轻松,也不受任何约束,自是神仙般人。嘉宾又怎么样?总比你一个混混住册会员強多了{:1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0-4 18:27
正诗乃心声之本,清韵乃声韵之源,明无味不成诗之理,告诗有别悟非关学也之诫,去沽名钓誉附庸风雅之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