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2|回复: 63

六言格律诗的平仄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17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9-17 10:03 编辑

                              六言格律诗的平仄
       我原来只研究杂体,对格律、古风都不熟悉,但在研究诗的分类中 “言”部分时,因为几种“言”的特殊性,对这些“言”的古风格律都做过研究,比如七言诗,在汉朝还没取得“诗”的资格,被称为“七言”,到南北朝才开始兴旺,挤进了“诗”的行列,以后竟然成为诗的主力部队。六言历来被专家忽视,认为它数量少。有专家就说宋朝六言诗很少,可是我通过收集,发现专家们说得不对,六言诗不但古风数量多,格律诗数量也多,而且格律诗很有规律,宋朝六言诗更多,是六言诗最兴旺的时期,可惜无人研究。还有八言诗、九言诗,因其特殊,我都认真做过研究。因为三羊先生对词中六言句的平仄提出疑问,所以我今天专门就六言格律诗的平仄写出这篇文章。
       例子太多,因此只引用清朝的,清朝六言有古风,但多格律诗,即使是古风也几乎是入律古风。先看例子:
                              清朝的
秋晚小集寿门出藏茗洞庭春饷客分体得六言    梁启心
扫萚青棠树底,递泉乌石山坰。
秋风秋雨留客,一碗春浮洞庭。
此乡大好鱼舍,何年更富茶租。
准办布帆十幅,共尔春风五湖。
点评   3458句第64字同平仄。

病中遣兴作六言诗    徐大镛
水田十亩五亩,竹溪三湾两湾。
猿鹤不能久待,问君何日买山。
点评   12句第64字同平仄。第2句失间(失替),23句失粘。

康熙六言诗
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
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赐:巡视北城河南道监察御史加三级臣傅作辑
(此系康熙帝亲笔御书现存奉节白帝城博物馆)
点评   3句第64字同平仄。

六言诗    《寄园寄所寄》
夜寒风急如何?乌啼霜冷疏柯,
雪落欲来逼岁,梅花何处山阿?
银烛欲残夜半,钟声数里人家,
月到疏林鸟静,石床冷透霜花。
香消多恨绵绵,偶到名园悄然,
听得竹炉声细,枝松透出茶烟。
落霜满屋萧条,睡鸟惊风堕桥,
小犬晓()不已,莫非山鬼逍遥。
点评   1014句第64字同平仄。第12句失对。全诗大多失粘。从转韵看是入律古风。

六言诗一首    清·袁枚
看书多撷一部,游山多走几步。
倘非广见博闻,总觉光阴虚度。
点评   12句第64字同平仄。

拟古六言    严永华,字少蓝,桐乡人。安徽巡抚归安沈秉成继室。
夏姬十年转少,戴洋五日重苏。
服媚不求荀草,长生要诣蓬壶。
康成婢子识字,逸少保母能书。
渺兹青衣尚尔,可以吾侪不如。
隐逸虽云有福,神仙自出无心。
请看入洞刘阮,绝胜辞家向禽。
点评   5、、81112句第64字同平仄。从“拟古”与转韵知是古风,所以第167句失间(失替),但多是格律句,所以是入律古风。

竹崎关    清·查慎行
佛桑花跟犬吠,龙眼枝头鸟鸣。
渐觉山平水远,邮签报近榕城。
点评   2句第64字同平仄。第1句失间(失替)。

六言诗二首    清《十峰集》
樵侣穷岩落日,渔舟止水生波。
适来龙洞长啸,时饮雪堂纵歌。
为问茸中黄耳,何知江上赤乌。
点评   234句第64字同平仄。第1句失间(失替)。

横山谷水游客,桂月兰风主人。
不羡从龙化鹤,且观飞羽潜鳞。
雄豪鹿鹿成梦,穷放闲闲莫禁。
点评   1256句第64字同平仄。

瑶台小咏     淞滨琐话十二
绮春少主人时德保。德保字奎芳,吴人,时琴香小馥之子。琴香以青衫擅名,奎芳则为正生色。年十二三,即登场奏技,倾其座人。性婉挚,目微短视,举止间弥见春容之度。赠以六言两章:
半温半冷性格,十三十五年华。
剧谈大似名士,读曲群推世家。
勒马英姿飒爽,转喉逸韵苍凉。
借问乌纱银恺,何如翠羽明珰。
点评   1345句第64字同平仄。12句失对。78句失粘。

山居  清·莫友芝
茅屋四围桑竹,疏篱一带鸡豚。
客来不用几席,共坐千年树根。
点评   3句第64字同平仄。


     六言格律诗押平声韵不出孤平、三平收与三仄收的基本句型有:
1、平起平收   (平)平  (平)   (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
2、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平   
3、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
4、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     
     规律  比五言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复杂些。
    (1)、 24分明          (2)、13不论基本成立,1多不论,有三句要论。3比1还自由。
    (3)、5不大自由,由于受到4和6的夹击,基本上要论。
    (4)、6不能套用七言的246分明,押平声韵时,仄收句6可与4协调,但碰到6为押韵时,46可能就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如仄起平收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平。理由其实很简单,一二句都押韵时,前面24相对,但6都是平声,就必然有一句的6与4同平了。 同样,押仄声韵时平起仄收 的  (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便有一句64同仄。
      还有为了不失粘,不失对,也会出现64同平仄。
      因此64同平仄在六言格律中习见习闻,是六言格律诗的正常格律句。希望不要混同于五七言诗。   
       64同平仄例见上面各诗点评。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9-17 11:00 编辑

纠正一下:
1)“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不是康熙六言诗,而是唐代刘长卿的诗,康熙只是转录而已(转录中有个别字更改)。

2)八句的六言诗通常按《谪仙怨》词牌来写,见下例: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3)六言格律一般只需2、4位满足替、对、粘即可,6位按韵脚和白脚处理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7 1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17 10:47 编辑

六言诗,并不等于就是六言格律诗!理同:
唐诗,并不等于就是格律诗!
宋词,并不等于就是格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17 11: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靠边去歇着,不与你对话了  发表于 28 秒前
============================

既然这样,三羊的帖子,你也不要指手画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9-17 10:39
纠正一下:
1)“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不是康熙六言诗,而是唐代刘 ...

那是词,我这儿谈诗。六言有六言古风、六言格律、六言词、六言曲、六言赋。其中宋朝是六言古风与六言格律的高峰期,差点成为正体诗,专家学者不察,却说宋朝六言诗不多。六言以赋出名,专家也说六言赋不多,结果我收集的使赋界惊讶。所以很多东西还得自己去摸索,不要全信专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7 11:05
那是词,我这儿谈诗。六言有六言古风、六言格律、六言词、六言曲、六言赋。其中宋朝是六言古风与六言格律 ...

六言多为古风,不讲究平仄,如:
田园乐(王维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首联就失替。
至于六言诗是否存在标准格律,似乎诗界尚无共识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1)格律诗能否叫六律、六绝。2)是否需粘对变化。3)仄起平收粘对很怪异,怎么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9-17 11:15
学习。1)格律诗能否叫六律、六绝。2)是否需粘对变化。3)仄起平收粘对很怪异,怎么处理。 ...

诗界多为一家之言,尚无广泛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1: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9-17 11:18
诗界多为一家之言,尚无广泛共识。

谢谢。讨论完共识就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2: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9-17 11:15
六言多为古风,不讲究平仄,如:
田园乐(王维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这就是专家们对你们的误导造成的结果。六言律古人有明确的叫法,而且格律非常纯正。因为我只是顺便收集,所以只有几百个例子。赋界专家说六言赋极少,所以我就下功夫去收集,结果得六七百篇六言赋。而宋朝的六言格律只是在收集六言杂体时惊讶得发现好多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2: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9-17 11:18
诗界多为一家之言,尚无广泛共识。

不是一家之言,有广泛的共识,你随便去查找论文,都可找到。唯一的就是专家认为数量不多,而这一点已被我打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9-17 11:15
学习。1)格律诗能否叫六律、六绝。2)是否需粘对变化。3)仄起平收粘对很怪异,怎么处理。 ...

1.叫六律六绝都可。史上叫六言律。
2.需粘对变化。一切从格律诗
3.13不论,24分明,6不管,5严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7 1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17 13:03 编辑

研究六言应先从四言开始,否则便易陷入古风与格律不分的地步,格律以双音节为单位讲究音步,而古风并不以双音节为单位,这点是应明确的

四言基本句式推导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这些句式基本甚至可以说全部为词体所延用;六言,无外是四言的延伸,如2位为平声的前面加仄仄、为仄声的前面加平平,只在前面加是为了保证音步的交替性。

至于替、对、粘及规避三仄脚、三平尾等规则应等同于五、七言近体规则,否则所谓六言格律无从谈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2: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7 12:10
1.叫六律六绝都可。史上叫六言律。
2.需粘对变化。一切从格律诗
3.13不论,24分明,6不管,5严格 ...

这样节奏就有222及2211两种,前者135不论,后者13不论:对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2: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17 12:11
研究六言应先从四言开始,否则便易陷入古风与格律不分的地步,格律以双音节为单位讲究音步,而古风并不以双 ...

你这个是否认2、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平  4、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  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17 12: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17 12:58 编辑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9-17 12:26
你这个是否认2、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平  4、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平仄   (平) ...

你说的这些句式本身就违反了音步规律

三羊一直没搞明白的就是这个音步,只有近体格律的音步才是双音节为一个单位的音步,何谓步,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这个硅就是迈出了一腿,何谓步,步就是迈出了两腿,近体之声律221,这个1是止步,止步也即是停顿

刚刚也搞不清楚这些近体的基础知识所以把六言律搞混乱了,刚刚把135不论延用到六言律其实大错特错,以四言而言,只有一可不论,因律诗规避前面四连平、四连仄却不避三连平三连仄就是保证了音步的交替性,六言是四言的延袭,就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2: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17 12:48
你说的这些句式本身就违反了音步规律

三羊一直没搞明白的就是这个音步,只有近体的音步才是双音节为一个 ...

这是刚刚说的,咱疑惑着呢。明白了,有理。就看刚刚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3: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9-17 12:21
这样节奏就有222及2211两种,前者135不论,后者13不论:对否?

只有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3: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17 12:48
你说的这些句式本身就违反了音步规律

三羊一直没搞明白的就是这个音步,只有近体格律的音步才是双音节为 ...

我可没说135不论,是13不论,24分明。要实实在在去研究,想当然不但误导别人,还误导自己。13不论与五言的13不论看似同实有些不同,仔细看我的帖子,不像你们实事不干,只会穷囔囔。我都有些不愿理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4: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9-17 12:54
这是刚刚说的,咱疑惑着呢。明白了,有理。就看刚刚怎么说。

他说的对不对,你自己好好思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4: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7 12:07
不是一家之言,有广泛的共识,你随便去查找论文,都可找到。唯一的就是专家认为数量不多,而这一点已被我 ...

正因为六言格律只出现于学界论文中,而未出现于国家正式出版的诗词格律书中,所以我们才说六言格律并未达成诗界共识。论文本身只具有探讨的意义,可视为作者一家之言,只有国家正式出版的格律书,才能代表诗界共识。
探讨六言格律,主要是下面的学位论文,而非格律书:

http://www.doc88.com/p-734428356271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4: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唔。仄起平韵,有引韵;
中仄中平仄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中平仄平。
中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中平仄平。
似乎可,但不知13478句能否看成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4: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9-17 14:26 编辑

六言格律(百度资料):

六言诗格律【平声韵】

《一》绝句押平声韵

《A》六言绝句仄起首句不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韵).

《B》六言绝句仄起首句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韵).

《C》六言绝句平起首句不押韵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D》六言绝句平起首句押韵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二》律诗押平声韵

《A》六言律诗平起首句押韵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B》六言律诗仄起首句押韵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声韵】

《一》绝句押仄声韵

《A》六言绝句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B》六言绝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二》律诗押仄声韵

《A》六言律诗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B》六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对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但有一个疑问:六言八句律诗,首句一定要入韵?不入韵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9-17 14:16
六言格律(百度资料):

六言诗格律【平声韵】

我说了六言人们研究不够,百度的归纳反映了一般情况,基本句式我已说得很清楚,按此搭配就自然出来百度介绍的模式。首先六言的首数就没人调查过。光宋朝就近千首,大多数都是格律诗。其次,学诗不是要我们去背模式,要掌握的是句式的特点,平仄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4: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8-9-17 14:07
唔。仄起平韵,有引韵;
中仄中平仄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中平仄平。

一律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14

帖子

7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2015
金钱
2986
发表于 2018-9-17 14: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9-17 14:16
六言格律(百度资料):

六言诗格律【平声韵】

这个不就是刚刚是对的吧?剩下就是2、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平  4、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  能否看成222音步。这个跟启功说法有出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4: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17 14:27
我说了六言人们研究不够,百度的归纳反映了一般情况,基本句式我已说得很清楚,按此搭配就自然出来百度介 ...

从百度资料来看,需注意两点:
1)绝句首句不入韵时,须用对仗。
2)律诗首句要入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4: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朽早年写过一首六言古风(非格律),兹录出与大家共赏:

山行(绝谷野樵)

浮生今日有暇,山行不见人家。
偶逢白发樵父,闲坐还说桑麻。
日暮策杖归去,处处晚树幽花。
野渡渔歌已远,夕阳红尽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4: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但五言七言有格律诗,四言三言也有,八言九言也有,只是九言的极少。六言律在数量上是老三,我大概收到2000首左右。四言三言的格律诗数量也难统计,我收的不少,但没兴趣去数数。
是不是格律,还是按三相原则检验。对偶句在什么位置没有硬性规定。节奏一律按格律诗的双步韵进行,偶数字的全部为2,奇数的最后剩1。与语法节奏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9-17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朽的观点是:五、七言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制定近体格律,除此以外的其他言,如三言、四言、六言、八言、九言等等,不必制定近体格律来束缚大家手脚,应该放开要求,一律按古风,自由发挥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