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5-2
威望2486
金钱9920
贡献6411
金牌会员
 
威望- 2486 点
贡献- 6411 次
金钱- 992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6 09:4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官韵
金筑子读书不知见过“官韵”一词否?官韵是什么,那就是科举试贴诗的官方规定韵书,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作近体诗,要按官韵押韵,否则便是出韵,自唐以来形成的规矩,虽历代有变迁,但不脱离切韵体系,这也是金筑子十几年的心得,历代官韵变迁史如下述:
唐代和宋初科场进士科,考生作诗押韵以《切韵》为准;宋代以《礼部韵略》为纲;金代以“平水韵”为依据;元代和明代崇尚诗文,平水韵流传不衰;清代科场加试五言诗,《佩文韵府》及其简缩本《佩文诗韵》成为官方的考试用书。
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6载:“杨诚斋云:‘今之《礼部韵》,乃是限制士子程文,不许出韵,因难以见其工耳。
宋代司马光说:“至于以赋、诗、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擿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
这些都表明近体诗都要依官韵押韵,而不是象金筑子所说的:“想怎么押就怎么押”
那为什么金筑子读的书里没有强调押韵?那是因为押韵是所有诗体的要求,自诗经以来皆然,众所周之,故不述及,就好比近体诗的说法里没有强调必须用汉字,如果金筑子因钻空子说近体诗也可以用英文写,岂不又闹笑话?近体诗与古体诗一样要讲押韵,而且要求更严,要按官方韵书押,不准通押,换韵,这是一般常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