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0|回复: 96

为刚刚老师、金筑子版主推荐一本书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6-27 17: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6-27 17:13 编辑

刚刚老师和金版主对永明体及近体诗格律发展甚有兴趣,不妨给你们推荐一本参考书,此书也是北山版主2012年就推荐过的:

2012年5月北山钓者推荐——《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杨文惠 著
摘要:
    唐代「律诗」调节「声调」的观念与方法有其发展的歷史过程,本文研究南齐至初唐的「声律理論」,并对这个时期的五言诗进行声调的量化分析,藉以說明律诗「声律」发展的过程。
    南齐时先有周顒发现汉语具四声调之别,进而沈约、谢朓、王融等人在齐永明时大力提倡用「四声」來协调文、笔声韵。这一波「永明声律运动」引发新型态的调声诗歌「永明体」产生。当时声律理論的核心问题是「四声」与「八病」,「调声」是调节句内或句间的「四声」对比,调声法则则以条列式的「声病論」(歷來惯称「八病」)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梁、陈、隋三代发展出更务实的调声方法,梁人劉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这帮助我们理解后代「律诗」如何在传统的「声病論」影响之外,还走上「调平、仄」二声的「律化」之路。「律化」的三项指标是「单句律化」「聯内兩句成对」与「聯与聯间成黏」、。从梁代到隋代,五言诗「单句律化」与「聯内成对」的趋势日益加强,「律化」渐渐成为调声的主流。透过隋诗的声调分析还发现当时「调声」不限诗歌内容与体式,这表示诗歌「古」「近」体之别的观念很可能是晚至初唐后期「律诗」形式更行完备、之后。统计显示「初唐前期」虽然律诗基本的声律形式(句式、聯对)已然确立,但是聯与聯如何連缀成章则还没有定式。本文发现这乃是因为初唐前期诗人创作十分偏好「平起式」「律聯」的缘故。「初唐后期」则是「律诗」的成熟期。声律理論家元兢的「换头术」說明诗歌「律化」的最后阶段—「黏式」的确立。「换头术」规范诗歌以「平起律聯」与「仄起律聯」递换使用,调声律法进而朝「整首诗」的声调配置发展,使得「律诗」声律形式更为严整。至于创作上,李峤很可能是初唐后期最早对「换头律诗」的创作与推广有所贡献的诗人。而「律诗」的形式则很可能是在一群宫廷文人的影响下确立。



目錄

绪論

第一章  以齐永明时期声律运动为中心的初期声律理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章   梁、陈、隋三代诗歌的「调声」与调声理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初唐前期「声律」的发展与实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初唐后期的声律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附表
引用书目
《登科记考》载唐代科考杂文试诗一览表

还有一篇论文也可看看:林哲庸,《永明声律說研究》(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論文,1998)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7: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文惠也是瞒天过海、捕风捉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17: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27 17:16
杨文惠也是瞒天过海、捕风捉影!

你读过该书吗?如果没有,还是别过早下结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7: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6-27 17:18
你读过该书吗?如果没有,还是别过早下结论吧

北山专门短信给我的!你为何不全文转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7:3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老费心,不知何处找到此文,不过当时就有人批评过金筑子先生的不读书,浪费了北山一片苦心,金筑子喜欢通过阅读《全唐诗》自创理论,听不进别人意见。
      三羊也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6-27 17:18
你读过该书吗?如果没有,还是别过早下结论吧

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摘要》:   
  唐代「律诗」调节「声调」的观念与方法有其发展的歷史过程,本文研究南齐至初唐的「声律理论」,并对这个时期的五言诗进行声调的量化分析,藉以说明律诗「声律」发展的过程。
   南齐时先有周顒发现汉语具四声调之别,进而沉约、谢朓、王融等人在齐永明时大力提倡用「四声」来协调文、笔声韵。这一波「永明声律运动」引发新型态的调声诗歌「永明体」产生。当时声律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四声」与「八病」,调声」是调节句内或句间的「四声」对比,调声法则则以条列式的「声病论」(歷来惯称「八病」)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梁、陈、隋三代发展出更务实的调声法,梁人刘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这帮助我们理解后代「律诗」如何在传统的「声病论」影响之外,还走上「调平、仄」二声的「律化」之路。「律化」的三项指标是「单句律化」「联内两句成对」与「联与联间成黏」。从梁代到隋代,五言诗「单句律化」与「联内成对」的趋势日益加强,「律化」渐渐成为调声的主流。透过隋诗的声调分析还发现当时「调声」不限诗歌内容与体式,这表示诗歌「古」「近」体之别的观念很可能是晚至初唐后期「律诗」形式更行完备之后。统计显示「初唐前期」虽然律诗基本的声律形式(句式、联对)已然确立,但是联与联如何连缀成章则还没有定式。本文发现这乃是因为初唐前期诗人创作十分偏好「平起式」「律联」的缘故。「初唐后期」则是「律诗」的成熟期。声律理论家元兢的「换头术」说明诗歌「律化」的最后阶段—「黏式」的确立。「换头术」规范诗歌以「平起律联」与「仄起律联」递换使用,调声律法进而朝「整首诗」的声调配置发展,使得「律诗」声律形式更为严整。至于创作上,李峤很可能是初唐后期最早对「换头律诗」的创作与推广有所贡献的诗人。而「律诗」的形式则很可能是在一群宫廷文人的影响下确立。========================
红字部分的文字观点,就决定了文章的错误基调!
借用金珠子的最新语录来解答杨文惠的错误:
     【刘韬只是重复了沈约的八病理论。但刘韬补充了沈约的八病说,强调了二四异声比上尾(三羊注:上尾,应为蜂腰的笔误)更重要:“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但刘韬在这里强调的并非是平仄字,依然是四声之不能同声。例句中“节”、“食”;“日”、“北”同为入声。】

点评

梁人刘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这帮助我们理解后代「律诗」如何在传统的「声病论」影响之外,还走上「调平、仄」二声的「律化」之路。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7 1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7: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6-27 17:48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6-27 17:35
绝老费心,不知何处找到此文,不过当时就有人批评过金筑子先生的不读书,浪费了北山一片苦心,金筑子喜欢通过阅读《全唐诗》自创理论,听不进别人意见。
      三羊也是一样的。

三羊要是听你北山的话,岂不是上错花轿嫁错了郎!

点评

白看了不是,刘滔四声二元化说的是这个: 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分为两类,始于刘滔,刘滔把四声分为“平声” 和“彼三声” ,在《文镜秘府论》中刘滔一段话“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 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7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7:5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27 17:46
三羊要是听你北山的话,岂不是上错花轿嫁错了郎!

白看了不是,刘滔四声二元化说的是这个:

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分为两类,始于刘滔,刘滔把四声分为“平声” 和“彼三声” ,在《文镜秘府论》中刘滔一段话“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 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 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 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 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 此谓居其要也” 。

点评

‘常恐秋节 至,凉风夺炎热’----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不知这一联取自何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7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18: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6-27 17:59
白看了不是,刘滔四声二元化说的是这个:

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分为两类,始于刘滔,刘滔把四声分为“平声” ...

‘常恐秋节 至,凉风夺炎热’----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不知这一联取自何诗?

点评

原诗应该是失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7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8:2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7 18:12
‘常恐秋节 至,凉风夺炎热’----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不知这一联取自何诗? ...

原诗应该是失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8: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6-27 17:59
白看了不是,刘滔四声二元化说的是这个:

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分为两类,始于刘滔,刘滔把四声分为“平声” ...

【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分为两类,始于刘滔,刘滔把四声分为“平声” 和“彼三声” ,在《文镜秘府论》中刘滔一段话“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 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 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 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 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 此谓居其要也” 。】

北山:这是谁的一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18: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27 17:46
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摘要》:   
  唐代「律诗」调节「声调」的观念与方法有其发展的歷史过 ...

梁人刘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这帮助我们理解后代「律诗」如何在传统的「声病论」影响之外,还走上「调平、仄」二声的「律化」之路。
------
刘韬没有这个平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18: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人劉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这帮助我们理解后代「律诗」如何在传统的「声病論」影响之外,还走上「调平、仄」二声的「律化」之路。
------------
这段话的原文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7 18:58
梁人劉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 ...

在本帖6楼:
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摘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7 18:52
梁人刘滔提到诗人在创作上有「平声」与「非平声」二声分化的观念,以及调节五言诗五字中第二、四字的作法 ...

【刘韬没有这个平仄理论】,对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韬载于《文镜秘府论》的原文: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韬在这里强调的并非是平仄字,而是四声内之不能同声。例句中的“节”、“食”;“日”、“北”同为入声,不可,但二或四为“入对上、入对去;去对上”都是可以的,并非強调平对上去入三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7 19: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7 19:10
刘韬载于《文镜秘府论》的原文:“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 ...

金珠子的说法是正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7 2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绝老推荐,提出来粗浅的读了一遍,此文如果北山推荐的当年我读一读,肯定大有作用。现在来读,晚了,远不如我文章的丰富博览。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收集到,白费了绝老的好意。但还是要诚心诚意的感谢推荐,起码让我重新检查了一遍我收集的资料的正误与是否存在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0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6-27 17:35
绝老费心,不知何处找到此文,不过当时就有人批评过金筑子先生的不读书,浪费了北山一片苦心,金筑子喜欢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0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6-27 21:11
谢谢绝老推荐,提出来粗浅的读了一遍,此文如果北山推荐的当年我读一读,肯定大有作用。现在来读,晚了,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8 12: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6-27 21:11
谢谢绝老推荐,提出来粗浅的读了一遍,此文如果北山推荐的当年我读一读,肯定大有作用。现在来读,晚了,远不如我文章的丰富博览。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收集到,白费了绝老的好意。但还是要诚心诚意的感谢推荐,起码让我重新检查了一遍我收集的资料的正误与是否存在缺陷。

留下最多律诗的是李峤,而非沈、宋,同时李峤不論在“黏比”与“律诗比”的项目中都超过沈、宋。这很可能意味着李峤对于律诗的兴趣与专注超越沈、宋,也超越同时代大部分诗人。李峤不但留下了最多换头律诗,而且他有一套共一百二十首的咏物诗组是专门依据律诗格律写成的,初唐最早的八句律诗创作〇〇。
——许传刚

留下最多律诗的是李峤,而非沉、宋,同时李峤不论在「黏比」与「律诗比」的项目中都超过沉、宋。这很可能意味着李峤对于律诗的兴趣与专注超越沉、宋,也超越同时代大部分诗人。李峤不但留下了最多换头律诗,而且他有一套共一百二十首的咏物诗组是专门依据律诗格律写成的,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集合。
——杨文惠
========================================================

李峤对律诗普及的影响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政坛与文坛的地位远比沈、宋來得高。此外,李峤还是以文学知名的宰相,李峤出任的是最高等级的“大学士”,大学士下有“学士”,再次才是沈、宋所充任的“直学士”。从武后到中宗朝,李峤在文坛与政坛的地位都高于沈、宋。特别在文坛,李峤实居于領导的地位。————许传刚

李峤对律诗普及的影响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政坛与文坛的地位远比沈、宋来得高。此外,李峤还是以文学知名的宰相,李峤出任的是最高等级的「大学士」,大学士下有「学士」,再次才是沉、宋所充任的「直学士」。从武后到中宗朝,李峤在文坛与政坛的地位都高于沉、宋。特别在文坛,李峤实居于领导的地位。————杨文惠

===========================================================

然而传统上論律诗定型均称沈、宋而不及李峤,这是为什麽呢?有人提出,我们从文献耙梳中得到一些线索:

首先,沈、宋很可能更直接地探讨甚至提倡声律理論,或是在写作上特别擅长诗歌调声之术,前引《新唐书.文艺传》說沈、宋“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元缜在其《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說:“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此而后,文变之体极焉。”又《新唐书.文艺传》中有另一段记载說:“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这段话直指二人“回忌声病”,前兩例說“研揣声音”“研練精切”,是不是二人对于律诗音律的协调配置有特别独到之处呢?或是他们曾经探讨并提倡声病論呢?

其二,“律诗”定型于“沈、宋”之說也有可能是因为兩人提出了“律诗”这个新的名词來指称当时这种新兴的诗歌形式。

其三,则牵涉到律诗篇幅的问题,沈、宋可能提倡过六韵十二句的律诗,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云:“(五言诗)历五千载,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文中說律诗到沈、宋时“始裁成六律”,是不是他们曾特别推崇六韵十二句律诗,或者是赋予六韵律诗特别的意义呢?〇〇〇〇在确立以六韵试诗的常例之前,考试的篇幅相信是经过一番琢磨与讨論的,沈佺期曾于长安二(702)年知贡举,宋之问于景隆(707-710)中任考功员外郎,时间距離换头律诗兴起尚不久,当时试诗的风气还未成熟,不过,下文研究唐代科举试诗情况的结果将显示,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约在玄宗开元(713-741)以后,杂文试诗就越來越频繁,往后几呈常态。沈、宋会不会在这个议题上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力呢?————许传刚


首先,沉、宋很可能更直接地探讨甚至提倡声律理论,或是在写作上特别擅长诗歌调声之术,前引《新唐书 文艺传 杜甫传赞》说沉宋「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沉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元缜在其〈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说:「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又《新唐书.文艺传》中有另一段记载说:「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沉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沉、宋。」这段话直指二人「回忌声病」,前两例说「研揣声音」「研练精切」,是不是二人对于律诗音律的协调配置有特别独到之处呢?或是他们曾经探讨并提倡声病论呢?

其二,「律诗」定型于「沉、宋」之说也有可能是因为两人提出了「律诗」这个新的名词来指称当时这种新兴的诗歌形式。

其三,则牵涉到律诗篇幅的问题,沈、宋可能提倡过六韵十二句的律诗,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云:(五言「诗)历五千载,至沉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文中说律诗到沉、宋时「始裁成六律」,是不是他们曾特别推崇六韵十二句律诗,或者是赋予六韵律诗特别的意义呢?…………在确立以六韵试诗的常例之前,考试的篇幅相信是经过一番琢磨与讨论的,沉佺期曾于长安二(702)年知贡举,宋之问于景隆(707-710)中任考功员外郎,时间距离换头律诗兴起尚不久,当时试诗的风气还未成熟,不过,下文研究唐代科举试诗情况的结果将显示,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约在玄宗开元(713-741)以后,杂文试诗就越来越频繁,往后几呈常态。沉、宋会不会在这个议题上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力呢?————杨文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14: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28 12:00
留下最多律诗的是李峤,而非沈、宋,同时李峤不論在“黏比”与“律诗比”的项目中都超过沈、宋。这很可能 ...


三羊呀,做事不能断章取义,那会害死人的,所以我说,害死人要陪棺材板的。
看看原文吧:
然而传统上論律诗定型均称沈、宋而不及李峤,这是为什麽呢?有人提出我们从文献耙梳中得到一些线索:首先,沈、宋很可能更直接地探讨甚至提倡声律理論,或是在写作上特别擅长诗歌调声之术,前引《新唐书.文艺传》說沈、宋“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元缜在其《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說:“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此而后,文变之体极焉。”又《新唐书.文艺传》中有另一段记载說:“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这段话直指二人“回忌声病”,前兩例說“研揣声音”“研練精切”,是不是二人对于律诗音律的协调配置有特别独到之处呢?或是他们曾经探讨并提倡声病論呢?其二,“律诗”定型于“沈、宋”之說也有可能是因为兩人提出了“律诗”这个新的名词來指称当时这种新兴的诗歌形式。其三,则牵涉到律诗篇幅的问题,沈、宋可能提倡过六韵十二句的律诗,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云:“(五言诗)历五千载,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文中說律诗到沈、宋时“始裁成六律”,是不是他们曾特别推崇六韵十二句律诗,或者是赋予六韵律诗特别的意义呢?在确立以六韵试诗的常例之前,考试的篇幅相信是经过一番琢磨与讨論的,沈佺期曾于长安二(702)年知贡举,宋之问于景隆(707-710)中任考功员外郎45,时间距離换头律诗兴起尚不久,当时试诗的风气还未成熟,不过,下文研究唐代科举试诗情况的结果将显示,在此后很短的时间内,约在玄宗开元(713-741)以后,杂文试诗就越來越频繁,往后几呈常态。沈、宋会不会在这个议题上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力呢?

你是怎样处理的?自己看看这样做道德不道德。我就不多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14: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6-28 14:48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6-28 14:43
首席版主大中华楹联轮值首版 威望569 点 贡献4918 次 金钱5755 枚
收听TA
发消息


我这是回答问题呀,当然只取一部分,全选,那不是又长又臭?你对我有疑问你就应该查证原文呀,你这样做,是不是有损我的声誉?当然,说清了,你是无意的,就算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15: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6-28 15:0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6-28 14:54
你为何不发全文呢?
这可是你的整个帖啊!


我怎么没发全文?难道引用要发全文?引用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怎样引用是作者的事,还要你来教?他的文章我就要全部发?偏不,我连作者是谁都不愿说,只说“有人”,不可以吗?目的就是这是别人说的不是作者说的就行,读起来不会结结巴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17: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和刚刚对本版和我个人此次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金筑子衷心感谢!删除了两位的生气帖,希望回到对事不对人的讨论上来!

点评

这么久来,他处处挑衅诬陷人,以前白处处维护他,这就是一只典型的白眼狼  发表于 2018-6-28 1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8 17: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8 17:22
三羊和刚刚对本版和我个人此次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金筑子衷心感谢!删除了两位的生气帖,希望回到对事 ...

金珠子,你删除了三羊的帖子,整个辩论过程就断断续续了!

帖子的断续,就没有头绪了。更不知是非何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8 17: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8 17:22
三羊和刚刚对本版和我个人此次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金筑子衷心感谢!删除了两位的生气帖,希望回到对事 ...

金珠子,你删除三羊的跟帖,为何不删除刚刚的点评帖,尤其是谩骂三羊的点评贴?

点评

恶人从来都是先告状的,何况这个人,人人心中有数的  发表于 2018-6-28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8 17: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这么久来,他处处挑衅诬陷人,以前白处处维护他,这就是一只典型的白眼狼  发表于 1 分钟前=============
这是神门玩意的点评贴!

点评

在几楼?可能我没看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8 17:40
心知肚明,势利小人最难防  发表于 2018-6-28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6-28 17: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6-28 17:37
刚刚
这么久来,他处处挑衅诬陷人,以前白处处维护他,这就是一只典型的白眼狼  发表于 1 分钟前========== ...

在几楼?可能我没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6-28 17: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8-6-28 17:40
在几楼?可能我没看见

上一楼,29楼!

点评

我给他看了证据,他说我回答问题时为什么不全文照登。我说答题只要节选。然后我说出于无意就算了。可他后面却口口声声抄袭者,太卑鄙啦  发表于 2018-6-28 17:50
他这样说:你的主题帖我从来不看,但我回帖不可以么? 不看我的帖子便可以回帖说我抄袭,是不是诬陷?这种小人不该赶出去吗?  发表于 2018-6-28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0 1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