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97|回复: 88

千古奇冤《黄鹤楼》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5-19 06: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5-19 07:19 编辑

千古奇冤《黄鹤楼》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随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的盛名,从此广为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之分,声律没有第一第二之说。意境,是软指标。意境有美好不美好的相对表述,意境没有第一第二的绝对说法。南宋诗论家,严羽的“唐人七律,崔颢第一”,应该是相对于具备硬指标的修辞艺术而言。

    崔颢的《黄鹤楼》,频繁使用修辞手法,仅从【双声、叠韵、重字、叠词】来论,因修辞所牵连的字数高达30个。修辞的字数,是非修辞字数的1.2倍。不管是从盛唐来说,也不管从大唐来论;不管是从古风来说,也不管从律诗来论;不管是从崔前来说,也不管从崔后来论。崔颢可谓,空前绝后,无人超越。尤其前句一二三,字字围绕黄鹤间。三扣主题《黄鹤楼》,堪称今古第一流!

    尤为精彩的,崔颢《黄鹤楼》颈联的句法。前四后三的遣词造句,中间省略系词谓语的手法。这在唐人的七言律诗中,当属空前卓越的第一人。唐朝温庭筠和宋朝马致远的诗词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诗词手法,大概源于崔颢《黄鹤楼》。

晴川【平】历历【入】汉阳树【去】,
春草【上】萋萋【平】鹦鹉洲【平】。

    解读崔颢七律《黄鹤楼》,重要环节有三:一是,“已乘”的“乘”字,音读“去”声,意作“记载”;二是,“一去”的“去”字,音读“平”声,意作“疾走”;三是,使用元兢四声25法,七言则是四声247法。崔颢七律《黄鹤楼》: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此地【去】空馀【平】黄鹤楼【平】。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白云【平】千载【上】空悠悠【平】。

晴川【平】历历【入】汉阳树【去】,
春草【上】萋萋【平】鹦鹉洲【平】。

日暮【去】乡关【平】何处是【去】,
烟波【平】江上【去】使人愁【平】。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9 06: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之分,声律没有第一第二之说。意境,是软指标。意境有美好不美好的相对表述,意境没有第一第二的绝对说法。南宋诗论家,严羽的“唐人七律,崔颢第一”,应该是相对于具备硬指标的修辞艺术而言。

-------有道理。赞赏三羊先生新论。视角新颖,不人云亦云,也不再重复格律的讨论。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9 06:4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瀛奎律髓汇评》:
冯舒:何有声病,即是律诗,且不拘平仄,何况对偶?
冯班:真奇。上半有千里之势。起四句宕开,有万钧之势,
纪昀: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
许印芳: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是古诗体、以古笔为律诗。
无名氏(乙):前六句神兴溢涌,结二语蕴含无穷,千秋第一绝唱。
赵熙:此诗万难嗣响,其妙则殷璠所谓“神来,气来,情来”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8
贡献
5502
金钱
100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5-19 06:5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第一都有偶然性,任何人出名都有偶然性,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在广场上沾水写的很好的字的人,但他没有名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7: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9 06:43
《瀛奎律髓汇评》:
冯舒:何有声病,即是律诗,且不拘平仄,何况对偶?
冯班:真奇。上半有千里之势。起四 ...

你的举例,都是清人说,而不是宋人更不是唐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7: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18-5-19 06:53
任何第一都有偶然性,任何人出名都有偶然性,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在广场上沾水写的很好的字的人,但他没有名气 ...

莫论偶然不偶然,理论要的是必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7: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5-19 06:27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 ...

唐朝宋代的律句理论,就是沈约的四声理论蜂腰法!
并不是明朝平仄理论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点评

又来蜂腰法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08:1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19 08:18 编辑

三羊的论述,站不住脚,我想问你,你读懂严羽的《沧浪诗话》没,严羽说的崔颢黄鹤楼第一律诗,人家的着眼点在哪里,不是你说的格律对仗,不是意境,都没搞明白。

硬指标、软指标,古人的东西,用现在的词汇来开脱,不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08:15
三羊的论述,站不住脚,我想问你,你读懂严羽的《沧浪诗话》没,严羽说的崔颢黄鹤楼第一律诗,人家的着眼点 ...

严羽的说法,至少是【律诗】!

点评

严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律诗的,声韵问题也应该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律诗押韵,不一定工对,杜甫性癖耽佳句,但也是不吹毛求疵,平仄上也有出律。 这个《红楼梦》里香菱学诗,也说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8: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08:15
三羊的论述,站不住脚,我想问你,你读懂严羽的《沧浪诗话》没,严羽说的崔颢黄鹤楼第一律诗,人家的着眼点 ...

三羊没看明白,你认为应该如何解读严羽?!

点评

我读严羽《沧浪诗话》,感受是好的诗词作品是一件艺术品,当做艺术品来欣赏,我会说唐诗艺术,这四个字是连在一起的,我绝对不会去说宋诗是艺术,宋词是艺术,这里注意是词,不是诗,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有说法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2:36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诗“唯在兴趣”,重盛唐,轻中晚唐,评诗重格调高,不重声律工整,所以《黄鹤楼》被评为七律第一,今人反其道而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0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9 09:0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08:48
三羊没看明白,你认为应该如何解读严羽?!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诗“唯在兴趣”,重盛唐,轻中晚唐,评诗重气格高,不重声律工整,所以《黄鹤楼》被评为七律第一,今人反其道而行。

点评

北山版说的对,严羽说不做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这里的人物,我认为是没有杜甫的,杜甫诗歌艺术的形成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的作品不属于盛唐诗歌审美范畴,所以没有入选《河岳英灵集》是正常的。 北山版这里说到了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9 1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07:04
唐朝宋代的律句理论,就是沈约的四声理论蜂腰法!
并不是明朝平仄理论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又来蜂腰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1: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9 09:02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诗“唯在兴趣”,重盛唐,轻中晚唐,评诗重气格高,不重声律工整,所以《黄鹤楼》被 ...

不重声律,完全可以叫唐诗第一,何必七律第一?!

点评

你活在现代,当然不知道唐宋的事,你如果活在唐宋,就不会说现代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四声蜂腰法来解读,你用平仄246分明,则不是律诗!

点评

七言的“腰”是哪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5-19 12:0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11:40
不重声律,完全可以叫唐诗第一,何必七律第一?!

你活在现代,当然不知道唐宋的事,你如果活在唐宋,就不会说现代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12:2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08:47
严羽的说法,至少是【律诗】!

严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律诗的,声韵问题也应该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律诗押韵,不一定工对,杜甫性癖耽佳句,但也是不吹毛求疵,平仄上也有出律。

这个《红楼梦》里香菱学诗,也说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2: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9 12:06
你活在现代,当然不知道唐宋的事,你如果活在唐宋,就不会说现代话。

依照你北山的逻辑,史书都是胡说八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2: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12:28
严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律诗的,声韵问题也应该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律诗押韵,不一定工对,杜甫性癖 ...

【发展的眼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律诗押韵,不一定工对】?

点评

科学发展观,历史发展观。 李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12:3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08:48
三羊没看明白,你认为应该如何解读严羽?!

我读严羽《沧浪诗话》,感受是好的诗词作品是一件艺术品,当做艺术品来欣赏,我会说唐诗艺术,这四个字是连在一起的,我绝对不会去说宋诗是艺术,宋词是艺术,这里注意是词,不是诗,唐诗宋词元曲,这是有说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12:3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12:33
【发展的眼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律诗押韵,不一定工对】?

科学发展观,历史发展观。

李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2: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12:36
我读严羽《沧浪诗话》,感受是好的诗词作品是一件艺术品,当做艺术品来欣赏,我会说唐诗艺术,这四个字是 ...

文不对题的,就不要说了!
你怎样看待严羽【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段话?!

点评

请参照我对北山版的回复贴,我现在告诉你,严羽的着眼点,就是文以气为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3: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2: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12:39
科学发展观,历史发展观。

李白: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的这个帖子,对于《黄鹤楼》是否律诗何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5-19 1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11:41
不用四声蜂腰法来解读,你用平仄246分明,则不是律诗!

七言的“腰”是哪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13:48: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19 13:5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5-19 09:02
严羽《沧浪诗话》评唐诗“唯在兴趣”,重盛唐,轻中晚唐,评诗重气格高,不重声律工整,所以《黄鹤楼》被 ...


北山版说的对,严羽说不做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这里的人物,我认为是没有杜甫的,杜甫诗歌艺术的形成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的作品不属于盛唐诗歌审美范畴,所以没有入选《河岳英灵集》是正常的。

严羽说不做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这里也说明了诗风嬗变的问题,我们说宋代人以文为诗,说起来始于杜甫,诗风嬗变从杜甫开始,宋代人不是平白无故的诗法杜甫,也不是平白无故的称呼为诗圣,这是有原因的。

北山版这里说到了重气,关于气的说法,更早的是三国曹丕提出的文学理念———“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学的东西,不管诗词,还是赋文,都是以气为上,当然,也适用于现代散文诗歌。

气是什么,文气,贯穿在文章里的气势,文章的连贯性,一气而下,一气贯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3: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5-19 13:14
七言的“腰”是哪儿?

七言的“腰”是《文笔十病得失》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13:5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19 13:59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12:44
文不对题的,就不要说了!
你怎样看待严羽【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段话?! ...


请参照我对北山版的回复贴,我现在告诉你,严羽的着眼点,就是文以气为主。

李白为什么搁笔,李白称为诗仙,是因为李白的诗歌全凭气来,崔颢这首七律也是以气为主,全凭气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13:57
请参照我对北山版的回复贴,我现在告诉你,严羽的着眼点,就是文以气为主。

李白为什么搁笔,李白称为诗 ...

不矛盾啊!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你看明白了吗?!

点评

我讲的还不明白吗,你的理解能力和如观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9 1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19 14:0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5-19 14:00
不矛盾啊!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你看明白了吗?!
...

我讲的还不明白吗,你的理解能力和如观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5-19 13:57
请参照我对北山版的回复贴,我现在告诉你,严羽的着眼点,就是文以气为主。

李白为什么搁笔,李白称为诗 ...

判定律诗标准的因素应为:节律、声律、和韵律!
判定律诗标准的因素不是:意境、气势、或风骨!

点评

三羊先生好,建议你读一读《袁枚诗话》开篇第二段话,你只知道格律,而不知道欣赏诗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0 0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5-20 00:1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5-20 00:20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5-20 00:05
判定律诗标准的因素应为:节律、声律、和韵律!
判定律诗标准的因素不是:意境、气势、或风骨!
...


三羊先生好,建议你读一读《袁枚随园诗话》开篇第二段话,你只知道格律,而不知道欣赏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2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