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48

关于“刹那”的平仄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8-4-25 0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4-25 02:45 编辑

关于“刹那”的平仄

在古诗中,“刹那”读作“chà nuó”,“那”为平声。

例1:《颂古三十一首》([宋] 释如本)
               

     殃崫雄雄方勇锐,瞿昙住住息风波。
     杀人作佛当头劄,覆雨翻云在刹那。


但在当代,“刹那”既可读“chà nuó”(例2),也可读“chà nà”(例3),举例如下:

例2:《杂感》(马一浮
    方生方灭刹那心,不住如何强谓今。
    三世本空今尚寂,去来何处更追寻。

例3:《心脏病发,住进北大医院,口占四首》(启功)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千年老猢狲先生评别人的诗时认为“刹那”的“那”不能仄读,过于武断了些,非诊诗之道也。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5 05: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举一首清以前诗例来。

点评

请你先认真读完我的帖再发言如何?我举的宋代释如本的诗难道不是清以前?古代“刹那”的“那”基本上都读平声,例子多的是,目前还没看到一首读仄声的例子。《漢語大詞典》上的注音是当代人的读音,不是古代读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5 06: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語大詞典》:刹那  拼音:chà nà
梵语的音译。古 印度 最小的计时单位,本指妇女纺绩一寻线所用的时间,但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极短者,如一瞬间。《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深入禪定,了达诸法,於刹那间,发菩提心。”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生仕无停相,刹那即徂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 茅盾 《子夜》十五:“刹那间的静默。巷堂里馄饨担的竹筒托托地响了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5 07: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刹那,梵语的音译,何来二读?近代人多不知,误将那作仄声,亦或是受霎那间影响之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4-25 11:42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25 05:38
你举一首清以前诗例来。

请你先认真读完我的帖再发言如何?我举的宋代释如本的诗难道不是清以前?古代“刹那”的“那”基本上都读平声,例子多的是,目前还没看到一首读仄声的例子。《漢語大詞典》上的注音是当代人的读音,不是古代读音。再举几例平读吧:
再至长安[唐] 李涉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
[宋] 陶梦桂

随意栽培花几窠,梅坡安稳即銮坡。
土尊岂胜茅柴酒,法曲何如欸乃歌。
着意事无虚事有,快行时少坐时多。
闲身散诞休惊去,尘世光阴等刹那。


诸友和章及性宗用韵二首[宋] 郭印
服田力穑是良农,卤莽耕耘报亦同。
得道正从勤苦里,了心只在刹那中。
六通四辟非关学,万别千差不见功。
法法满前供受用,更於何处觅家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5 11: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怎么看不明白呢?你说有仄读,从古藉到中华大词典均无此说法。清以前诗无一仄读例。只有近代人糊塗人糊塗写,,那怕他是大名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5 1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刹那之那古代不是基本上,而是全读平声。现在别人是指仄读误,你不认为,去举平读诗例不是自虐吗?

点评

古代全读平声?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略举一例古代仄读的诗例,看仔细了: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五(明·杨起元) 学术千年事,惟存刹那间。 灯花开我席,城鼓报更阑。 炯炯看元化,茫茫识大还。 顿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4: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5 13:4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5 13:50 编辑

这个问题的缘起,是因为有作者使用了”霎那”一词,实际上,这个用法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刹那”的误用。
从相关搜索来看,历史上基本上没有用”霎那”的(有一例,判断也是误用。)。而”刹那”的”那”全是用在平声。

点评

“全用在平声上”?请看看我列举的仄读诗例再发高论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4: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4-25 14:45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25 12:03
刹那之那古代不是基本上,而是全读平声。现在别人是指仄读误,你不认为,去举平读诗例不是自虐吗? ...

古代全读平声?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略举一例古代仄读的诗例,看仔细了: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五(明·杨起元)
学术千年事,惟存刹那间。
灯花开我席,城鼓报更阑。
炯炯看元化,茫茫识大还。
顿超泃沫外,无语忆姚安。
再举一首词吧,也是仄读,看仔细了:
   
                  渔家傲(元•梵琦)  
  听说西方无量乐。一闻妙道忘知觉。胸次不留元字脚。真标客。光明遍界红轮赫。
  鹏翅展开沧海窄。谁能更问篱边雀。多少凡毛并圣角。都拈却。尘尘刹那归无着。


至于现代,仄读又岂只启功一例?再举一例,看仔细了:


观剧(近现代·郭风惠)
座上谁非戏里身,问君脚色扮何人。
裙钗易下悲欢泪,贤佞纷传刹那尘。
此日绵驹变歌俗,当年优孟胜诤臣。
散场道好巴人喜,莫作周郎顾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4: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25 13:42
这个问题的缘起,是因为有作者使用了”霎那”一词,实际上,这个用法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刹那”的误用。
从 ...

“全用在平声上”?请看看我列举的仄读诗例再发高论如何?

点评

这首诗,十四删和十五寒混押,应该是用的洪武正韵。或许在洪武韵里面的规定有所不同。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还有一种猜测,就是依然是平声。只是这样写符合规则,或者作者误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4: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2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25 14: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以前考证过,好像是佛教的翻译词,那读平。后来有的方言已转为读仄,好比西南的方言。那个明人诗很可能是用方言也。记不清了,很可能记忆有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5 14:4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5 14:48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5 14:13
“全用在平声上”?请看看我列举的仄读诗例再发高论如何?


这首诗,十四删和十五寒混押,应该是用的洪武正韵。或许在洪武韵里面的规定有所不同。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还有一种猜测,就是依然是平声。只是这样写符合规则,或者作者误用。问好。

渔家傲那首没有仔细看,猜测用的是中原曲韵之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5: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多用平读,而今人读音已转为仄读,比如《漢語大詞典》对“刹那”的注音就是仄读音:chà nà,启功先生的诗也印证了这一点。当然,今天的你仍按古代的平读来写诗也是可以的,但若用仄读来写诗也不能算错,启功先生一代格律大师,他用仄读入诗绝不可能是一时的失误,必有其道理的。

点评

这就是读白字! 如南无阿弥陀佛,不知其为音译者就读作南方的牵,无有之无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5 15: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先生这首野樵先生可以判断一下,用的是什么韵。

点评

从第一联的韵脚“回”和“哀”来看,启功先生不是用的新韵(按新韵,回和哀不押),而是用的旧韵,一般来说应是《平水韵》(或平水宽韵)。不过这与“刹那”的平仄讨论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8-4-25 15:38 编辑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25 15:19
启功先生这首野樵先生可以判断一下,用的是什么韵。

从第一联的韵脚“回”和“哀”来看,启功先生不是用的新韵(按新韵,回和哀不押),而是用的旧韵,一般来说应是《平水韵》(或平水宽韵)。

点评

按照平水韵来说,也是有不合的地方,比如排字。我猜测应该是《诗韵新编》之类保留了入声的韵书,然后首句不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5 15:5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5 15:56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5 15:36
从第一联的韵脚“回”和“哀”来看,启功先生不是用的新韵(按新韵,回和哀不押),而是用的旧韵,一般来 ...


按照平水韵来说,也是有不合的地方,比如排字。我推断应该是《诗韵新编》之类保留了入声的韵书,然后首句不入了(邻韵)。

点评

近代人用《平水韵》在押韵上已不是很严格了,偶尔可以邻韵通押(不只限于首句,其他句也通押),甚至直接按词韵写诗。比如毛主席很多诗都是按词韵来写的,如《吊罗荣桓同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5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6: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8-4-25 15:53
按照平水韵来说,也是有不合的地方,比如排字。我推断应该是《诗韵新编》之类保留了入声的韵书,然后首句 ...

近代人用《平水韵》在押韵上已不是很严格了,偶尔可以邻韵通押(不只限于首句,其他句也通押),甚至直接按词韵写诗。比如毛主席很多诗都是按词韵来写的,如《吊罗荣桓同志》。

点评

那你去检查一下,山上旌旗在望是用什么韵书写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6: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的“刹那”都是仄读,并且“霎那”是错误用法,详见下面词典照片。

图1.jpg
图2.jpg
图3.jpg

点评

你咋不查霎时间的词条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主题

4193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49
贡献
5503
金钱
100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08: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语也有平仄,英语123456789发音有平仄之分,日语安已无爱奥也有平仄的声调,印度语的刹那也会区分出是平是仄,只能以原文发音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6 0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5 16:10
近代人用《平水韵》在押韵上已不是很严格了,偶尔可以邻韵通押(不只限于首句,其他句也通押),甚至直接 ...

那你去检查一下,山上旌旗在望是用什么韵书写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6 08: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5 15:00
古人多用平读,而今人读音已转为仄读,比如《漢語大詞典》对“刹那”的注音就是仄读音:chà nà,启功先生 ...

这就是读白字!
如南无阿弥陀佛,不知其为音译者就读作南方的牵,无有之无音。

点评

《汉语词典》和启功先生都把“刹那”读仄声,你却说他们读白字,莫非你比他们高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4: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6 08: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5 16:59
当今的“刹那”都是仄读,并且“霎那”是错误用法,详见下面词典照片。

...

你咋不查霎时间的词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0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4-26 09:06 编辑


shà  ㄕㄚˋ
 1. 小雨:~~(形容雨声)。
 2. 极短的时间:~时。~那。一~。
刹那 
chà nà
ㄔㄚˋ ㄣㄚˋ
顷刻 霎时 瞬息 俄顷 转瞬 一霎 片刻 片时 片晌 少顷 少间 少焉 移时

--------霎那,刹那------发音不同,意思相同。
在古韵中,那 是个平仄两读(通)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4: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26 08:47
这就是读白字!
如南无阿弥陀佛,不知其为音译者就读作南方的牵,无有之无音。 ...

《汉语词典》和启功先生都把“刹那”读仄声,你却说他们读白字,莫非你比他们高明?

点评

你跟着他错下去也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6 15:0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6 15:07 编辑

关于外来语的音译。确实容易产生争议。比如分手时候的”拜拜”,究竟应该怎么读。似乎最近就改了。那么对于诗里面写到这个词的,可能就会产生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4-26 15: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8-4-26 14:54
《汉语词典》和启功先生都把“刹那”读仄声,你却说他们读白字,莫非你比他们高明? ...

你跟着他错下去也可以。

点评

不把词典和国学大师放眼里,你好大口气也,老朽告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5: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4-26 15:20
你跟着他错下去也可以。

不把词典和国学大师放眼里,你好大口气也,老朽告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4-26 16: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4-26 16:10 编辑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不必争论的。
这是译音字,外语词有许多是前重后轻的,刹那就是这样的,所以当初那读轻声,但古代只有平声没有轻声,所以读平声。但一用中文翻译,音便常受字影响,偏偏那是个多音字,因此自然而然有人会误读仄声,用到诗中平仄处就成仄了,误读的人多了刹那就成了多音词。所以不奇怪。处理的方法就看那字在诗中的位置,该仄就仄读,该平就平读。
如果是考究刹那的那字本源该读平还是读仄,那才要认真对待,非研究本源就不必这么较真了。

点评

不是平仄的多音字按字面文字误读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南无阿弥陀佛,按字面音读本就不对,按普通话去读则就完全乱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26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4-26 16: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4-26 16:08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不必争论的。
这是译音字,外语词有许多是前重后轻的,刹那就是这样的,所以当初那读轻 ...

不是平仄的多音字按字面文字误读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南无阿弥陀佛,按字面音读本就不对,按普通话去读则就完全乱套了

点评

都怪汉字作祟^_^  发表于 2018-4-26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4-26 16: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8-4-26 16:28 编辑

对于外来语的音译,个人的观点是尽量宽容些。持比较严谨态度态度的,可以主要对自己,不宜苛求他人。

五律游琅琊山摩陀岭
挥手平明去,离山入晚归。
清泉留石底,黑树证罗帷。
摩陀游人少,菩提带我飞。
相逢僧不语,一笑共禅机。

这首诗写的不算好,但拿出来做个例子,里面的两个外来语,我写的时候就没有太管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1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