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4|回复: 64

声律术语【粘】的内涵,是平仄的不同。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17: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9 10:34 编辑

声律术语【粘】的内涵,是平仄的不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仅仅从赵执信的一句评语,便可知道【粘】的内涵,是平仄的不同。


以下摘自赵执信的《声调谱》:


  ○五言古诗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起二句在律诗中则为用古调○即是拗律】。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拗律句】,合沓藏荆闗。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拗律句】。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頺颜【末二句入律,盛唐人时有之○亦粘拗律句调也】。


  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近体有用仄韵者,仄韵古诗却自不同,只在粘聮及上句落字中细玩之!


  ○齐梁体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兴(案:疑是与之误)古诗相入】


  宿东亭晓兴【白居易】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折腰】。窓声度残漏【此句却粘不折腰正调】,帘影浮初旭。头痒晓梳多,眼昏春睡足。负暄檐宇下【第五字用仄】,散歩池塘曲。南雁去未回,东风采何速。雪依瓦沟白【第五字仄】,草绕云根緑。何言【不粘上句】万户州,太守常幽独。
  若上句末字平,及下聮与上聮相粘,便是仄韵律诗也。


  边笳曲【温庭筠】
  朔管迎秋动【末字仄】,雕阴鴈来早。上郡【不粘】隠黄云,天山吹白草。嘶马【不粘】渡寒碛【末字仄】,朝阳照雪堡。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老。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半格诗  小阁闲坐【白居易】
  阁前竹萧萧【第五字平】,阁下水潺潺【律句】。拂簟巻帘坐,清风生其间【五平字】。静闻新蝉鸣,逺见飞鸟【可平○惟此诗此字以独仄见律】还【此以上古体】。但有巾挂壁【第古字仄○古句】,而无客叩闗。二疏返故里【第五字仄】,四老归旧山【古句】。吾亦适所愿【第五字仄】,求闲而得闲【后六句齐梁○第二字上下粘,末字上下谐】。


  ○七言律诗  望岳【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峯罗立如儿孙【拗句】。安得仙人九节杖【安得二字不粘】,拄到玉女洗头盆【拗句】。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髙寻白帝问真源。
  前四句抝,后四句谐,正体也。抝律上下句亦湏带粘。


  所思【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同上】,谪官樽酒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观字仄,眠字必平,此字救上句,亦救本句】。可怜懐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平】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灔滪堆【第七句本是正粘,因第五句不粘,此句亦不粘矣】。
  此种诗不可不学,不可专学,不学则无格,专学则滑矣。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7: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赵执信为何说:
“如妬栁绵飘”不粘?
“萦歌怜画扇,敞景【仄】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仄】宿残宵”不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7: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7 17:42 编辑

赵执信语录:下聮与上聮相粘,便是仄韵律诗也!
假定,下聮与上聮(的声调)相粘(相同),如何是换头律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4
金钱
26497
发表于 2018-3-17 18:4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叼,在基础概念上裤衩搓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3-17 18:41
叼,在基础概念上裤衩搓泥。

别的也是大眼瞪小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7 19: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懂这些就可以了:
(三)粘对
  律诗的平仄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 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 制,也只能这样办. 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 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 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 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 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 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 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9];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例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 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23:0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仅仅从赵执信的一句评语,便可知道【粘】的内涵,是平仄的不同相同。

……
平仄的不同相同是什么意思?

二句律粘,应该是说这一联与上一联相粘,即声喧乱石中与趣途无百里相粘(即第二四字平仄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7 23:2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再看看赵执信这段里不粘的含义:

○齐梁体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与古诗相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9 06:24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7 23:03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仅仅从赵执信的一句评语,便可知道【粘】的内涵,是平仄的不同相同。
……
平仄的不同相同是什么意思?
二句律粘,应该是说这一联与上一联相粘,即声喧乱石中与趣途无百里相粘(即第二四字平仄相同)

依照北山的说法,赵执信的【二句律粘】四字,应该放在“声喧乱石中”的后面,而不应该放在“色静深松里”的后面。

赵执信的原文: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北山钓者的改版:
  言入黄花川,毎逐青溪水【律句】。随山将万转【律句】,趋途【不粘】无百里【律句】。声喧乱石中【二句律粘】,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拗律句】,澄澄映葭苇【拗律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拗律句】。请留盘石上【律句○上字仄,合下句便非律体】垂钓将已矣。

北山不惜一切的改版,只是符合北山,并不符合赵执信!北山的改版,有悖于《声调谱》,决然没有原版的原汁原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3: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7 19:58
你看懂这些就可以了:
(三)粘对
  律诗的平仄粘对的规则.

针叶林,王力王力错了,你也错了!你看不懂赵执信,也可以再看看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5】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平平。
平平仄仄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通。
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严武云:“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6】
通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

    韦应物云:“来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7】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仄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此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同上)
===============================
第三句【失粘】的参照,是【第一句】,而不是【第二句】!

点评

三羊向来以错误理解前人文献为能事,目的无非为了否定别人正确的结论。对于赵执信“声调谱”没有正确的理解。赵执信该文目的在于探索各体包括古风乐府的声律特点,方法用例诗加注解的方式,但这种方法论述不透彻且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8 04:1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7 19:58
你看懂这些就可以了:
(三)粘对
  律诗的平仄粘对的规则.

宋人魏庆之和清人赵执信的说法是对的,王力的说法是错的!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赵执信为何说:【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点评

看来三羊这回说对了,赵执信《声调谱》中,一联平仄相对叫粘,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而句中平仄不合叫不调,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总把失律叫失粘的原因吧,现在人把失粘细分为失对与失粘,把不调称为失替,更精确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8 06:4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03:55
宋人魏庆之和清人赵执信的说法是对的,王力的说法是错的!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

看来三羊这回说对了,赵执信《声调谱》中,一联平仄相对叫粘,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而句中平仄不合叫不调,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总把失律叫失粘的原因吧,现在人把失粘细分为失对与失粘,把不调称为失替,更精确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7: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3-18 07:45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8 06:42
看来三羊这回说对了,赵执信《声调谱》中,一联平仄相对叫粘,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而句中平仄不合叫不调,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总把失律叫失粘的原因吧,现在人把失粘细分为失对与失粘,把不调称为失替,更精确些。

赵执信【粘】的内涵,与元兢换头的【换】同义。
赵执信使用的【粘】字,即用在【两句】的两个第二字(句头),又用在【两联】的两个第二字(联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7: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8 06:42
看来三羊这回说对了,赵执信《声调谱》中,一联平仄相对叫粘,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而句中平仄不合 ...

赵执信没有这种说法:【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

点评

看8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07: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03:16
针叶林,王力王力错了,你也错了!你看不懂赵执信,也可以再看看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

  第三句失 ...

三羊向来以错误理解前人文献为能事,目的无非为了否定别人正确的结论。对于赵执信“声调谱”没有正确的理解。赵执信该文目的在于探索各体包括古风乐府的声律特点,方法用例诗加注解的方式,但这种方法论述不透彻且容易出错。正如该文前言中说的“其说颇为精密,惟所列李贺《十二月乐府》所标平仄不可解。巻末附以古韵通转,其说尤谬,盖其门人所妄増者”。对于粘对的正确定义还须参见其他著作,不要像对待“诗髓脑”那样,将蜂腰病定为“二五交替大唐律”闹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8: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8 07:57
三羊向来以错误理解前人文献为能事,目的无非为了否定别人正确的结论。对于赵执信“声调谱”没有正确的理 ...

辩论,靠的是说理和证据!
而不是你针叶林的大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8: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8 06:42
看来三羊这回说对了,赵执信《声调谱》中,一联平仄相对叫粘,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而句中平仄不合 ...

同人同文的同一个【粘】字,【粘】字意义不可能:既可以是【相同】,又可以是【不同】

点评

赵谱的粘意思是粘合在一齐,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异,粘为一联,两联中,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两联才可相粘,看一下赵谱标注例子: 1,两句粘为一联例: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 2,两联相粘例: 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8 08:3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07:47
赵执信没有这种说法:【两联相邻句平仄相同也叫粘】

看8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8 08:3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08:08
同人同文的同一个【粘】字,【粘】字意义不可能:既可以是【相同】,又可以是【不同】 ...

赵谱的粘意思是粘合在一齐,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异,粘为一联,两联中,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两联才可相粘,看一下赵谱标注例子:
1,两句粘为一联例: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二句律粘】

2,两联相粘例: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
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8: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8楼,【粘】字的意义,也是【不同】啊!

齐梁体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青春【不粘上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蛾眉【不粘上句】返清镜,闺中不相识【末二句古体,亦与古诗相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8: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3-18 08:37
赵谱的粘意思是粘合在一齐,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异,粘为一联,两联中,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两联才 ...

赵谱的粘意思是粘合在一齐,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异,粘为一联,两联中,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两联才可相粘,看一下赵谱标注例子:

2,两联相粘例: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
不见【不粘上句】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粘】,是平仄【不同】;【不粘】,就是平仄【相同】!
赵执信的说法没有错误啊!

点评

咩,在人类世界,一公一母,阴阳不同才能睡在一起。所以联内用“对”。而臭味相投才成为炮友,物以类聚,所以联以联之间的联系,以示同为手段。 内方外圆,恩德撕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4
金钱
26497
发表于 2018-3-18 08:5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08:43
赵谱的粘意思是粘合在一齐,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异,粘为一联,两联中,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平仄相同,两联才 ...

咩,在人类世界,一公一母,阴阳不同才能睡在一起。所以联内用“对”。而臭味相投才成为炮友,物以类聚,所以联以联之间的联系,以示同为手段。
内方外圆,恩德撕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句的第2字,同平和同仄,都是失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4: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8 07:57
三羊向来以错误理解前人文献为能事,目的无非为了否定别人正确的结论。对于赵执信“声调谱”没有正确的理 ...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如老杜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5】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平平。
平平仄仄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通。
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严武云:“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6】
通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

    韦应物云:“来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7】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仄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此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同上)
=================================

【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失粘的参照,难道不是【第一句与第三句】吗?

点评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失粘的参照,难道不是【第一句与第三句】吗? -----这三首诗皆是仄起,第三句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14:34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

  第三句失粘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三诗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失粘的参照,难道不是【第一句与第三句】吗?
-----这三首诗皆是仄起,第三句也是仄起,就平仄失调了(“落平仄”,“失粘”)。这里解释了失粘产生的原因,在于第三句“落平仄”,即不符合律诗正格,怎么成了“参照”?若”参照“第一句,岂不是后面所有的仄起句子都叫”失粘“了?
按照律诗正格,第一句仄起,第三句必平起,才合乎诗律。因为第一句仄起,第二句必平起。第三句要和第二句粘,即也要平起才对。若第三句也仄起就不能和第二句“粘”了,故魏庆之叫“第三句失粘”。
  三羊语文水平太低,读不懂古文,很难与他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17: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18 16:53
第三句失粘
  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
【三诗起头 ...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赵执信为何说:【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点评

(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赵执信为何说:【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8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18 20:4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诗法易简录》中关于粘的定义贴来你看:

五言律仄起式:
起句第二字用仄谓之仄起。第二字仄第四字必平谓之二四定式,起句二四用仄平对句二四必用平仄,此一联之定式也。次联出句第二字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相粘。故首联用仄起,次联必用平起,三联又用仄起,末联又用平起,乃一定之粘联也,否则谓之失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21: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3-18 21:55 编辑

关于“正粘”的概念
所思【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观头眠几回【观字仄,眠字必平,此字救上句,亦救本句】。
懐抱向人尽,欲平安无使来。
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灔滪堆【第七句本是正粘,因第五句不粘,此句亦不粘矣】。

-----本诗第二与第三联失粘,造成后面三四联也失粘。这里赵执信为什么说“第七句本是正粘”?我理解即“第七句本是符合仄起七律正格平仄谱”,但因颈联(第五句)失粘,所以尾联也失粘了。这就是说只有颈联违反了粘对规则,其余各联仍然按照正格平仄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22: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3-18 17:25
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 ...

(齐梁)晴云【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妬栁绵飘。
故临飞阁度,欲入回波销【三平】。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赵执信为何说:【次句与末句上下不粘,只本句调】
------这首诗题目即标“齐梁”,即永明体,是不讲粘的。但赵执信对古风诗也进行了“粘律”分析,试图探索古风声律耳。本诗实际是第二句与第七句在所属联内失对。虽然该诗各句皆是律句(本句调),但“粘律”无法遵守,故赵执信说“上下不粘”,即全诗失粘。
    折腰一般指遵守“对式律”,但不遵守“粘式律”。若诗不遵守“对式律”,“粘式律”也无法遵守。可见联内不失对,是执行粘对规则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18 22: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对”是局部问题,“粘”就是全局问题。对,是联的基础,粘,是使各联成为一个整体的粘合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