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许传刚

永明体的分期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3: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就是三羊正确  发表于 3 分钟前
===================
哪里存在押韵呢?

中国古代声律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说:"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也提出了字音的调配问题。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有"性别宫商,识清浊"的话,说明已经注意调配,能够识别五声。

南齐周颙作《四声切韵》,已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

到梁代沈约进一步用五声来调配诗的音节,他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指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即要把宫声和羽声的字、浮声和切响的字互相调配。他又提出"八病"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前四病为浮声切响(即后来的平仄)的调配不当;后四病指双声迭韵的调配不当。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平、上、去、入关系的解释,却存在分歧。沈约所说的低昂或浮切,以及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所说的"声有飞沉",都是两分法。四声怎样分为两种,在六朝时没有完全解决。"八病"说过于繁琐,沈约自己也不能遵守。到了唐朝,以上去入为仄,平仄相配,符合于低昂、浮切、飞沉的两分法,便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

折叠编辑本段格律和律诗

这种格律运用到五言诗七言诗,就成为律诗;运用到四六文,就成为格律文。它的特点是把句子分为音步,有双音步和单音步,如五言律诗的仄仄平平仄,就是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平仄互相交错;七言律诗即在五言律诗上加一个平仄相错的音步。一联中的两句平仄相错,联和联之间的平仄相承。再加上双句用韵,首句可用可不用,中间两联对偶,这就构成律诗的格律。四六文是以两个双音步平仄交错为四字句,三个双音步平仄相承又互相交错为六字句,构成上联,再与同样字句的下联平仄交错相对,构成格律文。

声律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熟练地掌握声律,有助于创作出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的作品来。

点评

食古不化,死记硬背,认字不识义,可爱的三羊呀 所抄不错三羊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4: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2-3 14:0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2-3 13:58
许传刚
就是三羊正确  发表于 3 分钟前
===================

食古不化,死记硬背,认字不识义,可爱的三羊呀
所抄不错三羊错。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平、上、去、入关系的解释,却存在分歧。沈约所说的低昂或浮切,以及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所说的"声有飞沉",都是两分法。四声怎样分为两种,在六朝时没有完全解决。----这段不准确

点评

别范安成诗(南北朝·沈约) 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 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 何以——慰相思。 假定,浮声是平声,切响是仄声的话: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4:50
浮切,是【浮声切响】的简称。刘勰肯定不及沈约。 沈约的【宫徵】,【低昂】、【浮声】、【切响】,【高下】、【飞沉】等说法,都是表示不同声调的意思,理解成平与仄或平仄声调两分法,岂不大错特错! 沈约的【前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4: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3:58
估计词典你也不相信
《新华词典》:声律,诗词歌赋的声调和格律。--------声调当然指的是四声 ...

声律,诗词歌赋的声调和格律。--------声调当然指的是四声

格律,包括:节律(节奏)、韵律(押韵)、声律(声调变化)!

点评

声律(声调变化)!------改为平仄才对。不愿改是你的事。用声律事不规范的,你会说别人就是这样用的,这种错误叫大词小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4: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4:03
食古不化,死记硬背,认字不识义,可爱的三羊呀
所抄不错三羊错。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 ...

浮切,是【浮声切响】的简称。刘勰肯定不及沈约。
古人的【宫徵】,【低昂】、【浮声】、【切响】,【高下】、【飞沉】等说法,都是表示不同声调的意思,理解成平与仄或平仄声调两分法,岂不大错特错!
沈约的【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其【浮声】或【切响】,都是【变量】,而不是【衡量】。
浮声,是四声平上去入的1/4。或平或上或去或入声。
四声,减去【浮声】,就是【切响】。

点评

大部分是些当时明白,后代说不清道不明的术语。有的因为缺说明,过后不久就成了生僻名词了。不信你解释几个给我听  发表于 2017-12-3 1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4: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2-3 14:51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4:03
食古不化,死记硬背,认字不识义,可爱的三羊呀
所抄不错三羊错。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 ...

别范安成诗(南北朝·沈约)
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
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
何以——慰相思。

假定,浮声是平声,切响是仄声的话:沈约的八句诗中,只有两句符合【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平生——少年日】,【梦中——不识路】。其他6句皆不合【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尤其是第三句【及尔——同衰暮】,岂不成了【切响,后切响】了吗?


点评

那时作品难分,没注明写作时间,你知道是四声出现前还是四声出现后的作品?不知的话,分析有价值么?第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时间差距,在研究阶段,可能他用自己的理论写,也可能理论是架空的。第三沈约没分平仄,而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30
假定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17-12-3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2-3 15:3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2-3 14:17
声律,诗词歌赋的声调和格律。--------声调当然指的是四声

格律,包括:节律(节奏)、韵律(押韵)、声 ...

声律(声调变化)!------改为平仄才对。不愿改是你的事。用声律事不规范的,你会说别人就是这样用的,这种错误叫大词小用。不肯用平仄,是你解不开的死结,最后你将在这个死结中吊死。

点评

这是你自己的认为,永明体和唐近体的单句律化,其声律四声律,而决然不是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假定有什么用  发表于 3 分钟前
===================

用【假定】是对字典或词典的客气,所有字典都是这样说的!
浮声,是平声;切响,是仄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5: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2-3 14:50
别范安成诗(南北朝·沈约)
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

那时作品难分,没注明写作时间,你知道是四声出现前还是四声出现后的作品?不知的话,分析有价值么?第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时间差距,在研究阶段,可能他用自己的理论写,也可能理论是架空的。第三沈约没分平仄,而且古风节奏点上的字没有声调要求,所以【前有切响,后又切响】也不奇怪。【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只是最佳选择而已。

点评

【前有切响,后又切响】,也可以,但是,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知道了吗?明白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39
沈约的这首《别范安成诗》,是一首永明格律诗! 别范安成诗(南北朝·沈约) 平生——少年日, 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 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 何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37
我们谈的是格律诗,而不是非格律诗。这一点你要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2-3 15:32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5:19
声律(声调变化)!------改为平仄才对。不愿改是你的事。用声律事不规范的,你会说别人就是这样用的,这 ...

这是你自己的认为,永明体和唐近体的单句律化,其声律四声律,而决然不是平仄律!或者说,永明体和唐近体的律句,都是四声的变化,而不是平仄的变化!

点评

由此生发,你根本就无法与大家沟通格律诗的话题。不如你遇到格律诗就不必与大家交流了  发表于 2017-12-3 15:38
所以我说我们之间永远不要谈这个问题,估计全世界也就你一个人在独拉独弹,也就是说世人皆错你独对的伟大天才  发表于 2017-12-3 1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2-3 15:35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5:30
那时作品难分,没注明写作时间,你知道是四声出现前还是四声出现后的作品?不知的话,分析有价值么?第二 ...

我们谈的是格律诗,而不是非格律诗。这一点你要明白!你不要放弃谈论的前提!

点评

你的格律不是大家的格律,是浪费时间  发表于 2017-12-3 15: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5:30
那时作品难分,没注明写作时间,你知道是四声出现前还是四声出现后的作品?不知的话,分析有价值么?第二 ...

沈约的这首《别范安成诗》,是一首永明格律诗!

别范安成诗(南北朝·沈约)
平生——少年日,
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
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
何以——慰相思。

点评

你去自我欣赏吧,无人驳斥你的  发表于 2017-12-3 1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2-3 17:56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5:30
那时作品难分,没注明写作时间,你知道是四声出现前还是四声出现后的作品?不知的话,分析有价值么?第二 ...

【前有切响,后又切响】,也可以,但是,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知道了吗?明白了吗?
有什么不可,你以为又是25律?你谈25律,却不懂其中的理由。还又顽固得很。我这里对你说一次,不再说第二次,请你牢记。25律的理由,诗是吟诵的,不是现在的朗读,除了节奏停顿的长短有别,尾字得拖音(拖音具体方法无法在网上说清楚,因此只要记住要拖音),拖音字一个字有两拍以上的长度,碰到25同音一个是节奏点,一个是尾部拖音,便会失去部分美感。不听是你的事,不强迫你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5: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棋,一步错,步步错。

点评

对头, 声律的进程,是继承发展,循序渐进的! 单句的律化,一步一步的、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 句中交替或相间的理论,上去入三个仄声的并用,最早的理论是诞生于明朝中期! 声律的探索与研究,最最忌讳的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3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你去自我欣赏吧,无人驳斥你的  发表于 23 秒前
==============================

知道为啥【无人驳斥】吗?
因为无人找到驳斥的理由!

点评

那诗你的分析是明显的错误,你听不进去,白浪费时间  发表于 2017-12-3 15:58
不知大家在这点上烦你  发表于 2017-12-3 15:56
是,因为天下只你正确,大家禁言。  发表于 2017-12-3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5: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3 15:40
下棋,一步错,步步错。

对头,
声律的进程,是继承发展,循序渐进的!
单句的律化,一步一步的、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
句中交替或相间的理论,上去入三个仄声的并用,最早的理论是诞生于明朝中期!
声律的探索与研究,最最忌讳的就是寅吃卯粮、张冠李戴的关公战秦琼

点评

声律的探索与研究,最最忌讳的就是寅吃卯粮、张冠李戴的关公战秦琼-------木瓜,不可敲也  发表于 2017-12-3 1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6: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是,因为天下只你正确,大家禁言。  发表于 15 分钟前
==================================

这是你刚刚的新理论!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6: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不知大家在这点上烦你  发表于 15 分钟前
==========================

怎么叫【烦】?天天舔王力的屁股,肯定无人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6: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那诗你的分析是明显的错误,你听不进去,白浪费时间  发表于 13 分钟前
=============================================

听不进去,是你的理论不过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6: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斑竹,研究唐朝诗赋声律的律句理论,只要认可是平上去入蜂腰法,就算是理论过关了,说别的一点用处也没有!

点评

不认可。无共同语言  发表于 2017-12-3 1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2-3 1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不认可。无共同语言  发表于 9 分钟前
=======================
没有共同语言是对的,因为你不读不研究《文镜秘府论》所致!
为何不研究唐朝声律家的理论呢?

点评

你一个人好好读,祝你成功  发表于 2017-12-3 1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