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三羊

白脚句与韵脚句的韵母相同,既不是押韵,也不是诗病!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2-7 11:48 编辑
耕夫 发表于 2017-12-7 10:52
你不承认没事,我只是陈述一个道理,实际也就是如此,诗歌的音乐感就是在平仄错落,阴阳参差下形成的。我们各自保留意见好了。

【诗歌的音乐感就是在平仄错落】,韵脚句与白脚句,可以说成是声调不同的错落。韵脚与韵脚,还要什么错落呢?依据今韵来说,难道平韵诗的押韵,还要阴平与阳平错落吗?!仄韵诗还要上声与去声错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11: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11-20 09:24
所谓撞韵,挤韵,是当代网上一些人弄出来的。
此文红赏。

归纳分类还是很有必要。使用的正确与否的争论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1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20 15:03
【当代网上一些人弄出来的】一些奇谈怪论或胡说八道:
三羊搜集的网络奇文两篇:

这些不什么奇文。应该客观去看。诗词多了就有归纳分类的需要,对各种类型就会胸有成竹。至于在诗词中是否正确,那是认识问题,可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1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20 17:30
是啊!纯属无事生非!
再者:
(8)三阴平韵:

议论不要绝对化,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取其合理内核为我所用,就会进步

点评

没有绝对,还没有相对吗? 依据普通话,对于八句律诗的四个韵脚来说,阴平或阳平的独用,相对于阴平和阳平是混押来说,肯定顺口顺耳优美动听。上声与去声的混用,肯定难读难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1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5: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7 12:02
议论不要绝对化,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取其合理内核为我所用,就会进步 ...

没有绝对,还没有相对吗?
依据普通话,对于八句律诗的四个韵脚来说,阴平或阳平的独用,相对于阴平和阳平是混押来说,肯定顺口顺耳优美动听。上声与去声的混用,肯定难读难听。

点评

没有绝对,就是说只有相对呀。 所以全阴平也不是病。若按古代不能通韵来说,阴平阳平搭配可能反而是病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15:46
没有绝对,就是说只有相对呀  发表于 2017-12-7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1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2-7 15:26
没有绝对,还没有相对吗?
依据普通话,对于八句律诗的四个韵脚来说,阴平或阳平的独用,相对于阴平和阳 ...

没有绝对,就是说只有相对呀。
所以全阴平也不是病。若按古代不能通韵来说,阴平阳平搭配可能反而是病呢

点评

没有绝对,就是说只有相对呀。 所以全阴平也不是病。若按古代不能通韵来说,阴平阳平搭配可能反而是病呢 刚刚如此解释,是完整的。 汉字的五个声调,宫商徵羽角,分为四类平上去入。宫调与商调的调值肯定不同,不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7 15:46
没有绝对,就是说只有相对呀。
所以全阴平也不是病。若按古代不能通韵来说,阴平阳平搭配可能反而是病呢 ...

刚刚如此解释,是完整的。
汉字的五个声调,宫商徵羽角,分为四类平上去入。宫调与商调的调值肯定不同,不然古人为何分为宫商两种呢?!宫商为平,是认为的划分而已。
从相对的押韵来说,宫或商独用,肯定优于宫和商的混用。
假如,永明声律不是平上去入的四声律,而是宫商角徵羽的五声律,从押韵来讲,宫与商是不允许混用的,即是混用也不叫【押韵】。因为古人的押韵规则是【先在定声,务谐于韵】!

点评

多次告诉你,韵字的五音是怎么回事,现今没有任何人搞得清,王也好,何也好,不管他们怎么专业,在这点上,他们统统是外行。你就不必强作解人,还在那里分什么宫与商。那不是你的知识水平所能解决的,以后别谈五音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2-7 16:26
刚刚如此解释,是完整的。
汉字的五个声调,宫商徵羽角,分为四类平上去入。宫调与商调的调值肯定不同,不 ...

多次告诉你,韵字的五音是怎么回事,现今没有任何人搞得清,王也好,何也好,不管他们怎么专业,在这点上,他们统统是外行。你就不必强作解人,还在那里分什么宫与商。那不是你的知识水平所能解决的,以后别谈五音行不行。当然,很有把握我是很欢迎的,因为可学到很多知识。

点评

说话要有依据: 声有五声,角征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征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元兢《诗髓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6: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2-7 16:45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7 16:37
多次告诉你,韵字的五音是怎么回事,现今没有任何人搞得清,王也好,何也好,不管他们怎么专业,在这点上 ...

说话要有依据:
声有五声,角征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征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元兢《诗髓脑》
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生焉;四声既周,群声类焉。经典史籍,唯有五声,而无四声。然则四声之用,何伤五声也。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则乐声和矣;君臣民事物,五者相得,则国家治矣。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明各有所施,不相妨废。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以其四时之中,合有其义,故不标出之耳。是以《中庸》云:“圣人有所不知,匹夫匹妇,犹有所知焉。斯之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1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兢《诗髓脑》的五音沿袭陈朝人的说法,陈朝人的说法已经错了。五音混同于四声,只要认真想一下,就知道是不可能的。见我的帖子。因此拿错误当真理是无法研究的,是浪费生命。你最大的缺点是不会比较分析,看似有主见,却很糊涂。这点不解决,不会有真朋友。握手。

点评

【元兢《诗髓脑》的五音沿袭陈朝人的说法,陈朝人的说法已经错了】,元兢将错就错,难道沈约也错了吗?! 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2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20: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7 19:23
元兢《诗髓脑》的五音沿袭陈朝人的说法,陈朝人的说法已经错了。五音混同于四声,只要认真想一下,就知道是 ...

【元兢《诗髓脑》的五音沿袭陈朝人的说法,陈朝人的说法已经错了】,元兢将错就错,难道沈约也错了吗?!

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生焉;四声既周,群声类焉。经典史籍,唯有五声,而无四声。然则四声之用,何伤五声也。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则乐声和矣;君臣民事物,五者相得,则国家治矣。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明各有所施,不相妨废。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以其四时之中,合有其义,故不标出之耳。是以《中庸》云:“圣人有所不知,匹夫匹妇,犹有所知焉。斯之谓也。”
  管理
点评回复 编辑支持 反对

点评

沈约没错,记得已回答过你。五声是李登等按音高分类借音乐的五音分成五类,与四种声调不搭架。后来四声兴行后,五音便渐渐无人讲了,于是李登的书也就失传了,无用的东西谁要?慢慢的五音是什么也渐渐说不清了,到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12-7 2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12-7 21:14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2-7 20:36
【元兢《诗髓脑》的五音沿袭陈朝人的说法,陈朝人的说法已经错了】,元兢将错就错,难道沈约也错了吗?! ...

沈约没错,记得已回答过你。五声是李登等按音高分类借音乐的五音分成五类,与四种声调不搭架。后来四声兴行后,五音便渐渐无人讲了,于是李登的书也就失传了,无用的东西谁要?慢慢的五音是什么也渐渐说不清了,到陈时有人说五音就是四声吧,大家说大概是吧,于是便混为一谈。五音本五类,四声只有四类,于是说是把宫商合为一类。后来平声分清浊,于是便说平声本就有阴阳,是沈约故意做一类,宫就是阴平,商就是阳平。甚至说平水韵也是上平下平是分阴平阳平的。正因为混了,没有人追究,便一直错下来。其实我们虽不知五音是怎么回事,但只要看看当时沈约一批人的文章交谈,就知道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管理
点评回复 编辑支持 反对”这段是什意思,没搞懂

点评

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生焉;四声既周,群声类焉。经典史籍,唯有五声,而无四声。然则四声之用,何伤五声也。五声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8 0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03: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12-7 21:13
沈约没错,记得已回答过你。五声是李登等按音高分类借音乐的五音分成五类,与四种声调不搭架。后来四声兴 ...

沈氏《答甄公论》云:“昔神农重八卦,卦无不纯,立四象,象无不象。但能作诗,无四声之患,则同诸四象。四象既立,万象生焉;四声既周,群声类焉。经典史籍,唯有五声,而无四声。然则四声之用,何伤五声也。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则乐声和矣;君臣民事物,五者相得,则国家治矣。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明各有所施,不相妨废。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以其四时之中,合有其义,故不标出之耳。是以《中庸》云:“圣人有所不知,匹夫匹妇,犹有所知焉。斯之谓也。”
===============================

沈氏的《答甄公论》,说的清清楚楚:将文字五声宫商角徵羽,分为四类,是沈约,四类叫做平上去入是沈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