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发表于 2018-11-11 2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11 21:35 编辑
百度资料:
什么是律诗中的摞眼---闲云--
众所周知,律诗的中二联,即颔联、颈联都要用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甚为关键,一旦选定句式,出句、对句就同一结构了。此外,律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句式结构不一样,否则称为“摞眼”,是作诗大忌。姑且莫说今人诗词,即使是唐人,也有犯摞眼之弊的例子。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的颔联、颈联为: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不难看出,四句话的前四字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偏正名词短语加偏正动词短语。如果将“芙蓉水”、“薜荔墙”、“千里目”、“九回肠”都看成偏正结构,则四句话结构完全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摞眼”。一犯此忌,诗句就显得呆板了。当然,犯摞眼之弊的名家毕竟绝少,但对于今人作诗,此忌应当尽量避免。这就要求写诗的人对此二联的句式结构要好好推敲。再者,节奏、韵律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律诗中二联的句式正好能够表现其节奏和韵律。下面谈谈此二联在句式创作中的几种常用手法。====================
七、长撷腰病。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羊注:212】
八、长解镫病。长解镫病者,第一、第二字意相连,第三、第四字意相连,第五单一字成其意,是解镫。【羊注:221】
依照元兢的说法,网文的摞眼,应该是【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