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沧海一笑

格那丁先生《一首诗的解析》之我的跟帖

[复制链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12-7 06:3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12-7 07:47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7 02:38
此诗堪称上乘之作,但手法略嫌老套了些,一如大眼怪所指出的,“相逢”两字可榷。一是把话说得太明了,未 ...


这首诗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是“相逢”,最亮的地方也是“相逢”。落日与秋水,归帆与夕晖,甚至浪与岸可能都是相逢。并不仅仅从第三句开始。看起来作者很像是以夕阳和秋水,浪花与岸自喻互喻的意思。当然归帆可能只是比喻女友了,这些比喻物的相逢本身自然是无一语的,也因为夕阳的比喻,让很多人误认为是近期事件,老人相逢,或者感慨历史。作者曾指出,这是年轻时候的作品(六十年代),当时而言,基本上没有多少新派写法可言,社会上对于诗词写作的研究也比较少,手法用词相对老套些是很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3
金钱
26496
发表于 2017-12-7 09:3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怀无古今,老套之说不提也罢。这诗确实只在衔接上做得不够自然,除此之外无可挑剔之处。这正是我对扑上去乱咬之诸神不屑的原因。看文章要先耐下心去体会再指点。不然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指指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443

帖子

5716

积分

栏目顾问

诗无敌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54
贡献
1371
金钱
2344
发表于 2017-12-9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的解析  
【修改】 格那丁 发布于2017-03-27 08:56 ? 点击:1687   评论:19
铜官洲上
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1、你认为这首诗优秀、平庸还是较差?(初级水平/10分)
2、如果这首诗有问题请指出来,并分析之。(中级水平/30分)
3、如有问题请改正或据此重写一首。由于铜官洲较为偏僻,可适当放宽范围,写楚地亦可。(高级水平/60分)

水静荷菲
落日归秋水,翔帆度夕晖。岸高人独立,心共彩云飞。
评:“归”“翔”不好,深刻。改作虚飘,不如原作沉着耐品。
如观
落日惜秋水,归帆辞晚晖。相别谁伴语,哀鹭叫声微。
评:“惜”“辞”劣,平仄不合,尾句面目可憎,不如原诗远甚。
森绿
落日沉秋水,孤帆入夕晖。别离无一语,叩岸浪声微。
评:“沉”字未必佳,“孤帆”不如“归帆”。似觉问题所在,但不知如何落笔。
针叶林
山影航程暗,帆尖映夕晖。群鹅似相识,急向岸边飞。
评:首联错杂,尚不知五绝语感。三四句胡乱拼凑,似不会写诗者。
瑞丰堂
落日萧秋水,归帆渐渐晖。相逢无别语,叩岸听声微。
评:越改越不通,“萧秋水”“渐渐晖”尤可笑,“叩岸听声”亦劣,似针叶林水平。
五云山人
楚地拂新柳,巴山啼子规。轻舟几时发?春草又芳菲。
远影依秋水,孤帆入翠薇。潮来无一语,潮去满斜晖。
评:辞胜意者,俗套。勉强说三四句尚可,一二句凑数,是功力不到。
格那丁
落日依湘水,归帆入楚云。相思复相望,不见洞庭君。
评:神韵宛然。

关于此诗,首先的责难是说“落日”“夕晖”重复,如一网名针叶林的说:“用杨逍的话说,就是叠床架屋,前言不搭后语。”这是皮相之论。是否重复不能只看词汇,得结合上下文看,如有需要用一用还可取得特殊效果,毕竟“落日”“夕晖”不是一个事物。类似句子古人也用过:“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落日斜飞盖,余晖承画轮”“彩云凝落日,细浪弄斜晖”“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晖”,可见不是绝对禁忌。具体到这诗,看不出什么特殊需要,换一个也可以,并且难度不大,这样画面感会好一些。
其次,有人说此诗抄袭,说什么“意象陈旧,拾人牙慧”,并举出“白日依山尽、孤帆一片日边来、相逢无一语,欲诉从何许、偏到相逢无一语、浪声微,雁声凄,转觉回头知己稀”为证据。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别有用心者。照此标准,古诗就没法写了,梅兰竹菊,风花雪月,抄袭何其多?抄袭与否得看整体构思与立意,不是看单字单词,此乃基本常识。
最后,很多人没读懂这诗,针叶林是个代表:“相逢主语不明。浪声微脱离主题。意境零散,主题不明,没有诗意。”这是信口开河,不懂装懂。没有论证只有结论的叫耍流氓,是扣帽子、打棍子,把读诗解诗作为打击对手的工具,很恶劣的一种做法,“文革”做派。另外,从改作也可看出很多人没有读懂这首诗。
回到起点,看看原诗的意思。此诗前两句写日暮之景,日落秋水,归帆远去,这个好理解(真好理解?),古诗里有很多。问题在后两句,从秋日晚景一跳到“相逢无一语,叩岸浪声微”,这是什么意思?这要你释放储存,想象补足。说来也简单,后两句无非是说相对无语,唯有浪声微微,此时无声胜有声。日落秋水,归帆远去,两人相对无语,唯听浪声微微,这意境、氛围营造不错,含蓄有味。读懂了意思,回头再看改作,你就能理解我说的“不及原作,大抵求形迹亦不得,况复神妙哉”了。这些改作大多与原作差距颇大,如如观、针叶林、瑞丰堂的改作,牛头不对马嘴,有些人连基本的遣词造句都不过关,遑论诗家法眼?
我的意见是:1、“落日”“夕晖”可换一个。2、“归帆”理解为“回去(远去)的帆”于义为胜。3、“叩岸”属衍词,或有更好的表达。4、五绝须一气贯注,不可胡乱拼凑(如观、针叶林、瑞丰堂的改正就是拼凑,尤其针叶林的,粗恶!)。所以,我认为有两种方案:要么改写一二句保留三四句,要么改写三四句保留一二句。理由呢,是这诗一二句与三四句不谐,这是主要问题。“落日依秋水,归帆入夕晖,”这联写得比较大,由于文化积淀作用,容易让人与离别挂钩。日落秋水,归帆远去,正是离别光景,现在却放在相对无语,浪声微微上头,有点不称,即格调抵牾。三四句静邃,这需要一二句与之配合,稍稍压抑一点,调子放低一点(这是最优方案)。很多人写绝句不能领会整体语义与语感,往往前后联衔接不好,掌握不好那个度,尤其五绝,别看只有20字,它可比律诗、七绝的写作难度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