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18|回复: 241

从《曹操赤壁败后》看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唐尧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7-10-21 17: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1 20:31 编辑

从《曹操赤壁败后》看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唐尧

呜呼天意欲亡操,竟起东风助火烧。
从此不谈江左事,称皇簒汉待儿曹。

起承句自然流畅贯通。写三国演义里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以后,认为是天意。因为操在前曾说过冬天是不会有东风的。而现实是东风助火把曹军烧的大败溃逃。这不是老天要同他过不去吗,要灭曹操吗。
转句自然,说曹操赤壁败逃后,如此重大的溃败曹操从未有过,后怕到极点,要消灭江东孙权霸权的事情从此不再谈论提起。
结句讲曹操由于赤壁之惨败而不敢再兴师下江东。他的篡汉称皇帝的野心就只有留给儿子曹丕了。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2 04: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此作诗文皆佳。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07: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2 04:20
唐尧此作诗文皆佳。赞。

谢谢针叶林常管欣赏、点赞!过了,不敢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0:2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意不帮曹。总之写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11:46 编辑

从此不谈江左事-------曹操自这次征吴失败后是否再无谈论吴国的事?

    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并由此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张辽合肥保卫战: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曹操远征汉中的张鲁。乘曹操在外,东南空虚之际,八月,孙权调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今安徽合肥市)。当时合肥守将张辽李典乐进只有七千兵守城,形势十分严峻!对孙权的进攻,此前曹操曾有预感,因为在前一年五月,孙权攻取了曹操控制下的皖城(今安徽潜山县),抓获太守朱光及掠获数万人口。皖城至合肥,直线距离,按现在说是120 公里,且在平原地区,易攻难守,很容易成为孙权下一个攻击目标。所以,曹操在出征前,曾留下一封“贼至乃发”的教令(书面指示),交于合肥护军薛悌。 此刻,正当大军压境,拆开教令,只见内容是,“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这封临战受命,明确分工的指示,虽然只提到四个人,但将张辽排在前边,寓意着以他为主。

------可见赤壁之战后,曹操并未不谈论吴国。只是曹操再无对吴国主动大举用兵侵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3 11:5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11:29
曹操自这次征吴失败后是否再无谈论吴国的事?


不要走《诸葛亮》诗的考证历史真伪的套路了。由于种种原因,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亲自兴兵伐吴的打算和动作。就是第三句的含义。。张辽威震逍遥津是防守反击。

点评

同意。从此慎谈江左事,称皇簒汉待儿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3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11:50
不要走《诸葛亮》诗的考证历史真伪的套路了。由于种种原因,赤壁之战后曹操再无亲自兴兵伐吴的打算和动作 ...

同意。从此慎谈江左事,称皇簒汉待儿曹。

点评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各无所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0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2: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0-23 10:25
天意不帮曹。总之写得很好。

谢谢呼伦贝尔版主欣赏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3: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12:07
同意。从此慎谈江左事,称皇簒汉待儿曹。

慎字更准确表述历史的真实,同下句有点割裂。不字含义更深远确切、更绝。而且富有诗意,同结句紧密相连,有机组合。赤壁之战使曹操认识到在其有生之年要一统江山的不可能。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不可图之也。曹操的统一梦惟有交给下一代了。

点评

写诗脱离一点实际也是允许的。比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不可能不听窗外事,只是夸大描写一种状态,从这点上我同意唐尧这句诗的写法。但该诗毕竟写的是曹操,是人所共知的历史名人,所以措辞上还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3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4: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13:00
慎字更准确表述历史的真实,同下句有点割裂。不字含义更深远确切、更绝。而且富有诗意,同结句紧密相连, ...

写诗脱离一点实际也是允许的。比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不可能不听窗外事,只是夸大描写一种状态,从这点上我同意唐尧这句诗的写法。但该诗毕竟写的是曹操,是人所共知的历史名人,所以措辞上还是耐品点为好。因此第三句“从此不谈江左事”是会引起一些非议的。若改为“从此慎谈江左事”,既写出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神态,又杜绝了失实的口实,岂不两全其美?(讨论改诗也是一乐趣,唐尧莫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5: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14:49
写诗脱离一点实际也是允许的。比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不可能不听窗外事,只是夸大描 ...

不字是不可改替的,勿怪。仔细品品!不要认为我固执,缠。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可能会讲人家不懂诗,多写诗,多实践。如是,人家会非常生气,得罪好多人。这里有一个对诗的理解深度的问题?是很难用言语解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21:2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12:07
同意。从此慎谈江左事,称皇簒汉待儿曹。


剛愎自用, 當正自己是大師,所寫的永遠是最好。

和他,不能交流, 只有有相諍。


"慎" 當比 "不" 字更有味!處事更具彈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8: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10-24 08:40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1 20:31 编辑


从《曹操赤壁败后》看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唐尧

呜呼天意欲亡操,竟起东风助火烧。
从此不谈江左事,称皇簒汉待儿曹。


起承句自然流畅贯通。写三国演义里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以后,认为是天意。因为操在前曾说过冬天是不会有东风的。而现实是东风助火把曹军烧的大败溃逃。这不是老天要同他过不去吗,要灭曹操吗。
转句自然,说曹操赤壁败逃后,如此重大的溃败曹操从未有过,后怕到极点,要消灭江东孙权霸权的事情从此不再谈论提起。
结句讲曹操由于赤壁之惨败而不敢再兴师下江东。他的篡汉称皇帝的野心就只有留给儿子曹丕了。


唐X又給俺抓著辮子! 哈哈!

先鎖定,慢慢蹧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3 19:4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14:49
写诗脱离一点实际也是允许的。比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不可能不听窗外事,只是夸大描 ...

针叶林常管紫钿十三点又在用外号发帖了,请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19: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21:25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0-23 18:51
FF 剛愎自用, 當正自己是大師,所寫的永遠是最好。

和他,不能交流, 只有有相諍。

famous fell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9: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21:26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0-23 19:42
famous fel本性难改。按捺不住又开始挑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20: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21:26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19:52
花犬十三点本性难改。按捺不住又开始挑事了。

从《曹操赤壁败后》看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唐尧 [修改]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19:52
本性难改。按捺不住又开始挑事了。

先鎖定!

向針葉林 版主投訴,
唐堯先罵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3 20:5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14:49
写诗脱离一点实际也是允许的。比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际不可能不听窗外事,只是夸大描 ...

关于不和慎我再提一点。不指赤壁之战后曹操从此再也没有提起再次亲自带兵伐吴报仇雪恨。慎则指曹操还有提起亲自伐吴之事。但很慎重其事。不是没有。怎么失实了呢?慎是还有提起伐吴。有这个史实吗。一个没有,一个还有。天差地别。不没有失实。慎却失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2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10-24 08:39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20:11
关于不和慎我再提一点。不指赤壁之战后曹操从此再也没有提起再次亲自带兵伐吴报仇雪恨。慎则指曹操还有提 ...

不懂装作懂!

"江左事" 一定要指 "伐吴、平吴、灭吴" 雪恨吗? 借用现今述语,
"凡事与东吴有关的事儿" 都可包括在 "江左事宜" 甚至包东吴内部的人事变动、军事调度

积极的是 "伐吴、灭吴";中和的是 "和吴" 消极的是 "防吴"

曹操既被东吴打败,又因孙权新胜,兼与刘备缔结同盟,攻不成,惟有采守势防之。

环顾曹营之中,张辽是首屈一指之大将,勇武堪比关张,计谋更过之,不选他为首领兵防吴?那该派谁?

夏侯惇吗? 作后备支持尚可;曹仁、曹洪吗,作左右先锋尚合,许褚吗?作单对单PK 无人出其右,要他领兵作军团对决?太冒险了! 再派乐进、李典协助,不失为安全的调度。

曹操的 "周密慎重" 可见一斑。



唐X又乱吹水了....

点评

谢谢花儿对“慎”的解读。曹操经过赤壁之战后确实谨慎了许多。不敢再有横槊赋诗的狂劲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4 0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10-23 21:27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0-23 20:58
FF 不懂装作懂!

"江左事" 一定要指 "伐吴、平吴、灭吴" 雪恨吗? 借用现今述语,乃 "凡事与东吴有关的事 ...

我写的诗以我的解释为依据。你按这个题目写一篇依你的解释为准。写一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3 22:35 编辑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0-23 20:58
FF 不懂装作懂!

"江左事" 一定要指 "伐吴、平吴、灭吴" 雪恨吗? 借用现今述语,乃 "凡事与东吴有关的事 ...

江左事指江东孙吴事,肯定是大事,两个割据军阀之间的大事,此诗题目赤壁大战事。难道事无巨细包括江东所有的事情吗?以上二帖我在前均论述过。睁开眼晴看仔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3 2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唐尧:我已经将你们的帖子中称呼对方的外号费力气编辑掉了。主要是:FF,和 花犬十三点。下不为例。若谁再以外号称呼对方,我没时间编辑了,直接删帖,请你们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0-23 21:36
紫鈿花兒,唐尧:我已经将你们的帖子中称呼对方的外号费力气编辑掉了。主要是:FF,和 花犬十三点。下不为例 ...

好!不论诗?论外号?论外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10-23 22: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21:19
江左事指江东孙吴事,肯定是大事,国家大事,此诗题目赤壁大战事。难道事无巨细包括江东所有的事情吗?以 ...


江左事指江东孙吴事,肯定是大事,国家大事,

我真不懂了,这个”国家大事“是那个国家大事?当时孙吴并未立国?何来“国家大事”?
当时的孙权还称吴侯,下属称“主公”。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2: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7-10-23 22:37 编辑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10-23 22:22
江左事指江东孙吴事,肯定是大事,国家大事,

我真不懂了,这个”国家大事“是那个国家大事?当时孙吴 ...

钻这个国字的孔子有什么意义?诗里有国字吗?国字我是解释,顺手拿来。也可以理解两个割据军阀的大事。为什么思路总走偏道?改了你应该能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10-23 2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7-10-23 22:34
钻这个国字的孔子有什么意义?诗里有国字吗?国字我是解释,顺手拿来。也可以理解两个割据军阀的大事。为 ...

这是你自己解释的“江左事”,是指江东孙吴事,肯定是大事,国家大事,我看不懂诗,只好看你的解释了,怎么是钻字眼呢?诗作者自己的解释是最权威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2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10-23 22:55
这是你自己解释的“江左事”,是指江东孙吴事,肯定是大事,国家大事,我看不懂诗,只好看你的解释了,怎 ...

为什么总是剑走偏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10-23 2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城子 于 2017-10-23 23:46 编辑

因这你的这首诗我看不懂,,只能看你的解释了,我总认为诗的作者出来解释是最权威的解释。写历史诗最好尊重历史的史实,比如写曹操赤壁败后,还是要读一下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国的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诗题为《曹操赤壁败后》。具史书载,曹操兵败赤壁后,做了一系列的大事情直至公元220年病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0-24 0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7-10-23 20:58
"江左事" 一定要指 "伐吴、平吴、灭吴" 雪恨吗? 借用现今述语,乃 "凡事与东吴有关的事儿" ...

谢谢花儿对“慎”的解读。曹操经过赤壁之战后确实谨慎了许多。不敢再有横槊赋诗的狂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0-24 06: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7-10-24 06:26 编辑

赤壁一战固然是天下一统或天下三分之转折点;消遥津一战何尝不是关系曹操存亡、举足轻重之战,若张辽战败,孙权定会挥军直捣许昌曹操的老家,可能被灭掉后者的政权。

论人数,赤壁之战曹操兵员约13万,孙权约5-6万,刘备不到1万。消遥津战役中,孙权拥兵10万,张辽那边至少也上2万 (不是罗贯中所说,只八千兵。他只想突显张辽以少胜多过人之处。曹操亦不会如此轻率地开放后门)。此亦是曹孙二人交兵之一件 "军国" 大事。

再一次支持针版建議的 "
" 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2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