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笑 于 2017-9-20 17:51 编辑
狗眼移植与诗词修改 平日里经常对着电脑屏,最近我看东西模糊不清,说与同事,却被打趣,居然说到移植个狗眼什么的。据有关资料,狗眼睛跟人眼睛移植有排异反应,移植过来也不能存活。 “排异反应”这个术语,让我想到了诗词修改。这里的诗词修改不是指作者自己的修改,而是指没有看懂或没有全看懂别人的诗词,却按照他自己的意向修改他人的诗词。 举个例子。 拙作《七律 立秋散步至荷塘偶感》 满池莲藕傍溪桥,信步还看一段娇。
朱笔犹望天阙点,青衿兀向水宫摇。
欲吟留得枯荷雨,却是遮将美女腰。
燕子低徊无去意,独怜我影鬓先凋。 如观改作(仅供参考): 满池莲藕傍溪桥,信步还看一片娇。
碧水犹奢飞鸟点,空筏兀待和风摇。
欲吟忽降非时雨,却是难伤岸柳腰。
燕子低徊无去意,独怜我鬓影先凋。 拙作表现的是荷花到了立秋还有一段娇艳时光,人生的秋天却已是“鬓先凋”,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如观老师仅作参考的修改,看来看去,不知所言者何也,那些改动的地方也犹如狗眼移植,“移植过来也不能存活”,这就有了排异反应。 诗词修改,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即重走一遍作者的创作历程。但是阅历、学识、见解等有差异,要改到作者认可,以至于满意,何其难也。诗词修改,要么锤炼意境,要么锤炼构思,锤炼手法及遣词造句等,但前提是弄懂原作的立意。 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在贾岛“推、敲”为难之时,韩愈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于是,贾岛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其实,用“敲”只是“鸟鸣山更幽”之笔法,却说明僧房内还有人,这人还会来开门。“推”,平实一些,说明僧出去时虚掩僧门,僧房内无人,僧归推门,幽静至极。“推、敲”没有谁更好,就看作者的立意和客观实际,若僧房内无人用“推”,若有人用“敲”。 如观老师和我同在一个版块,举这个例子有现身说法之意,若举其他论坛或者其他版块例子,可能会有非议。 这段时间,我眼睛恢复得还可以,勉强能上电脑,没有如我同事所说移植狗眼,以后也不会; “排异反应” 是身体的自我保护现象,认识了这点,我今后对诗词的赏析修改或许能做到更贴近作者原意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