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89

讨论 什么是大拗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9-11 08: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3 17:59 编辑

1.仄平仄仄平,有人说是大拗
2.仄仄仄平仄,有人说是大拗:“仄收孤平句(仄仄仄平仄),王力先生称为小拗或半拗。实则此句第二双平音节犯单平,应属大拗。”雨梦说:"仄收孤平句(仄仄仄平仄),王力先生称为小拗或半拗。实则此句第二双平音节犯单平,应属大拗。逢拗以救为好,何况孤平属大拗。"(<杜甫五律中仄收孤平句的他救与自救>)

3.三平尾,有人说是大拗

概念不清,什么研究都是糊糊涂涂的。到底什么是大拗,大忌就是大拗么?
根据讨论进程,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讨论要求就事论事,不必涉及观点的持有者,语言一定要文明。
新增:用不同颜色进行提示,/ 处可兼讨论音步,因为音步涉及了平仄的搭配。举例说,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则前两个音步平仄分明;平平/仄平/仄,则前两个音步平仄失间。
4,雨梦提出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为大拗。可参看渔洋诗论举例。
三仄尾为小拗,三平尾亦应是小拗,但多数认为其属古诗句
特拗平平/仄/平仄,属单仄拗救句,小拗
仄平/仄/平仄为孤平特拗句,古称“拗极”为大拗
仄平/仄/仄仄为孤平三仄尾句,古亦称“拗极”,属大拗
仄仄/平/仄平实为小拗因数量特少,一般将他归入古诗句
仄平/平/仄仄,孤平,大拗,因三字巳极,属准律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11 0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9-11 11:08 编辑

这要看它的原始生成时候的情况。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在于后人的重新认识。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是合理的。仄平仄仄平,是不合理的,因此永明体不用,近体诗不用。平平仄平仄是合理的。仄仄平仄平是不合理的,不要问为什么,古人就不这么用!

点评

你文不对题呢,这里问的是它们是不是大拗。不提什么存在与合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8:57
大清王朝不大清的拗救谬论—— 纯属伤天害理的狗皮膏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11 0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9-11 08:40
这要看它的原始生成时候的情况。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在于后人的重新认识。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

大清王朝不大清的拗救谬论——

纯属伤天害理的狗皮膏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9-11 08:40
这要看它的原始生成时候的情况。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在于后人的重新认识。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

你文不对题呢,这里问的是它们是不是大拗。不提什么存在与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0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大拗是节点位置当平而仄,当仄而平,也即是平仄失替。

主帖中的123均不属大拗

点评

欢迎参加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1 09:18
所谓大拗是节点位置当平而仄,当仄而平,也即是平仄失替。

主帖中的123均不属大拗 ...

欢迎参加讨论

点评

近体的声律模式为双音节音步,故节点的重心落在了24位上,音步呈交替之规律,节点不失替则不属大拗;13位当平而仄和当仄而平不叫失替,最多是与三平尾、三仄脚及孤平的规则有碍,所以叫小拗 对于13位而言,三平尾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1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的声律模式为双音节音步,故节点的重心落在了24位上,音步呈交替之规律,节点不失替则不属大拗;13位当平而仄和当仄而平不叫失替,最多是与三平尾、三仄脚及孤平的规则有碍,所以叫小拗

对于13位而言,三平尾三仄脚原则不属于近体之声律模式,对于拗而言可以略过,孤平也只是回忌声病之一个小问题,故小拗可救可不救,但一般都会去救

点评

你是我肚中的蛔虫,怎么把我要说的都被你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9-11 10:4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许先生看一看赵执信声调谱,有律句,拗句标定,老金上面贴说的有道理。

点评

请注意,那几点是别人的看法,不是我的罗。是要你们讨论。听你们的看法。我当然也在探索。老金上面贴说的与本主题有什么关系?脚踏西瓜皮,冲淡主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9-11 10:41
建议许先生看一看赵执信声调谱,有律句,拗句标定,老金上面贴说的有道理。 ...

请注意,那几点是别人的看法,不是我的罗。是要你们讨论。听你们的看法。我当然也在探索。老金上面贴说的与本主题有什么关系?脚踏西瓜皮,冲淡主题

点评

我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什么大拗小拗,充淡你什么主题?平平仄平仄你说这是什么小拗,那反过来仄仄平仄平又是什么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1 11:13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1 10:41
近体的声律模式为双音节音步,故节点的重心落在了24位上,音步呈交替之规律,节点不失替则不属大拗;13位 ...

你是我肚中的蛔虫,怎么把我要说的都被你说了“但一般都会去救”,本句能协调平仄的搭配,何乐而不为

点评

对,就是这意思,只要弄懂了平衡平仄、稳顺声势的本质所在,其它都不过是小问题,如出宽对紧之出句全仄,就更别说小拗大拗孤平孤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11 11: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11 11:53 编辑

依据【24平仄律】来说,只有合律句和失律句之分,并不存在【准律句】和【拗句】说。
因为,传统的拗句,本身就是糊涂账,有的是24分明的,有的是24不明的!

点评

你说得对,但那是以前的叫法,以前的观念。我们是用现在的叫法研究古诗,没有什么矛盾的。请你回到具体的题目上,用现代的名词分析这几个题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9-11 1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11:09
请注意,那几点是别人的看法,不是我的罗。是要你们讨论。听你们的看法。我当然也在探索。老金上面贴说的 ...

我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什么大拗小拗,充淡你什么主题?平平仄平仄你说这是什么小拗,那反过来仄仄平仄平又是什么拗?

点评

平平仄平仄我说这是什么小拗?我还不会糊涂到这种地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1:59
平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〇平仄平平、〇仄〇仄平。 以上四类,都是24不明的失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1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1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11:11
你是我肚中的蛔虫,怎么把我要说的都被你说了“但一般都会去救”,本句能协调平仄的搭配,何乐而不为 ...

对,就是这意思,只要弄懂了平衡平仄、稳顺声势的本质所在,其它都不过是小问题,如出宽对紧之出句全仄,就更别说小拗大拗孤平孤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11 1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9-11 11:27
我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什么大拗小拗,充淡你什么主题?平平仄平仄你说这是什么小拗,那反过来仄仄平仄平又是 ...


平平仄平仄、〇仄〇仄仄。〇平仄平平、〇仄〇仄平。
以上四类,都是24不明的失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1: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9-11 11:27
我从来就没有承认过什么大拗小拗,充淡你什么主题?平平仄平仄你说这是什么小拗,那反过来仄仄平仄平又是 ...

平平仄平仄我说这是什么小拗?我还不会糊涂到这种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9-11 11:26
依据【24平仄律】来说,只有合律句和失律句之分,并不存在【准律句】和【拗句】说。
因为,传统的拗句,本 ...

你说得对,但那是以前的叫法,以前的观念。我们是用现在的叫法研究古诗,没有什么矛盾的。请你回到具体的题目上,用现代的名词分析这几个题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9-11 14: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观点:
依据王仕稹平不令单的原则,凡双平音节出现单平的为大拗,双仄音节单仄为小拗,凡拗而教者均为小拗。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为大拗。可参看渔洋诗论举例。
三仄尾为小拗,三平尾亦应是小拗,但多数认为其属古诗句
特拗平平/仄/平仄,属单仄拗救句,小拗
仄平/仄/平仄为孤平特拗句,古称“”拗极“”为大拗
仄平/仄/仄仄为孤平三仄尾句,古亦称“拗极”,属大拗。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均己互救,属小拗。
仄仄/平/仄平实为小拗,因数量特少,一般将他归入古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9-11 14: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仄/平平,孤仄,小拗,因三字己救,属准律句(因不需要更动为外字来救。)
同理仄平/平/仄仄,孤平,大拗,因三字巳极,属准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7-9-11 14: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7-9-11 14:54 编辑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如山人所总结:只要弄懂了平衡平仄、稳顺声势的本质所在,其它问题就会刃而解。

  一门技术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搞的很复杂是因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没有中心是因为太多中心。在搏击较量中,出招过多就是多馀无效的招数太多,有效的招数少;医生开的药方越多,就越是把握不好方法,用那些判断不准的药来试。博大精深就是没有认清实质、没有抓住关键,反而陶醉在自我制造的纷繁复杂中不能自拔。





点评

点赞  发表于 2017-9-11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5: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谈论情况,我将不断把不同观点的补充到主页。这里雨梦提出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为大拗。可参看渔洋诗论举例。
三仄尾为小拗,三平尾亦应是小拗,但多数认为其属古诗句
特拗平平/仄/平仄,属单仄拗救句,小拗
仄平/仄/平仄为孤平特拗句,古称“拗极”为大拗
仄平/仄/仄仄为孤平三仄尾句,古亦称“拗极”,属大拗。
仄仄/平/仄平实为小拗,因数量特少,一般将他归入古诗句
同理仄平/平/仄仄,孤平,大拗,因三字巳极,属准律句。

点评

同理仄平/平/仄仄,孤平,大拗,因三字巳极,属准律句。//应为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0:28
这些是雨梦按212句式整理的吧,212的声律模式是属于近体还是属于齐梁调诗可榷,个人观点,212声律模式应属于齐梁调诗而不属于近体,因近体平仄二元、双音节交替的特性决定了其246分明的特征,故以五言而言只能是22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2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9-11 20:10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15:03
根据谈论情况,我将不断把不同观点的补充到主页。这里雨梦提出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为大拗。可参看 ...

这些是雨梦按212句式整理的吧,212的声律模式是属于近体还是属于齐梁调诗可榷,个人观点,212声律模式应属于齐梁调诗而不属于近体,因近体平仄二元、双音节交替的特性决定了其246分明的特征,故以五言而言只能是221句式,延至七言则为2221句式,再延至长联则为222。。。221的所谓马蹄韵句式,而212句式是无法延长交替的,212体现于近体只是意节的划分方式,其中不论是221还是212的意节,21和12都只体现在句末

说明一下,声律节奏不要跟意义节奏混淆概念

点评

我认为格律诗的音步只有22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0: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1 20:08
这些是雨梦按212句式整理的吧,212的声律模式是属于近体还是属于齐梁调诗可榷,个人观点,212声律模式应属 ...

我认为格律诗的音步只有221

点评

你【认为格律诗的音步只有221】,你认为三个音步节奏的五言句子,应该有几个节点呢? 五言诗句【上二下三】的两个节奏,就是两个节点。依据【24平仄法】只有平起和仄起两类律句。即, 〇平〇仄〇、〇仄〇平〇。判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2 06:02
三仄尾属小拗是对的,如潮平两岸阔,但三平尾已被近体所弃,故无所谓拗与不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2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212句式体现于齐梁调诗有两个最明显的句式,平平仄平平和仄仄平仄仄,不过这两个句式均被近体所抛弃,只仄仄平仄仄可能使用的人还延续了一些齐梁遗风而相对多一些,故王力把其与平平仄平仄两个句式称之为准律句

点评

平平仄平平和仄仄平仄仄,蜂腰有两种说法,一是25不同声,二便是这两个句式。不论哪种,规律都不管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9-11 2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15:03
根据谈论情况,我将不断把不同观点的补充到主页。这里雨梦提出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为大拗。可参看 ...

同理仄平/平/仄仄,孤平,大拗,因三字巳,属准律句。//应为救

点评

可榷 此句式按标准句式为平平平仄仄,其1位可不论,变平为仄成仄平平仄仄,24位分明,说拗恐怕说不过去,不过,从平衡平仄的角度出发,对句本为仄仄仄平平,一般来说也会在其1位上换个平声以达平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2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9-11 20:50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1 20:14
我认为格律诗的音步只有221

三仄尾属小拗是对的,如潮平两岸阔,但三平尾已被近体所弃,故无所谓拗与不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这些句式按大类而分本质上都是古风句,因其与246音步分明的近体不符,小类上属调诗体之声律模式,个见

点评

“三平尾已被近体所弃,故无所谓拗与不拗 。” 实在佩服 山人 有如此彻底大胆的断言,此论逼近 近体诗平仄诗式的之所以如此结构的本质。 山人与许版两人对律诗的讨论,可算是当今是高水平的讨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7-9-11 2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1 20:38
三仄尾属小拗是对的,如潮平两岸阔,但三平尾已被近体所弃,故无所谓拗与不拗 ...

“三平尾已被近体所弃,故无所谓拗与不拗 。”
实在佩服 山人  有如此彻底大胆的断言,此论逼近 近体诗平仄诗式的之所以如此结构的本质。
山人与许版两人对律诗的讨论,可算是当今是高水平的讨论了。

点评

谢谢苏版的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2:09
这其实也不是我大胆的断言,依诸大家均无三平尾的句式,王步高教授也说过类似的话,三仄脚尚可宽容,三平尾是绝不允许的,一但三平尾了则一律划归古风,个见,明确诗体的划分,说近体就应该回到近体来说才对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2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11 20:28
同理仄平/平/仄仄,孤平,大拗,因三字巳极,属准律句。//应为救

可榷
此句式按标准句式为平平平仄仄,其1位可不论,变平为仄成仄平平仄仄,24位分明,说拗恐怕说不过去,不过,从平衡平仄的角度出发,对句本为仄仄仄平平,一般来说也会在其1位上换个平声以达平衡

点评

下句换平声即为他救。也符合双换头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1:32
正格只有四式,凡不合正格平仄安排的均为拗句。不管何位置,均为拗。其一字拗为孤平,第三字补救了。合律,但仍为拗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9-11 2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9-11 20:54
“三平尾已被近体所弃,故无所谓拗与不拗 。”
实在佩服 山人  有如此彻底大胆的断言,此论逼近 近体诗 ...

这其实也不是我大胆的断言,依诸大家均无三平尾的句式,王步高教授也说过类似的话,三仄脚尚可宽容,三平尾是绝不允许的,一但三平尾了则一律划归古风,个见,明确诗体的划分,说近体就应该回到近体来说才对路

点评

斥三平尾为大忌者不合调声术,受王力影响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2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9-11 22:11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1 20:19
212句式体现于齐梁调诗有两个最明显的句式,平平仄平平和仄仄平仄仄,不过这两个句式均被近体所抛弃,只仄 ...

平平仄平平和仄仄平仄仄,蜂腰有两种说法,一是25不同声,二便是这两个句式。不论哪种,格律都不管它了

点评

蜂腰说是四声四元的声律模式,近体是四声二元的声律模式,不同的声律模式混在一块说,这叫混淆概念,把齐梁调诗与近体混在一块说,这叫混淆诗体,凡事一混淆了就说不清扯不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1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7-9-11 21: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步高,应是这位教授了。
王步高,1947年生,江苏扬中市人。196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本科),曾任中学教师和副校长十余年。“文革”中历经磨难。1984年获吉林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专业硕士,曾在江苏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其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词学研究专业(博士),师从唐圭璋教授。1991年调东南大学文学院,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东南大学中文系二级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5月,当选为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