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8-21
威望521
金钱7450
贡献6693
金牌会员
 
威望- 521 点
贡献- 6693 次
金钱- 745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7-9-6 1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一平声:九州不足步(仄平仄仄仄) 目击道存者(仄仄仄平仄)
二平声:玄经满狭室(平平仄仄仄) 绿水涌春波(仄仄仄平平) 雨数斜塍断(仄仄平平仄) 蒙县阙庄子(平仄仄平仄)永惭问津所(仄平仄平仄) 咏歌殊未已(仄平平仄仄) 百行咸所咏(仄平平仄仄)
三平声:披书对明烛(平平仄平仄) 兰生半上阶(平平仄仄平) 无论更漏缓(平平平仄仄) 天命多羸仄(平仄平平仄)终缺九丹成(平仄仄平平) 水潢众浍来(仄平仄仄平) 洊雷扬远声(仄平平仄平)
四平声:儒道推桓荣(平仄平平平) 非关心尚贤(平平平仄平)
从以上句式可以看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规律是很清楚的,同时优待平平仄平仄的特拗句。=============================================================
永惭问津所(仄平仄平仄)、披书对明烛(平平仄平仄),这两个句子,也即所谓的特拗句,特拗句理论是今人的说法,在唐朝并未有此说。
另外,还有一个今人王力犯大忌的【孤平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