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图书府吏

永明体与近体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1: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08:42
仅为病,只应避之,不避非不合律也。

你没有看明白什么意思!

点评

你却是看了也不明白! 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 此病指的是;0仄仄平0句式,或0平仄仄0句式,相连二字不能同上去入.而这种情况是跟五字不沾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8-31 10:01
关于二四平仄相异的律句构成,专家也在探索其形成过程,这段话正是专家关注的一个理论文献,这段话说的明 ...

你说变化,唐朝科举唐近体为何依旧存在,平平仄平仄 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8-31 11: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1 11:05
你没有看明白什么意思!

你却是看了也不明白!
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
此病指的是;0仄仄平0句式,或0平仄仄0句式,相连二字不能同上去入.而这种情况是跟五字不沾边

点评

唐朝上官仪与元兢虽有此说,但是唐近体并不遵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1:45
你却是看了也不明白!
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
此病 ...

唐朝上官仪与元兢虽有此说,但是唐近体并不遵守!

点评

有不遵守者才会有此病说.若无说他作甚?而有此说而仍有犯者也不希奇.如杀人抵命,不谓不严,然铤而走险者众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8-31 1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1 11:52
唐朝上官仪与元兢虽有此说,但是唐近体并不遵守!

有不遵守者才会有此病说.若无说他作甚?而有此说而仍有犯者也不希奇.如杀人抵命,不谓不严,然铤而走险者众也

点评

唐朝科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1 12:3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1:59
有不遵守者才会有此病说.若无说他作甚?而有此说而仍有犯者也不希奇.如杀人抵命,不谓不严,然铤而走险者众 ...

先有科举作品,只是先有科考理论?

点评

自然是先有科考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8-31 1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8-31 07:48
平平仄平仄句式置于首位,不知原文何意,优待说法或许不准确,但至少说明唐代是允许此句法的,诗章中用声 ...

不加优待的主观看法,便没问题

点评

这话对头不算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2: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1 12:26
不加优待的主观看法,便没问题

这话对头不算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8-31 14: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1 12:18
先有科举作品,只是先有科考理论?

自然是先有科考理论!

点评

这就对了! 科考的作品,并不是【24平仄律】,而是【25四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1 16: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8-31 14:52
自然是先有科考理论!

这就对了!
科考的作品,并不是【24平仄律】,而是【25四声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5 0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5 02:02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8-31 10:01
关于二四平仄相异的律句构成,专家也在探索其形成过程,这段话正是专家关注的一个理论文献,这段话说的明白,梁大同年间,二五异声与二四异声并重,二四同声虽无病名,但重于二五同声。二,四居其要,即二,四是声律要点,以往的二三节奏已细化为二二一节奏,二四五声调要依次变化。

【以往的二三节奏已细化为二二一节奏,二四五声调要依次变化】?对于所谓的平仄律的四个标准句来说,
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

在下三羊认为,
你是只知【1、2】的平仄二四五声调要依次变化;
你是闭口【3、4】的平仄二四五声调要依次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9-5 02: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5 02:08 编辑

关于二四分明的律句,齐梁时就形成了,梁大同时的刘滔论述很清楚:
       “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
------------------------------------------楼主的主题帖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前句24同仄,后句24同平,
两句乃【24平仄律】滥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