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3|回复: 54

律诗“原教旨”的定位问题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19: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7-21 21:00 编辑

律诗“原教旨”的定位问题:“原教旨”应定位在一种诗体的最成熟阶段,而不是摸索阶段。

所以,律诗格律就应最后定格在狭义律诗的概念上,因为就律诗而言,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只有狭义律诗是最完美、最成熟的,应以此为原则,为标准。用韵应最后定格在宋末形成的平水韵。组词造句应遵循古汉语组词造句规范及语法。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与前人保持在诗词概念、诗词分类,诗词理论上的尽量一致性。

比如崔颢的《黄鹤楼》,前人的诗集中已经把他归入律诗类。既然前人已经这样做了,我们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可以通过划分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的方法把他剥离出来。就是承认它是律诗,但是只能作为历史的存在归入广义律诗里,今人应该弃用此标准。

我们以此为原则就可以判断当今一些形形色色的所谓诗词理论是否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

比如四声八病,四声八病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实用性差,在今天只能视为是一种指导性理论,而不属于律诗指令性的原则。

什么“25四声律论”,“今古混押论”,“与孤平相对应的孤仄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违背上述原则的,站在维护律诗原教旨的立场上都应予以抵制。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21 20:4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7-21 20:45 编辑

或许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所突破实验,但在精神层面大体认同。

点评

原教旨这个词汇引自宗教,并非是极端的代名词。主要是指被反复推敲、反复实践证明是最完善的,并能反映出该门派特色的基本教义。 比如佛教,他是在古印度宗教门派林立中通过竞争脱而出的。所以,最后完整地、不间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1 20:5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乱七八糟,诗律就诗律,还原个毛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八病本来就不属于律诗指令性的原则。人家是指导古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1: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孤平相对应的孤仄理论”,孤平的理论若正确,那么就必然产生孤仄理论,凭什么孤仄就是错误的?当孤平是错误的,孤仄自然而然烟消云散

点评

这是在律诗中,更重视“平声”造成的。类似的有:可以三仄尾,却不可三平尾;仄收句型大拗见得较多,但连平大拗却是难得一见,更不要说是平收句型的大拗了。再如押韵,就是押平声的多,押仄声韵的多为拗律。这些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21: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7-21 20:43
或许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所突破实验,但在精神层面大体认同。

原教旨这个词汇引自宗教,并非是极端的代名词。主要是指被反复推敲、反复实践证明是最完善的,并能反映出该门派特色的基本教义。

比如佛教,他是在古印度宗教门派林立中通过竞争脱而出的。所以,最后完整地、不间断地传承下来只有这一门。佛教在保持原始教义的传承上是做得最好的。佛经如何集结,遵循什么原则,译经资格、宣法资格在佛教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连古汉字的原始字义,古汉语语法也保持原貌。

所以,古汉字的原始字义在俗世中很多事处于失传状态,但是佛门中相对封闭,还保有这些内容。

佛门中一些好的做法诗门是可以学习与借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佛教根本不是原教旨,而是一种庞杂的矛盾百出的宗教

点评

这是你对佛教不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2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1 21:21
今天的佛教根本不是原教旨,而是一种庞杂的矛盾百出的宗教

这是你对佛教不了解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点评

未必  发表于 2017-7-21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21 21:5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7-21 22:00 编辑

具体到原教旨问题,倒是并不完全认同。与时俱进是历史正常现象,也是必然现象。只是另外有个词,叫做成王败寇。佛教是从印度教演变,大方向变成汉传,南传,藏传。汉传又分成了律净密(禅)。期间各种流派无数,甚至各种不被官方认可的…或者时而认可,时而不认可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是一样。

点评

佛教的出现,是对种姓制度的一次反击。可惜,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分裂了。小乘教向南传播,而大乘教向东传。小乘教中又有一部分与一些三流九教合流,如专门鼓吹交合的欢喜禅、藏传佛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1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1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7-21 22:22 编辑

支持如观此文对律诗要严格要求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1 22:3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7-21 21:53
具体到原教旨问题,倒是并不完全认同。与时俱进是历史正常现象,也是必然现象。只是另外有个词,叫做成王败 ...

佛教的出现,是对种姓制度的一次反击。可惜,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分裂了。小乘教向南传播,而大乘教向东传。小乘教中又有一部分与一些三流九教合流,如专门鼓吹交合的欢喜禅、藏传佛教。

点评

应该是佛陀示寂后,弟子两次集结佛经,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你的这些表述都有问题。  发表于 2017-7-22 00:43
不可诋毁藏传佛教,共同戒律与佛教其它派别毫无区别。关于密宗双身法,一般要达到二地以上菩萨果位。未经根本上师开许不得妄修。  发表于 2017-7-22 0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7: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1 21:14
“与孤平相对应的孤仄理论”,孤平的理论若正确,那么就必然产生孤仄理论,凭什么孤仄就是错误的?当孤平是 ...

这是在律诗中,更重视“平声”造成的。类似的有:可以三仄尾,却不可三平尾;仄收句型大拗见得较多,但连平大拗却是难得一见,更不要说是平收句型的大拗了。再如押韵,就是押平声的多,押仄声韵的多为拗律。这些现象,我们只能以更重视“平声”来理解了。

点评

近体诗押平韵与吟唱方式有关。平声舒缓,不象仄声,特别是入声,嗄然而止,少了余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2 08:2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7-22 07:23
这是在律诗中,更重视“平声”造成的。类似的有:可以三仄尾,却不可三平尾;仄收句型大拗见得较多,但连 ...

近体诗押平韵与吟唱方式有关。平声舒缓,不象仄声,特别是入声,嗄然而止,少了余音。

点评

是的。说到点子上了。我大律诗平仄小议中也说到:讲究平仄粘对,是为了声调抑扬顿挫之美。问好大眼。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8: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7-22 07:23
这是在律诗中,更重视“平声”造成的。类似的有:可以三仄尾,却不可三平尾;仄收句型大拗见得较多,但连 ...

但连平大拗却是难得一见,更不要说是平收句型的大拗了。----看我将发的大拗帖子,多得不得了

点评

呵呵。在拗律中当然多着呢。不要将正律与拗律混为一谈才好。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9:28
所谓孤仄,纯属扯淡。是白丁们意淫的产物。如果会吟唱,就不会出这种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8: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2 08:23
近体诗押平韵与吟唱方式有关。平声舒缓,不象仄声,特别是入声,嗄然而止,少了余音。 ...

为个人看法,有无古人论述?

点评

你这是要考古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0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2 09: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08:55
为个人看法,有无古人论述?

你这是要考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7-22 09:1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08:54
但连平大拗却是难得一见,更不要说是平收句型的大拗了。----看我将发的大拗帖子,多得不得了 ...

所谓孤仄,纯属扯淡。是白丁们意淫的产物。如果会吟唱,就不会出这种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9: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7-22 09:38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08:54
但连平大拗却是难得一见,更不要说是平收句型的大拗了。----看我将发的大拗帖子,多得不得了 ...


呵呵。在拗律中当然多着呢。不要将正律与拗律混为一谈才好。在正体五律诗中,孤平句、三平尾、平收句型大拗、仄收连平大拗是少之又少的,占比太少,是可以视同例外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9: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7-22 09:38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2 08:23
近体诗押平韵与吟唱方式有关。平声舒缓,不象仄声,特别是入声,嗄然而止,少了余音。 ...


是的。说到点子上了。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说到:讲究平仄粘对,是为了声调抑扬顿挫之美。问好大眼。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9: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7-22 09:28
呵呵。在拗律中当然多着呢。不要将正律与拗律混为一谈才好。在正体五律诗中,孤平句、三平尾、平收句型大 ...

退万步,“在正体五律诗中,孤平句、三平尾、平收句型大拗、仄收连平大拗是少之又少的,占比太少”,你承认有了,既然承认有了,你不感到是自打耳光吗,正律中却允许拗句,还能说是正律?那么正律与拗律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鉴别?还有,你常说的准律句,准的标准是什么?有格律中的理论根据吗?

点评

呵呵。正律与拗律的区别,是律句与拗句的占多占少。王力是这样定的,涂宗涛也是这样定的。你想怎么定是你的事,但不见得会得到他人的承认。在这里,无论是谁,想去推翻王力的,他都没有能力超过王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0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2 09:10
你这是要考古吗?

理论版讲理论,不随意放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22 10:12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7-22 09:14
所谓孤仄,纯属扯淡。是白丁们意淫的产物。如果会吟唱,就不会出这种丑了。 ...

骂街的话人人会,只是厉害程度而已。我又要你讲理了,我并不赞成孤仄,但我要问的是孤平既然可以,孤仄为什么却是“扯淡”呢?

还有,我虽然当了五六年小学老师、40多年中学老师,但只会念诗词,如何“吟唱”诗词还真的不懂,看来先生是行家里手了,“如果会吟唱”,请教教是如何吟唱的,尤其是这个“唱”字,真的不知如何发挥。活到老学到老,请先生教我。

点评

会吟唱的人,确实不多,以我而言,作为非南方人,略微学过一些南方语言,可以模拟旧韵用在读诗,已经算是难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1: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7-22 12:21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09:51
退万步,“在正体五律诗中,孤平句、三平尾、平收句型大拗、仄收连平大拗是少之又少的,占比太少”,你承 ...


呵呵。正律与拗律的区别,是律句与拗句的占多占少。王力是这样定的,涂宗涛也是这样定的。你想怎么定是你的事,但不见得会得到他人的承认。在这里,无论是谁,想去推翻王力的,他都没有能力超过王力的。
又:特拗句式平平仄平仄,与标律句平平平仄仄,用得情况几乎不相上下,唐人用得太普遍了,后人将之称为特拗或准律,又何不可的。近体诗律理论,要用唐宋律诗来检验,才有说服力。不然,谁都可以胡侃一番的,还有意义吗?你既然特拗句式都不敢承认,那还奢谈什么诗律?
又:对王力的理论,我只是对其不严谨之处,予以修正罢了,并没有推翻重来。我是否定了“救了就是合律的”这点,但同时也承认唐宋律诗中是以救为多的(救就当是调声)。这个事实,毕竟是不能否定的。你用占比极少的情形来否定前人的诗律理论,岂不是在痴人说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7-22 11:4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10:02
骂街的话人人会,只是厉害程度而已。我又要你讲理了,我并不赞成孤仄,但我要问的是孤平既然可以,孤仄为 ...

会吟唱的人,确实不多,以我而言,作为非南方人,略微学过一些南方语言,可以模拟旧韵用在读诗,已经算是难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4
贡献
13137
金钱
1557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有个白云书院,有专门的一个班,教吟诵。听过,不同于唱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7-7-22 11:56
大连有个白云书院,有专门的一个班,教吟诵。听过,不同于唱歌。

旧时代的私塾教学,它的读诗腔调我倒是很熟,这种腔调我以为现在已经失传了。有一次旅游听到道士们集体诵经,就是那种腔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3: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7-22 11:06
呵呵。正律与拗律的区别,是律句与拗句的占多占少。王力是这样定的,涂宗涛也是这样定的。你想怎么定是你 ...

别想当然的拟测别人的研究。谁“想去推翻王力的”?“你既然特拗句式都不敢承认,那还奢谈什么诗律”为什么敢承认就不是奢谈?这叫什么逻辑?“你用占比极少的情形来否定前人的诗律理论,岂不是在痴人说梦!”天方夜谭,白日梦话。

点评

呵呵。那你去否定吧。看看,会有谁认可的。 我的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毕竟有唐宋律诗作品来支持。潭版、大眼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理论是要用事实来支持的,不是胡言乱语一番就能通过的。 你说特拗不合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13:09
别想当然的拟测别人的研究。谁“想去推翻王力的”?“你既然特拗句式都不敢承认,那还奢谈什么诗律”为什 ...

呵呵。那你去否定吧。看看,会有谁认可的。
我的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毕竟有唐宋律诗作品来支持。潭版、大眼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理论是要用事实来支持的,不是胡言乱语一番就能通过的。
你说特拗不合律这点,会有人认同吗?你将一首诗中因偶有一句大拗,就否定是近体律诗了,会有人认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7-22 13:2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7-22 13:19
呵呵。那你去否定吧。看看,。
我的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毕竟有唐宋律诗作品来支持。 ...

问问针板,认同不认同。问问三羊。看看“会有谁认可的”?再去网上查查看看“会有谁认可的”?认可的人多呢

点评

呵呵。你去问吧:特拗句式平平仄平仄,合不合律即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2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7-22 13: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7-22 13:24
问问针板,认同不认同

呵呵。你去问吧:特拗句式平平仄平仄,合不合律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