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21 07: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7-21 07:29 编辑
由于沈宋提倡的这种近体诗一时在诗家中风行不衰,于是众多的诗人又从永明体中找出同样是五言八句,却不讲粘对的种种形式加以摸仿。因为永明体中不粘不对的五言八句同样多:(金筑子)
更有不少诗家,他们同时也打破沈、宋倡导的句子格律,把上句弄成平仄仄仄仄、或仄仄平仄仄,更而仄仄仄仄仄。因为这种句子在永明体中依然照样倒处都是:(金筑子)
在永明体中,下句并不救什么,或下句“楚山清晓云”,上句的“桂树澄夜气”,上句的“澄”也不协之。
就如一个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却有一千人研究,一万人考证。再过一千年,则红楼依旧在,研究尽消声!同样,再过一千年后,律诗依旧在,附会早无存!(金筑子)
-----金筑子这不是提倡大家都来学习永明体吗?
金筑子这些颠三倒四地话,无非是否定诗词格律,否定王渔洋王力等理论家,否定文镜秘府论等著作,否定拗救理论而已。其不良用心昭然若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