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6653
3万
金牌会员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22:21 格律的受限不但体现在声韵上,有时也出现词语上,即便大家也不例外。比如孟浩然的”岘首辞蛟浦,江边问鹤楼 ...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1万
7万
论坛元老
如观 发表于 2017-7-1 21:50 仄平平仄平 这是一个本句救孤平句,在救孤平的同时第四个字出现了所谓的“孤仄”,这时你还怎么去救这个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6-29 12:51 该文充分证明了唐近体诗不避“孤仄”,但忌“孤平”,孤仄并不需要用“孤平”来救。不知拗救新论的发明者看 ...
刚刚 发表于 2017-6-29 14:29 你们俩钻在唐诗中论孤平、拗救,我每次看到就感到好笑。讨论唐诗中孤平、拗救有哪些方法是可以的,但若拿它 ...
三羊 发表于 2017-7-1 18:29 你还不知道吗? 你除却舔腚还会什么呢?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7-2 02:58 木头脑袋想不通!平仄/仄平/仄是前面孤仄,第二音节为孤平,它们互救。 仄平/平仄/平,是前面孤平,后面 ...
如观 发表于 2017-7-2 10:44 一类人才,学问广,知见正确,脾气小。 二类人才,学问较广泛,知见基本正确,脾气大。
685
6万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7-1 20:59 2.孤仄可救可不救,但以救为好。特别是以他救为上,因为可避平头之病。 凭此一句,这些例句统是废话{:1_ ...
547
如观 发表于 2017-7-2 10:08 一、平平仄仄平(正格) 二、仄平仄仄平(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把第一个由平改为了仄。此 ...
三羊 发表于 2017-7-2 13:07 拗救、孤平、三平等,原本就是大清王朝的胡说八道! 探索大唐的声律理论,为何不依据唐人的说法?! 唐人没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 13:22 你最好继续进行考古,看看唐代有无诗论。否则只凭元兢蜂腰之说,难以确定唐诗之格律。 ...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7-1 21:59 所谓拗救,纯粹是托辞,没啥大道理可说。只能说明古人受限于格律,也有无耐的时候。 ...
三羊 发表于 2017-7-2 13:28 在下三羊,找不到唐宋时期【拗救】、【忌讳孤平】、【忌讳三平】等说法! 只凭【元兢蜂腰之说】,肯定不能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 14:00 拗救是根据唐诗中一部分近体诗处理一些不合声律句的技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总结,而非“无奈的托词”,是一 ...
如观 发表于 2017-7-2 14:02 ,儒门:周公 孔子 孟子 程颢、程颐 朱熹
如观 发表于 2017-7-2 14:02 儒门:周公 孔子 孟子 程颢、程颐 朱熹 诗门:陆法言 沈约 沈佺期 赵执信 王力 这些人物都是各自门派的先驱、开创者、奠基人、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人物。 你肆意攻击王力与赵执信,目中无人,该当何罪? 你的那个所谓的25四声律肤浅至极,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与学术价值。混淆诗词概念,只能是在给诗坛添乱。 劝三羊先生早日悬崖勒马,莫再做阻碍诗词理论发展的反面人物。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7-2 14:03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原来也没有谁说过。但牛顿却发现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勤勉版主勋章
中坚诗友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