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7-6-27 12:53 编辑
对于理论版各位先生所提的质疑,我没有能力给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唯一答案,其实诗的本身就没有唯一的答案。如果诗有了可以肯定或否定的唯一答案,那就没有可以咀嚼的味道了。 诗,可以描写记叙议论甚至说明,但既不是记叙性或议论性的散文,也不是说明文。一首五言绝句只20个字,不可能面面俱到,自然会给读者留下许许多多的疑点。如果读者能将这些疑点通过诗中字词句及其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基本上释疑,这首诗创作也算是基本上成功了;反之,不是这首诗创作基本上没成功,就是读者没有能够将这些疑点通过诗中字词句及其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具体到《梯田(二)》这首诗中的许多疑点,大多我已从另一版面的跟帖中获得释疑,就是理论版质疑最后一句造假,我也可以说自己已经释疑,但还有一个疑点得不到破解。所以,在这个疑点获得合理的释疑之前,我也无法认定作者这首诗创作基本上成功。 我的疑点留待以后再说,先来当一回搬运工,将我从另一版面看到的有代表性的质疑跟帖释疑跟帖搬几个过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也许可以给理论版的释疑提供一点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