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2|回复: 89

马凯的旧体诗理论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08: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6-16 08:05 编辑

马凯的旧体诗理论

        马凯公开出版的旧体诗集《马凯诗钞》只有三十多首。马凯论旧体诗的中心思想是求正容变。“ 求正”,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求正统地继承唐人近体诗格律,不得有偏差,这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对仗、平仄,也就是沈宋的约句准篇,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很容易做到。回忌声病的依据,则是根据隋代韵书《切韵》的字声平上去入定平仄。马凯认为这些是不能变的,要求正统地继承。马凯的容变又是指什么呢?这也是一句白话,叫做容许改变。马凯认为容许改变的地方是韵的范围。唐诗的押韵范围可不是《切韵》的韵部范围,人们一直认为是平水韵的韵部范围。现在人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百分之百地依平水韵"。一种观点是放宽到词韵甚至新韵"(即普通话韵)。马凯认为押两种韵都可以。
        马凯的诗集我没读过,只见过一首诗,好像押的不是平水韵。马凯的诗集是词韵?方言?还是普通话?还望有人提供他的诗作。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0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6 08:57 编辑

正统地继承也是如观一贯的主张。

格律诗的正统应是什么?就是正格体加上平水韵。这是一个原则。

其次,在这个原则下有开许,就是允许本句拗救,只能宽松到这个程度。

新旧韵就好比是农历与公历的关系。

有人很不喜欢平水韵中的“十三元”,想去改,这是不允许的。押词韵,押方言韵,今古混押都应反对。

农历我们至今还在使用,没有完全放弃。它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不能去擅改。

所以,如何处理好新旧韵的关系?那就是严格分离,不要把新韵混入到旧体的格律中去。如果那样去做和把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表安放到公历中去,或把公历中的圣诞节安放到农历中去有什么区别?

所以,律栏就用平水韵,中华新诗里就用新韵,不要相互影响。

旧体律诗宁可没有传承人,宁可亡也不能放弃原则。我们仍可以把前人写的当作“绝版”的文物去欣赏。



点评

旧体律诗宁可没有传承人,宁可亡也不能放弃原则。我们仍可以把前人写的当作“绝版”的文物去欣赏。-----乱弹琴  发表于 2017-6-16 10:09
有人很不喜欢平水韵中的“十三元”,想去改,这是不允许的。押词韵,押方言韵,今古混押都应反对。-----反对  发表于 2017-6-16 10:09
格律诗的正统应是什么?就是正格体加上平水韵。这是一个原则。----不赞成  发表于 2017-6-16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08: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隋代韵书《切韵》的字声平上去入定平仄】
切韵,收1万1500字。唐韵,收字25000字。
唐韵比切韵多出10000字的声调依据,来源依据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0: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凯的旧体诗理论非常正确

点评

百家争鸣。  发表于 2017-6-16 10:59
旧体律诗宁可没有传承人,宁可亡也不能放弃原则。我们仍可以把前人写的当作“绝版”的文物去欣赏。-----乱弹琴 发表于 2 分钟前 删除 刚刚 有人很不喜欢平水韵中的“十三元”,想去改,这是不允许的。押词韵,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0:07
马凯的旧体诗理论非常正确

旧体律诗宁可没有传承人,宁可亡也不能放弃原则。我们仍可以把前人写的当作“绝版”的文物去欣赏。-----乱弹琴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2 分钟前 [color=#999999 !important][url=]删除[/url]

刚刚
有人很不喜欢平水韵中的“十三元”,想去改,这是不允许的。押词韵,押方言韵,今古混押都应反对。-----反对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3 分钟前 [color=#999999 !important][url=]删除[/url]


刚刚
格律诗的正统应是什么?就是正格体加上平水韵。这是一个原则。----不赞成  
――――――――――――――――――――
劝你不要总是用一个小马甲,又用点评的方式在背后嗐捣鼓。
实话告诉你,无论是如观的诗作还是立论你很难再驳倒,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点评

是的。各人表达各人看法而已,不必求得一致的。  发表于 2017-6-16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6 11:34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7-6-16 10:23
旧体律诗宁可没有传承人,宁可亡也不能放弃原则。我们仍可以把前人写的当作“绝版”的文物去欣赏。----- ...

刚刚不是什么马甲。大家知道就是我的名字。何况我的许传刚上不了网,半楼知道的,要怪你去怪网站,与我何涉。我以后不用许传刚,只用刚刚,我不想用什么版主去压人,我只是草民一个。
谁说不能点评,不能的话为什么设点评功能。用回复就是当面,用点评就是背后瞎倒腾,什么逻辑?
我不愿回复就不可以吗?喜欢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个人自由,谁敢干涉?干涉者才叫做瞎倒腾。
幸亏你不是站长。
你是什么大人物,你的观点非得别人赞成?大笑话。那你又为什么可以在别人的帖子中发表不同的意见,你就不是有意捣乱吗?你不是与一楼唱反调吗,我为什么不可与你唱反调?要听得进别人的看法方是好同志。
你的观点能不能驳倒,得看我喜不喜欢与这个人交谈。
凡人大话不要说得太满,只会自寻其辱的。有时所谓的深思熟虑其实是蜗牛角里做道场,井里小蛙唱大戏而已。虚心行得万里路,傲慢寸步难行。
不要批评别人时趾高气扬,别人批评他时暴跳如雷。做学问不兴这样的。


点评

我反对别人都是讲出道理来的,不象你只用几个否定词。 你常用点评不便于别人引用回复,除了证明你底气不足还能证明什么? 足球比赛后卫防不住对方前锋就只能被迫用一些疑似犯规的方式。这都是属于黔驴技穷的表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的说法。入情入理!
不是如观针叶林,死犟一股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2:0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1:04
刚刚不是什么马甲。大家知道就是我的名字。何况我的许传刚上不了网,半楼知道的,要怪你去怪网站,与我何 ...

我反对别人都是讲出道理来的,不象你只用几个否定词。

你常用点评不便于别人引用回复,除了证明你底气不足还能证明什么?

足球比赛后卫防不住对方前锋就只能被迫用一些疑似犯规的方式。这都是属于黔驴技穷的表现。

虽然没有强制不许用点评,但是造成别人回复与驳斥的不便利,也是属于心虚的表现。还没辩就已失败,非智者所为。

我只是提醒了你一下,你不领情就拉倒。







点评

不领情  发表于 2017-6-16 13:38
【常用点评不便于别人引用回复】,这倒是实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2: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6 12:02
我反对别人都是讲出道理来的,不象你只用几个否定词。

你常用点评不便于别人引用回复,除了证明你底气不 ...

【常用点评不便于别人引用回复】,这倒是实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4: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6 14:14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6 12:08
【常用点评不便于别人引用回复】,这倒是实情!

不想与人争论,只谈个个人简单看法便用点评,这叫瞎倒腾?倒是随意骂人的,不见这个斑竹批评瞎倒腾,我真不知这些斑竹是怎么当的。
点评便是底气不足,长篇大论、懒婆娘的裹脚就是底气足?
“属于心虚的表现。还没辩就已失败”,我又不是什么英雄,要与如观大版主争一日之长,也不是梁山排座次,谁强谁坐前面。我只表示个人看法,愿不愿参加讨论得看本人意愿。想讨论也许用上个回复。

点评

在理论版,摘录前人的东东太多,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东东——难道就是为了占据版面?我与首版谈过这个问题。在用韵上,我是比较认同用词韵的。取词韵中之某韵押就是平水,这是严押;取词韵中之某部押,就是宽押。押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6-16 14:0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版主的网名因故障不能用,已经申报高层了,至今尚未解决,这个故障和中华诗词论坛有点相似,许先生再耐心等待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4:06
不想与人争论,只谈个个人简单看法便用点评,这叫瞎倒腾?倒是随意骂人的,不见这个斑竹批评瞎倒腾,我真 ...

在理论版,摘录前人的东东太多,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东东——难道就是为了占据版面?我与首版谈过这个问题。在用韵上,我是比较认同用词韵的。取词韵中之某韵押就是平水,这是严押;取词韵中之某部押,就是宽押。押韵即可严,又可宽的,这多好啊。押宽韵,在唐诗中就有了。我们今人难道还要比古人守旧?真是无言了。

点评

你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还有没有一点敬畏心?如果真的还有,我想你们就不会说出这样幼稚的话来。 我专门为大家设计了新韵,谁嫌平水韵不好可以去写新韵,非常宽的韵,想怎么押就怎么押,非常“自由”,但是希望不要破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18
写律诗不去押诗韵而去押词韵?这种做法就如同把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表安放到公历中去,或把公历中的圣诞节安放到农历中去一样滑稽可笑。 古人可以那样押,为什么今人不可以? 古人是处于探索阶段,可以那样押。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2:00
在理论版,摘录前人的东东太多,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东东——难道就是为了占据版面?我与首版谈过这个问题 ...

写律诗不去押诗韵而去押词韵?这种做法就如同把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表安放到公历中去,或把公历中的圣诞节安放到农历中去一样滑稽可笑。

古人可以那样押,为什么今人不可以?

古人是处于探索阶段,可以那样押。但是规矩已经在清代的官方明确了就不可再乱押。特别是现在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非常时期更是不应该这样做。

毁礼乱制万不可取。



点评

呵呵。前人那些不合平水的,就不是律诗了?你可以谈尊平水的意义,但将尊平水升到礼制的高度,也太笑话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2:00
在理论版,摘录前人的东东太多,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东东——难道就是为了占据版面?我与首版谈过这个问题 ...

你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还有没有一点敬畏心?如果真的还有,我想你们就不会说出这样幼稚的话来。

我专门为大家设计了新韵,谁嫌平水韵不好可以去写新韵,非常宽的韵,想怎么押就怎么押,非常“自由”,但是希望不要破坏旧体律诗的传承。

点评

你我作为版主的,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用何韵写诗,那是作者的自由,你我能奈他何!在今天,如果还有谁要挑起用韵之争,那是自取其辱。吟者如此,你我也会这样。对于评诗,我只看写得如何,至于用韵,管他是旧韵还是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51
如观斑竹看看,这是押的什么韵: 唐元和六年(806)侯冽进士省试帖《金谷园花发怀古》 版本一: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6 22: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6 22:18
你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还有没有一点敬畏心?如果真的还有,我想你们就不会说出这样幼稚的话来。

我专门为大 ...

如观斑竹看看,这是押的什么韵:
唐元和六年(806)侯冽进士省试帖《金谷园花发怀古》

版本一: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 ========【寒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版本二:
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十三元】
红芳徒笑日,秾艳尚迎轩。【十三元】
雨湿轻光软,风摇碎影翻。【十三元】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弦。 ========【先韵】
愁态莺吟涩,啼容露缀繁。【十三元】
慇勤问前事,桃李竟无言。【十三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6 22:12
写律诗不去押诗韵而去押词韵?这种做法就如同把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表安放到公历中去,或把公历中的圣诞节 ...

呵呵。前人那些不合平水的,就不是律诗了?你可以谈尊平水的意义,但将尊平水升到礼制的高度,也太笑话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6 22:54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2:29
呵呵。前人那些不合平水的,就不是律诗了?你可以谈尊平水的意义,但将尊平水升到礼制的高度,也太笑话了 ...

按某些人看法,没有平水韵就不要写诗了?人保守也也不至于如此保守吧。格律诗体只是一种载体,定义的各要素中有没有规定一定要用什么韵?规定不用平水韵就不是格律诗的?一个定义都不懂的人,还想当国粹的守护神,太可笑了。没有平水韵时,唐人写的就不是格律诗?北宋人写的就不是格律诗?南宋平水韵还没有出现前写的就不是格律诗?谁敢否认用中原音韵写的就不是格律诗?谁敢否认用洪武正韵写的就不是格律诗?用中华新韵写的为什么就不能是格律诗?这种人的思维实在怪诞,还好意思说他的观点别人驳不倒。

点评

我写诗多用旧韵,但也从不反对用今韵。对于用韵之争,我是极为反感的。作者的用韵权力,谁能剥夺!看看挑起用韵之争的,有几个能写出几首好诗来的?!——说得不好听的话,是以用韵之争找存在感罢了。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6 22:18
你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还有没有一点敬畏心?如果真的还有,我想你们就不会说出这样幼稚的话来。

我专门为大 ...

你我作为版主的,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用何韵写诗,那是作者的自由,你我能奈他何!在今天,如果还有谁要挑起用韵之争,那是自取其辱。吟者如此,你我也会这样。对于评诗,我只看写得如何,至于用韵,管他是旧韵还是今音呢!遥握。

点评

平水韵不是在宋代孤立地产生的,这个问题我前面说明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可以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写诗,但是站在诗韵长河的角度来衡量它们都不属于诗韵正统。“大西政权”、“大顺政权”、“太平天国政权”都是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3:39
晓风是个智者  发表于 2017-6-16 2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22:41
按某些人看法,没有平水韵就不要写诗了?人保守也也不至于如此保守吧。格律诗体只是一种载体,定义的各要 ...


我写诗多用旧韵,但也从不反对用今韵。对于用韵之争,我是极为反感的。作者的用韵权力,谁能剥夺!看看挑起用韵之争的,有几个能写出好诗来的?!——说得不好听的话,是以用韵之争找存在感罢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3: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2:00
在理论版,摘录前人的东东太多,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东东——难道就是为了占据版面?我与首版谈过这个问题 ...

在用韵上,我是比较认同用词韵的。取词韵中之某韵押就是平水,这是严押;取词韵中之某部押,就是宽押。押韵即可严,又可宽的,这多好啊。押宽韵,在唐诗中就有了。------非常正确,非常客观。
我们今人难道还要比古人守旧?真是无言了。---------社会再怎样向前,向往三寸金莲的人也仍然存在。无足怪也
我喜欢用点评正是为了节约版面,要言不烦,只为看法,不为输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2:58
我写诗多用旧韵,但也从不反对用今韵。对于用韵之争,我是极为反感的。作者的用韵权力,谁能剥夺!看看挑 ...

明智者哪会管别人用新韵、用平水韵、用词林正韵、用中原音韵、用十三辙。只有那些书虫嚼不烂却充圣者,死抱着平水韵不放。

点评

我写诗很少,对理论也看得不多。但看到那些动不动就王力王力的,我就知道,他们其实消化的很少,所以才会只能搞些摘录的。我写得那些,可是脱离书本自己写出来的——故能前后一致,自圆其说的呢。如对特拗句的救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3: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6 23:30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23:09
明智者哪会管别人用新韵、用平水韵、用词林正韵、用中原音韵、用十三辙。只有那些书虫嚼不烂却充圣者,死 ...


我写诗很少,对理论也看得不多。但看到那些动不动就王力王力的,我就知道,他们其实消化的很少,所以才会只能搞些摘录的。我写得那些,可是脱离书本自己写出来的——故能前后一致,自圆其说的呢。如对特拗句的救说,我与潭版就有过探讨,他说是三救四,我说三字用仄是为了规避连平拗,根本就不存在救!潭版在杜诗五律496首中,也只找出两句连平拗的来,比三平调(有7句)还要少!这更是证实了我的推断!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3: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6 23:5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2:51
你我作为版主的,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用何韵写诗,那是作者的自由,你我能奈他何!在今天,如果还有谁要挑 ...


平水韵不是在宋代孤立地产生的,这个问题我前面说明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可以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写诗,但是站在诗韵长河的角度来衡量它们都不属于诗韵正统。

“大西政权”、“大顺政权”、“太平天国政权”都是政权。但他们都没有最终获得正统地位,所以不被历史所承认。

树立正统概念的目的是什么?不要简单地同封建皇权思想划等号。至今为止中华民族的融合,周公、孔子都功不可没。政权没有递传万世,但是他们所创的礼制可以递传万世。靠什么来维系?靠我们共同传承的文化来维系。

我们历代大大小小的古圣先贤都在为塑造与加深我们民族的文化烙印而添砖加瓦。周公、孔子自不用说。就说我们的《切韵》、《平水韵》,律诗格律的创制。陆法言、沈约、沈佺期、刘渊等我们熟知的人,哪一位不是在为能把律诗与音韵传承下去而殚精竭虑?

为了融贯古今南北,陆法言等人在编撰《切韵》时就想到了这些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子民所接受,能够跨越朝代地传承下去。

再看看现在,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难道眼界不能放宽一点?所以,我们今人也应该学习古圣先贤这些好的品质,增强国家意识,多为塑造与加深我们民族的文化烙印而添砖加瓦,共同抵制一些毁礼坏制的行为。



点评

何为诗韵正统?诗经如何?两汉魏晋的那些诗呢?押韵只要是有所依据的,就是合理的。你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的身上。遥握。 又:从对中古音的认知来说,我倒有几个关于中古拟音的帖子呢。如: 王力拟音的缺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2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2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6 23:39
平水韵不是在宋代孤立地产生的,这个问题我前面说明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可以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写诗 ...

何为诗韵正统?诗经如何?两汉魏晋的那些诗呢?押韵只要是有所依据的,就是合理的。你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的身上。遥握。
又:从对中古音的认知来说,我倒有几个关于中古拟音的帖子呢。如:
王力拟音的缺陷:重修广韵时,泥、娘合流了吗?
谈谈对日母音的暂拟。

点评

以最邻近朝代的官方规定为准。《平水韵》最后的一次官方公布的标准是清代,我们今天的平水韵自然是沿用清代的,不会去沿用汉代、春秋战国时期的。 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属于近于失传的中华礼制。我只不过把它简单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7 0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7 00:5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23:56
何为诗韵正统?诗经如何?两汉魏晋的那些诗呢?押韵只要是有所依据的,就是合理的。你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 ...


以最邻近朝代的官方规定为准。《平水韵》最后的一次官方公布的标准是清代,我们今天的平水韵自然是沿用清代的,不会去沿用汉代、春秋战国时期的。

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属于近于失传的中华礼制。我只不过把它简单地向诗友们介绍了一下。

所以,既然不是我的观点,就不存在强加于别人的问题。就象乘坐扶梯要尽量站在右边,把左边给需要赶时间的人留下一条通道一样。属于一种强制执行力弱的公共准则。但是有人不懂,或是虽懂但故意不遵守。有人站出来提醒一下这总可以吧?还谈不上强加给别人,只能说他不懂而已。

无论是8点、8点半还是9点上班,总会有迟到的人。10点、11点还仍然会有迟到的人,我们不能为了迁就他们而一步一步地向后延时。

诗韵也是如此,无论是押切韵、押平水韵、押词韵、押新韵,韵部再宽都会有邻韵混押的人。我们不能为了去迁就他们就一步一步地把韵部放宽。这与无法杜绝迟到现象同理。

有些人连这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还能让人说什么好?


点评

平水只不过将206韵归并为106韵而已。其中也有并韵不合理之处,如十三元。 不知206韵,却要空谈平水,简直就是个笑话。又如在平水中没有收入的字或读音,难道写诗的人就不能用了?! 与其尊平水,不如就化点时间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8:17
如观斑竹,对于平水韵的作用意义,你看是不懂! 平水的作用,仅仅在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韵部的合并。 清朝的所谓官韵,是《佩文诗韵》,而不是《平水》。 《佩文韵府》是以宋末元初阴时夫所编《韵府群玉》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5: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7 00:37
以最邻近朝代的官方规定为准。《平水韵》最后的一次官方公布的标准是清代,我们今天的平水韵自然是沿用清 ...

如观斑竹,对于平水韵的作用意义,你看是不懂!
平水的作用,仅仅在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韵部的合并。
清朝的所谓官韵,是《佩文诗韵》,而不是《平水》。
《佩文韵府》是以宋末元初阴时夫所编《韵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所编《五车韵瑞》为蓝本(主要是《韵府群玉》),考订错讹,增补成书。
《佩文诗韵》1万字,如何相比2.6万字的广韵以及5万多字的集韵呢?
1万字的《佩文诗韵》,如何涵盖住清朝无数届、无数考生的用字范围呢?
举个例子:
虽然严法在上,若士子不加意研习,其诗仍难免有平仄失粘之处,即便到了乾隆朝晚期,如“蜃字,古无平声,因避宋嫌讳,南方人往往读为辰。乾隆丙午 (乾隆五十一年,1786),北闱试‘蓬瀛不可望’诗,蜃楼、蜃气等字有作平声用者,磨勘例当停科。后检得明代韵书,云有此俗音,因得免。”此等情弊,若无人细究前后声韵,则用“蜃楼、蜃气”等字词之士子亦会依例停科。

点评

这个问题我也在以前的跟帖中讲过。 《平水韵》本是金国王文郁编制,但是当年我大宋为了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与金国争夺“原创版权”,把刘渊编撰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定为官方诗韵。 王文郁的那个平水韵叫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7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7 00:37
以最邻近朝代的官方规定为准。《平水韵》最后的一次官方公布的标准是清代,我们今天的平水韵自然是沿用清 ...

平水只不过将206韵归并为106韵而已。其中也有并韵不合理之处,如十三元。
不知206韵,却要空谈平水,简直就是个笑话。又如在平水中没有收入的字或读音,难道写诗的人就不能用了?!
与其尊平水,不如就化点时间去了解下广韵或集韵吧。遥握。

点评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邻韵同用与邻韵通押是不是一个概念》中讲过,都有记录,你还以为我不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7 10: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08:17
平水只不过将206韵归并为106韵而已。其中也有并韵不合理之处,如十三元。
不知206韵,却要空谈平水,简直 ...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邻韵同用与邻韵通押是不是一个概念》中讲过,都有记录,你还以为我不知道?

点评

十三元并韵的不合理之处,你知道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7 1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6-17 10:19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邻韵同用与邻韵通押是不是一个概念》中讲过,都有记录,你还以为我不知道?

...

十三元并韵的不合理之处,你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7 1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6-17 11:00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05:45
如观斑竹,对于平水韵的作用意义,你看是不懂!
平水的作用,仅仅在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韵部的合 ...


这个问题我也在以前的跟帖中讲过。

《平水韵》本是金国王文郁编制,但是当年我大宋为了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与金国争夺“原创版权”,把刘渊编撰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定为官方诗韵。

王文郁的那个平水韵叫作《平水新刊韵略》,没有“礼部”的字样,只能视为是民间的私人编撰。但是我大宋国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是带有“礼部”字样的,所以视为是官韵。“法律效力”自然最强。

当然,究竟谁先谁后还存在争议。但是无论谁先谁后,我大宋国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带有“礼部”的字样,才是真正的属于官韵。

清朝建国后,有着“金国的情节”,就把原来王文郁的那个《平水新刊韵略》定为了官韵,略作增注,取名《佩文诗韵》。

当然,清代已不同于宋代,民族进一步融合,原来的“原创版权”之争已经失去意义。所以就以《佩文诗韵》为诗韵正统也未尝不可。韵部也与刘渊的《平水韵》相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