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三羊

三羊转载:《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陈铁民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30 12:02
若是明朝没有这句口诀就没有平仄律了吗?

平仄律,唐朝就有!元兢的换头术,就是平仄律。但是,元兢的平仄律,只可以用于换头,或者说,只适用于两句的【句头】,和两联的【联头】。而不是用于五言诗句的【句中交替】!

很难讲,就事论事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可能早于明朝,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资料来证明啊!

点评

平头,上尾,鹤膝三病,皆是沈约限制句子之间的关系的,蜂腰是有上尾推及句内关系的,但他只是限制了句法结构,没有考虑字数和词汇的关系,没有考虑“上二下三”两个分句字数不相等,所以无法限定句内声调变化。而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2:43
诗律的发展是先产生律句,再产生律联,最后产生联间粘缀,文镜秘府强调粘缀,因粘缀是永明体成为近体的标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30 12:3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30 12:10
平仄律,唐朝就有!元兢的换头术,就是平仄律。但是,元兢的平仄律,只可以用于换头,或者说,只适用于两 ...

诗律的发展是先产生律句,再产生律联,最后产生联间粘缀,文镜秘府强调粘缀,因粘缀是永明体成为近体的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2: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30 12:4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30 12:10
平仄律,唐朝就有!元兢的换头术,就是平仄律。但是,元兢的平仄律,只可以用于换头,或者说,只适用于两 ...

平头,上尾,鹤膝三病,皆是沈约限制句子之间的关系的,蜂腰是由上尾推及句内关系的,但他只是限制了句法结构,没有考虑字数和词汇的关系,没有考虑“上二下三”两个分句字数不相等,所以无法限定句内声调变化。而刘滔发现了这一不对等的问题,提出“二四同声也不能善”的问题,为律句声律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这也说明三羊根据蜂腰确定二五交替大唐律的错误所在----还不如刘滔有先见之明。

点评

你的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但是,你的说法,并非就是圆满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13: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30 12:43
平头,上尾,鹤膝三病,皆是沈约限制句子之间的关系的,蜂腰是由上尾推及句内关系的,但他只是限制了句法 ...

你的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但是,你的说法,并非就是圆满的!

点评

但求无大错,何求圆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0 1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30 13: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30 13:16
你的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但是,你的说法,并非就是圆满的!

但求无大错,何求圆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