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风轻送

转帖: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6 17: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6 16:54
你自吹【记忆犹新】,那一段话是三羊说的,你又在哪里【引自】,你五黑这么不要脸?! ...

请看7楼三羊帖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

这本书可是难得一见的,1962年出版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一本薄薄的著作,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必读教材。这本书网上是绝对没有的,外面卖的纸质的是文革后修改过的,有些歌功颂德的东西,看着不舒服。现将原版一点点的录为电子版,广播中国传统文化之种

以下是正文:

诗词格律十讲 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

点评

这段文字,哪里是什么前言? 三羊复制时,一并复制的。这是网络发稿人的幌子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6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6 16:54
你自吹【记忆犹新】,那一段话是三羊说的,你又在哪里【引自】,你五黑这么不要脸?! ...

三羊又在骂自己了/确实有误,不是三羊,而是小三羊

点评

小三羊和三羊,同一个人,这个没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6 17: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6 16:56
你的帖子,要说什么,要让人看明白!

回复针帖,你不用看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6 17: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6 16:58
你还有脸说这个,不要说版主,就是一般网友,
也没有你如你这般癞皮狗!三羊回你一句,你这是在【放屁】 ...

因你咬印说没有再版!

点评

这里啊!再版当是改版之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1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6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17:04
倒数第三字(如孟诗的“成”字,陆诗的“无”字)所用的平声非常吃重,它一方面用于孤平拗救,另一方面还 ...

所引文章无小拗大拗之论,只提到半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6 17: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6 17:16
因你咬印说没有再版!

这里啊!再版当是改版之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6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6 17:14
三羊又在骂自己了/确实有误,不是三羊,而是小三羊

小三羊和三羊,同一个人,这个没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6 17: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6 17:3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6 17:10
请看7楼三羊帖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

这段文字,哪里是什么前言?
三羊复制时,一并复制的。这是网络发稿人的幌子而已!【这本书可是难得一见的,1962年出版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一本薄薄的著作,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必读教材。这本书网上是绝对没有的,外面卖的纸质的是文革后修改过的,有些歌功颂德的东西,看着不舒服。现将原版一点点的录为电子版,广播中国传统文化之种
这段文字,应为电子文稿录制人的画蛇添足。电子文稿录制人,显然是将《诗词格律十讲》,错误的当成了《诗词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6 1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仄仄,需将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他句补救。称〝大拗必救〞
-----看来不是这书说的话。

点评

[attachimg]177872[/attachimg] [attachimg]177873[/attachimg] [attachimg]177874[/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0:26
2006年修订版可参考: [attachimg]177870[/attachimg] [attachimg]177871[/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5
发表于 2017-5-26 2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18:02
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 ...

2006年修订版可参考:


11_副本.jpg


22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5
发表于 2017-5-26 2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18:02
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 ...

1_副本.jpg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点评

谢谢邂逅贴图!请问这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容还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6 2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邂逅贴图!请问这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容还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

点评

请看本书封面,是“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合订本,还包括”诗律余韵“等其它内容。 图片是选自“诗词格律概要” .卷上 .诗的第五、六节。 “诗词格律十讲” 第六讲的 ”平仄的变格“中对拗句拗体及拗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2:05
这是“诗词格律概要”得内容。 第六节拗救 律诗中虽然出现了拗句,但诗人有补救的 办法,这就是“拗救' 所谓“拗救”,就是前 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厌声字,就在后面适当 的地方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拗救有两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1:51
这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诗词格律十讲》没有这个内容。可见针叶林没有这本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6 2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21:03
谢谢邂逅贴图!请问这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容还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 ...

这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诗词格律十讲》没有这个内容。可见针叶林没有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6 2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6 21:5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21:03
谢谢邂逅贴图!请问这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容还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 ...

这是“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10 出版。)的内容。不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容。

第六节拗救
律诗中虽然出现了拗句,但诗人有补救的 办法,这就是“拗救' 所谓“拗救”,就是前 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厌声字,就在后面适当 的地方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拗救有两种: 第一种是本句自救,第二种对句相救。
(-)本句自救,就是孤平拗救。前面说 过,在律诗、绝句中,仄平脚的句型,五言第 —字、七言第三宇必须用平声,否则叫做“犯 孤平' 但是,如果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 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就没有毛病了。这 叫做孤平拗救u例如: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刘昚虚
(略)
(二)对句相救又分两种:(甲)大拗必 救;(乙)小拗可救可不救。
(甲)大拗必救,指的是出句平仄脚句型, 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必须在对句的 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 偿。例如:
奉济驿重送严公 杜甫
(略)
(乙)小拗可救可不救•,指的是出句平仄 脚句型,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以 在对句五言第三宇、七言第五宇用个甲声字
作为补偿。这种小拗可以不救(见上节“平仄 的变格”);但是,诗人往往在这种地方用救。 例如: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下略)

在许多情况下,本句自救(孤平拗救)是 和对句相救同时并用的。例如:
(甲)大拗和孤平拗救并用: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略)
(乙)小拗和孤平拗救并用:

点评

十讲中讲了孤平需拗救及其它句型的拗救方法,但没有提到平仄脚中的小拗、大拗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6 2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5
发表于 2017-5-26 22: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21:03
谢谢邂逅贴图!请问这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容还是“诗词格律概要”的内容? ...

请看本书封面,是“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合订本,还包括”诗律余韵“等其它内容。
图片是选自“诗词格律概要” .卷上 .诗的第五、六节。

“诗词格律十讲” 第六讲的 ”平仄的变格“中对拗句拗体及拗救做了相同的论述,此讲是从”一、三、五 不论的口诀切入,因为拗句的出现,讲一、三、五也是要论的,也是需要变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40

帖子

15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8
贡献
370
金钱
605
发表于 2017-5-26 23: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6 21:51
这是“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年10月 出版。)的内容。不是“诗词格律十讲”的内 ...


十讲中讲了孤平需拗救及其它句型的拗救方法,但没有提到平仄脚中的小拗、大拗的问题。


1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