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25 05: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5 06:00 编辑
排除干扰,继续批驳晓风轻送“小议”的谬论:
1,关于律诗的定义和条件:
“律诗平仄小议”说:
一首押韵诗,是不是律诗,要看它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字数合律;二是对仗合侓。字数合律,是指律诗是有字数限制的,如五律每句五字,共四联八句计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对仗合律,是指律诗的第二、第三两联,一般都要求对仗(注:至少第三联对仗)。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即可以说,该首押韵诗就是律诗了。
----------定义: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王力:律诗的三大要素:
1,字数合律
2,对偶合律
3,平仄粘对合律
启功:律师四个条件
1,字数
2,对偶
3,平仄声律
4,押平韵
-----可见“小议”两个条件之说多么荒唐!
2,所谓大拗句每首只允许1句:
而大拗句,因违反平仄粘对的规律,故除了特拗作准律句外,在近体律诗中是要受到限制的。在近体诗中,分上下各半言,对大拗禁忌句的容忍度只有一句。(律诗平仄小议)
-----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送覃二判官 杜甫
先帝弓剑远,小臣馀此生。蹉跎病江汉,不复谒承明。饯尔白头日,永怀丹凤城。
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魂断航舸失,天寒沙水清。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
----一首诗中两对大拗救。
再看《落花》 作者: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大拗救2句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大拗救2句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特拗句1句
-----一首五律两句大拗(均对句救),这首也要开除近体律诗队伍吗?
3,关于用拗句数量分律诗的类别的错误观点:
【律诗平仄小议】说:
对整首近体诗言,律句(标律句和等律句)必须过半,即不能少于四句。超过这个容忍限度,就只能作为拗体律诗了
标律句:,① 平平仄仄平;②平平平仄仄;③仄仄仄平平;④仄仄平平仄。
等律句: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统称为等律句。
------这人观点是将律诗分为“近体律诗”和“拗体律诗”两类。定义拗体律诗看句子构成的数量:除了上述7个句型,其余句型的拗句不能多于4句。
随便举几例:
《章台夜思》 作者: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小拗救,2句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小拗救。2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三仄尾,1句
-----5句红色句子皆非所列7种句子,难道这首就不是“近体律诗”了吗?
再看《落花》 作者: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大拗救2句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大拗救2句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特拗句1句
-----这首7种句型也只有三句,也要开除出“近体律诗”队伍了吗?
再看:《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小拗救,2句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小拗救,2句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三仄尾,1句
--------------按“小议”的“标准”,也不是近体律诗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