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9|回复: 48

大拗句探讨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22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5-22 18:02 编辑

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六四年购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仄仄,需将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他句补救。称〝大拗必救〞
今再读从网上下载的先生文第六讲 平仄的变格一章:
“(2)五言出句二、四字同仄,七言出句四、六字同仄。——依前面五讲的说法,平仄脚的律句,在五言是“(仄)仄平平仄”,在七言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这个格式也有一个变格,就是:
五言:(仄)仄平仄仄
七言:(平)平(仄)仄(平)仄仄
这里五言第二、四两字都用仄声(全句可以有四仄,甚至五仄),七言第四、六两字都用仄声。但是,有一个附带的条件,就是五言对句第三字,七言对句第五字必须用平声。”
已删去小拗大拗的说法,并言:“平仄的变格相当复杂,我们了解这个,主要为了欣赏古人的律诗、绝句。至于自己写诗,自然不一定要用变格。”
  
近体诗在唐朝属新的诗体,而至宋朝也完趋成熟,我随机抽检宋五律带愁字的诗1865首,特将含有大拗句的诗分类列于下:
一. 大拗(中仄仄仄仄,仄仄中仄仄)未救诗例18首
1.
又赋(宋•文天祥)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
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2.
春日官舍偶题(宋•王禹称)
薄宦苦流离,壮年心已衰。莺花愁不觉,风雨病先知。
晓月晃竹屋,寒苔叠槿篱。无人慰幽寂,庭柳自低垂。
3.
种菜雨下(宋•王禹称)
菜助三餐急,园愁五月枯。废畦添粪壤,胼手捽荒芜。
前日种子下,今朝雨点粗。吟诗深自慰,天似悯穷途。
4.
古意三首 其三(宋•邓肃)
妾身如暮云,阴霾愁渐浓。郎来如晓色,日高云自空。
晓色未应夜,愁云不可重。会持一杯酒,举室生春风。
5.
酒边(宋•宋伯仁)
一醉复一醉,陶陶醉未休。何伤于日月,知我者春秋。
万事难追昔,千金不解愁。白鸥飞浩荡,此兴属渔舟。
6.
已醒(宋•张耒)
已醒厌厌醉,将开灼灼红。年年到春日,忽忽遇东风。
暇日如年永,闲愁似酒浓。时能将醉眼,天际送飞鸿。
7.
腊雪五首 其二(宋•苏辙)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8.
松江(宋•陈必复)
嗟我赋归役,怜君尚滞留。江风借行色,山月伴离愁。
天地日以肃,星辰夜欲浮。东篱菊花约,莫易负清秋。
9.
暮春山行(宋•陈纪)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林深树叠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10.
广化寺(宋•陈桷)
山高不受暑,秋到十分凉。望外去程远,闲中度日长。
寺林投宿鸟,山路自归羊。物物各有适,羁愁逐异乡。
11.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其五(宋•韩元吉)
四海习凿齿,云间陆士龙。酒狂须一石,文好自三冬。
风水客愁远,烟花春事浓。还将枕流耳,来听景阳钟。
12.
客中岁晚呈何宏甫(宋•戴复古)
岁事费料理,三杯意适然。与其愁度日,曷若醉忘年。
桑落冬前酒,梅花雪后天。不知身是客,多谢主人贤。
13.
和邓善之秋兴二首 其一(宋末元初•戴表元)
鬓发日夜老,神仙那可求。扬雄识字苦,玄晏著书愁。
碧酒红莲夜,朱弦白雁秋。论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楼。
14.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宋•司马光)
登陆临胜绝,怅息未成游。山气高闪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
15.
寒食日同妇子辈东园小宴(宋•张耒)
寒食无与乐,携孥宴小园。青春积雨霁,白日万花繁。
时节悲江国,穷愁泥酒尊。故乡终在眼,乐不得重论。
16.
夏夜喜雨(宋•杨万里)
听雨初假寐,还成睡著休。梦中檐奏乐,夜半簟知秋。
今岁应须熟,余生有底愁。无人知喜事,课仆织新篘。
17.
虎丘(宋•俞桂)
两寺今寺一,因秦虎占丘。鹤飞王剑化,鸟宿古坟愁。
石与泉流接,池通海水浮。十奇多胜概,不及尽追游。
18.
荆南师姚参政挽诗(宋•项安世)
剑履三以亚,旌旄十国连。春风迎上日,秋色送归船。
露泣千山月,云愁万里天。堂堂宁复有,玉立照人鲜。
......  
二. 大拗已救诗39首
1.
酬仲几秦州道上见寄(宋•文同)
送子入秦处,纷纷黄叶间。孤舟渡野水,疋马转遥山。
明月每夜望,清风何日还。新诗慰牢落,为一破愁颜。
2.
支筇(宋•丘葵)
天乎多往事,老矣负初心。病骨瘦又瘦,愁诗吟复吟。
一生空碌碌,万绿自森森。多少关情处,支筇古树阴。
3.
冬至三首 其二(宋•张耒)
汴水日夜浅,天寒霜野宽。拂衣愁叶乱,冲面北风寒。
不作归山计,空悲走马鞍。济时吾力薄,俯仰一悲叹。
4.
重九(宋•李新)
出户非我识,长安虽万家。有愁焦绿发,无语插黄华。
酒僻喜宫酝,衾寒怯绛纱。欲传此情况,行客在天涯。
5.
晚闻角(宋•李觏)
倾耳斜阳里,无聊拭泪频。平生惯闻处,今日自愁人。
夜近歇不久,风来听得真。胡笳更何物,只此已伤神。
6.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宋•杨万里)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7.
病后(宋•连文凤)
一病忽半载,囊无挑药资。生逢千劫后,死较十年迟。
老色从侵面,间愁并上眉。惟余清思在,瘦尽尚能诗。
8.
行遇小雨(宋•冯时行)
小雨暗两岸,孤舟撑一篙。清同寒鹭迥,愁与暝云高。
已判乱波色,时饶点鬓毛。三农有重赋,为汝喜如膏。
9.
尽日(宋•艾性夫)
尽日坐谷口,看云生岭头。蝉声偏占晚,菊色欲专秋。
江碧水心淡,叶红溪树愁。乾坤万万古,流转一虚舟。
10.
晚霁二首 其二(宋•陆游)
涨水返旧壑,浮云归故山。园丁艺蔬去,邻妇赁舂还。
乔木苍烟外,孤村落照间。莫嫌樽酒薄,且用破愁颜。
11.
初春感怀(宋•陆游)
关河谢远游,岁月迫归休。敢恨骥伏枥,但思狐首丘
雪明窗误晓,霜点鬓惊秋。羁旅饶愁思,谁怜季子裘。
12.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宋•陈造)
徐郎小隐处,爱我许迂临。多遌话岁晚,言归忘夜深
祛愁倚诗酒,结伴卜山林。更喜檀栾旧,风烟挺绿沈。
13.
湖亭席上(宋•武衍)
寒食梨花月,新晴杨柳风。愁融山色里,兴极酒杯中。
绿发日夜变,青春今古同。忍教行乐处,容易夕阳红。
14.
春雨(宋•陈棣)
春雨止复作,无聊终日閒。殷红悲着地,浅绿暗归山。
云幕久蒙润,风扉每日关。愁端与诗思,容易减朱颜。
15.
禾山秋兴(宋•欧阳鈇)
夜起集万感,胡为淹此留。诗成夔子国,人在仲宣楼。
络纬声中泪,芭蕉雨里愁。遥知屡门倚,应念有方游。
16.
和龚同叔春日即事五首 其五(宋•赵善括)
苦雨不肯霁,花愁都落红。老农欣岁兆,游子恨途穷。
寒尚衣难褪,春侵酒易中。城头喧角弄,轻度一帘风。
17.
中秋复书(宋•赵蕃)
凉生愁辗转,月上照鬅鬙。林壑故对此,溪山逢未曾
吟哀蛩伴苦,书绝雁无凭。更欲留危坐,枝梧殆不胜。
18.
晓晴(宋•孙应时)
短发日夜白,年华令我愁。平生几蜡屐,旧隐一渔舟。
漫有诗陶写,应须酒拍浮。相过慰情素,数肯抱琴不。
19.
六日早途中见耕者(宋•赵蕃)
夜雨未收脚,宿耕初起头。聊兹一日力,慰此半年愁。
长路厌策蹇,还家思借牛。未须论旨蓄,端尔待来牟。
20.
寄秋怀(宋•赵蕃)
大暑惧死暍,祁寒愁仆僵。岁时空卒卒,身世益伥伥。
问服遗官叹,怀沙去国伤。终殊弋何慕,况事色斯翔。
21.
寒食寓怀(宋•梁颢)
明日一百五,春风余几何。愁随新火出,病忆故人多。
草色墙阴合,花香宿雨和。耿怀殊不寐,终夕扣壶歌。
22.
寄俞君度(宋•强至)
夫子惫已甚,平生心向存。黄金空旧产,白首寄他门。
独酌醉应浅,愁吟声更吞。飘零那复久,知己有平原。
23.
和前韵(宋•廖行之)
久雨送春晚,倦游怜客穷。不因人事谬,安得诗篇工。
莺语唤昨梦,鸡声惊晓风。此时无好句,愁绝有谁同。
24.
南陌(宋•穆修)
南陌一雨后,东风三月天。残花乱芳草,轻絮散春烟。
景色真愁绝,欢悰重弃捐。伥伥有余恨,醽醁讵能蠲。
25.
题赵庶可山台 其二(宋•戴复古)
天造此一景,趋然阛阓间。坐分台上石,看尽越中山。
松月照今古,樵风送往还。只愁轩冕出,闲却白云关。
26.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其三(宋•戴复古)
饿喙偏生事,空言不疗饥。谁知岁丰歉,实系国安危。
世变到极处,人心无藉时。客来谈盗贼,相对各愁眉。
27.
黄渚舟中(宋末元初•仇远)
夕晴殊可喜,小作川原游。水岸菰蒋合,野田鸿雁留。
云烟易得晚,城市那知秋。落叶塞破屋,逃亡令我愁
28.
和苏仲南邵湖会饮三首 其二(宋•张耒)
交友不在眼,逢君怀抱开。主人容客醉,樽酒犯寒来。
老境侵霜鬓,羁愁付酒杯。身闲不易得,相与且徘徊。
29.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宋•陈著)
乾坤今似许,焮祸自非材。危活矛头米,惊愁笛里梅。
世方淫佛老,谁肯问参回。太息复太息,吾徒何以哉
30.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一十三(金•赵秉文)
式属多难际,方承长乐欢。霜飞金殿冷,月没桂宫寒。
雨泣愁云惨,风悲薤露残。南山为乐石,遗美岂能刊。
31.
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宋•孙应时)
日落风更起,江头船不行。凄凉大夫宅,萧瑟故王城。
一醉重楼晚,千秋万古情。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
32.
索莫(宋•张耒)
索莫归未得,闲云还满空。愁吟对寒月,不睡到晨钟。
衣喜初冬寄,书怜手自封。何当听夜雪,暖酒夜炉红。
33.
苦热(宋•张嵲)
三吴多异候,疟疠日愁予。夏日虽可畏,清风非穆如
残春且重茧,徂暑但深居。冻饮清凉耐,由来未可储。
34.
节日新晴归自天庆(宋•杨万里)
初日明雁腹,酸风迎马头。如何一雨过,添却满城秋。
楼观色俱喜,槐榆影独愁。节中公事少,吏散得吾休。
35.
江陵道中作(宋•陆游)
山川杂吴楚,气候接秋冬。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
乡遥归梦短,酒薄客愁浓。白帝何时到,高吟酹卧龙。
36.
五鼓送客出城马上作(宋•陆游)
夜漏余十刻,凉飔如九秋。滩声聒酒醒,月色照人愁。
落魄悲孤宦,龙钟怯远游。此生那可料,六岁剑南州。
37.
上元前一日(宋•陆游)
异县客游久,今年春事迟。峭寒增酒价,微雨恼灯期。
老态人未觉,孤愁心自知。停车呼病妇,强出伴诸儿。
38.
立春后三日山行喜雨(宋•赵崇嶓)
穷冬阳为沴,旱气蒸黄埃。春风三夜动,春雨随风来。
万类萌甲喜,愁人生意开。我行竟何行,欣尔登崔嵬。
39.
寄节斋陈叔方寺丞(宋•戴复古)
今时古君子,玉立众人间。再世黄叔度,三生元鲁山
把麾浑细事,忧国欲愁颜。恨不频相见,空书谩往还。
......  
三.大拗双救诗24首
1.
过永寿县(宋•文同)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
红树拥野店,白云藏县楼。须知此北下,地底见豳州。
2.
偶感(宋•王令)
壮志老来退,穷愁无易功。风云诗气焰,天地醉心胸。
午枕著不觉,昼门关更慵。由来自疏拙,底处不相容。
3.
述怀三首 其一(宋•王炎)
百指久转食,一身今倦游。事无非堕甑,心本是虚舟。
傥不尝艰阻,渠能寡悔尤。管城虽解语,懒赋畔牢愁。
4.
再登岳阳楼(宋•冯时行)
楼高临迥渚,天阔上丹梯。云尽树不去,水平天更低。
江湖分去住,吴楚亘东西。遐瞩宽幽抱,愁多望转迷。
5.
送赵几道邵武司户(宋•叶适)
无滩秋水平,有句官曹清。杨柳欲落尽,菊花愁晚生
书多前益智,文古后垂名。功到阔深处,天教勤苦成。
6.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宋•吴则礼)
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
谈麈初未厌,樯乌俄小征。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
7.
春日杂咏九首 其二(宋•李弥逊)
二月忽已破,一春强半过。提壶工唤客,布谷巧当歌。
得酒先愁尽,惜花翻恨多。逢辰不为乐,明日复如何。
8.
遣兴七首 其一(宋•李流谦)
一饱便满意,百年才转头。何怜不空合,为问亦何求。
黄卷仍舍卷,清樽自劝酬。吊湘儿辈事,何地着閒愁。
9.
睡思(宋•李觏)
俗语不入耳,旅愁还到心。坐多浑易厌,梦好欲重寻。
暴雨撩蓬响,残阳过岭阴。回看奔竞苦,此兴贵南金。
10.
病起(宋•陆游)
开岁忽六十,病余闲炷香。春光向客淡,夜漏为愁长。
已老鸡豚社,永违鹓鹭行。苍龙西角月,孤梦堕微茫。
11.
病中作(宋•陆游)
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夜只供闲。
风舞迎霜叶,云昏欲雨山。临窗忽自笑,诗思又相关。
12.
闲记老境 其二(宋•陆游)
嫌闹不入市,怕寒稀出门。拥炉愁兀兀,投枕睡昏昏。
柳色新如染,梅花香满村。犹嗟未免俗,薄酒诳空樽。
13.
对酒(宋•陆游)
神仙岂易学,富贵不容求。百岁傥未尽,一樽差可谋
钟鸣上方晚,桂发小山秋。处处多幽趣,攒眉勿浪愁。
14.
酒药(宋•陆游)
愁凭酒破除,病藉药枝梧。焦革死已久,宋清今亦无
幽情寄鱼鸟,小艇杂菰蒲。海上秋风早,悬知肺渴苏。
15.
风雨(宋•陆游)
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重云韫日月,大雨挟风雷。
老树不自保,毁巢吁可哀。却愁新雁到,暮境更禁催。
16.
数日不作诗(宋•陆游)
吾诗郁不发,孤寂奈愁何。偶尔得一语,快如疏九河
黄流舞浩荡,白雨助滂沱。门外无来客,花前自浩歌。
17.
赠别通古(宋•周金)
良人轻一别,奄忽几经秋。明月望不见,白云徒自愁。
征鸿悲北渡,江水奈东流。会话知何日,如今已白头。
18.
置酒北郊外送张真甫还什邡(宋•晁公溯)
高木已在望,不妨宽作程。相看愁馔彻,未用遽杯行。
春暖姜肱被,川平雍齿城。遥知喜公至,鸡犬亦欢迎。
19.
赠别君英(宋•舒岳祥)
相去十五里,不来几半年。知君农事段,疏我话诗篇。
置石桐阴涧,开门海口天。老人愁此别,把酒菊丛边。
20.
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予作十章乃篆畦月也(宋•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故意照人衰。一梦十年过,千愁万里来。
只今安粤徼,何日悔轮台。吟罢四百字,更倾三五杯
21.
中秋金河感怀(金•赵秉文)
金山今夜月,辽水一尊同。雁影不复北,马蹄犹向东
山川新战血,宇宙旧飘蓬。扰扰余生事,愁来醉眼中。
22.
同冀文明秀山行(金末元初•元好问)
暮景披横幅,山间二老同。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
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从今胡谷梦,时到水声中。
23.
下牢津(宋•欧阳修)
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
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
24.
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 其一(宋•赵蕃)
吾友周信道,坐思终死穷。眼中宁复有,地下亦难同。
梦绝西州路,愁闻北固鸿。并游惟伯厚,还愧尺书通。
.....
大拗句诗共计81首,约占4.5%。决非个例。大拗需救实沿自调声术之相承术,上句平不足,下句补平,实为使平仄平衡_音调和谐也。
少时常为得一双救句喜不自胜,实认为无刻意规避之必要。王力及启功先生均认为此等句式应于他句补救,拙文所举例虽有许多未救句,抑或少时蒙懂,亦或老眼昏花,个人以为还是救的好。
王力云“平仄的变格相当复杂,我们了解这个,主要为了欣赏古人的律诗、绝句。至于自己写诗,自然不一定要用变格。”并非反对用变格。诗本为言志,自可不拘,,随心所欲。但若投稿,自然主办法方说了算。
本文发表于 2014-05-19 10:21:20 ,被阅读过 1517 次    [收藏到我的空间]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2 16:41 编辑

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六四年购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平仄,需将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他句补救。称〝大拗必救〞
===============================================

潭版的【记忆犹新】,是记忆的错乱吧?!
王力【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的说法,
最早见于北京出版社1979年10月的王力《诗词格律概要》。




点评

我是1964年买的王力[诗词格律十讲]一书.1979晚了15年,也算最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6: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2 18:16 编辑

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六四年购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平仄,需将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他句补救。称〝大拗必救〞
==============

中仄中平仄,应该是:中仄中仄

点评

我误,你纠错怎么能误呢?应是中仄中仄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7: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平仄,需将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他句补
------
这两例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8: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6:36
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六四年购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 ...

我是1964年买的王力[诗词格律十讲]一书.1979晚了15年,也算最早?

点评

那个时候,王力根本没有【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1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8: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6:45
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六四年购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1.    小拗句:中 ...

我误,你纠错怎么能误呢?应是中仄中仄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8:01
我是1964年买的王力[诗词格律十讲]一书.1979晚了15年,也算最早?

那个时候,王力根本没有【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的说法!

点评

你还在穿开裆裤,自然不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50
三羊说的是对的,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2年先在光明日报发表然后出单行本。只在第六讲《诗词的变格》讲了“孤平拗救”,没讲大拗救。雨梦可能是记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8: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8:18
那个时候,王力根本没有【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的说法!

三羊说的是对的,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2年先在光明日报发表然后出单行本。只在第六讲《诗词的变格》讲了“孤平拗救”,没讲大拗救。雨梦可能是记错了。

点评

现网上查此书,无小拗论,也不言大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58
我就靠此书入门,绝不可能错。六十岁以前诗全依可救可不救理论.如六七年清明诗中联: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友怀乡一寸心"是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8:18
那个时候,王力根本没有【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的说法!

你还在穿开裆裤,自然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18:33
三羊说的是对的,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2年先在光明日报发表然后出单行本。只在第六讲《诗词的变格》 ...

我就靠此书入门,绝不可能错。六十岁以前诗全依可救可不救理论.如六七年清明诗中联: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友怀乡一寸心"是也.

点评

我手上就有王力《十讲》再版,没有讲大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41
不要再犟了! 你可以查证王力《诗词格律概要》的再版蒋绍愚的序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8: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18:33
三羊说的是对的,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2年先在光明日报发表然后出单行本。只在第六讲《诗词的变格》 ...

现网上查此书,无小拗论,也不言大拗.

点评

你的大脑,记忆混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8:58
现网上查此书,无小拗论,也不言大拗.

你的大脑,记忆混乱!

点评

你则信口开河.我此书67年被窗友借走,他又转借他人,致不能归赵.不然拍照为证.倒是希望今还存有此1964版本者,可证是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8:56
我就靠此书入门,绝不可能错。六十岁以前诗全依可救可不救理论.如六七年清明诗中联: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 ...

不要再犟了!
你可以查证王力《诗词格律概要》的再版蒋绍愚的序言

点评

牛头不对羊咀,说十讲却扯《诗词格律概要》的再版蒋绍愚的序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考证出宋朝的大拗不救,应该得出王力的所谓【大拗句】,不是不合律,而是合律的!
王力的大拗句,合律合的是唐朝【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

点评

本人恶心25论,最好识趣免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00
少时常为得一双救句喜不自胜,实认为无刻意规避之必要。王力及启功先生均认为此等句式应于他句补救,拙文所举例虽有许多未救句,抑或少时蒙懂,亦或老眼昏花,(此句言未救者出于此两种情况:少时蒙懂=无知;老眼昏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6
文都读不懂,大弱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9: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01
你的大脑,记忆混乱!

你则信口开河.我此书67年被窗友借走,他又转借他人,致不能归赵.不然拍照为证.倒是希望今还存有此1964版本者,可证是非.

点评

先不要【信口开河】,蒋绍愚也不是吃素的!他能信口开河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9:09
你则信口开河.我此书67年被窗友借走,他又转借他人,致不能归赵.不然拍照为证.倒是希望今还存有此1964版本 ...

先不要【信口开河】,蒋绍愚也不是吃素的!他能信口开河吗?

点评

蒋绍愚是王力的学生,他有就1964年版本说过什么吗?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拿他来吓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没有再版!

点评

你敢就此发誓的话,不遭车撞死才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18:56
我就靠此书入门,绝不可能错。六十岁以前诗全依可救可不救理论.如六七年清明诗中联:
"生离死别十年梦,念 ...

我手上就有王力《十讲》再版,没有讲大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版我在文中已说过,该版言不及小拗,例不提大拗,称别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13
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没有再版!

你敢就此发誓的话,不遭车撞死才怪

点评

你叫车压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7:11
你什么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其它两本书我是近十年在网上读到的.也是近几年才持小拗必救论.而我刚回读旧作,小拗基本没救,大拗基本都救了,是依王力诗论.也就是依十讲。早几年因论诗,查阅王力著作,才知王力已改口,其另-书又称半拗,提到可救可不救.

点评

不要强调了! 金筑子,不是说明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0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2 20:4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20:33
你敢就此发誓的话,不遭车撞死才怪

你什么意思?你这不是胡说八道?!
大拗句探讨      作者:潭州雨梦   
六四年购得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一书,记忆犹新的是:
1.    小拗句:中仄仄平仄,可救可不救;
2.    大拗句:中仄中仄仄,需将下句第三字由仄改平实现他句补救。称〝大拗必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11
先不要【信口开河】,蒋绍愚也不是吃素的!他能信口开河吗?

蒋绍愚是王力的学生,他有就1964年版本说过什么吗?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拿他来吓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07
你考证出宋朝的大拗不救,应该得出王力的所谓【大拗句】,不是不合律,而是合律的!
王力的大拗句,合律合 ...

文都读不懂,大弱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0: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装大!
理论你的不行!
因为你没有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07
你考证出宋朝的大拗不救,应该得出王力的所谓【大拗句】,不是不合律,而是合律的!
王力的大拗句,合律合 ...

少时常为得一双救句喜不自胜,实认为无刻意规避之必要。王力及启功先生均认为此等句式应于他句补救,拙文所举例虽有许多未救句,抑或少时蒙懂,亦或老眼昏花,(此句言未救者出于此两种情况:少时蒙懂=无知;老眼昏花=老糊塗)个人以为还是救的好。

点评

不要强词夺理,你的举例没有力度,或力度不足、最能说明问题的唯有唐试律诗! 明白吗?因为试律诗,是经过官方认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07
你考证出宋朝的大拗不救,应该得出王力的所谓【大拗句】,不是不合律,而是合律的!
王力的大拗句,合律合 ...

本人恶心25论,最好识趣免提

点评

只要不被【撞死】即可! 你恶心,你算老几?你能超过武则天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20:56
少时常为得一双救句喜不自胜,实认为无刻意规避之必要。王力及启功先生均认为此等句式应于他句补救,拙文 ...

不要强词夺理,你的举例没有力度,或力度不足、最能说明问题的唯有唐试律诗!
明白吗?因为试律诗,是经过官方认定的!

点评

说律免了吧,现在争论的是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4年版有无小拗可救可不救的事,其它都免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42
说律免了吧,现在争论的是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4年版有无小拗可救可不救的事,其它都免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22 21:00
本人恶心25论,最好识趣免提

只要不被【撞死】即可!
你恶心,你算老几?你能超过武则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21:00
不要强词夺理,你的举例没有力度,或力度不足、最能说明问题的唯有唐试律诗!
明白吗?因为试律诗,是经 ...

说律免了吧,现在争论的是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1964年版有无小拗可救可不救的事,其它都免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