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风轻送

理论需要严谨,再发律诗平仄小议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6-2 15: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19 13:06
对大拗可以救啊。但救了并不能解决出句的拗这个事实。当然认为,救了更好也是可以的,毕竟满足了调声的这 ...

调其声非救平仄之误。救不救是作者的事,救得了救不了是理论问题。我的大拗不可救,从所有驳斥的帖子看,至今为止证明“大拗不可救”还是正确的,你的这个帖子也实际表示“大拗不可救”。希望真正有人能驳倒“大拗不可救”。我对能驳倒我的帖子一向是怀有敬意的,但发现多是水上漂的帖子,能像你这样客观的帖子很少见。

点评

大拗的事实是救不了的。但对大拗有救法这点还是要理解的(救当是调声吧)。我否论拗救的效果可能会好些。我只要点明:那些不救的,是否是作为律诗看的即可。即然不救也是作为律诗的,那么“救了就是合律”这点自然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 1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6-2 15: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5 18:33
对诗律,我是根据自己理解来写的。所以不会按书本照抄,更不会只从某一家的观点。或许你会笑话,我借用了 ...

说法中肯。拗律,通常说法是变式,包括三平收、三仄收、特拗、大拗、折腰体等,不能因为有一两句不合律便一笔勾销,因为这种不合律的也不合古风,总不能再定一种诗体。何况变式在许多诗体中都存在,在杂体诗中是不足为怪的情况

点评

谢谢。对于是否是律诗,是从整体上去评判的。古人选诗,不会因为一句大拗,就予以否定。其实,我们如果将拗看作是别扭,则对律诗的理解是有好处的。小拗是小别扭,大拗是大别扭。特拗不认为是别扭。那么,古人选诗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 1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8: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6-2 15:31
说法中肯。拗律,通常说法是变式,包括三平收、三仄收、特拗、大拗、折腰体等,不能因为有一两句不合律便 ...

谢谢。对于是否是律诗,是从整体上去评判的。古人选诗,不会因为一句大拗,就予以否定。其实,我们如果将拗看作是别扭,则对律诗的理解是有好处的。小拗是小别扭,大拗是大别扭。特拗不认为是别扭。那么,古人选诗时,不会因为存在一点别扭(即偶而一句大拗),就否定了这是一首律诗。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8: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6-2 15:21
调其声非救平仄之误。救不救是作者的事,救得了救不了是理论问题。我的大拗不可救,从所有驳斥的帖子看, ...

大拗的事实是救不了的。但对大拗有救法这点还是要理解的(救当是调声吧)。我否论拗救的效果可能会好些。我只要点明:那些不救的,是否是作为律诗看的即可。即然不救也是作为律诗的,那么“救了就是合律”这点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这也是我说的,要想否定拗救,首先要会救。但救能解决出句拗的事实吗?显然不能!

点评

从目标言,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从效果言,我的说法,容易让持拗救说的认同些。毕竟对于拗救法,我与他们是有交集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 14:56
这样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唐人救拗是从古风的习惯,调声出发,并没有从格律的角度去想。而后人牵强附会,硬给唐人求个格律的说法  发表于 2017-6-3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2 18:5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戴树叔伦一个人为例子,可能不是很充分,因为这个与个人写作习惯喜好可能是有很大关系的。

点评

谢谢。对于孤平、三平尾的禁忌,可以用全唐诗来对照的。在律诗中,不足千分之二,这足可以说明了。遥握。 又:这点,潭州雨梦是最能发言权的,因为他对全唐诗进行一番比对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 1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8: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6-2 18:50
以戴树叔伦一个人为例子,可能不是很充分,因为这个与个人写作习惯喜好可能是有很大关系的。 ...

谢谢。对于孤平、三平尾的禁忌,可以用全唐诗来对照的。在律诗中,不足千分之二,这足可以说明了。遥握。
又:这点,潭州雨梦是最能发言权的,因为他对全唐诗进行一番比对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2 20:4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6-2 20:46 编辑

是的,太少的特例,同样可以理解为作者或者编者的失误或者流传中的损耗,都有可能。比如如果按照当代的诗集,就可能会很麻烦,很多里面的问题多多。不足以为凭。

点评

对于孤平句三平尾的禁忌,从全唐诗来看,是完全可以作出这个判断的。即我们不能以极少的例子来否定对孤平、三平尾的禁忌。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2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6-2 20:43
是的,太少的特例,同样可以理解为作者或者编者的失误或者流传中的损耗,都有可能。 ...

对于孤平句三平尾的禁忌,从全唐诗来看,是完全可以作出这个判断的。即我们不能以极少的例子来否定对孤平、三平尾的禁忌。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3 14: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2 18:32
大拗的事实是救不了的。但对大拗有救法这点还是要理解的(救当是调声吧)。我否论拗救的效果可能会好些。 ...

从目标言,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从效果言,我的说法,容易让持拗救说的认同些。毕竟对于拗救法,我与他们是有交集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