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潭州雨梦

陆游大拗句位置考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8 2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8 21:24
律诗不光是大拗句呀!再多,符合拗救均是律诗。

在律诗中,也有大拗不救的呀——这该如何理解?这只能从对拗句的容忍上理解。即一首诗中,如果律句多,则还是认可为律诗的。从认可两字品味,从拗句不能多用上细细品味,便可理解,救并不能解决拗的问题。当然,从调声上讲,救或不救都有自己的理由,这是无需争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8 21:28
对句不救的大拗句,是否合律呢?

不合律,但不免存在。有拗必救只是美好愿望也。
如古代就有  为吏者,盖民之役也!用毛大人的话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而今呢,总个抗日战争共产党只死了两名将军,而反腐呃,却躺下42名将军,乃刮民之疫也,与美好愿望天圵之别了。

点评

是否合律,是否还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8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2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8 21:18
你飘红,怎么不说话呢?

你太性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2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8 21:23
清朝科举,只有四个!

什么四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8 2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8 21:43
不合律,但不免存在。有拗必救只是美好愿望也。
如古代就有  为吏者,盖民之役也!用毛大人的话就是:为 ...

不合律,但不免存在。有拗必救只是美好愿望也。
此句当赞!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8 2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8 21:43
不合律,但不免存在。有拗必救只是美好愿望也。
如古代就有  为吏者,盖民之役也!用毛大人的话就是:为 ...

是否合律,是否还是律诗

点评

个见认为还是律诗。如果把有病句的都排除在律诗外,那律诗还论什么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5: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8 22:27
是否合律,是否还是律诗

个见认为还是律诗。如果把有病句的都排除在律诗外,那律诗还论什么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秋夜赋二首 其一(宋·陆游)
五言律诗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上句大拗,下句未救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上句三仄尾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闲适(宋·陆游)
五言律诗
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 上句大拗,下句未救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花开聊把酒,睡起独焚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寂寂市声远,悠悠村日长。上句小拗, 下句拗救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吾衰尚何恨,儿女解耕桑。上句特拗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9 07: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游原      李商隐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过鲍溶宅有感    杜牧
寥落故人宅,重来身已亡。古苔残墨沼,深竹旧书堂。
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木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倍心伤。
----------
下句本该如此,上句合律它也可以是这样,不能说上句不合律它才这样。男人健康女人是这样,男人不健康女人也是这样!难道女人的健康可以救男人的不健康?

点评

上拗下不救或救各占50%,则说明无救拗之论。而事实上凡大小拗,下句近90%都是救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8:11
上是答复三羊,拗不救还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9 0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连仄四连仄本来只是永明体留下来的残迹,即讲四声不讲平仄的句子可以用于上句,到了南宋后期就已消失,清人说拗救只有唐宋人的例子,沒有元明人的例子。拗救理论只作为一种研究存在,没有任何实用的价值。现代人如果写首大拗诗发在网上是会被讥为不懂格律的。


点评

这倒不见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0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8: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9 07:27
乐游原      李商隐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 ...

上是答复三羊,拗不救还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8: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9 07:27
乐游原      李商隐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 ...

上拗下不救或救各占50%,则说明无救拗之论。而事实上凡大小拗,下句近90%都是救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8: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9 07:32
五连仄四连仄本来只是永明体留下来的残迹,即讲四声不讲平仄的句子可以用于上句,到了南宋后期就已消失, ...

这倒不见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9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5-19 08:13
所以,小拗可救可不救的确是太宽容了。

谢谢。唐诗中多有。小拗并不影响粘对,只是在音节上,有点小别扭罢了。遥握。

点评

诗论所有应避句,如:孤平句,三平尾句,大拗不救联,孤平三仄尾句【仄平仄仄仄】,孤平特拗句【仄平仄平仄】,在唐诗中都能举出百多例,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此类句式为诗中病句,也不能因有病句就不能算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9 1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3: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5-19 08:10
近体诗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有争议的。比如很多古人为了规避三连平,把平平仄平仄视作正格。 ...

由于古人爱写此句式,故王力有此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3: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19 12:35
谢谢。唐诗中多有。小拗并不影响粘对,只是在音节上,有点小别扭罢了。遥握。 ...

诗论所有应避句,如:孤平句,三平尾句,大拗不救联,孤平三仄尾句【仄平仄仄仄】,孤平特拗句【仄平仄平仄】,在唐诗中都能举出百多例,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此类句式为诗中病句,也不能因有病句就不能算近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3: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雪 发表于 2017-5-19 08:28
抗战时期共产党才几十万军队,建制也不完善,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

我是说糖衣炮弹胜于真枪实弹。也说明美好愿望与现实终有不吻合处,不能依此否定人类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诗律正是如此,有人终不免自觉或不自觉地写些病句。不能依此证明诗律的要求是错误的,因为其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19 1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9 13:31
诗论所有应避句,如:孤平句,三平尾句,大拗不救联,孤平三仄尾句【仄平仄仄仄】,孤平特拗句【仄平仄平 ...

是的。如将拗看成声律上别扭,则对小拗、大拗就更好理解了。我之所以否定拗救论,并非为了否定救,而是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即无论救与否,都不能解决出句拗这一事实。但从调声言,救了倒是满足了心理上的平衡。即从感觉上讲,在一联看,平仄字数基本平衡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14: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调声术者,均衡平仄也,平仄均则声谐而不拗也。如不能救拗使声调和谐,古人脑子莫非进水了?

点评

古人没进水,到是清人的无事生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0 1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5-20 10:45 编辑


赵执信论律诗(中的大拗句)
苒苒迹始去【五字俱仄○中有入声字妙】,
雨梦按:五连仄句,上上入上去,中间用一入声字将连上声隔开,这个入声用得好。(不然成拗口令了。)
。。。
悠悠心【此字必平救上句】所期【此必不可不救,因上句第三、第四字皆当平而反仄,必以此第三字平声救之,否则落调矣。上句仄仄平仄仄亦同】。
雨梦按:此句强调五连仄的大拗句式,及仄仄平仄仄的大拗句式一定要在下句改第三字,即由仄改平进行补救,否则大拗未救均为落调(出律的病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1 1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1 12:4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5-19 14:40
调声术者,均衡平仄也,平仄均则声谐而不拗也。如不能救拗使声调和谐,古人脑子莫非进水了? ...

古人没进水,反倒是清人的无事生非!

点评

元兢倒是清高的人,就是他最早无事生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3: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3: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1 10:42
古人没进水,反倒是清人的无事生非!

元兢倒是清高的人,就是他最早无事生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