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三羊

拗救谬论,并未得到大清王朝科举进士试律诗的认可!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6: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5 16:51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5 14:05
我的这个认为,源自于对王力学说的理解,并非自我凿空。其他人的说法我并不认同。
拗并未出律,拗而救之 ...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徐州试反舌无声》张籍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仄入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仄平入?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

以上是唐朝省试贴的4个【大拗不救】的范例。王力的理论不能解读,给王力打补丁的大眼怪,你也不能解读把!赵执信、董文欢、仇兆鳌等清朝名家,见到这些个也是猴子看戏白瞪眼把!与此同时,清朝名家,以及你和王力、针叶林、金筑子、北山钓者等诸位大侠,更不能解读:
1、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2、
【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3、
【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诚然,这些是【唐朝试律诗】的句子,在【清朝试律诗】里,则是不允许出现的!

点评

哟哟,大拗诗却得到唐朝科举进士试律诗的认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7:39
咩咩,格律的形成及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作品所处的年代。这种拗体是否具有普遍性?何时变少了?何时有人提出要救的?这些都是你要去考证的。 就算还不时有人在用,存在即是合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8

帖子

21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15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7-5-5 17:0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5 09:25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省试帖】==================【大拗不救】
雨露【去】及万物【入】,嘉祥 ...

这些是入律古风而已

点评

唐朝科举诗赋,诗,是【律诗】;赋,是【律赋】。当然,这是基于681年之后而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7: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告犹 发表于 2017-5-5 17:05
这些是入律古风而已

唐朝科举诗赋,诗,是【律诗】;赋,是【律赋】。当然,这是基于681年之后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5 17:2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5 16:48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 ...

         咩咩,格律的形成及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作品所处的年代。这种拗体是否具有普遍性?何时变少了?何时有人提出要救的?这些都是你要去考证的。
         就算还不时有人在用,存在即是合理?按照这种操蛋理论,癌症、爱滋病、杀人也是合理的啰?
           作为理论,后人的总结肯定比前人更完善,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为什么要反对?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遵守规则,同时辩证地看待历史。比如,一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引用的小崔的登黄鹤楼,就如实地反映了格律的形成过程,是古风与律体的夹生饭。我们可以归入古风,也可以视作初期的格律诗。无论我们归入哪一边都无损它的光芒。可是,到了今天,我们就不宜也跟着小崔同学这么胡来。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前人,但也不能用古人作挡箭牌放纵自己。
          近体诗的美,是一种严整的美。这就是它为什么有那么多规矩的原因。军人通过天安门,就是要踢正步,动作要一致,要横看、竖看、斜看都成一条线。离开了这些,阅兵还有谁稀罕?

点评

咩咩,格律的形成及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作品所处的年代。这种拗体是否具有普遍性?何时变少了?何时有人提出要救的?这些都是你要去考证的。 三羊回复:清朝或清人赵执信,是拗救谬论的鼻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7:55
怎么这个怪友越来越向我靠拢了,握手,嘿,多握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5 1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5 17:42 编辑

试律诗在唐诗中别是一家。既不同于近体诗律诗和排律,也不同于齐梁体。它的出现早于律诗,中唐有一段按皇帝命令“诗依凄凉体格”(唐文宗),可见试帖诗是以皇帝的意志和爱好为转移的,而不是按沈宋李杜诗诗人们的共识为标准。在声律上,由于受到齐梁体(永明体)的影响,所以声律不是很严,掺杂了了不少古风句式,比如“仄仄平仄平“等句型,甚至于三仄尾三平尾乃至孤平句都有。而这在当时社会上诗人们的律诗中是算出律的,也是很少见的。何以在试帖诗中反而允许?这就证明了试帖诗是特殊的一个专门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近似于律诗,但又具有齐梁体的特点。这就是三羊的误区:三羊误以为试帖诗才是唐近体诗的代表,但没法解释一些违律现象,所以至今没闹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点评

如你所说,试律诗不是近体诗,或试律诗的声律不是近体诗的声律。 你这也是反对王力的!因为,每每碰到困难,王力老是依据试律诗来说是! 例如,王力解读近体诗的韵律和声律时,总是依据试律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5-5 1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5 16:48
《帖经日试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 ...

哟哟,大拗诗却得到唐朝科举进士试律诗的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5 17:41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5 12:38
特拗句:〇平仄平仄。
大拗句:〇仄〇仄仄。
        你这么摘取本身就不科学,知道不?

依照你和王力的观点,状元的殿试贴,也有声律毛病或出律吗?

《春防晴望》 【状元】     李 程
曲台送春日。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防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逺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鸎。

【曲台送春日。仄平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5 17: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5 17:58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5 17:28
咩咩,格律的形成及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作品所处的年代。这种拗体是否具有普遍 ...

怎么这个怪友越来越向我靠拢了,握手,嘿,多握一下。解释一下:存在即是合理的,这是黑格尔著名哲学名言。意思是能够存在的就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因此你说的例子 存在就是合理的了。谁叫让它们的病毒存在(大前提),癌症艾滋病就存在(小前提),就有存在的理由(结论)。所以我加了一句话,就不会产生误解:存在便是合理的,合理的未必是合法的。

“小崔的登黄鹤楼,就如实地反映了格律的形成过程,是古风与律体的夹生饭。我们可以归入古风,也可以视作初期的格律诗。无论我们归入哪一边都无损它的光芒。”------客观在理

点评

大眼怪将【存在即合理】理解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7: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5 17:28
咩咩,格律的形成及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作品所处的年代。这种拗体是否具有普遍 ...

    咩咩,格律的形成及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作品所处的年代。这种拗体是否具有普遍性?何时变少了?何时有人提出要救的?这些都是你要去考证的。

三羊回复:清朝或清人赵执信,是拗救谬论的鼻祖!

    就算还不时有人在用,存在即是合理?按照这种操蛋理论,癌症、爱滋病、杀人也是合理的啰?

三羊回复:存在即是合理的【理】,看来你理解有误啊!

    作为理论,后人的总结肯定比前人更完善,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为什么要反对?

三羊回复:三羊并不反对,三羊支持拥护声律的由烦到简,三羊反对由简到繁,三羊更反对声律发展到【246分明】的节外生枝!例如,三平、孤平等。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遵守规则,同时辩证地看待历史。比如,一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引用的小崔的登黄鹤楼,就如实地反映了格律的形成过程,是古风与律体的夹生饭。我们可以归入古风,也可以视作初期的格律诗。无论我们归入哪一边都无损它的光芒。可是,到了今天,我们就不宜也跟着小崔同学这么胡来。

三羊回复:三羊说黄鹤楼是律诗,是因为黄鹤楼符合大唐声律;王力说黄鹤楼不是律诗,是因为不合明朝【246分明】!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前人,但也不能用古人作挡箭牌放纵自己。

    近体诗的美,是一种严整的美。这就是它为什么有那么多规矩的原因。军人通过天安门,就是要踢正步,动作要一致,要横看、竖看、斜看都成一条线。离开了这些,阅兵还有谁稀罕?

点评

双方都点赞。回答的清楚明白。  发表于 2017-5-5 1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7: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5 17:43
怎么这个怪友越来越向我靠拢了,握手,嘿,多握一下。解释一下:存在即是合理的,这是黑格尔著名哲学名言 ...

大眼怪将【存在即合理】理解错了!

点评

是呀  发表于 2017-5-5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8: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5 18:1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5 17:37
试律诗在唐诗中别是一家。既不同于近体诗律诗和排律,也不同于齐梁体。它的出现早于律诗,中唐有一段按皇帝命令“诗依凄凉体格”(唐文宗),可见试帖诗是以皇帝的意志和爱好为转移的,而不是按沈宋李杜诗诗人们的共识为标准。在声律上,由于受到齐梁体(永明体)的影响,所以声律不是很严,掺杂了了不少古风句式,比如“仄仄平仄平“等句型,甚至于三仄尾三平尾乃至孤平句都有。而这在当时社会上诗人们的律诗中是算出律的,也是很少见的。何以在试帖诗中反而允许?这就证明了试帖诗是特殊的一个专门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近似于律诗,但又具有齐梁体的特点。这就是三羊的误区:三羊误以为试帖诗才是唐近体诗的代表,但没法解释一些违律现象,所以至今没闹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如你所说,试律诗不是近体诗,或试律诗的声律不是近体诗的声律。
你这也是反对王力的!因为,每每碰到困难,王力老是依据试律诗来说是!
例如,王力解读近体诗的韵律和声律时,总是依据试律诗的!
顺便问一下:
齐梁体的声律,是什么?
齐梁体的声律,与永明体声律有何区别?
齐梁体的声律,与近体诗声律有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8: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定黄鹤楼是近体诗,是不懂大唐近体诗声律的具体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5-5 19: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多数读者和作者来说,关键还是看以唐诗还是大清王朝科举进士试律诗为正宗。

点评

看【唐诗】,是不行的!应该看【唐朝试律诗】! 大清王朝科举进士试律诗,是没有【特拗句】和【大拗句】的! 赵执信或王力的拗救理论,就是废纸一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9:40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5-5 19:27
对于大多数读者和作者来说,关键还是看以唐诗还是大清王朝科举进士试律诗为正宗。 ...

看【唐诗】,是不行的!应该看【唐朝试律诗】!
大清王朝科举进士试律诗,是没有【特拗句】和【大拗句】的!
赵执信或王力的拗救理论,就是废纸一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